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區分費用成本開支
擴展閱讀
乾性皮膚檢測哪個產品 2025-05-23 09:34:03
知道成本如何算營業總額 2025-05-23 09:21:52
農產品油脂多少錢一斤 2025-05-23 09:14:49

如何區分費用成本開支

發布時間: 2022-09-11 14:17:34

❶ 區分成本,費用,支出

支出即花的錢或物,細分為費用成本。資本化的費用即為成本,通俗來說,花的錢可以算到產品里的叫成本,在產品賣出或使用的時候轉出;其它花的錢都算在費用里,費用其實就是雜費、小的支出,月末直接記如三大費用裡面就行。另外在會記恆等式里費用和支出是同意

比如你去賣紅薯,這個紅薯就是成本,在賣紅薯的時候,你是坐車去的,這個就是費用。你賣了紅薯,取得收入,這個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就是毛利潤。毛利潤再減去一些稅啊(也就是支出)什麼的,就是凈利潤了。嘿嘿。我們老師就是這樣和我們講解的。我們聽了以後就想笑,笑了以後也知道一點點意思了。

一,費用是指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減少,其表現形式為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進行分配等經濟活動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對費用的定義為:某一主體在其持續的、主要的核心業務中,因交付或生產了貨物,提供了勞務,或進行了其他活動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資產因而承擔的負債
二,成本的概念我國對成本的定義為: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美國會計學會對成本的定義為:成本是指為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發生或應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美國會計師協會對成本的定義為:成本是指為獲取財物或勞務而支付的現金或轉移的其他資產,發行股票、提供勞務或發生負債而以貨幣衡量的數額。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成本大多與支出相聯系,只不過是支出一部分與當期相聯系,一部分與以後期間相聯系。與當期相聯系的支出形成了本期的一項費用,與以後期間相聯系的支出則形成了企業的一項資產。
三、支出的定義支出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常性業務,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經濟主體的支付行為而導致的資源的減少。支出分為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形成一項資產,而費用性支出形成一項費用。
四、三者之間的關系從支出的性質來看,其本質就是企業的一種目的性花費,是企業在用的一種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或其他權益性債券、證券來交換另一種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等,筆者在這里並不把企業這種用來交換其他資產的資產叫做「成本」,而把它叫做支出,以便於和下面我們所說的成本加以區分。企業的支出分成兩類,一種為資本性支出,它形成了企業的資產,根據企業內資金的價值運動,經過產、供、銷三個階段,資金從貨幣資金轉換到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最後又回到了貨幣資金,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最後一個階段資金都是在「資產———成本———資產」這樣一個循環中相互轉化,這一種轉化都沒有脫離一個會計主體。

如,企業用貨幣資金購買了原材料,用原材料生產產品,在產品還沒有完全生產出來的時候,原材料的價值轉移到了生產成本里,但是這里的生產成本還是由企業支配的,即歸企業所有,還沒有脫離企業這個會計主體,生產成本轉化為庫存商品,成本轉化為了企業的資產,更是沒有脫離企業這個會計主體。另一種是費用性支出。在資金循環的最後階段,商品轉化成了貨幣資金,這是通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換實現的,企業通過交換,把自己的資產「送離」了它原來的會計主體,在送離過程中,形成了企業的一項費用,即費用的形成伴隨著企業資產會計主體的轉換。上面的論述,我們只討論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成本與費用的區別,同樣,在企業的管理部門或者籌資部門、銷售部門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即費用的發生總是伴隨著企業資產的會計主體的轉換。

❷ 會計中支出,費用,成本的區別

首先,費用的范圍大於成本。
廣義的成本指取得各種資產的代價。
狹義的成本僅指生產產品所付出的代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即計入成本的費用。所以,發生的費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其次,費用與支出的聯系。
支出泛指企業的一切開支及耗費。一般情況下可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營業外支出和利潤分配性支出四大類。支出中凡與取得營業收入有關的部分,即可表現或轉化為費用,否則不能。

綜上所述,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其目的是為了取得營業收入,獲得更多的新資產;成本則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有時有支出相伴隨,但支出卻不一定是當期的費用。

❸ 費用 支出 成本的區別

支出是個籠統概念,既可能劃入成本,也可能劃入費用。費用一般單指三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是指是直接用於生產產品的各項支出,如總經理的工資,它不能直接歸屬於產品,所以劃入管理費用。成本是可以直接歸屬於某產品的支出,如生產a產品而領用的b材料,該材料應劃入a產品的成本。這其中要注意製造費用,雖然叫製造費用,但應屬於成本類,只是由於發生時沒辦法直接劃歸某產品,所以先入製造費用。如a設備生產b、c、d三種產品,a設備維修花了1000元,這1000沒法直接確定多少入b、c、d,那先入製造費用,月末再按合理方法(如約當產量法)分攤入b、c、d成本。

❹ 成本與支出,費用,有什麼區別

費用包括支出和成本,成本主要是指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計入生產成本
成本和費用的概念
1.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2.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費用的聯系
1.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除償債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構成部分;
2.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經濟資源的耗費;
3.期末應將當期已銷產品的成本結轉進入當期的費用。
·成本和費用的區別
1.成本是對象化的費用,其所針對的是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
2.費用則是針對一定的期間而言的。
費用的確認應遵循以下兩條基本標准:
1.劃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這一原則限定了費用確認的時間界限。
2.權責發生制。這一原則限定費用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確認有關收入的
同一期間予以確認,從而為費用的確認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南。確認費用的標准一般
劃分收益性支出(效果在本年)和資本性支出(效果在以後若干年)

❺ 什麼是成本,什麼是費用,成本和費用的聯系和區別

成本與費用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2.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費用的聯系
1.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除償債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構成部分;
2.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經濟資源的耗費;
3.期末應將當期已銷產品的成本結轉進入當期的費用。
·成本和費用的區別
1.成本是對象化的費用,其所針對的是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
2.費用則是針對一定的期間而言的。
費用、成本和支出是三個易被混淆的概念,這里將分別對它們加以區分。
首先,費用的范圍大於成本。
什麼是成本?
廣義的成本指取得各種資產的代價。
狹義的成本僅指生產產品所付出的代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即計入成本的費用。這里我們取「成本」的狹義。
所以,發生的費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再看費用與支出的聯系。
支出泛指企業的一切開支及耗費。一般情況下可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營業外支出和利潤分配性支出四大類。支出中凡與取得營業收入有關的部分,即可表現或轉化為費用,否則不能。
綜上所述,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其目的是為了取得營業收入,獲得更多的新資產;成本則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有時有支出相伴隨,但支出卻不一定是當期的費用。

❻ 在成本會計中,支出,費用,成本三者的區別,請舉例說明,謝謝

成本和費用的區別:

1、內容不同。費用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費用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費用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費用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費用,是指除成本外,應該歸屬於當期的支出。

支出,是指發生的所有人力、物力、資金的耗費;支出包括成本和費用。

成本,一般是指計入資產價值的耗費,構成資產的實體。

成本和費用又有很大的區別。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而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理解詞語意思:

1、理解詞語的含義,需聯系詞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

透過詞語的表面義,深刻體味其內涵:理解詞的比喻義則尋找本體釋義,理解代詞義則尋找上句釋義,理解詞的引申義、臨時義、隱含義、概括義,則從整體閱讀出發,結合作者感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句釋義。

2、「重要詞語的含義」包括這些詞語的基本義、比喻義、語境義。把握詞語的基本義要從分析詞語來源、詞類、結構入手,對概念的理解要准確判斷概念的本質屬性。

❼ 簡答題 費用支出成本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一、支出、費用與成本的區別:三者的核算對象不同,列支范圍不同。三者各有各的核算內容,既不能互相串用,也不能混淆歸並,更不能互相混淆。在《會計准則》、《企業所得稅法》中,對支出、費用與成本的列支范圍和核算方式,都有嚴格規定。

具體內容如下:

(一)支出是指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發生的開支與耗費。企業的支出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資性支出、所得稅支出、營業外支出和利潤分配性支出六大類。

(二)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可劃分為生產費 用、期間費用和所得稅費用三大類。

(三)成本是指產品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價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折舊費用,工資等。

二、支出、費用與成本的聯系

(一)支出與費用的聯系:支出的范圍比費用大。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稅支出、利潤分配支出和營業外支出五大類支出,但只有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稅支出三類支出可轉化為費用。

(二)費用與成本的聯系:費用的范圍比成本大。費用包括期間費用和生產費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圍,期間費用不能轉化為成本(這里的成本就是產品成本),只有生產費用才能轉化為成本,依據會計准則,對象化後的生產費用是產品成本。

(7)如何區分費用成本開支擴展閱讀

成本費用支出對利潤的影響:

從利潤表的角度來看費用、支出、成本三者的關系更加直捷:成本的變化直接並同步地影響著營業利潤的變化;而費用支出的變化對營業利潤沒有影響。但成本和費用支出都影響總利潤。

利潤表中各種指標的運算關系:

1、主營業務收入

2、主營業務成本

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4、營業利潤(4=1-2-3)

5、其他業務收入

6、其他業務成本

7、銷售費用

8、管理費用

9、財務費用

10、投資收益

11、營業外收入

12、營業外支出

13、利潤總額(13=4+5-6-7-8-9+10+11-12)

14、所得稅費用

15、凈利潤(15=13-14)

從上面利潤表中的運算關系可以看出,主營業務成本對營業利潤有直接影響。主營業務成本增加多少,營業利潤就同步減少多少;反之就同步增加多少。

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大期間費用以及營業外支出,只對利潤總額有直接影響,而對營業利潤卻沒有影響。

❽ 成本、費用、支出三者的區別

資本性支出和權益性支出,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凡支出的效益僅及於本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僅及於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列於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反映;收益性支出列於損益表中,計入當期損益。

支出的含義比費用廣
費用的范圍大於成本

成本通常是指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所產生的開支,比如為了生產A產品,你買了材料、請了工人,這些開支就是A產品的成本。成本在期末是和產品在一塊兒的,產品賣出了,成本也相應結轉到本年利潤里,否則,成本並不體現在利潤表上。
費用通常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相關,比如銷售費用(與銷售產品相關)、管理費用(與日常管理相關)、財務費用(與籌資活動相關(比如費用化的貸款利息))。費用在期末都要結轉到本年利潤里,不論當期生產的產品是否已經賣出。

❾ 想問一下,費用,成本,支出的區別是什麼,希望能說得簡單易懂

(一)成本與企業特定資產或勞務相關,而費用則與特定期間相關;成本是企業為取得某種資產或勞務所付出代價的量度,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金額;成本不能抵減收入,只能以資產的形式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而費用則必須沖減當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
支出的概念支出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常性業務,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經濟主體的支付行為而導致的資源減少。包括償債性支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權益性支出。損失雖然也導致企業的資源減少,但損失不能叫支出,因為損失是邊緣性的、偶發性的、被動性的資源減少,它不是管理當局能夠控制的事項。損失是與支出並列的企業資源減少的形式之一。因此,企業資源減少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支出,另一種是損失。

(二)成本是對象化的支出,而不是對象化的費用,沒有對象的支出(除收益性支出,償債性支出,權益性支出外)只能作為損失處理。同樣,如果有對象的支出,但是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仍然不能對象化為成本,而應該作為損失處理。

(三)支出與費用、成本之間的關系(1)收益性支出形成費用。《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凡支出的效益僅及於本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根據配比原則,收益性支出形成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時間標准如果以月為單位,可能更恰當,更容易使相關概念之間的協調,避免相互矛盾的產生。如,制度規定:將資本性支出計列於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反映,以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將收益性支出計列於利潤表中,計入當期損益,以正確地計算企業當期的經營成果。(2)資本性支出形成資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凡支出的效益及於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根據配比原則及資產的定義,由於資本性支出使幾個會計期間受益,在發生的當期就不能作為費用計入損益,而應該作為資產在未來的受益期間內分期轉作費用。因此,資本性支出形成資產,而資產的取得成本,就是全部資本性支出。如果企業不能正確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將本應作為收益性支出的而作為資本性支出就會虛增企業的資產和利潤;相反,將本應作為資本性支出的而作為收益性支出,將會虛減企業的資產和利潤,這兩種現象都會影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誤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這都是現行制度或法規所不允許的。

❿ 財務會計中,如何區分費用、成本、支出﹖

在概念上的區別
1.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可以理解為為生產產品而產生的耗費.即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固定資產折舊。
2.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可能表現為企業負債的增加,或企業資產的減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最終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勞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期間費用。

3.支出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常性業務,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經濟主體的支付行為而導致的資源減少。包括償債性支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權益性支出。

這下,你明白一點了嗎?如果還不清楚,再看一次.還不清楚,看些會計基礎的理論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