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共享雨伞成本多少
扩展阅读
高端老人陪护费用多少 2025-05-23 11:10:48
社会资源有哪些物质 2025-05-23 11:02:12

共享雨伞成本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02 07:00:19

㈠ 共享雨伞大量丢失,为何投资人却很开心

因为投资人并没有亏本。共享雨伞本来就是应急的,大家在紧急情况下都会用,但用过之后就忘了位置或是懒的不想放回去,毕竟在大家眼里一把雨伞19元并不算贵,而商家早已拿到利润了,所以人家根本不在乎。相反,拿的越多他越开心。

其实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多数共享雨伞的投资人基本都是雨伞制造成的销售人员或者是老板,推出共享雨伞,其实也算是他们的一种营销模式,虽然他们最开始也是打算使用共享经济的那套模式,但是在歪打正着的情况下,他们实现了盈利。

不过对于共享的东西,虽然不是属于自己东西,但是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家还是要遵守规则的。

㈡ 共享雨伞设备报价贵么

日前,共享雨伞在上海浦东新区现身。雨伞被绑在人行道的栏杆上,市民扫码后付20元押金即可使用,收费标准为1元/天。对此,上海市民褒贬不一,有的表态支持,有的质疑其可行性。

市民:褒贬不一
共享雨伞出现的地点位于陆家嘴附近——花园石桥路银城中路路口附近,以及陆家嘴环路附近。前一处投放点共有18把共享雨伞挂在人行道等市政设施上。这些雨伞由一层透明塑料套着,把手处还有一个二维码供用户扫描。记者扫描二维码后,系统提示,用户想使用共享雨伞,要先下载app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体验发现,使用前无需实名认证,只需支付20元的押金。在确认下单前,系统提示收费标准为1元/天。获取密码后,转动密码盘取出雨伞。除去缴纳押金的时间,整个取伞过程不到1分钟。

在投放点观察近30分钟,没有市民上前使用,但有一些人会上前打量。在陆家嘴附近上班的程先生表示,对这种新颖的事物还是比较支持的,不下雨的时候可能感觉没什么,一旦下起暴雨,这些伞说不定就能发挥作用了。
也有市民对其可行性表示质疑。“用20块钱的押金,我都可以买一把新伞了。”市民李阿姨说,不可能每天都下雨,使用率不容易保证,而且雨伞是一种损坏率很高的用品,现在谁不是人手一把雨伞?
企业:梅雨季会加大投放
24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这些共享雨伞的投放企业。该企业一名陆姓负责人表示,陆家嘴的雨伞是5月23日投放的,陆家嘴之前,最早投放的是浦东张江高科,“由于我们公司就在张江高科一带,所以3月份就先选择在那附近做一些试点。”
该陆姓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投放地点只有上海一个城市,全市投放量超过500把,每把雨伞的成本价为20元左右,伞内并没有定位系统,所以几个月投放下来,雨伞丢失的数量也比较多。

谈及投放共享雨伞的出发点,上述负责人认为,这些雨伞还是会有一定需求量的,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不可能人人都会带上雨伞出门。今后会发展一些投放点,比如在公交车站、地铁站,商场也是今后打算入驻的场所。
该企业的另一名徐姓负责人说,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在投放上的成本比较小,不少同类型的企业和品牌也在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有统计过,在下雨天的时候,使用的频率比较明显,而在天气好的时候使用的人就不是很多。”
这名徐姓负责人坦言,在这个节点投放也是深思熟虑的,特别是6月份快到了,上海准备进入梅雨期,届时的使用量肯定会大大增加,公司也考虑在下个月增加投放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在上海投放共享雨伞的企业不止一家。据媒体报道,另一品牌的共享雨伞终端机器也将于6月进驻上海。
执法大队:未有扣下雨伞指示
此外,对将雨伞绑在栏杆上的行为,5月24日,记者采访了正在执勤的陆家嘴综合管理执法大队队员,其表示,他也是当天发现这些雨伞的存在,暂时没有收到相关企业报备的通知,也没有收到把雨伞扣下的指示。

5月24日,上述共享雨伞企业陆姓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到了公司,公司领导已经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浦东新区陆家嘴城管中队一名负责人透露,城管部门已经在联系投放单位进行约谈,“发现这些雨伞后,我们也进行了拍照取证工作,同时要求投放单位提供相关的资质和相关证照情况。”目前具体情况仍在调查当中。

㈢ 共享雨伞赚钱吗 市场前景好不好

一、共享雨伞分析解读赚钱问题?

参考部分城市法瑞纳花粉共享雨伞铺设场景的数量,未来共享雨伞可铺设点位将覆盖逾300万,共包括约35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市适宜共享雨伞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巨大。

根据盈利 = (产品单价+广告营收)-设备成本-人力维护及折旧的这样一个公式来看,要想盈利,就要想办法降低设备成本,从报告数据显示,共享晴雨伞服务每把伞每天均摊成本仅为0.1~0.8元,按照行业数据设备营收平衡点为0.03~0.2单/天,算得上是很好的营收模型。

二、共享雨伞市场前景?

很多人质疑法瑞纳花粉共享雨伞的市场很狭窄,认为20~50元买一把价格也不贵,人人都拥有多把的雨伞,使用频次低,谈何盈利。其实在生活中,之所以每个人都拥有几多把雨伞正是因为它容易被遗忘,一遍一遍地重复“带伞不下雨,下雨没带伞”的尴尬境地,需要不停的根据天气变动来增加买伞次数。即使心细的人每天都带伞,也会给外出带来负担,一把折叠伞只使用一个时间段却需要背负一整天。共享雨伞的出现正是解决了这个痛点,让人们避开天气的限制。

共享雨伞之所以在南方地区更有市场,是因为晴雨两用伞正符合南方天气炎热多雨的使用背景。由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雨水分布大多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而南方的夏季也较为炎热漫长。

共享雨伞

㈣ 共享雨伞大量丢失,为什么投资人这么开心

现在的季节,每天出门,都不知何时就会忽然下雨,而我们平时出门,有时候又忘了带伞。所以共享雨伞的投资人就想到了这点,投资了30多万把共享雨伞进入,这样的成本相对其他成本而言其实不高,而且雨伞在日常生活也是经常使用到的。

是其实啊,共享雨伞丢得越多,投资人就会越开心,越赚钱。首先呢,雨伞的成本其实不高,19元卖出一把雨伞呢,还是有赚头的;其次呢,仔细看,雨伞上面还印刷着大量的广告,这时候你可能会奇怪了,19元本来价格就很低了,为什么还要印刷广告,不是增加成本吗?要知道人人都使用共享雨伞,雨伞上面的广告是很显目的,能为这些商家获取一定的品牌名气,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收费的。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㈤ 共享雨伞大量丢失,为什么创始人还赚了钱

共享经济虽然发展迅速,市场庞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计期数。从单车开始到充电宝,再到现在的共享雨伞,一直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些人把东西据为己有,但是这并不影响企业家在背后的盈利模式,因为在使用共享产品之前都是需要支付押金的,他们赚取的押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虽然雨伞是共享的,但事实上,是人们用金钱买了一把伞,虽然是共享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私有的。在短时间内卖出了几十万把,这种利润是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看似亏损,实则赚了不少钱,虽然共享经济已经消失,但是依然为不少人带来了财富。

㈥ 共享雨伞大量丢失,为何老板反而异常开心

因为即使是雨伞丢失,老板还是有利润的,而且利润更高,所以老板异常开心。共享雨伞跟共享单车原理相近,有押金,有使用时长费用,雨伞丢失不意味着是老板的损失。

所以说,共享雨伞丢失,并没有损失老板的利益,反而会让利润更高,老板还会利用这波资金再次投资,不断扩大共享雨伞的事业,传播共享精神,树立品牌精神。



㈦ 还记得打造共享雨伞的创始人吗丢失30万把雨伞却表示自己赚到了,为何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共享”这个词汇,前几年这两个字非常火,特别是共享单车,刚出来的时候融资非常庞大,很多公司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占领中国这个大市场,不过共享单车目前的处境也告诉我们,实施起来是有多么的艰难,首先要确保自行车的质量,面对很多素质低下的人破坏单车,还有出钱维修,还有一些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恶意损坏对方单车的行为,比比皆是,很多公司最后只能宣布倒闭,此前很火的共享雨伞也是一样,丢失了将近30万把雨伞,不过创始人表示“无所谓,反正我已经赚到了”。

因为租借共享雨伞的时候会缴纳19元的押金,只要不还,押金是不退的,这其实比雨伞的成本价要高出很多,而大家觉得一把雨伞19元也不是很贵,比市场上的很多都便宜多了,于是就觉得不亏,相当于几十万人都购买了这些成本价几块钱的雨伞,公司也因为小小的一个套路卖出去几十万把雨伞,那可不是赚大了吗?大家觉得呢?

㈧ 共享雨伞下月进入上海先投放在各大商场是真的吗

据新闻晨报,共享雨伞要来上海了?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广州地铁站站厅出现了几台名为“魔力伞”的共享雨伞终端机器,市民只需要扫码充值就可以自助取走一把长柄雨伞。根据“魔力伞”平台负责人沈巍巍透露,下月起,共享雨伞的终端机器入驻上海。

此前,上海就有数万把地铁爱心伞投放在各个不同的站厅供市民借用,但是因为借伞未归的情况出现太多次,导致目前“在岗”的爱心雨伞寥寥无几。对于此番共享雨伞的投放地点,沈巍巍表示,在上海的投放将会与广州有所不同,“魔力伞”最先将会被投放在上海各大商场内部。

不过,相比借伞的快捷,不少网友表示,还伞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由于共享雨伞的伞柄上带有电子标签,用户在还伞的时候只需将伞放回任意一台终端机器就会自动亮灯确认还伞,“如果终端机器的指示灯没有亮起,就不确定是不是还伞成功了。”有网友表示,在出现疑惑的时候拨打客服电话咨询,但是连拨三次都无人接听。

新闻释疑

如何对需求作出准确判断?

虽然共享雨伞还未正式在上海铺设,但是此前,同样套上“共享”标签的共享单车就曾引发过不少问题。以广州为例,进入多雨季节就不免引发市民对雨伞的大需求量,但是到了晴天,使用雨伞的用户就会大大减少,此外,终端机器放多了会造成浪费、占据公共空间,放少了就又会显得供应不足,共享雨伞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对实际信息的准确判断?

沈巍巍表示,在“魔力伞”的后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每一次扫码做到数据监测,“未来可以通过这样的一套数据模型准确预测哪些地方更加需要共享雨伞。”

共享雨伞是否会遭遇像共享单车一样被大量破坏的情况?沈巍巍表示,在初步投放的几个月内还没有很多人为刻意破坏的情况。而且“魔力伞”提供的雨伞主要是由各生产厂家提供,所以,一旦共享雨伞在使用过程中遭遇到损坏,可以直接将雨伞回收给那些厂家,让厂家进行维修。

押金是否能防雨伞被盗?

共享雨伞的内部也并未安装任何可以对雨伞进行准确定位的智能技术,一旦遭遇使用雨伞之后不归还的情况,“魔力伞”的相关管理人员是否也无可奈何?

实际上,上海很多年前就曾在各个不同的站厅内部投放过不下10万把地铁爱心伞,供给下雨天忘记带伞的市民随借随用。但是据不少网友表示,现在上海地铁站内几乎难见爱心伞的踪影。记者近日分别走访莘庄、徐家汇、人民广场等地铁站后发现,早在很多年前地铁站内就已经不再提供出借爱心伞的服务。莘庄站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由于借出去的雨伞很少有市民归还,所以站内在很早之前就取消了出借爱心伞的服务。徐家汇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之前爱心伞的位置设置在10号出口,只要在我们这里登记就可以借用,不用付钱。”却因为前来归还的市民人数太少,甚至有些市民留下了假信息,导致地铁工作人员根本无法继续追踪,原先的便民服务措施遭遇瓶颈,到现在地铁爱心伞早已寥寥无几。

对此,沈巍巍表示,共享雨伞在操作上需要经过取伞和还伞两层确认,为了防止雨伞被顺走,才会让市民先充值押金,“一直不还伞就会一直计费。”未来,在上海投放之后,如果发现有用户在取伞之后7天都未及时归还则视作雨伞丢失,届时将会把押金扣除。

据了解,现在市面上一把雨伞最低售价也在30-40元之间,而一把共享雨伞的成本价大约在20元左右,市民只需充值30元即可使用雨伞。一旦市民顺走雨伞放弃原先的账号,即便将押金全部扣除,“魔力伞”团队也无计可施。

为何不先投放上海地铁?

不同于共享雨伞在广州地铁站厅的投放,沈巍巍明确表示,在上海的投放地点将会率先选择各大商场内部。据了解,目前上海部分商场也提供了借用雨伞的服务,但是不同商场的押金数额不相同,以七宝万科为例,借用一把雨伞需要支付50元的押金,在7天内凭押金单还伞取回押金。莘庄的凯德龙之梦则需要100元的押金才可以借伞。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的各大商场都会在下雨天时安排工作人员站点在商场门口,为市民的雨伞套上塑胶袋,从而防止商场内因雨伞滴水造成过于湿滑的环境。现在,共享雨伞的终端机器投放地点放置在商场内部,市民一旦在商场内的某一台终端机器上取用雨伞后,势必需要将湿漉漉的雨伞带入商场,才能实现在另一台机器上归还。

是“共享”还是“租赁”?

沈巍巍明确表示,“魔力伞”的经营模式就是走了一条共享单车的路。但是随之而来另一种声音则是:共享雨伞到底是实现了共享还是只是一种租赁行为?

对此,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表示,所谓“共享”,其实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过去社会,人类更多的习惯是一种“拥有”的方式,但是现在有很多东西都是闲置的,“随着新的互联网技术的产生,我们调配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加。”

郑磊解释道,有数据显示,现在一个人家里只有20%的东西是经常被使用的,80%都是被闲置的,为了不让更多的资源被浪费,市场上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因为归根究底,共享改变的是从拥有到使用的过程,“而这些事情以前做不到,现在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做到。”郑磊说。

对于这么多的“共享经济”到底实现的是一种共享还是一种租赁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表示,现在的很多“共享经济”已经不能够称之为公益行为,而是更典型的商业行为。“共享经济过去的起源就叫联合消费,所以共享经济就是一种消费的问题,所有的人都可以消费它。”

㈨ 30万把共享雨伞“有借无还”,都以为占了便宜,创始人却乐坏了,为何

近几年突然兴起了一个词,叫做共享经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成为不少投资人新的“风口”。我们最先听到的可能是共享单车,随后便有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冒尖”。例如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两样东西。最近各个地方,暴雨连连,不少投资人抓住了商机,又推出了共享雨伞。

也许创始人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赚取利益,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证明目前的经济模式并不特别适合共享雨伞,当然共享雨伞能够盈利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用过共享雨伞吗?如果你有一定的资金,会用来投资共享经济吗?

㈩ 共享雨伞如何收费

使用共享雨伞是收费的。

在雨伞的伞柄上,有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然后进行身份认证、交押金充值等步骤,就能得到一个密码,输入后就能将雨伞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