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区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基本生产成本(base cost of manufacture).,是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
2、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
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3、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1)辅助生产成本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各项制造费用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及凭证登记“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由于制造费用的具体项目众多,这里只能按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说明制造费用的归集。
小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一)对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确定哪些生产费用是属于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又将其区分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区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二)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区分为应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负担的成本,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将调整后的、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间接成本则计入相关的成本中心。
(四)将各成本中心的间接成本,依据成本分配基础向下一个成本中心进行分配,直至最终的成本计算对象。
(五)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成本。
(六)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至“产成品”科目。
(七)结转期间费用至本期损益。
Ⅱ 辅助生产成本与基本生产成本的区别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一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是生产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它们的账户性质、用途相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1、都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借方归集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贷方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期末有借方余额,表示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2、区别:
1、生产成本是总分类科目,提供总括的成本资料。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是明细科目,提供详细的成本资料,是对总账的补充。
2、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5001号“生产成本”规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的车间叫“基本生产车间”。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产成品和自制半成品。
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的车间。(如生产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的车间,供电、供水车间、修理车间等)。其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为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3、采用的账页格式不同。
生产成本总账采用三栏式账页。
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应采用多栏式账页,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反映各种产品成本的构成。
4、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期末成本的结转方向不同。
基本生产成本期末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或“自制半成品”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期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
Ⅲ 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
1)生产成本是指,能
直接正确划分
至某一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及月末根据一定标准所分配的制造费用;
2)辅助生产成本一般指,
企业内单独
设立如水电、机修等辅助生产性质的部门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3)制造费用,则包括
未能即时正确划分
产品归集的各项费用,如: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用品、车间照明用电、设备折旧、厂房租金或折旧、机器维护保养等费用,月末归集后,总体分配至每一具体产品中。
4)水、电、气、工资、修理费等不能归属于某类产品,应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如企业内设备了此类型车间,并且是
主要为生产车间服务
(可能同时也服务于本企业的行政管理或销售等部门),则应设立“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来进行核算;如果企业
没有单独设立
此类型车间,在不能归属于某产品的情况下,均应通过“制造费用”进行核算。
个人经验及观点,供参考。
Ⅳ 什么是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1、
直接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的情况。
(2)适用范围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顺序分配法
(1)顺序分配法,也称为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2)适用范围
该种分配方法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计算工作量有所增加。故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3、交互分配法
(1)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2)适用范围
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作为本月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4、代数分配法
(1)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适用范围
采用代数分配法,其费用成本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5、计划成本分配法
(1)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2)适用范围
采用该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正确。
Ⅳ 辅助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费用的关系
辅助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谈纳败费用的关系是起辅助生产的作用。辅助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所属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提供工业性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生产车间发含颤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茄野在辅助生产成本。
Ⅵ 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之间有区别吗
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别:
1、核算的成本对象不同:
“基本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批别、步骤、半成品等)的生产成本;而"辅助生产成本"是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如机修、供水、供电、模具等不直接生产产品,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车间)的劳务成本或辅助产品的成本的。
2、二者概念不同:
基本生产成本:为生产某种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可设三个明细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可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核算后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生产成本里的辅助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哪些
辅助生产成本,是指企业所属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提供工业性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劳务,所以核算的方法也不太一样。
提供的产品,其核算同于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提供的劳务,则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及其受益单位和程序等情况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比较典型的辅助生产车间如机修车间、能源车间等。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7)辅助生产成本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辅助生产成本是辅助生产车间、单位、部门为基本生产提供一定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
在建筑安装企业,由于生产组织的复杂性而形成的组织与核算体制特点,因而表现在辅助生产的范围、服务对象和内容上与一般工业企业有所不同:
(1)在范围上是指企业所属和内部独立核算所属的辅助生产车间、单位和部门,它们都属非独立核算性质,如果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则按附属工业企业对待。
(2)在服务对象上是指这些辅助生产车间、单位和部门为各自单位的基本生产服务,如: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机械施工和运输单位的机械作业。
(3)在内容上按不同的基本生产需要而异,如:施工单位的部分材料生产和机械修理,等等。
参考资料:辅助生产成本-网络
Ⅷ 辅助生产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辅简简助生产成本包括内容如下:
辅助生产成本是辅助生产车间、单位、部门为基本生产提供一定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在建筑安装企业,由于生产组织的复杂性而形成的组织与核算体制特点,因而表现在辅助生产的范围、服务对象和内容上与一般工业企业有所不同: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Ⅸ 辅助生产成本指的是什么
辅助生产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有时也对外销售和服务。 辅助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所属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提供工业性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为了归集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或“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成本”科目,按辅助生产车间及其生产的产品、劳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即: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 日常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在“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的借方归集;也可以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月末再结转到“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若为计算简单,可直接归属于“辅助生产成本”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劳务,所以核算的方法也不太一样。若提供的是产品,其核算同于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若提供的是劳务,则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及其受益单位和程序等情况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分配遵循统一的分配原则,即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 产品和劳务数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和方法,将费用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或“辅助生产”账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各有关账户。 [编辑]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 2.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及其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为各车间、部门提供服务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应分配的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为了简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摊,而直接增加或冲减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3.交互分配法。(又叫二次分配) 交互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配。第一阶段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服务量按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第一次交互分配;第二阶段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原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按其提供给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的服务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这是辅助生产分配的一般性原则) 4.顺与分配 顺序分配法,是指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派出去。 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首先,应根据个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收益单位(包括辅助车间内部和外部)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