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构成质量成本有哪些内容
扩展阅读
美国用什么管控石油 2025-05-12 12:36:25
海绵石油焦是什么东西 2025-05-12 12:24:55

构成质量成本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 2025-05-11 19:09:25

A. 质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质量成本包括的内容有:

1. 预防成本:这是指在产品质量管理活动中,为了防止出现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预防性支出。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改进措施等费用。这些投入是为了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阶段就达到高质量标准,从而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带来的成本。

2. 鉴定成本:在生产和产品检验阶段,为了评定产品质量而发生的成本,例如设备折旧、检查人员工资和检测设备耗材费用等。这类成本旨在确保产品在交付前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鉴定成本用于评估和确保产品质量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和企业设定的质量标准。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额外成本,进而确保产品的竞争力。

3. 失败成本:指的是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大类。内部故障成本指在产品出厂前发生的,如废品、返工和测试失败的损失;外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到达客户手中后由于质量问题导致的客户投诉、退货和赔偿等成本。这些成本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直接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客户关系,并可能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和长期损失。

质量成本是企业总体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预防、鉴定和失败三个环节的成本。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全面分析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B. 质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检验成本,二是损失老胡成本,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方法可参考合理比例法进行。

预防和检验成本也是由两部分成本构成的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检验成本,是指为评估和检查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态含拍本两部分。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成本,帆羡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缺陷所造成的损失。

计算质量成本的意义

在企业实践中,质量成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重要的是,在对质量成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经理人对失误与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业在努力增加收益的同时常常忽略对战略规划与质量规划进行整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对战略、质量、生产率、收益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划,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C. 质量成本组成内容有哪些

质量成本构成包括四大方面:

第一部分,预防成本。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并防止产生不良品,包含设计、制造流程以及质量计划、制度的建立与维护等费用,比如质量管制工程、制程管制工程、质量量测与管制设备的开发、员工的质量培训、以及一般文具开支。

第二部分,评监成本。用于评估和验证产品、组件以及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包括进料测试、实验室验收、检验测试、质量稽核和人工成本,以及测试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测试资料的审查等。

第三部分,内部失败成本。当产品、组件或原材料在出厂前未达到质量要求,导致的损失包括报废、返工、故障分析、再检验和测试等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等级降低和材料检讨。

最后,外部失败成本。产品出厂后,若顾客发现质量问题,产生的成本包括服务材料支出、抱怨处理、折让、延长保固、退货、交换新品以及逾期交货赔偿等。

D. 质量成本都有哪些内容组成

质量成本,即质量费用,是指将产品质量维持在既定标准所需的所有开支。作为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质量成本被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提升其水平所支付的所有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损失费用。这一类别进一步划分为四类:

1.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亦称为内部故障成本,涵盖了产品在出厂前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

2.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所需的费用。这类费用包括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质量审核、检验设备维护、试验和检验损耗、存货复试复验、质量分级、检验仪器折旧和计量工具购置等。

3. 预防成本指的是为避免产生不合格产品和故障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教育培训、新产品评审、工序控制、质量改进措施、质量审核、质量管理活动、质量奖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

4.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导致的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费用。具体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折旧损失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则指为了提供所需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以及进行产品验证试验、评定,以及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体系认证费用。

E. 直接质量成本有哪些内容构成

直接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
直接质量成本的构成:
一般由预防成本、评监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构成。
1、预防成本:
保证达成质量标准并预防不良品所发生所需之费用,含产品设计与制程设计等有关成本。
(1)质量管制工程:.质量计划的拟定、执行、稽核;与质量制度的建立与维持。
(2)制程管制工程:.制程研究分析、制程品管制度之监督。
(3)质量量测与管制设备的设计与发展:量测仪器之采购与校验管理等。
(4)质量训练计划之拟定、实施:员工参于公司内外之品管训练课程、供应商之评估辅导等。
(5)其它预防费用:文书、纸张与杂支等相关其它文具支出。
2、评监成本:
量测、评估、稽核产品、组件、购入物料等,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之有关各种检查的成本。
(1)进料测试与检验:内外购物料之验收、场地存放、水电、搬运等设备人员与其它必须支出。
(2)实验室验收测试。
(3)检验与测试费用。
(4)产品质量稽核费用。
(5)试验和测试的人工费用。
(6)测试和检验仪器的维护和校正:内部校验与委外校验。
(7)测试和检验资料的检讨:诸如质量改善计画的提出、执行、效果确认追踪。
3、内部失败成本:
产品、组件、物料在出厂前未达成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报废。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败分析):因质量不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检讨成本。
(4)再检验、再测试:不良品经整修完后入厂经进料检验再次检验测试所产生之成本。
(5)降等损失:因质量不良遭客户降等处置,如厂内之厂商管理分级制由A级降B、C级等。
(6)材料检讨活动:质量不良产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质之选用不适当、或是制程中因加工过程致使材质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检讨,诸如刚性不足等。
4、外部失败成本:
产品出厂后顾客发现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务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内所更换而无法向客户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处理损失:如工时、差旅费、邮电费等。
(3)折让损失。
(4)延长保固损失:如公司规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质量问题致客户要求延长保固。
(5)产品拒收退货。
(6)交换新品。
(7)逾期交货赔偿:签约内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货须赔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