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導購工資怎麼發最節約成本

導購工資怎麼發最節約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0-03 00:26:51

① 如何給員工發工資技巧

在稍微有些規模的經銷商公司,有專職的財務人員,員工的工資一般都是由財務人員來發放。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財務員工對待發工資這件事一般不會有多好的態度,因為那麼多人的工資要一一發放,一個個要清點簽字,還會出現真假鈔票和少發問題的糾紛,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財務人員在發工資時,臉上少有好臉色,甚至會掛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而財務人員的臉色又會直接影響到前來領工資的員工的心情,對於員工來說,領工資本來是個令人高興的事情,但一看到財務人員的臉色,原本挺好的心情反而被破壞了。所以,建議這個工資發放工作由老闆本人親自來進行,不過,這里需要有兩點注意的地方 一是老闆在發工資時的表情,若是老闆拉著臉,或是一臉的嚴肅,這會給員工帶來非常糟糕的感覺,員工會認為這領工資是個屈辱,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掙倆錢,還得看老闆的臉色,實在是屈辱啊!即便是領錢,這錢也拿得極其不舒服。所以,老闆在發工資時,臉上得客氣點,和顏悅色,保持微笑,嘴裡還得客氣點,把錢給員工,還得說謝謝,反正都是發錢,為啥不讓員工高興點呢? 再有,老闆一直在教育員工,但什麼時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呢?就是發錢的時候!員工在拿錢時,回顧下自己這個月來所做的那點工作,想起來自己在工作中曾出現過的敷衍了事,丟三落四等等狀況,心裡自然會涌現一點對公司對老闆的愧疚感,這個時機也就是教育員工最好的時候,老闆可以在把錢發過後,微笑說上幾句點到為止,員工這個時候也聽得進去。 一般的經銷商公司人數不會太多,發工資這個活的工作量不會太大,重要的是趁這個機會跟員工有個互動,抓抓思想建設,所以,這個時間還是花得值得的。 有些老闆認為,給員工發工資,得發新鈔,一百塊的,看起來整潔又大方,不過,要是這樣發的話有個小問題,新鈔薄,幾千塊錢也就那麼薄薄的一疊,那麼一疊工資會很薄,感官上看起來沒多少的樣子,會影響到員工領工作的感覺。若是改發舊鈔,加上鈔票面額改為五十塊的,這同樣的金額,厚度可就上去了。再有,新鈔和舊鈔給員工帶來的心理感覺是不一樣的,若是新鈔,員工會想這是錢從銀行取出來的,老闆在銀行存了很多錢,這些錢也都是我們幫老闆掙的,現在只發這么一點(薄薄的一疊)給我們~~~諸如此類,人的聯想能力是很豐富的,甚至會想到自己的血汗在構築老闆的金庫之類。 若是發舊鈔,尤其是帶一些中小面額的舊鈔,員工心裡則是另外一番感受,心裡往往會想,這些錢都是老闆一點點賺來的,這老闆賺倆錢也挺辛苦的,好不收這么點錢上來,還得再當作工資發給我們,心裡自然會涌現出一些對老闆賺錢不易的感觸出來。新鈔換舊鈔,無需增加一分錢的成本,但是,這工資給員工帶來的心理感受卻是兩樣的。 發錢,是最簡單,也是很有效的激勵手段,所以,在發工資的前後幾日,員工的態度和工作積極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絕大多數經銷商公司里,老闆往往每月只發一次錢,也就是把工資,津貼和獎金合並在一起發下去,這樣簡單也省事,不過,若是把工資,獎金,津貼都分開發的話,也就是每月多發幾次錢,自然也就增加了幾次激勵員工的機會。若有條件,還可以考慮把福利品和薪資也分開發放。這無非也就是多花費點時間多發幾次錢而已,但可以讓員工持續保持一個較好的工作態度。

② 如何降低工資成本

降低工資成本的唯一途徑是少發工資.但這不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只有增加收入,才是增加利潤的有效方法.

③ 人員分配怎樣才能節約成本

1)下策:
殺雞取卵

1.1、減員。
減員是降低人工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人工成本絕對值下降效果很明顯,但被員工勞動仲裁的幾率及敗訴風險居中。企業通常會以縮小經營規模,減少產線排配,控制間接人員編制及數量,人員只出不進等方式來達成減員的目的。同時,如何減員評估不好,可能導致優秀人才流失,等企業業績上漲再次需求人員時,除了會增加招聘難度外,還會徒增一筆不小的員工培訓費用(直接培訓費用事小,員工熟練度、品質損失、物料損耗才是關鍵)。

1.2、降薪。
降低員工薪資是最粗暴的減低人工成本的方式,人工成本絕對值下降效果很明細,但被員工勞動仲裁的幾率及敗訴風險均極高。企業通常會以調整薪資結構、調整底薪基數、減少福利薪資、加大績效考核力度來控制績效獎金支付等方式來實現降低員工薪資的目的。同時,直接降低員工薪資,無疑會導致人心渙散,工作效率下降。聚人心難,如此作為,想凝聚人心就是難上加難了。

2)中策:因勢利導

2.1、管控工時。
依據訂單狀況管控出勤天數和加班工時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人工成本絕對值下降效果較明顯,被員工勞動仲裁的機率及敗訴風險低。企業通常會以放假、調休、增加平時上班時間以減少周末加班等方式以實現管控出勤工時達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同時,因為人員編制穩定,為企業迅速擴大再生產提供了有效的人力保障。

2.2、提升效率。
在銷售淡季或業績下滑期推行效率提升是降低人工成本、推行管理變革的有效方法之一。人工成本絕對值下降效果較明顯,被員工勞動仲裁的機率及敗訴風險極低。企業通常會以改變薪資計算方式(如導入計件制)、量化考核(如導入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技能(如推行多能工)、解決頑疾(如推行攻關專案)等形式來提升效率以達成降低人工成本的目標。同時,利用淡季推行管理變革和攻堅克難,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成本,還能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持續經營和擴大再生產提供了有效的組織能力和機制保障。

3)上策:互利共贏
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能有效避免企業編制不穩定造成的員工恐慌、招聘難度大、管理費用高(『五險一金』購買、員工福利薪資支出等)等缺憾。靈活用工分為勞務派遣、企業自主招聘臨時工、訂單外發、訂單外包等多種形式,能快速並確保人工下降目標達成,對訂單不穩定、產品結構及生產工藝簡單、員工素質和操作技能要求不高的企業實施起來效果特別好。
最簡單而直接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把公司當做是自己的事業來做。比如,可以採取鼓勵性分紅措施,除了固定的工資以外,給予獎金,並明確告訴他們,分紅或者獎金是公司的可分配利潤中扣取的,這樣的話,員工們會意識到,給公司賺取利潤就是給自己增加利潤,也就會潛意識里,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了。最本質的一點是,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收益是和公司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和公司贏得的利潤是相掛鉤的,這樣,有了收益才會有動力。當然,這是需求理論中,對財物的需求。接著,製造他們的精神需求。通過各種激勵措施,使得員工們漸漸產生一種對企業的榮譽感,讓他們在工作中感受到人生層次的提高,讓他們感覺「看!我們的公司這么成功,全靠我的,少了一個我是不行的。」從實際和精神方面,綜合培養,旨在讓員工提高對企業的責任感,責任感提升了,成本自然會下降。

④ 服裝導購員的工資一般是怎麼算得

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一、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 工 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如果用人單位工作拖欠工資,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⑤ 服裝導購人員的工資怎麼計算。

一般店長會給勞動者一個月的目標 然後按勞動者的銷售業績來算百分點 一般達到一般就用勞動者的銷售業績乘於0.02%或0.05%最後得出提成 不同的業績百分比也就不同。
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一、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 工 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如果用人單位工作拖欠工資,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⑥ 做服裝批發的導購工資一般咋開

這種導購工資的話,一般是在月中旬的時候會發工資的,公司的老闆或者是會計會給你發工資的。

⑦ 小公司銷售工資怎麼發

文/鄺老師

銷售部是直接為企業創造利潤的重要部門,所以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機制,對企業來說,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最大的發揮銷售員的工作積極性,給公司盡可能的創造利潤;另一方面,也要讓銷售員能賺到錢。

所以,創業公司成立之初應該給銷售員發多少薪資才合適?底薪+提成的銷售工資發放模式是萬能的嗎?

錢老闆是做外貿的,為了做好銷售管理,可沒少踩坑。

一開始公司就3個銷售員,大家都在錢老闆眼皮下幹活,做好做壞,錢老闆心裡揣著一面鏡子,都一清二楚的。所以即便一開始招聘的時候,就明確了底薪+獎金提成的方式,但每到發工資的日子,老闆還是毫無保留的把獎金都給大家發齊了,因為老闆覺得,雖然銷售目標沒達到,但是大家確實也很辛苦,而且彼此之間都很熟,形成了革命般的友誼,扣錢容易傷和氣,所以錢老闆乾脆就睜隻眼閉隻眼。

後來業務慢慢發展起來了,補充了不少新人進來,光是銷售人員就有8人,錢老闆還是在沿用老模式「底薪+提成」的模式但是卻發現了這樣做有很多的不足

傳統的底薪+提成的薪酬設計有哪些問題?

上圖是我們常用的一種薪酬模式,我們來看看它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1.有的員工可能會為了獲得當月的高提成,將業績拼到其他銷售員,以達到表面上的高業績。

2.如果員工當月的業績達不到目標,可能會將業績推到下個月。

3.業績低和業績高的提成比例不一樣,自然會造成低業績員工內心的不滿。

4.為了達到高業績的級別,員工可能會使勁各種方式鑽空子、搞關系等,而不是100%集中在業績本身。

底薪+提成

大多數公司的業務型崗位都是採用這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員工只關心自己的業績,為了增加業績,員工會用索要更多的資源,無形中又增加的企業的成本負擔。

並且在銷售淡季的時候,員工心理落差大,人才流失嚴重。

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為此,我推薦一種種最適合中小企業的薪酬激勵業務員加薪的兩大模式:

1、KSF增值加薪:

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1)回款率指標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操作: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准)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銷售崗位ksf案例設計:

2、PPV量化加薪:

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復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路、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KSF方案如何設計呢?

以一銷售經理的薪酬方案為例

該銷售經理之前的薪酬模式是底薪+提成。除了銷售業績,其他一律不關注。老闆向我們反應,銷售經理每天都向底下的人施壓,也不關注員工的成長,導致該部門人員流失率極高,企業人力成本也增加。但是老闆也沒法說什麼,因為畢竟是老闆在找銷售經理要業績。

那現在,我們可以將銷售經理的薪酬方案這樣設計:

我們可以看到,該銷售經理從單純以業績作為考核標准變成了多方面的考核,在平衡點的基礎上,他至少增加了4條可以增加收入的途徑:

1.營業收入每增加20000元,獎勵50元,每減少20000元,少發50元;

2.均單單價每多50元,獎勵250元,每少50,少發250元;

3.電商成交率,每多1%,獎勵100,每少1%,少發100元;

4.成本率,每下降0.1%,獎勵50元,每上漲0.1%,少發30元。

那麼,他關注的點是不是就多了,而我們仔細想想,營業收入、均單單價、電商成交率、成本率這些指標在日常銷售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增加企業的利潤必不可少的要素。

實行KSF方案之後,

該銷售經理從只會給員工施壓轉變為帶領員工爭取加薪,員工工作積極性大幅增加

部門內部氛圍變好,比起壓力,員工有了更多的動力

對企業來說,

老闆不需要花很多心思在做員工思想工作上

企業利潤有了明顯提升

人員流失人數減少

員工加薪沒有上限,拿多少薪水完全取決於自己本身,極大的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小結:

銷售員是每家企業裡面沖鋒上陣的關鍵崗位。所以一套有效的激勵管理辦法可以使銷售員更加充滿鬥志激情,讓公司業績翻番。

但是很多企業在設計銷售崗位薪酬激勵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底薪+提成的方式來進行工資發放。從激勵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式顯得比較的單一,激勵不夠豐富多樣。激勵單一的結果,最終也會體現在銷售的業績上面來。

所以說,一個企業的薪酬績效模式是否具備豐富的激勵性。多樣性,對於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積極性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裡面。

總結:KSF薪酬模式下,員工薪酬越高,員工工資費用率反而會下降,真正實現,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歡迎添加下面小編號,保持更緊密交流互動。

鄺老師職位:薪酬、績效咨詢師

⑧ 請問一般導購工資怎麼計算,底薪定的是1800,月休息2天

每月休息兩天,也就是全勤是28天,日工資是1800/28=64.29元,根據你的出勤天數和日工資就會計算出你當月應領的工資,加班費有的話另外計算(根基日工資)。

⑨ 做導購員 工資一般怎麼算的

1、一般按底薪加提成算工資。也就是賣貨賣的越多,提成越高。提成的演算法按售價的千分之幾或者百分之幾,總之有會有一定的標准。普通的營業員,是沒有三險之類的社會福利的。過年過節的也沒有補貼。
2、也有的是只按提成酸工資,那樣的店的提成百分比就比較高了,相應的工資也不會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