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劃成本中的運輸費
運輸費在采購環節一般是計入到材料的成本裡面
:材料采購:則是在計劃成本下用的..
如果是計劃成本核算,則
借:材料采購 1000
應交稅費 170
貸:銀行存款 1170
運費也要計入到成本裡面,假如運費是100元,按7%計算進項稅抵扣
借:材料采購 93
應交稅費 100*7%=7
貸:銀行存款 100
材料入庫時,則 假如計劃成本為 1200元
借:原材料 1200
貸:材料采購 1000+93=1093
材料成本差異 107
② 請問計劃成本下的運費如何核算
對於計劃成本下的.能抵扣的計入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
不能抵扣的計入采購成本.然後轉入存貨.與計劃成本的差額走材料成本差異.
③ 材料運雜費怎麼計算
材料運雜費是指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材料運雜費一般應包括調車和駁船費、裝卸費、運輸費和附加工作費等。一般用在國際與國內貿易中,賣方要將貨物運往買方所在地,於是就產生了中間的運費與其它一些小費用。這些費用就統稱為運雜費。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的規定:
1、企業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2、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由此可見,工業企業購入原材料發生的運雜費,應當計入原材料成本。
軌枕、鋼梁、鋼管拱、斜拉索、鋼筋混凝土梁、鐵路橋梁支座、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電桿、鐵塔、機柱、接觸網支柱、接觸網及電力線材、光電纜線、給水排水管材等材料(電算代號見表,自來源地運至工地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其他有關運輸的費用(如火車運輸的取送車費等)以及應按運輸費、裝卸費、其他有關運輸的費用之和計取的采購及保管費。運雜費的計算規定如下(1)各種運輸單價①火車運價火車運價分營業線火車、臨管線火車、工程列車、其他鐵路四種。A.營業線火車按編制期《鐵路貨物運價規則》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公式如下:營業線火車運價(元/噸)•=K1×(基價1+基價2×運價里程)+附加費運價其中:附加費運價=K2ו(電氣化附加費費率×電氣化里程+新路新價均攤運價率×
運價里程+鐵路建設基金費率×運價里程)。
④ 設備運雜費是什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國產設備由設備製造廠交貨地點起至工地倉庫止所發生的費用。國產設備的運雜費一般是指從生產廠到工地發生的采購、運輸、保管、裝卸以及其他有關費用;進口設備國內運雜費指從我國港口、機場、車站運到所在地所發生的港口費(港口建設費、港務費、駁運費、倒垛、堆放保管費、報關、轉單、監卸)、裝卸、運輸、保管及國內運輸保險等費用。
設備運雜費系統指設備原價中未包括的包裝和包裝材料費、運輸費、裝卸費及倉庫保管費、供銷部門手續費等。如果設備是有設備成套公司供應的,成套公司的服務費也應計入設備運雜費之中。
⑤ 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時運雜費怎麼處理
運雜費 2000/1.07=1869.16,(130.84 ,運費可以扣除的進項稅,7%的稅率參考哈)
實際成本 (140000-23800)+1869.16=118069.16
計劃成本 4995×30=149850
材料成本差異 149850-118069.16=31780.84
供參考。。
⑥ 計劃成本法的公式
1、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數量×計劃單價
2、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3、成本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4、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拓展資料
實際應用
計劃成本的制定
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制定得恰當,既有利於企業考核采購部門的業績,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降低采購成本、節約開支;也有利於財務部門制定考核標准 >標准,分析采購成本升降的原因,為領導決策提供有用財務信息。計劃成本,一般由企業采購部門會同財務等有關部門制定,包括買價、運雜費及應計入成本的有關稅金等,力求接近實際。每年年初,由采購部門會同財務等有關部門,按材料類別、品種、規格編製成材料計劃成本目錄。對一些品種、規格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相懸殊的,應分析產生差異的具體原因,然後對所定不恰當的品種、規格材料計劃成本進行修訂,使之符合實際,以利於計劃成本的執行。
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確定
1.確定材料成本差異率。材料成本差異率應根據重要性原則及成本效益原則,對企業大宗原材料、價值高的原材料,按類別及用途分別確定。如礦石應按原礦、精礦、粉礦、塊礦等,煤應按煉焦煤、無煙煤、瘦煤等分別確定成本差異率;在材料領用、出售、生產中,分別按各自成本差異率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對低值易耗材料,可按綜合差異率確定成本差異率。這樣,既可簡化
財務核算工作量,也不影響成本計算的准確性。
2.確定成本差異率應注意配比性原則。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不管使用當月的實際成本差異率,還是使用上月的成本差異率,在計算時都應注意配比性原則。
月末在材料已到發票未到情況下的財務處理:
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月末在貨物已到而發票未到的情況下,其財務處理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不管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暫估入賬,都沒有包括不計入成本中稅金。因為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的組成內容是一樣的,均包括材料價款、運雜費及有關稅金等。月末,如果企業有大量暫估入賬的材料,企業就不能真實反映財務狀況。因此,企業應按照重要性、謹慎性及成本效益原則,按月末貨物已到發票未到的情況進行財務處理。
1、月末、季末的財務處理。月末、季末的財務會計報表一般不對外報送,也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根據以上原則可從簡處理,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會計報表即資產負債表不列示,會計報表附註不披露。
2、半年末、年末的財務處理。半年末、年末的會計報表既要對外報送,也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從重要性及謹慎性原則考慮,半年末、年末如存在大量的暫估入賬的材料,其賬務處理應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遞延稅款——暫估進項稅額(價款按17%或13%及運雜費按7%計算部分),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這樣處理包含材料中不計入成本中稅金部分,
3、應付賬款中體現謹慎性原則,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在遞延稅款下增加一欄。其中,暫估進項稅額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披露貨已到發票未到的原因、時間及暫估金額;如不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將會影響會計報表使用人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⑦ 計劃成本法下運雜費怎麼計
對,樓上正解
⑧ 請問在計劃成本下,如果出現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怎麼計算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外購存貨入庫前發生的合理損耗,計入該存貨的成本中。因此,題中:
入庫存貨的實際成本 = 102 000 + 17 340 + 1 400 + 359 = 121 099元
單位實際成本 = 121 099 / 5 995 = 20.20元/噸
入庫存貨的計劃成本 = 20 * 5 995 = 119 900元
入庫存貨材料成本差異= 121 099 - 119 900 = 1 199元
編制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 121 099元
貸:銀行存款121 099元
借:原材料 119 900元
借:材料成本差異1 199元
貸:材料采購 121 099元
(8)按計劃成本運雜費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調整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的金額應自「原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調整減少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借方;調整增加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貸方。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材料成本差異,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⑨ 會計里的運雜費怎麼算
會計里的運雜費一般包括以下條目:
調車和駁船費:是指機(汽)車、船隻到專用線、公用地點或指定地點時的車輛調度及駁船費用。
裝卸費:是指給火車、輪船、汽車上下貨物時所發生的費用。
運輸費:是指火車、輪船、汽車的運費。
附加工作費:是指貨物從貨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所發生的材料搬運、分類堆放及整理等費用。
⑩ 運雜費怎麼算
如果是運輸服務公司,那麼應該可以開具運輸業普通發票,然後按照營業稅繳納5%。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而且是銷售貨物的企業,只不過同時收取了運費,那麼只能把運費和銷售收入合並計算,開具專用發票,而且按照合計收入的17%繳納增值稅銷項稅
運費÷(1+17%)×17%
如果是小規模的那麼就按照
運費÷(1+3%)×3%
運雜費是算增值稅的價外收入,是含稅的,需要換算為不含稅後乘以增值稅率。稅率按運輸的貨物所適用稅率。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