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为什么我国石油发电用的很少
扩展阅读
债务风险评级费用多少 2025-07-11 22:31:07
手动五金工具哪里有生产 2025-07-11 22:31:03
芬芳电影资源哪里来 2025-07-11 22:31:03

为什么我国石油发电用的很少

发布时间: 2023-03-06 17:42:37

❶ 为什么火力发电不用石油作为燃料

石油加工成人类的必需品相对方便(天然气、煤也可以,但困难得多),所以石油的用途可以说是非常的广,例如日常所见衣物、塑料构件、塑料管道、塑料薄膜、色彩颜料、橡胶、日用品、药品、沥青、蜡、汽油柴油煤油燃料……可以说,把石油当燃料直接烧掉真是太可惜了。石油提炼成相对干净的汽柴油后,用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有投资少、便利、灵活的优势,但发电成本更高。天然气本身就比较干净,直接就可以作为燃料提供给发动机。这些相对“干净”的燃料,经过发动机燃烧后,仍会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少量的硫化物(毕竟没法完全处理干净),对于分散式的排放,根本没法处理,对环境仍然是巨大的污染源。
未来理想的能源方式应该是电,电的使用没有分散式排放这个问题(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燃烧依然会有氮氧化物),至于电能的产生方式可以是五花八门,可以是核能、水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也可以是煤电、天然气电甚至石油电(如果未来技术可以做到集中处理零排放的话),但石油更大的可能是用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石油不够用时煤也会充当这种作用。

❷ 发电方式那么多,为什么不用石油来发电

有柴油发电机,为什么不能大规模使用,主要还是因为性价比。

❸ 我国现1亿吨“超级油田”,石油为什么用不完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能源物质,之所以到今天还没用完,是因为石油资源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再生,也就是说,可能一些石油从地下抽出来以后,它会慢慢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再产生出石油,这样就使得对于石油的使用,可以做到源源不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加大了对于石油资源的探测,无论是在大草原上,还是在丛林地里,或者在广阔无边的大海上,我们都能够看到一座座石油开发设备。通过有效的探测,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石油资源,为我们所用;另外,虽然现在的机器社会里,根本离不开对于石油的使用,但是,人类的节能意识开始增强,人们发明了很多只需要电力,就能启动的机器,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石油的大量使用,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石油资源。

二、我们现在开发的石油资源并不是特别多

就目前而言,我们利用的石油资源并不是特别多,所以石油资源还有很多。

❹ 如今那么多清洁能源,为何石油还是无法被替代

在工业革命以后,煤炭和石油成为了黑色的黄金。一个地区如果想要发展工业,就离不开这两样重要的能源。但是这两样黑色的黄金却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所以随着工业化的继续发展,人类的科技文明已经不允许这种大规模污染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个国家都一直在呼吁节能减排同时开发新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品。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建造了很多风力发电机,很多水力发电,甚至光伏发电,还有一些利用生物能发电。都没能阻止,石油依旧是我们生活当中第一大能源。

而石油就不一样了,在最开始的时候,石油是非常容易被开发的,只需要在地上挖一个洞,就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石油,然后再把它高价卖出去。而就算是这中间蕴含着丰厚的利润,也足以被平常人所接受。石油消耗最多的地方估计就是在于勘探方面,因为要寻找下一个石油产地是很困难的事情。

❺ 造成我国资源问题(能源短缺)的原因很多,请你分别从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的分析三点

摘 要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随之产生。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生产 进出口额 能源短缺 结构调整就在1998年,中国的广大地区还在为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而发愁,短短的6年后,中国能源供需普遍紧张的时代就到来了,油、电、煤“三荒”同时发生,敲响了中国能源供需的警钟。1997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达到一个高峰期,此后情势趋缓。而2001~2003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急速增长,2004年,情况更为严重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能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稀缺性。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其替代品较少,因此能源的供给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而能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有增无减,需求的增加将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造成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根据计算,为了保证GDP年均增长7%以上,我国面临能源供应保持每年递增4 %左右的压力。到2050年,能源年消耗量将达到标煤38亿t (相当于2000年的3倍),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能源发展的问题,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到能源短缺带来的价格波动的影响,这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
对于能源的短缺问题,有许多人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附属品”,但实际情况真的那么简单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 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
1.1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对能源的依赖性
(1)近几年工业发展情况表明,中国工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重工业化阶段。2002年,景气指数居前的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化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纺工业,这是近年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
(2)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城镇人口平均年消耗能源为农村的3.5倍,如果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将增加
1 300万城市人口,能源供应也需相应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如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提高等,都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由于进出口结构不同,单位进口价值与单位出口价值的能源消耗不同,形成了国际间能源需求的转移。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在国际贸易中能源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1.2 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浪费
回顾20年的发展,我国仍然采取的是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扩张和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2001年,全国能耗费用支出达12 500亿元,占GDP的13.5 %,而同期美国只占7 %。中国11个高能耗产业的33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6 %左右,这些部门每年多耗能约2.3亿t标煤。此外,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7%。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造成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我国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造成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
1.3 能源的使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能源的消费远远偏离当前世界以油气燃料为主的基本趋势。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构成为煤炭占73.5%,原油占18.6%,天然气占2.2%,水电占5.7%。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难度远比油、气燃料大得多。而且我国大量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和采暖的煤炭占47.3 %,用于发电或热电联产的煤炭只有38.1 %,而美国为89.5%。此外,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明显偏低,国家电气化程度不高。
2 从供给方面分析
2.1 国际局势的影响
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造成能源供给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从1993年由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一个石油进口国之后,原油紧缺问题就一直存在。目前中国每年要进口7 000万t石油,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一个重要买家。随着中国石油消费量的显着增长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加深,一旦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的不平衡。
2.2 能源工业产业升级受到阻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迅速提高了能源产量,缓解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矛盾,但是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影响了能源工业的正常发展。小煤窑、小火电过多,导致煤耗高、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从表面来看,我国当前能源供应紧张与关闭一些小煤矿、小火电导致煤炭产量和发电量下降有关,实质是从规模上提高了能源生产的准入标准后,我国能源工业不能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保证我国能源的供需平衡,即能源工业的产业升级受阻。
3 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
由于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高强度投资和较长的周期,而节能和环境效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单独依靠市场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供需是不能有效解能源问题的。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能源供销机制,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 强化节能
根据研究,如果采取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政策,到2020年能源消费水平可以减少15%~27%,单位GDP能耗将每年下降2.3%~3.7%,这将促进经济以一个更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展。
首先是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使其主动去寻求更经济的能源技术。企业从市场出发,自主寻找更节能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使经济增长更趋于合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次,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大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根据终端能源需求选择关键技术,动员产学研各方力量组织攻关;通过建立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2 实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了固体能源向液体能源的转化,并开始向气体能源转化。而我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以煤炭为主。根据研究,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总量可降低1,000多万t标准煤。因此,我国应着重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结构优化所产生的节能效果。 从未来走势看,由于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消费增加迅速,将出现由需求策动的结构性变动,这就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根据上述原则和中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应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依靠国内外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基本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先进可再生能源,逐步形成结构多元的局面,提高优质能源的比例。
为了达到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就要求不同能源工业之间达到协调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缺乏综合的能源宏观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导致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不同能源行业对市场做出不同的反应,影响能源行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要关注不同能源行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以及管理体制的协调,使不同能源行业之间协调发展。
3.3 推行全球化能源战略
能源发展应从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转变到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WTO框架下进一步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整和选择我国最优化的能源结构。所有能源来源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选择最经济可靠的供应途径,以此进行能源的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要有正确的能源规划,实现进口多元化、多样化与经济化,建立长期可靠的能源进口基地, 防止由于国际局势的动荡而引起的供给和价格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石油问题。对于国家来讲,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在某些用途上具不可替代性,在非正常情况下不能与货币等价。把海外石油资源运往国内消费,实质上是保护了国内石油资源,减少我国未来石油短缺的压力,增强我国未来石油自给的能力和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动权。随着我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在海外获得的石油资源逐年增长。此前,由于没有明确制定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利用顺序,一些企业在海外开发的石油资源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不能销往国内,常常就地销售或外销。因此,我们应明确石油资源的利用顺序,改革石油进出口管理体制,为进口海外石油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完善能源市场和价格机制,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震荡。
3.4 推进能源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我国当前能源需求的增长,使我国能源工业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不能再重蹈低水平规模扩张的旧辙。提高能源企业的进入门槛,加大其中的技术含量,将能源企业的发展限制在一定水平以上,在短期内可能会造成能源的供需不平衡,但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将有助于产业升级,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能源工业结构,这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所在。由于能源产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关键性,就要求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促进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能源生产领域的技术门槛,使能源工业发展建立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之上。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性资源短缺的担忧。在我国,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现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持续的能源紧缺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严重时将造成经济的动荡甚至衰退。因此,应当加快建立起一个更有效、更完善的能源供需体系。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2 吴德春, 董继武. 能源经济学[M]. 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91
3 邱大雄. 能源规划概论[M]. 北京:能源出版社,1984

❻ 什么石油为啥2020年使用量减少

煤炭石油、越开采越少。煤炭石油的使用在减少,节能减排需要,不断开方,利用可以替代的能源,开发新能源。由于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为了节能减排,各个国家都在使用替代能源,风力发电,核电站,光伏发电,水利发电,潮汐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煤炭石油是经过上亿年地球变迁形成的,越开采越少。截止到2020年煤炭石油的使用量不断减少。

❼ 用煤炭发电好还是用石油发电好为什么

技术、环保角度当然用油发电好,热值高,污染少,方便运输。石油成本很高,我国又不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用煤炭发电还是用石油发电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需要而定。

火电厂的燃料构成主要取决于国家资源情况和能源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火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1987年,火电厂发电量的87%是煤电,其余13%是烧油或其他燃料发出的。

煤炭污染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7)为什么我国石油发电用的很少扩展阅读:

到1973年,最大的火电机组达1300兆瓦。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也不断降低。到80年代后期,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量稳定在300~700兆瓦。

其所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约在70%以上。火力发电所使用的煤,占工业用煤的50%以上。目前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大约全国90%的二氧化硫排放由煤电产生,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煤电排放。

❽ 为什么中国的石油这么紧缺

1.我国本身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少
2.人口众多使用量大
3.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石油需量猛增,工业用油需量大,像私家车保有量也快速上升用油需量加大。

❾ 我国石油资源稀缺的原因

我国石油储量并不少,但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采收率低,加上国内石油消耗量大,使我国石油资源较为短缺,对外依存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