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售价总额减存货成本等于什么
售价减去成本是利润,即 售价—成本=利润。
⑵ 销售价 除以 成本 等于什么(这个公式是声明意思) 谢谢!
加成比,这个方法是: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定价法是为了确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而把一个百分比(或绝对的)数量加到所估计的产品平均(或边际的)成本上。
具体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标准成本加成法。
1.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其“成本”基数是指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加成”内容包括非制造成本(如推销成本及管理成本)及目标利润。
2.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其“成本”基础是指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加成”内容包括全部的固定成本及目标利润。
(2)定价减成本等于哪些扩展阅读:
加成百分比的确定:
确定附加于成本基础上的加成百分比,是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核心问题。无论是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还是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所确定的加成数除了能提供所需的利润外,均还需包含一部分成本项目。
(1)若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百分比=〔(投资额×期望的投资报酬率)+非制造成本〕÷(产量×单位制造成本)
假设某公司投资1 000 000元,每年产销A产品50 000件,其单位制造成本40元,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500 000元。若该公司期望获得的报酬率为20%,则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其加成百分比计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500 000]÷(50 000×40)=35%。
按此加成百分比计算,A产品的目标售价为40×(1+35%)=54(元)。
(2)若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百分比=〔(投资额×期望的投资报酬率)+固定成本〕÷(产量×单位制造成本)
假设某公司投资1 000 000元,每年产销A产品50 000件,其单位变动成本2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750 000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500 000元。若该公司期望获得的报酬率为20%,则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其加成百分比计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750 000+500 000)]÷(50 000×25)=116%。
按此加成百分比计算,A产品的目标售价为25×(1+116%)=54(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加成定价
⑶ 成本50元,售价80元,求利润是多少
利润是三十元。
将八十减去五十等于三十,也就是售价减去成本等于利润。其实利润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会计中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按其构成的不同层次可划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是衡量企业优劣的一种重要标志,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利润=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收入一成本一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经济利润可以为正、负或零。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对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正的经济利润,这意味着该行业内企业的总收益超过了机会成本,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将要把资源从其他行业转入这个行业中。因为他们在该行业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该资源的其他用途。反之,如果一个行业的经济利润为负,生产资源将要从该行业退出。
经济利润是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的信号。
1,正的经济利润是资源进入某一行业的信号;
2,负的经济利润是资源从某一行业撤出的信号;
3,只有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才没有进入某一行业或从中退出的动机。
追求的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可见正常利润相当于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润,它是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连正常或平均的利润都得不到,资源就会转移到其他用途中去,该产品就不可能被生产出来。而经济利润相当于超额利润,亦即总收益超过机会成本的部分。
⑷ 售价减去成本价等于什么
售价减去成本价等于利润。
售价即销售价,销售价是商家根据自己情况提高或降低指导价得到的最终销售价格,是浮动价格。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拓展资料: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 )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同时还是铂略咨询Linked-F重点关注的企业财税难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预先确定的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标,在一定职权范围内,在成本过度耗费发生之前,对各种可能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管控,进而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成本的措施,从而保证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根据成本控制的阶段进行划分,企业成本控制主要分为事前企业成本控制、事中企业成本控制和事后企业成本控制三类。
第一,事前企业成本控制是整个作业成本控制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作业管理流程的成本。
第二,事中企业成本控制是指对整个物流企业运行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对物流人力、物力、财力的事中控制以及劳动工具等费用支出的事中控制。
第三,事后成本控制是指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成本问题,及时进行问题纠正,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条)。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
如VE价值工程、IE工业工程、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⑸ 定价减单价等于什么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单价减去定价什么意思啊: 解答为:单价和定价之间的的关系冲租嫌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单价是商品的零售价,是经过定价以后的价格,比如:苹果手机的价格是五仟六百八十元,这个价格是经过定价后的零售价,也就是手机的单价,而定价则指的是在商散手品出厂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商品的运费而统一定价形成的价格,即商品的单价。减价是指在原本价格的基础上减少价格,例如活动价设置为减价,调整商品原本价格后,通过活动购买的价格会根据原价格的修改而变动。指定价格设置指定一个型芦价格,不会因为原来价格的修改而改变活动价格。
⑹ 成本减售价等于什么
成本减售价是负数,没有意义。应为售价减成本,可算得利润。
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
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利润
⑺ 定价等于什么公式
售价等于什么(公式)=原价+利润
销售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
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可以确认收入: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5)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7)定价减成本等于哪些扩展阅读:
销货方在销售商品货物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如购买5件,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销售折扣”。这种情况发生在商品货物销售之前。
销货方在赊销商品货物后,为及时收回货款、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一定的折扣优待(如: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1%),可以将其称为“现金折扣”。
至于上述未提到的概念,其意思与上述概念大同小异。需要说明,这些概念,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组织、人,对其称呼的名称可能不同,甚至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
⑻ 盈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盈利率等于(定价减成本)除以成本乘百分之百等前毁于利润除以成本乘以百分之一百等于定价除以成本减1。
盈利率是指长线投资复息回报年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比率越高,慎悔卜越表现出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越乐观,反之则不然。
市盈率等于每股市价除以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等于普通股东净宽穗利润除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⑼ 定价、利润和成本的公式各是什么
一、目标利润率定价法的要点是使产品的售价能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利润率。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需要运用收支平衡图”。
1、定价公式:预定售价=成本×(1+利润率);
2、利润=成本×利润率=售价-成本 ;
3、利润率=(定价-成本)÷成本 ;
二、商品的定价可以根据以下来决定:
(1)参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来设定自己商品的价格;
(2)根据自己希望的目标利润率来设定商品价格,例如:商品的成本是10元,你希望的目标利润率为25%,那么利润=10×25%=2.5元,售价=10+2.5=12.5元,所以:(商品标价价-商品成本)*商品数量=总利润。
(9)定价减成本等于哪些扩展阅读;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有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的利润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匹配。
(2)费用变化是合理的、费用在年度之间没有出现不合理的下降。
(3)利润总额各部分的构成合理。
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利润质量较高的含义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重新修订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准则》相关条款规定:
第三十七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第三十八条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第三十九条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第四十条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⑽ 商品价格-成本=利润还是利润率
售价-进价(成本)=利润利润/进价(成本)=利润率进价(成渣锋竖本)乘以(1+利润率)=售价。
利润如大=成本-售价利润率=利润/成本利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商品的利润=(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润=(收入)*(利润率)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值税-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0)定价减成本等于哪些扩展阅读
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毛利基仔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称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部、大类、某种商品的差价水平,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