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策性融资需要什么程序
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一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中国对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等方面政策性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支持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促进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的政策性融资,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管理的融资项目,也包括政策性银行管理的融资项目。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提高财政投资效果。
政策性融资指基于政策目标的融资安排。它具有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政策目标明确、限定在商业性融资不愿做或做得不充分的业务领域等特征。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是互补关系。
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一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以低利率甚至无息贷款的形式,其针对性强,发挥金融作用强。政策性融资适用于具有行业或产业优势,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通常要求企业运行良好,且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基础管理完善等等。政策性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缺点是适用面窄,金额小,时间较长,环节众多,手续繁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
‘贰’ 什么是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战略性政策负担是指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在传统的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下,投资于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和产业区段所形成的负担。由于这些企业所选择的产业、产业区段和技术是同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相违背的,它们会在高成本下从事生产,无法获得市场上的正常利润,这些企业便是缺乏“自生能力” 的。而社会性政策负担则是指由于国有企业承担过多的冗员和工人的退休、养老保险以及诸如职工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性职能所形成的负担。社会性政策性负担同样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这些企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必然是要亏损的。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情况下,这些政策性负担便会引发国有企业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预算软约束”问题。
‘叁’ 财政支出政府投资的范围有哪些
财政投资性支出领域:
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与社会消费性支出同属购买性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它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部分。
特点:
非盈利性。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他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也就是说,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经济的整体效益。
长期性。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规模和社会筹资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成大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外部性。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肆’ 什么是政策性工作
就是区别于市场性就业的另一种就业方式,具体项目就是国家政策所制定的某方面就业机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政策优待的某些岗位。
比如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而商业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
(4)什么是政策性成本扩展阅读
政策性项目是符合国家特定产业或社会政策目标、意图的生产项目。如高技术产业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农业技术进步与发展项目等等。
这些项目,一般都具有周期长、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及收益低等特点。因此,政策性项目是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和投资的主要对象,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伍’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什么
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因政府的各种制度工具所带来的成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企业在遵循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时所需付出的成本,例如各种税费、融资成本、交易成本等等都属于制度性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提出
2016年中国经济四大“歼灭战”浮出水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6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去过剩产能、优化产能结构、房地产去库存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核心议题。还首次系统提出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 “组合拳”,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可谓直击减负要害。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盈利所需面临的主要关卡,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及小微企业来说,经营之初的高税费压力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经常会拖累企业发展的脚步。
收缩政府职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则能够减少政府对于企业经营的干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体现在为新生企业提供减税降费优惠或为优质企业直接提供融资等等。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
“营改增”全面试点、降低社保收费标准等,都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积极举措。在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背景下,政府要充分体现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的精神,以短期代价换取中长期的收益,换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政府降税费的前提是不能妨碍社会所需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税费的下降是有限度的。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核心还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度变革,即便是最简单的制度模仿,都需要考虑新制度的适应性,考虑原系统是否会出现排斥效应。那些具有原创性的制度再造,需要外部形成统一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
‘陆’ 政策执行成本是什么意思
这是经济学爱用的名词,其实就是代价的意思。执行一个政策有好处往往也有不好的地方,经济学上管这个叫收益与成本,收益大于成本就算好政策。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柒’ 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又称体制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盈利所需面临的主要关卡,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及中小微企业来说,经营之初的高税费压力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经常会拖累发展的脚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同时,也能进一步收缩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于企业经营的干预。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中,“降成本”位列其中,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又是降成本组合拳中的第一招。但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自身努力无法降低的成本,只有依靠政府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政策,才有可能为企业减负。同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还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通过结构性减税、简政放权、放松管制等改革,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
‘捌’ 消费性财政支出和投资性财政支出有各些什么内容
他们是按最终用途分类的。
投资性支出指最终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和增加社会储备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支出、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企业控潜发行支出等,这部分支出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保证;
消费性支出指用于社会福利救济费等,这部分支出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着重大的作用。
‘玖’ 土地四项政策性成本是什么意思
各省不一,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四项开发成本”核定办法的公告》(2016年第20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精神规定,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等“四项开发成本”(以下简称“四项开发成本”)的核定办法规定如下: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等“四项开发成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所附送的“四项开发成本”的凭证或资料不符合清算要求或不实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可参照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建安造价定额资料,结合房屋建造年份、结构、用途、区位、材料等因素,计算核定上述“四项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标准。房地产开发企业清算申报的“四项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超过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标准,有正当理由且能提供确凿证明材料的,可据实扣除;超过核定标准,又无正当理由的,按核定标准计算扣除。
三、本公告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8号)第五条规定同时予以废止。
本公告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拾’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
肩负特殊使命:政策性银行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浩劫的德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人民急需重建家园。为了筹集巨额重建资金,1948年,德国政府出资10亿马克组建德国复兴开发银行(KFW)。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后,立即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筹措巨额款项,为德国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提供了大量资金。德国复兴开发银行为战后德国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也因此与美丽的莱茵河一样闻名遐迩。
德国复兴开发银行不是一家普通的银行,它肩负着重建德国的特殊使命,是一家具有特殊身份的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由政府出资设立,肩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特殊使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有以下不同:
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出资,政府控制,政府担保,以国家信用为保障。政府一般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为政策性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这恐怕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很难享有的特权。
政策性银行旨在贯彻国家的特殊政策,经营上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与商业银行竞争,基本原则是保本微利。政策性银行一般被要求从事具有较高风险的融资活动,这些融资活动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涉足。政策性银行主要提供廉价资金,有时候获得的资金收益甚至低于它筹资成本,如果有亏损,则由政府埋单。
政策性银行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吸收存款,它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资金。
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它们都不对个人办理金融业务;国家开发银行主要为国家重点建设融通资金;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扩大机电产品等货物的出口提供政策性融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