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预提成本多少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预提成本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5-14 07:38:45

❶ 预提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预提成本分两种情况:

1、成本组成因素不需要经过入库出库环节的做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

2、成本组成因素需要经过入库出库环节的又分为两种情况:

(1)使用原有库存材料(或产成品)的做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或产成品等)

(2)使用新采购(或新出产)未办理入库手续的材料(或产成品)的做如下分录:

首先做预估入库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然后做出库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或产成品)

当能确定实际成本的时候可以将该笔业务红冲后,根据实际金额填制分录,也可以根据差额填制相关分录。

(1)预提成本多少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帐户,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预提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实际支付或结转大修理成本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❷ 预提冲销算成本吗怎么算

预提成本和冲回成本的会计分录,会计们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遇到会计分录的各种问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热门内容,一起来看下。

预提成本和冲回成本的会计分录

会计业务里没有预提成本的;产品成本只能通过实际记录成本明细账核算获得;开增值税发票确认收入和成本没有关系;等到实际成本出来然后按实际成本结转就可以了。

开出增值税发票确认收入分录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到期末实际成本仍然没有出来可以按以往成本暂估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等实际加工完成按这个分录用红字数字凭证冲销然后再按实际成本进账结转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红字冲销暂估

借:主营宽渣业务成本(红字数字)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红字数字)

再按实际成本做一个结转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预提费用对多提的部分冲回会计处理

预提费用,本身就是一个估计数,比实际多提,也是没有关系的。次月需要冲销,按照实际发生来处理。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原属于预提费用的业务现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类似房地产的分期付款(国家明令已废除)。

多出来的部分红字冲回即可,例如:已提100实提90

借:管理费用等10(红字)

贷:预提费用10(红字)

或者

借:预提费用10

贷:管理费用等10

预提成本和冲回成本的会计分录,综合以上所述,其实企业的增值税发盯宴票确认收入是和成本没有关系的,企业在预提费用的时候按照实际成本出来然后按实际成本结转。具体的会计分录在上文中都有提及,相信大家看完后应该对此都有了解。如果大家对于预提成本和冲回成慎则悄本的问题还有疑问都可以来数豆子网试试。

以上就是关于预提成本和冲回成本的会计分录的详细介绍,更多与会计分录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数豆子,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❸ 预提成本费用怎么做账

可以设置预提费用也可以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

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不预提,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第二种观点:设置“预提费用”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第三种观点: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