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要進行師改旅
減少軍隊人數,提高武器質量,為現代化戰爭做准備!
❷ 師和旅二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師改旅到底有什麼好處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戰爭理念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軍隊作戰形勢肯定要隨之變化。
在我們的印象中,戰爭是一個宏大場面,動不動就是千軍萬馬,雄兵百萬,排山倒海,浩浩盪盪。
1990年海灣戰爭顛覆了人們的三觀,人海戰術、大兵團作戰,漸漸被信息戰、電子戰和精確打擊、斬首行動等新的戰法所替代。
俄軍之所以恢復師團編制,是考慮到蘇聯幅員遼闊,在莫斯科這些大城市和戰略要地發生戰爭,更適合大兵團的作戰。而且如果一旦俄羅斯跟烏克蘭爆發戰爭,一定是大規模戰爭,旅一級的部隊肯定不能解決問題。
❸ 師和旅有什麼區別,師改旅後有什麼優勢呢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陸軍部隊的編制一直都是「軍-師-團-營-連-排-班」,進入新世紀以後,我軍啟動了大規模「師改旅」計劃,即取消師、團兩級編制,由旅直通軍和營,新的編制是「軍-旅-營-連-排-班」。
我軍長期實行的是「三三制」,1個軍轄3個師,1個師轄3個團,1個團轄3個營,1個營轄3個連,1個連轄3個排,1個排轄3個班。
在當代世界政治格局下,大規模軍事戰役,已經很難發生了,往往是小規模軍事沖突,這種形勢下,要求一線部隊「小而精」,既要能快速反應,又要能戰之能勝。這樣的要求,只能是多兵種合成作戰的旅,才能達到這個要求。即便是真的爆發了大規模軍事戰役,合成旅的戰鬥力也比傳統師強得多,這也是為什麼解放軍要推行師改旅計劃的根本原因。
師改旅是為了扁平化管理,信息傳遞更快,更接近信息條件下的作戰需要。
旅的規模不及師,部隊更加機動靈活,更方便使用軍用運輸機轉場,在信息化戰爭時代這就是大趨勢。
師改旅以後,解放軍陸軍的師級部隊大大減少,目前「軍-旅-營-連-排-班」是陸軍部隊的絕對主流,只有在新疆軍區和北京衛戍區,保留了非常少量的師,即「軍-師-團-營-連-排-班」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數量非常稀少,而且只有新疆軍區和北京衛戍區才有這樣的編制,其它軍事單位是沒有的。
❹ 什麼是單位變動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是指,每多生產一個產品需要耗費的成本。
比如你開的一個奶茶店,單位變動成本就是製作 每一杯奶茶,所需要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❺ 建造我軍新的作戰指揮體制的總原則是什麼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建立工會財務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1統一領導統一領導就是全國總工會對通過制定統一的財務政策原則制度和紀律規定等全國各級工會的財務工作進行檢查監督,並督促其貫徹執行,來實現其領導職責。各級工會及所屬企事業單位,對全總的統一規定,都應一律遵守,並認真貫徹執行,不能各自為政,自行其是。2分級管理分級管理就是基本上按照地方總工會的組織領導系統,確定財務(或經費)管理的層次。主要內容包括:按級分配經費;按級成立本級預算、決算和按規定成本匯總決算;按級設置財務管理機構;按級對上編報財務報表、反映情況和報告工作;按級對下督促檢查、指導幫助工作和培訓財務幹部;按級在工會會員大會或工會代表大會上,報告財務工作和財務收支情況。3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的關系這是在工會財務管理上,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辯證關系,不但保證了全國各級工會全局的整體和統一,而且實事求是地照顧了地方工會的利益。這是工會組織民主集中制原則在財務管理中的體現和運用,表現為全局和局部的對立統一關系,同時也是共性和個性的對立統一關系。
❻ 師改旅有什麼用
呵呵,你弄錯了。
師和旅的差別並不只是名字不一樣,兩者的級別不一樣,師是正師級、旅是副師級;所轄部隊也不一樣,師下邊是團、旅下邊直接是營。兩者和上下級部隊的關系是這樣的:
軍-師-團-營-連-排,或 軍-旅-營-連-排。
正如你所說,現在的指揮機構太多,而師改旅的目的就是精簡機構、提高指揮效率。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同樣是一道命令由集團軍傳達到營,如果通過師來傳達的話還要先傳達到團,改由旅來傳達的話就可以直接傳達到營,這就精簡掉了團級部隊,而這種輕型模塊化旅要比團靈活得多。
❼ 師改旅完成了沒有,現在還有沒有師了
現在是兩種師改旅,甲種集團軍,主戰部隊不變,有的還在擴編,甲種集團軍的編制還是軍-師-團-營,但是編入了防空旅、獨炮旅,這屬於變相的師改旅,實際是對戰力的增強。
乙種集團軍,開始對主戰部隊開刀,很多師被改成了旅,或者並入了其他集團軍,不少乙種集團軍開始輕型化,編制軍-旅-營,結構輕型化,減少了指揮體系,雖然整體戰鬥力弱,但是反應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