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共享电单车价格高吗比共享单车投资成本要多得多!
共享电单车也曾悄悄兴起
曾经风靡一时小钢炮如今满血复活,披甲上阵不到8万起力战高尔夫,同享单车和同享电单车虽然名字唯独一字之差,但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国家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同时,对于共享电动车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法无禁止即可为,这就为共享电单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比来风向起头变了,共享单车乱停车的“公地悲剧”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一二线城市的街头小巷都可以看到颜色各异的单车。
软件开发成本也不低
李敏任职于一家共享电单车解决方案公司,她介绍称,目前包含前期咨询,软件平台开发的成本大概在10万元以内,而平台使用费大概在日常运营收入的10%之内,再加上推广成本,仓库房租成本,运维人员的工资支出等,这些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吴东的说法,包括哈啰在内,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平台都采取了加盟的方式。
多家平台在官网都宣称加盟一年内就可以回本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加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托管式加盟,一种是非托管式的,前一种方式下,加盟商不需要投资购车,主要是负责加盟区域的市场拓展,政府公关等,而车辆的购买,站点建设,运营管理等都由平台负责,而后一种方式下,加盟商负责购车,运营维护,市场营销,地方关系等,平台提供的是品牌支持等方面的帮助,由于承担责任的不同,两种加盟模式的分成模式也不太一样,前者的加盟商分成低于后者,但是全天候科技发现,加盟模式下的共享电单车平台逐渐有了“变异”的趋势,一些平台开始以高额收益吸引投资者加盟。
大象和蚂蚁共舞
如果不是美团,滴滴等巨头的动作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共享电单车行业已经发生了变化,4月17日,滴滴宣布“0188”计划,目标是3年实现全球每天1亿单,其中,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一起构成的两轮被视为重要的支撑点,随后滴滴旗下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被曝获得超过10亿美元融资,下一步,如果巨头们发起价格战清场,不知小玩家还能拼多久,而最终即便是少数巨头胜出,他们又能否避开共享单车的结局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共享单车换电池承包多少钱
你好,这个问题让我来为解答
其实共享电单车项目成本的大头主要在于硬件部分动车、中控、电池,通常来说电动车的价格在1500一台左右,中控大概在210左右,电池的价格是700左右,当然了,电池的价格因续行不同,质量不同,其价格也会不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以为是买多少辆车就买多少块电池,其实不是的,共享电单车是需要换电池的,因些还需要有备用电池,才能每天进行更换。
希望能够对有所帮助哦!
㈢ 为何美团电动车逐渐消失共享电动车项目能否盈利
因为从目前来看,共享电动车根本不赚钱,而且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早在2018年共享自行车的竞争基本落下帷幕,而共享电动车项目,就是在那个时候兴起。那时国内的新能源 汽车 和电动自行车,随着新政策的到来迎来快速发展,Ofo摩拜哈啰等,都一股脑地涌入其中,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此时哈啰凭借着先入场的优势,很快拿下合肥等城市的市场。之后ofo资金链断裂退出,摩拜被美团收购,美团也趁机推出美团电动车。201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推出,明确在标准范围内的电动车,都被归为非机动车。这让共享电动车进入快速发展期,而美团以行业领军者为目标,率先通过补贴来迅速抢占市场。
与社区团购一样,这又是一场烧钱大战。美团电动车补贴再加上价格便宜,基本上是免费骑行,一时间得到众人的青睐。到2019年中国共享电动车已经突破100万辆,相关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国市场将有800万辆,收入规模达到200亿元。对美团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流量来源。王兴曾经表示,共享电动车市场对美团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不久之后新一波的高潮到来。合肥银川长沙昆明等二三线城市,纷纷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车,于是各巨头更是加大了投入。2020年4月美团向市场投入30万辆电动车,其余如滴滴哈啰等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投入。
为了抢占市场,美团和哈啰等企业,都开始用优惠券免费骑行的方式吸引客户,最终共享电动车市场,被哈啰滴滴和美团三巨头占领。此时共享电动车也开始涨价,滴滴的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涨价到每15分钟1元,美团和哈啰都将起步价调整到1.5元。
按理来说,市场稳定了就应该赚钱了,三大巨头提价也都是这个想法,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都让他们始料未及。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共享电动车开始减少,甚至在有些城市直接消失了。比如在杭州,原先到处都停满了电动车,但是如今却已经消失不见,只收到各大运营商发来的短信,内容类似于调整运营策略或者回厂保养等。
这样的现象并不只是在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厦门等一二线城市,共享电动车的数量都急剧减少,或者是直接消失。2020年初时,一二线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共享电动车,但是如今都已经消失了。为何会如此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政策和各地政府的限制。一线城市基本不允许发展电单车,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加强了电单车的管控,比如在厦门就不让电动车出现在岛内,如今整个厦门的共享电单车都被回收。
一众电单车企业在一直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前期烧钱抢占市场,随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规模被迫减小。其二是运营成本极大,电单车的运营成本高运营难度大,从电池的充电到车辆的维护铺设等方面,都比普通自行车更加耗时耗力。根据相关报道,共享单车的每辆制造成本在700到1000元,而共享电单车的成本,高达2000到2500元。运营成本方面,共享单车的日开销只要0.5到1元,而电动单车却需要3元。除此之外电池的成本也高达1000元。
被多城取缔的共享电动车,还有存活下来的希望吗?尽管如今在共享电动车方面遇到困境,但是美团嘀嘀和哈啰并不想放弃。因为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潜力,据第一 财经 报道,目前电单车市场,还没有一家日订单量能够达到1000万次,所以市场空间巨大。
面对这种情况,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将目光放在了下称市场。既然一些一二线城市不让摆,那么就往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布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如今共享电单车用户城市分布当中,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占比高达34.6%,三线城市占据其中的36.3%,二线城市占27.4%,一线城市仅有1.7%。
可见目前贡献电动车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这些地方对电动车的管控,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各大巨头都开始往下称市场进军。
下沉市场真的能让美团等商家站稳脚跟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如今共享电动车市场,之所以能够火爆,很大原因是商家依旧在亏本抢市场,使用这些电动车的价格便宜。等到市场真正稳定之后,价格必然提高,到那时使用共享电动车的人数必然下降。二线城市或许好一些,但是那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用户必然大规模减少。
毕竟电动车在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可有可无,之前使用它是因为方面又便宜,不使用也并不会影响自己出行。而且如今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共享电动车的市场,还是会被进一步挤压。而且共享电动车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和重维护的生意,只要其中一点没有做好,很容易在这场竞争中退场。
所以未来或许只有一两个领军者能够活下来,但是究竟是谁还未可知。再加上共享电单车,更容易受到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限制,所以其实风险很大。只要政策稍微有点变动,前面的努力或许就将付之东流。多几次这样的打击,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撑得过去。大家认为谁能成为共享电动车行业,最后的赢家呢?
㈣ 市面上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如优畅出行,是怎么盈利的
一、共享单车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说到共享单车到底成本有多少?相信各大媒体都在纷纷争相报道,瀚哥在这里不想花费过多的笔墨来讨论共享单车的成本问题,我们引用各家媒体的报道来综合一下共享单车的成本。共享单车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本身自行车的生产成本,第二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
第一个,自行车的生产成本。共享单车的生产其实比较复杂,比如说摩拜单车用的是自建自行车厂,OFO单车是和老牌自行车巨头飞鸽、凤凰合作,其他的各类单车也都是来源各不相同。那么既然,来源不同成本也就差异很大。
根据南方都市报等各类媒体的报道,再结合各个单车创始人们在各大论坛的发言,我们不妨综合出单车的价格。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带有GPS电子锁的共享单车成本较高约在2000元左右,而没有加装电子锁的单车大概约在700元左右,甚至有媒体给过了300-3000的超大区间价。
第二个,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呢?根据新浪网采访几家单车创始人的说法,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可能一年高达千元。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贵的单车,这么高的成本,共享单车到底该怎么赚钱?
二、共享单车的盈利点在哪里?
我们刚刚说了共享单车的成本,那么共享单车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赚钱呢?瀚哥研究了市面上盛行的几款共享单车,发现其盈利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共享单车的租金。这是最直接的东西,毕竟每个单车都会有直接向用户收取的租金,根据各家共享单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辆单车一天的使用次数是5次,那么其收入一般在2.5元到5元之间,假设一辆单车的成本是3000元,那么想要回收成本的话,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然而根据得到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共享单车企业都表示,这些租金基本上只够支付共享单车的维护成本,所以想靠租金赚钱可谓是难上加难。
二是共享单车的押金。对的,大家都想起来了每辆共享单车都是有押金的,摩拜单车的押金是299元,OFO单车的押金是99元,以最近的数据,每家单车企业都有100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的话,摩拜单车的资金池就有29亿元之多,OFO的资金池也有9.9亿元。这些资金如果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话,就以现在余额宝的收益约3.6%的年化收益率为例,摩拜一年的收入是1.04亿,而一辆单车的生命周期是4-5年,那么这个押金的收益也就约为4-5个亿。这些钱看上去不少,但是从付出的成本来说,还是难以覆盖成本。
那么,这两个主流的方式都没办法完全覆盖成本了,那么到底共享单车怎么才能赚钱呢?正如同摩拜单车的创始人CEO王晓峰说的“摩拜单车没有对手,但是盈利却不知道在哪?”
三、共享单车到底该怎么盈利?
刚刚我们说了现阶段共享单车的主要盈利点是租金和押金,然而这些钱基本上都不足以能够支撑共享单车盈利,那么赚钱到底该怎么赚呢?瀚哥认为互联网思维的制胜之处就在于,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了单。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共享经济的一次尝试,其要生存下去,最大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能够创造盈利模式。
讲到这里瀚哥就想到了一个和共享单车非常相似的产业,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支付产业,相信每个人都有出门用银行卡或者扫码支付的习惯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支付产业作为一个金融的基础工程来说,支付是几乎没办法赚钱的,并且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初期我们就能够看到,支付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网上电商消费的一个载体,一直是作为成本支出的服务部门存在的。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支付正在成为一个个产业,一个个场景的入口,也许支付不能赚钱,但是通过支付,借助支付的入口向其他业务要收益就变成了可能,比如说大家众所周知的支付宝,其支付的确难以赚钱,但是通过花呗、余额宝等产业,通过各种增值服务,蚂蚁金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微信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我们再回到现在的共享单车,的确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共享单车如果仅仅从租金、押金这两个方面来说,赚钱都是非常难的,其所获得的收益能够维持运营就已经非常不易,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到,共享单车到底是什么?
瀚哥认为共享单车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为主要的一个入口,因为在线下真正可以触达用户的产品入口其实并不多,除了上面说的支付以外,很多都是有用户没入口的状态,但是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场景固定的特殊产业,其入口的功能将会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盛行的单车免费骑活动,虽然从活动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认为都是共享单车企业的一场烧钱大战,瀚哥承认从烧钱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是在烧钱,但是我已经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因为烧钱的同时,我们在开屏广告上看到了美团、携程、招行等等着名企业的身影,瀚哥认为这就是其入口功能的体现,因为如此漂亮的场景化信息分发,可以说共享单车正在成为大量商户、企业的真正入口,做接口,做流量,做数据而不仅仅是坐单车,这个才是共享单车的一大法宝。
此外,我们能不能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经常骑单车,单车可以从你的运动轨迹上知道你的个人喜好和爱好,以及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那么完全可以用大数据分析,给你推荐你所需要的商户和商品,这个时候共享单车完全可以携用户令商户,让商户向共享单车支付更多的广告费,甚至帮助商户实现从无到有的推广,因为共享单车还有着明显的触达功能。同时,瀚哥还记得在部分共享单车的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去哪个咖啡馆或者商店签到就可以领取免费骑行券的案例,这个也是一种应用方式,为商户引流,给单车企业赚钱。
因此,共享单车如何能够真正活下去,其关键不是说赚取租金或者押金这样的小钱,而是如何用活共享单车,实现真正的入口经济。
㈤ 哈罗电动车怎么收费的
哈罗电动车
收费标准是1元/30分钟,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开锁时开始计费,用车至少收费1元。哈罗电单车的收费标准是2元/30分钟。
2、用车次数多,在APP钱包里,按照2元的价格,购买30天的月卡。月卡用户在30天内,可以无限次数用庆毁车。每次前2小时免费,超过2小时按照1元/30分钟收费,平均每天不到1毛钱用车成本。
3、哈_出行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舒适出行工具和服务的专业移动出行平台。
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哈_出行滑差改凭借差异化策略、智能化技术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能力和用户体验
,从共享单车
市场竞争中成为共享单车信判行业市场和用户口碑的领导者,并进化为囊括哈_单车、哈_助力车、哈_电动车服务、哈_换电和哈_顺风车
等综合业务的专业移动出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