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结转成本为什么是账面价值
扩展阅读
标准石油为什么会被拆分 2025-05-19 16:04:57
没有东西做工具箱怎么办 2025-05-19 15:57:13

结转成本为什么是账面价值

发布时间: 2023-05-06 07:54:51

‘壹’ 资产结转是用账面价值还是账面余额

当然是用账面价值。
既然是转,那么就是说要将这项资产的”价值“转移到其他地方。

‘贰’ 销售原材料结转成本时是用账面价值还是购入时的成本

搜一下:销售原材料结转成本时是用账面价值还是购入时的成本

‘叁’ 结转成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结转结转的意思是什么发明结转的人当初的想法是什么

结转成本是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意思。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在确认“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时,要应用配比原则,进行成本的结转,也就说确认一项营业收入,就必须要有营业成本与之配比。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结转是为了更好地做账,是会计账目更加清晰、明了。

(3)结转成本为什么是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

首先为了结出余额,如对存货“产成品”会计科目,要结转本月的生产成本即注销已销产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产成品的当前余额;其次,为了计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结转的成本费用类的科目很多,诸如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都要结转到生产成本科目;

再次,为了计算利润,要把当期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最后,要在会计年度末把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肆’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什么按照账面价值计价

朋友,你问的这个不太明确啊。初始投资成本:原来买的时候用的是成本法才需要转为权益法,你原来要

是没买就根本不用转换啊。
在成本法下,可以用账面价值,也可以用公允价值。判断就是看双方是否存在同一控制。

我估计你对成本法转权益法还是不明白,就补充一下:
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两种情况存在。芦简

第一种情况,“加持”增加持有股份,达到“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了,就要把原来用成本法核算的

长投改成权益法核算了。比如加持了12%的股份。
加持情况下,
1、先把加持部分确认入账
要是多付钱了,就不处理,当作商誉
要是少付钱了,同时增加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
其中增加投资成本是啥意思?意思就是你花了100块钱,买了120块钱的东西,你投资成本是100块钱,增

加投资成本就要增加20块钱。说白了就是按照被投资方公允价值入账。
其中增加营业外收入,我就不说了,你看分录。
分录:
借:长投-b公司-成本 120元
贷:银存 100元
营业外收入 20元
2、对原来持有部分调整。
比如以前有10%的股份,用的是成本法核算。这10%的份额是2014年1月1日取得。追加投资是2015年5月31

日。

第1步:调整这原来10%股份的成本穗空
还是要回忆一下成本法买进第一次投资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
当时,要是多付钱了,就不处理,当作商誉

当时,要是少付钱了,增加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相当于负的商誉。
分录还是一样的:
借:长投-b公司-成本 100
贷:银存 70
营业外收入 30

对于当时的少付钱行为需要做如下调整,同时增加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虽然当时买的时候确认了营业外收入,按理说年底也提取了盈余公积,但是这些利润如果按照权益法计算

,就必须增加账面价值。所以做如下分录:
借:长投-b公司-损益调整 30
贷:盈余公积 3(30*10%假定按10%提取的)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

损益调整借记了,就是增加了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贷记了,就是增加留存收益

第2步:对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期间发生的净损益进行调整
你可以回忆一下成本法怎么核算。成本法后续计量的时候,只管被投资方是不是宣告发放股利了。至于被

投资方的所有者的权益变动与否不用管(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就是,他们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

益。这些变了,成本法下不用管,权益法下就要管)

现在要将成本法计量的10%的份额,转为权益法,你就要管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
那么如何去管呢?
一句话:追溯调整
为什么追溯呢?因为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5月31日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你是用成本法

核算,也就是说当时没有管,那么现在要管了,就要调整以前的“变动”。当然如果这期间没有变动,你

还是不用管。。。不过,基本上不可能不变动。被投资方什么业务都不经营,也会有折旧啊、摊销啊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净利润,净利润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动”(留存收益中包含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未

分配利润就是净利润)

那么现在该如何追溯调整呢?

分两部分,这种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要么是净损益的,要么不是净损益的。
是净损益的,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投-b公司-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如果不是净损益的,猜哗瞎调整资本公积
借:长投-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投资收益

举例来说,原投资时2014年1月1日被投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1000万。2015年5月31日,所有者权益公

允价值1800万。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实现的净利润是300万。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实现的净利润是200万。

现在来看这种“变动”总额是1800-1000=800万。属于净损益的是300万,不是净损益的是500万。
净损益中属于2015年(追加投资当期)的是100万。

所以分录是:按原有10%份额计算
借:长投-b公司-损益调整 200*10%+100*10%
-其他权益变动 500*10%
贷:盈余公积(按10%提取) 200*1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完10%盈余公积剩下的) 200*10%*9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b公司 500*10%
投资收益 100*10%

【在“损益调整”里面:200*10%(2014年部分对应留存收益,因为是去年的事情了)+100*10%(2015年

部分对应投资收益,因为是今年的事情。投资收益就是当期损益)】

第二种情况,“减持”减少持有股份,达到“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了,也要把原来用成本法核算的

长投改成权益法核算了。
1、结转处置部分的长投。
按处置比例,把长投相关的各个科目全都结转了。除了自身科目,还有资本公积。
2、调整剩余的长投。
第1步:比较剩余的长投成本,与第一次投资时,被投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
当初如果多付钱了,当作商誉,不处理;
当初如果少付钱了,当作负商誉,要调整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第2步:期间“变动”的处理
属于净损益的,调整留存收益和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不是净损益的,调整资本公积
都和前面说的一样,我就不重复了。

。。。。。。。累啊,全是手打的。我是靠自学的,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希望能帮到你。

‘伍’ 结转成本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销售货物从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用来核算当期损益。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漏乎本,贷:库存商品。

结转,即期末结转简搜做,是指期末结账时将一个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结转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来说,结转后转出账户不会有余额。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

结转的目的有四个:一是结清本科目余额;二是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计算当期损益和实现利润;第四,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必须转入下一会计年度。

会计三大转接及其分录:

1、期间费用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2、成本支出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3、税金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拦衡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付股利、盈余公积等。

‘陆’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什么按照账面价值计价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笑迟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资时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有关利润分配是属于对取得投资前还是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6)结转成本为什么是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两类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毁宴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前文分类中的第一类长期股权投资);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前文分类中的第四类长期股权投资)。特别地,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需调整为碰余李权益法反映。

已经确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当然,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对于原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同样适当用本转换原则,即以金融工具准则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柒’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中,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时,为什么是结转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而不是公允价值

因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公允价值确定方式为:

1、有价证券按当时的可变现净值确定(见“可变现净值”);

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按将来可望收取的数额,以当时的实际利率折现的价值,减去估计的坏账损失及催收成本确定;

3、完工产品和商品存货,按估计售价减去变现费用和合理的利润后的余额确定;

4、在产品存货,按估计的完工后产品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尚需发生的成本、变现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后的余额确定;

5、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6、固定资产应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尚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同类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计价,除非预计将来使用这些资产会对购买企业产生较低的价值;

对于将要出售,或持有一段时间(但未使用)后再出售的固定资产,可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对于暂使用一段时间、然后出售的固定资产,在确认将来使用期的折旧后,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7、对专利权、商标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等可辨认无形资产按评估价值计价,商誉按购买辩庆企业的投资成本与所确认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定;

8、其他资产,如自然资源、不能上市交易的长期投资按评估价值确定。

(7)结转成本为什么是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判断方式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做橘,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纯灶团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允价值

‘捌’ 销售产品时的账面价值是什么意思是产品的成本吗请指导

一. 销售产品时的账面价值就是产成品的入库成本,也是产成品销售后的销售成本,会计在月底结账销售收入时,按照销售配比的原则要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就是用加权的产品销售成本单价*销售数量,结转该产品的销售成本;
二. 会计中所指的账面价值:闭弊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谈态清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含前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玖’ 请教会计高人,结转存货成本时为什么是账面余额不是账面价值

应该是账面价值,如果结转的是账面余额,也应再多一步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拾’ 存货成本是按账面余额还是账面价值

存货成本指的是存货初始入账的价值,存货账面价值指的是存货账面余额减贺铅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余额。存货应当以其实际成本入账,顷拍冲存货雀歼的实际成本包括存货采购成本、存货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企业结转存货成本时,是按其账面余额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