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部分景区物价都很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许多人都有过外出旅游的经历,过程中看到的美丽的风景,遇见过的有趣的人,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景区由于本身环境相对封闭,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范围与平时生活中购物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景区店铺的租金也是导致物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家通过消费者来赚回被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此外由于游客本身游玩过程中心情比较好,很多时候就不会太计较价格上的问题,只要商品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单纯依靠物价来增加景区收入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留住游客,景区自身的服务质量必须要得到链咐保证。关于景区物价较高的原因,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游客选择少生活中人们在线下或者网上购亩启物的时候,由于各种店铺很多,商品五花八门,因此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商品的价格也比较合理。而景区则不具备这样激烈的商品竞争,游客到了这里,能够见到的店铺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购买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很多时候明知价格要远高于景区外,也只能买下来。
对于景区价格你还有哪些看法呢?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贰’ 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质量总成本由:质量故障成本和质量保证成本组成。
质量越低,引起的质量不合格损失越大,即故障成本越大,反之,则故障成本越低。质量保证成本,指为保证和提高质量而采取相关的保证措施而耗用的开支,如购置设备改善检测手段等。这类开支越大,质量保证程度越可靠,反之,质量就越低。
2、工期对成本的影响
每个项目都有一种最佳施工组织,若工期紧急需要加大施工力量的投放,采用一定的赶工措施,如加班、高价进料、高价雇用劳务和租用设备,势必加大工程成本,进度安排少于必要工期时成本将明显增加。反过来,进度安排时间长于最佳安排时成本也要增加。这种最佳工期是最低成本下持续工作的时间,在计算最低成本时,一定要确定出实际的持续时间分布状态和最接近的可以实现的最低成本。这一点如不限定,成本就会随着工期变动而增加。
3、价格对成本的影响
在设计阶段对成本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施工图预算,而预算要取决于设计方案的价格,价格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在做施工图预算时,应作好价格预测,特别是估计准由于通货膨胀使建材,设备及人工费的涨价率,以便较准确地把握成本水平。
4、管理水平对成本的影响
(1)对预算成本估算偏低,例如征地费用或拆迁费用大大超出计划而影响成本。
(2)由于资金供应紧张或材料、设备供应发生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延长工期,造成建设成本增加。
(3)甲方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4)更改设计可能增加或减少成本开支,但又往往会影响施工进度,给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项目成本预算是一项制订项目成本控制标准的项目管理工作,它涉及根据项目的成本估算为项目各项具体工作分配和确定预算、成本定额,以及确定整个项目总预算的管理工作。为了确定测量项目实际绩效的基准计划而把费用估算分配到各个工作项(或工作包)上去的费用计划。
‘叁’ 项目成本管理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资源成本:项目成本管理主要与完成活动所需资源成本有关。然而,项目成本管理也考虑决策对项目产品的使用成本的影响。例如:减少设计方案的次数可减少产品的成本,但却增加了今后顾客的使用成本,这个广义的项目成本叫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
2、分析和预测:在许多应用领域,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和分析是在项目成本管理之外进行的。但有些场合,预测和分析的内容也包括在成本管理范畴,此时就得使用投资收益、有时间价值的现金流、回收期等技巧。
3、需求方:项目成本管理还应考虑项目相关方对项目信息的需求--不同的相关方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对项目成本进行度量。
4、奖励:项目成本管理还应考虑奖励,当项目成本控制与奖励挂钩时,就应分别估计和预算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以确保奖励能真正反映业绩。
(3)旅游项目成本增加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和变动状态。
2、确定项目合同价。
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
4、进行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成本实施目标。
5、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及时收回工程款。
6、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7、进行项目成本考核,编制成本报告。
8、积累项目成本资料。
‘肆’ 旅游开发中需增加的支出哪些是公共支出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当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以下,人们在旅游消费方面的支出就会迅速上升。中国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28.4%,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下降到30.1%。而1985年-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食品、衣着和生活用品及服务等分别下降了24.5、7.6和2.4个百分点。
1985年和201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随着城乡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渐增加,也要求旅游资源地按照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的内容,提供旅游需要的各种服务便利,增加旅游流量。
但是,政府管理者往往只是从供给方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例如,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视觉的内容,怎么样让旅游景观周边的景色更为好看,更为气派,彰显当地的所谓经济实力;他们更重视旅游重点资源的品牌宣传,或者更在乎旅游开发是否可以带动房地产发展等等。他们往往忽视了旅游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忽视了在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由于他们对旅游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容易把有限的公共资源错位分配,导致景观花架子建了不少,维持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但是真正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设施却依旧短缺,市场化供给相对不足。这样反而使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甚至是把一部分原本可以实现本地居民增收的消费内容,让给了其他地区。
考虑旅游者的消费时长和消费偏好
因工作原因,我经常去长白山(8.680, 0.01, 0.12%)(603099)调研,当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严重短板。当然,关于长白山的话题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问题是,几乎绝大部分长白山的游客仅半天就完成了旅游,甚至吃饭都不在当地。早上出发,乘游览车上山,看到天池后拍照留念便下山了,到另一个地方去吃饭。本来长白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集观光、度假、休闲和运动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可以满足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旅游消费,但旅游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这里面也涉及很多其他规划和发展战略思路不到位的原因,但是仅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一项,就丢掉了很多创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