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调查旅游资源有哪些内容
扩展阅读
京东哪里看退货价格 2025-08-03 08:14:37
手机工具栏怎么改变名字 2025-08-03 08:04:28

调查旅游资源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 2025-08-03 06:39:12

⑴ 简述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及方法

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调查目标、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方法则涉及文案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步骤

  1. 确定调查目标: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的范围和深度。这有助于调查人员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
  2. 收集资料:通过文案调查的方式,收集现有的文献资料,如地图、旅游指南、历史记录、统计数据等,为实地调查提供背景信息和初步了解。
  3. 实地调查:调查人员亲自前往目标地区,观察和记录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这一阶段需要结合实地考察,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详细记录。
  4. 分析和评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布和潜力,评估其价值,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

方法

  1. 文案调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旅游资源的背景信息和初步了解。
  2. 实地考察:亲自前往目标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3. 访谈: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相关人员或游客发放,收集关于旅游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调查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⑵ 旅游资源调查有哪些功能

旅游资源调查

重点:
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可以运用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程序及内容调查区域旅游资源状况。
第一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涵义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与资料,以确定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并为旅游经营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
①旅游资源调查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②旅游资源调查的范围,既包括旅游资源本身,又包括相关的影响因素。
③旅游资源调查过程,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信息资料。
④旅游资源调查现实的目的就是确定某一区域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最终为旅游经营、管理、规划、开发、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作用
(一)描述作用
旅游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摸清旅游资源的家底。
(二)诊断作用
可以认清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等,以及各种特性形成环境和成因,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尤其是旅游资源的时代变异性。
(三)预测作用
能够完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为旅游预测、决策奠定基础。
(四)管理作用
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有利于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的管理工作,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五)效益作用
解旅游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效益功能的体现。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类型与内容
一、旅游资源调查类型
(一)按旅游资源调查需解决的问题划分
1、旅游资源概查:指对旅游资源的概略性调查或探测性调查。
2、旅游资源普查:对旅游资源开发区的各种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调查。
3、旅游资源详查:将概查和普查提出的结果,经过筛选,确定一定数量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景观作为开发对象,针对这些开发对象进行更详细的实地勘查。
(二)按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划分
1、典型调查
2、重点调查
3、抽样调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一)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1)调查区概况
(2)地质地貌要素:调查记载调查区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活动强度,对调查范围的总体地质地貌特征有一全面概括了解。
(3)水体要素: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季节性水量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供开采的水资源,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水灾害及其对旅游资源的不利影响等。
(4)气象气候要素:调查区的年降雨量及其分布,气温、光照、湿度及其变化,大气成分及其污染情况,气候类型、特色及其变化规律等。
(5)动植物要素:调查区动物和植物特征与分布,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和植物的类型和数量,特定生存环境下存在的珍稀动物和植物,调查其分布数量、生长特性和活动规律,可供游人观赏的客观条件和防护措施等。
2、人文环境调查
(1)历史沿革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主要了解调查区内影响和制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地区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外政策的调整变化,旅游机构的设置变动,以及资源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旅游管理条例和旅游管理措施等的执行情况。
(二)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将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分类归并,以便更加明晰地认识旅游资源。
2、特征调查(各类旅游资源特征调查,对国家旅游局规定的155个基本类型的调查)
3、成因调查:调查区内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开展资源调查时,要了解其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存在时限、利用的可能价值,自然与人文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
4、规模调查:调查包括资源类型的数量、分布范围和面积、各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5、组合结构调查:了解调查区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自然景观内部的组合,人文景观内部的组合。
6、开发现状调查:旅游资源包含已开发态、待开发态和潜在态三种形态。调查开发现状包括:旅游资源现在的开发状况、项目、类型、时间、季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周边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开发计划等。
(三)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状况,旅游汽车、出租车、景点缆车、高架索道、观光游船等设施,车站、码头、港口的数量和质量,交通工具与景区的距离、行程时间、路面质量、运输承受能力等。
2、住宿调查
包括饭店、旅馆、汽车旅馆、供膳寄宿旅馆、别墅、农舍式小屋、度假村、野营帐蓬、游船旅馆等多种住宿设施的规模、数量、档次、功能、分布情况、接待能力、床位数、房间数、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利润总额等。
3、餐饮调查
包括餐馆的规模、数量、档次、分布情况、名特小吃、特色菜品、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等。
4、其他服务设施调查
(四)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旅游者数量调查
调查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本土游客和外地游客的数量、国籍、年龄、性别、职业、入境方式、分布地区与民族类别等。了解最大和最小日客流量、月客流数、季客流量和年游各数量。了解游客滞留时间、过夜人数、自费与公务旅游的比例、团队与散客旅游的比例等。
2、旅游收入调查
调查统计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构成,人均天消费,最高与最低消费比例,调查日、月、季、年的旅游收入,海外游客创汇收入,国内游客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收入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产生的社会贡献率等。
3、旅游动机调查
调查包括健康运动消除紧张与不安的欲求,满足求知欲望的文化动机,探亲访友的交际动机,体现自尊、获取个人成就和为人类贡献的地位和声望动机等。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一、调查程序
(一)调查准备阶段
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目标→调查方案设计→制订调查工作计划
(二)调查实施阶段
1、收集第二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是指为其他目的和用途而制作、收集的证据、数字、图件和其他现成的信息资料,但能为目前的旅游调查项目所利用。
2、收集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包括:概略调查、系统调查、详细勘查
(三)旅游资源调查整理分析阶段
1、整理资料
①对资料进行鉴别、核对和修正,审查资料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剔除有错误的资料,并补充、修正资料,使其达到完整、准确、客观、前后一致。
②应用科学的编码、分类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与分类,以便于分析利用。
③采用常规的资料储存方法或计算机储存方法,将资料归卷存储,以利于今后查阅和再利用。
2、分析资料
经过整理后的资料、数据和图件,应能表示某种意义,只有通过调查人员的分析解释,才能对资源调查项目产生作用。
3、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由标题、目录、概要、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几个部分组成。
二、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一)文案调查法(间接调查法)(二)询问调查法(三)观察调查法(四)综合考察法(野外综合考察)(五)遥感调查法(六)统计分析法(七)分类分区法
把调查区的旅游资源,按其形态特征、内在属性、美感、吸引性等加以分类,并进行研究调查,与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区域加以比较、评价,得出该区旅游资源种类、一般特征与独特特征、质量与区内的差异,以便于制定开发规划和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以及有助于区内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的文(图)件类型和精度不同,旅游资源详查需要完成全部文(图)件,包括填写《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编绘《旅游资源地图》,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概查要求编绘《旅游资源地图》。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要求,各调查区编写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基本篇目如下:
前言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旅游资源图》或《优良级旅游资源图》

⑶ 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和资料,以确定旅游资源存量,为旅游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


旅游资源调查常用的方法如下:


(1)文案调查法(间接调查法)


(2)询问和调查方法


(3)观察调查法


(4)综合调查法(现场综合调查)


(5)遥感调查方法


(6)统计分析方法


(7)分类和分区方法


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程序和内容可用于调查区域旅游资源状况。


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归纳,以确定旅游资源存量,为旅游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


旅游资源调查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旅游资源调查的范围既包括旅游资源本身,也包括相关的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调查过程,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信息。


旅游资源调查的现实目的是确定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存量,最终为旅游经营、管理、规划、开发和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作用


(A)描述功能


旅游资源调查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存量,摸清旅游资源家底。


(2)诊断功能


可以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各种特征的形成环境和成因,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特别是旅游资源的时间变异性。


预测作用


它可以完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为旅游预测和决策奠定基础。


(4)管理角色


全面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管理,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5)效益函数


认识旅游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效益功能的体现。


第二节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和内容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


(一)根据旅游资源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旅游资源普查: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普查或探索性调查。


2.旅游资源普查:对旅游资源开发区各种旅游资源及相关因素的综合调查。


3.旅游资源详查:通过普查和普查结果的筛选,选择一定数量的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景观作为开发对象,对这些开发对象进行更详细的实地调查。


(二)根据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


1.典型调查


2.注重调查


3.抽样调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与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1)调查区域的调查


(2)地质地貌要素:调查和记录测区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活动强度,对测区的整体地质地貌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概述。


(3)水要素: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季节性水量变化规律和特征,可开采的水资源,现有和可能发生的水害及其不利影响


(5)动植物要素:调查区内动植物的特征和分布,具有观赏价值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存在于特定生活环境中的珍稀动植物,其分布数量、生长特点和活动规律,可供游人观赏的客观条件和保护措施等。


2.人文环境调查


(1)历史演变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主要了解影响和制约调查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旅游机构设置的变化,资源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旅游管理条例和旅游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


(二)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调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合并,对旅游资源有更清晰的认识。


2.特色调查(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调查,国家旅游局规定的155个基本类型的调查)


3.原因调查:在调查区域内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时,要了解其成因、发展历史、存在时限、可能的利用价值、自然与人文的因果关系。


4.规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资源类型的数量、分布和面积,各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5.组合结构调查:了解调查区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自然景观内的组合,人文景观内的组合。


6.开发现状调查:旅游资源包括已开发状态、待开发状态和潜在状态。调查情况包括:目前的开发现状、项目、类型、时间、季节、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消费水平、周边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开发计划等。


(3)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空中交通状况,旅游车、出租车、景区缆车、高架索道、观光游船等设施,车站、码头、港口的数量和质量,车辆与景点的距离,旅行时间,道路质量,运输能力等。


2.住宿调查


包括规模、数量、档次、功能、分布、接待能力、床位数、房间数、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利润总额等。各种住宿设施,如酒店,旅馆,汽车旅馆,公寓,别墅,农舍式别墅,度假村,野营帐篷和邮轮酒店。


3.食品和饮料调查


包括餐厅的规模、数量、档次、分布、名小吃、特色菜、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


4.其他服务设施的调查


(4)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游客数量调查


调查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游客和外国游客的人数、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入境方式、分布地区和民族类别。了解最高和最低日客流量、月客流量、季客流量、年游客量。了解游客停留时间长短、过夜次数、自费和公务旅游比例、团体和个人旅游比例等。


2.旅游收入调查


调查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消费构成,人均日消费,最高和最低消费比例,日、月、季、年旅游收入,境外游客创汇收入,境内游客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社会贡献率。


3.旅游动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通过健康锻炼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愿望,满足求知欲望的文化动机,交际动机


二手资料是指为其他目的和用途而制作和收集的证据、数字、地图等现成的信息资料,但可为当前旅游调查项目所用。


2.收集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包括普查、系统调查和详细勘探。


(3)旅游资源调查、整理和分析阶段


1.组织数据


识别、检查和修正数据,审查数据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剔除有错误的数据,补充和修正数据,使其完整、准确、客观、一致。


应用科学的编码和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以便于分析和利用。


采用常规的数据存储方法或计算机存储方法,将数据存储成册,以备将来参考和再利用。


2.分析数据。


整理出来的资料、数据、地图要能表达一定的意思。只有通过调查人员的分析解释,才能在资源调查项目中发挥作用。


3.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它由标题、目录、摘要、正文、结论和建议以及附件组成。


二。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间接调查)(2)询问调查(3)观察调查(4)综合调查(野外综合调查)(5)遥感调查(6)统计分析(7)分类分区。


根据形态特征、内在属性、美感、吸引力等对调查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与相同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区进行研究调查、比较评价,得出该区与区内旅游资源的类型、一般特征和独特特征的差异,以及旅游资源的质量,以便于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开发利用该区各地的旅游资源。


三。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旅游资源详查的文件(图)种类和精度不同于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详查需要完成所有文件(图件),包括填《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编《旅游资源地图》,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

一、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标准,旅游资源被划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1. 地文景观类:主要包括山地景观、喀斯特景观、丹霞景观、风沙地貌景观、海岸地貌景观、特殊地质现象景观、冰川及冰雪景观等。

  2. 水域风光类:涵盖河段、湖泊、瀑布、泉、海洋与滨海、冰雪地等自然景观。

  3. 生物景观类:包括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生物资源构成的景观。

  4.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如极光、佛光、海市蜃楼、云雾景观、雨景、冰雪大观、避暑气候、避寒气候等。

  5. 遗址遗迹类:包括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军事遗址与古战场、废弃生产地等。

  6. 建筑与设施类:涵盖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园林游憩区域、科教文化设施、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等。

  7. 旅游商品类:包括地方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文物及仿制品、风味美食、茶饮、中医药及保健品等。

  8. 人文活动类:涵盖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等。

二、旅游资源调查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工作,旨在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性质、分布、规模、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等信息。

  1. 调查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规模、等级、开发条件、开发利用现状、保护状况等。

  2. 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遥感调查、文献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主要途径,遥感调查可以扩大调查范围,提高调查效率,文献调查则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3. 调查步骤:包括准备阶段(明确调查目的、任务、范围和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准备调查工具等)、实施阶段(按照调查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记录数据等)和总结阶段(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编写调查报告,提出开发建议等)。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

  1. 评价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价者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可比性原则要求评价者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价;动态性原则要求评价者考虑旅游资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 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定性评价主要依据评价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潜力等进行主观判断;定量评价则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条件等进行客观量化分析。

  3. 评价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市场潜力评价、环境保护评价等。吸引力评价主要评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观赏性、趣味性等;开发条件评价主要评估旅游资源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市场潜力评价主要评估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环境保护评价主要评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保护措施等。

四、相关图片展示

以下是部分旅游资源分类的示例图片:

(示例:宗教建筑)

以上图片仅为示例,实际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