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决策中为什么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机会成本、差量成本、专属成本、重置成本等。无关成本是相关成本的对立概念,是指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包括沉没成本和共同成本。为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决策中必须区分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凡无关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可以剔除。
因为固定成本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比如水电费、一般管理费用,这些都是无关成本。相关成本主要是变动成本,因此要区分。
㈡ 房地产中非成本因素是指
有3种因素。
非相关成本的内容;1、会计成本指会计师在帐面上记录下来的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它反映企业的实际支出。会计成本虽不直接用于决策,但它却是确定相关成本的基础。决策用的相关成本往往通过会计数据的调整来求得。因此,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对决策分析也很重要。
2、沉没成本。指不受决策中各种选择影响的成本。即不管决策的有关行动方案如何变化,成本的数额都不改变。
3、固定成本。指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如租金、利息、保养费、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以及企业管理费等。
㈢ 成本是如何分类的 各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
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
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
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
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
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
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
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
㈣ 成本如何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需要,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成本进行多种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9)按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性质与状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成本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为了便于进行成本管理,还可运用其他一些成本分类概念,如机会成本、责任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社会成本
㈤ 相关成本包括哪些无关成本又包括哪些
成本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种。
一、相关成本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相关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等。
二、无关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虽未发生但对未来经营没有影响的成本。也就是在决策分析时,,可予舍弃,无须加以考虑的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递延成本与共同成本等都属于这一类,在各个备选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也可视同无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