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会计上存货的期末成本按什么计量
扩展阅读
资源公司车为什么便宜 2025-05-26 06:36:50
以色列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2025-05-26 06:36:48
哪里找产品使用过程 2025-05-26 05:28:54

会计上存货的期末成本按什么计量

发布时间: 2022-04-26 14:27:23

Ⅰ 存货期末计量按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不理解为什么

存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如果该存货以前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存货的账面价值就是指该项存货的账面余额。如果以前已经计提过存货低价准备,即存货的账面价值=该存货账面余额-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本期购入某项商品,取得成本为100元.期末该商品的可变相净值为98,即该存货期末应按98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元;如果上述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为103元,即期末该存货应按取得成本100元列示在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存货期末计量按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净额。其中,重置成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重新购买相同存货而应支付的全部费用,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存货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1)会计上存货的期末成本按什么计量扩展阅读

1、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的减值可以转回,如果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不能体现减值转回这个情况。

3、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绝对不能根据可变现净值调整存货的历史成本。

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Ⅱ 期末存货计价为什么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主要是遵循谨慎性原则。即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对期末存货计价应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原则。可以起到防止存货贬值,成本高估的情况。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加强存货管理,因为存货存在减值情况如下:

1、该存货的价格持续下降,且在可预计未来无回升希望;

2、该存货生产的产品市价大于成本;

3、该存货的成本大于市等,这样管理者就知道是否要调整经营方向,做出更适合市场的生产经营决策。

(2)会计上存货的期末成本按什么计量扩展阅读:

企业的存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一般不作任何会计处理。进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

Ⅲ 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什么方法进行期末计量

你好,一点通网校回答你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Ⅳ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是什么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方法

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⑴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⑵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⑶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⑷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⑸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4)会计上存货的期末成本按什么计量扩展阅读:

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⑴存货是有形资产,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⑵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经常处于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中,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⑶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下,存货能够规律地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用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资或降价销售,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

Ⅳ 财务会计存货的期末计量该怎么做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则成本应为经调整后的实际成
本。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Ⅵ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存货的期末价值按()计量。

1.D 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
2.D 根据把业务分在采购与收款循环里,应付账款代表采购过程中先收货后付款,预付账款表示在采购过程中先付款后收货,一个代表债务后一个代表债权所以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应该是根据这两个账户对应的余额。
3.D
4.D 计提坏账准备就是
5.A 算头不算尾
6.C
7.ABCD 都是会计计量的基础、
8.B 财务费用
9.D
10.C 无形资产的特点,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

Ⅶ 存货的期末计量以成本和公允价值孰低计量,怎么区分存货的账面价值和成本

存货的账面价值和成本怎么区分?
成本就是初始成本,账面价值是减去减值的数额

账面成本和账面价值有什么区别?怎么计算 30分
网络编辑

账面成本是指在账面登记的成本,它包括账面记录的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也指一项资产账面上反映的获取成本。

资产的账面成本一般是其账面价值,如各项存货的账面成本和各类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等。如有备抵账户的,其账面成本应以扣除其备抵后的净值来反映。如固定资产账面原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称为账面净值,或账面净成本等[1] 。

存货的账面价值=账面成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例如,对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时,购进企业购入农产品的账面成本应该等于其实际成本,也即购买价格减去其可以用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购入免税农产品的实际成本(账面成本)小于其购买价格。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

Ⅷ 存货成本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吗

是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 —— 存货》第十五条规定
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5、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Ⅸ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期末存货如何计量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存货要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用可变现净值来测试存货是否减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1.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存货完全没有价值):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