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变动成本法下如何算销货成本
扩展阅读
vde绝缘工具主要有哪些 2025-05-21 02:12:05
钻石微拉提做一次多少钱 2025-05-21 02:03:03

变动成本法下如何算销货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4-17 18:39:32

❶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如下: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拓展资料:
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
一、定义不同
1、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全成本法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二、理论依据不同
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三、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1、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2、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四、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
2、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五、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1、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2、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❷ http://.baidu.com/question/352812658.html

六、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变动性 80000 30000 50000 7500
固定性 90000 40000
总额 80000 30000 140000 47500

1. 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 = 80000 + 30000 + 140000 = 250000
单位成本 = 250000 / 12500 = 20
2. 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 = 80000 + 30000 + 50000 = 160000
单位成本 = 160000 / 12500 = 12.80
3. 营业利润:
A. 完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 10000 * 40 = 400000
营业成本 = 250000 – 2500 * 20 = 200000
营业毛利 = 400000 – 200000 = 200000
营业费用 = 47500
营业利润 = 200000 – 47500 = 152500
B. 变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10000 * 40 = 400000
销货中变动生产成本 = 12.8 * 10000 = 128000
变动成本 = 128000 + 7500 = 135500
贡献边际 = 400000 – 135500 = 264500
固定成本 = 90000 + 40000 =130000
营业利润 = 264500 – 130000 = 134500
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完全成本法下 变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400000 营业收入 400000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250000 销货中变动生产成本 128000
期末存货成本 50000 变动性管理费用 7500
营业成本合计 200000 变动成本合计 135500
营业毛利 20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90000
管理费用 47500 固定性管理费用 40000
营业费用合计 47500 固定成本合计 130000
营业利润 152500 营业利润 134500
七、
某产品标准成本卡
成本项目 价格标准(分配率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3元/米 4米/件 12元/件
直接人工 5元/小时 2小时/件 10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 1元/小时 2小时/件 2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 0.5元/小时 2小时/件 1元/件
1. 计算该年度原材料成本的全部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实际成本 = 2.50 * 42000 = 105000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标准成本 = 12 * 10000 = 120000
原材料成本差异 = 105000 – 120000 = - 15000 (有利差异)
原材料价格差异 = (2.50 – 3.00)* 42000 = - 21000 (有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标准耗用量 = 4 * 10000 = 40000
原材料耗用量差异 = 3.00 * (42000 - 40000)= 6000 (不利差异)
原材料价格差异 + 原材料耗用差异 = - 21000 + 6000 = -15000 = 原材料成本差异

2. 计算该年度工资成本的全部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工资实际成本 = 4.70 * 24000 = 112800
实际产量下的工资标准成本 = 10 * 10000 = 100000
工资成本差异 = 112800 – 100000 = 12800 (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 = (4.7 0 – 5.00)* 24000 = - 7200 (有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 = 2.00 * 10000 = 20000
人工效率差异 = 5.00 * (24000 - 20000)= 20000 (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 + 人工效率差异 = - 7200 + 20000 = 12800 = 工资成本差异

❸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指的是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并且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指的是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并且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❹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定义,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公式来计算: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到产品成本中,随着产品销售的实现,该部分成本才逐渐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固定性制造费用在要分摊到销售中去。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就是说在发生当期就确认为费用了,跟销售量多少没关系。
4.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拓展资料: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差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思路不一样: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
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的。

❺ 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营业利润

1、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产量
2、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一:营业利润是企业在其全部销售业务中实现的利润,它包含主营业务利润。销售利润永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目标,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扩大发展。
二:不少企业老板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面对超低利润的产品销售局面,一筹莫展。可是不降价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更没法生存,价格降下来了,产品销量越来越大,可是利润越来越小,甚至亏本。
三:销售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销售利润主要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构成。
四:除了受商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外,还受到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商品销售税金、商品销售的可变费用和商品销售应负担的固定费用。这些因素对商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可用下列方式表示。
五:商品销售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实际商品销售销收入×(实际收入利润率—计划收入利润率)--进销差价率变化的影响销售费用变化的影响
六:当产品,通过上面这些正常的渠道增加产品销售利润还不能满足商家需求的时候,还可以变更思路,通过创意销售来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
七:房地产商当楼盘难以销售的时候,就可以挖渠一些品牌文化,可以改头换面,重新包装,隆重推出“花园洋房”,“学生公寓”“白领之家”“景观房”等概念房。
八:当保健品在正常的销售模式下遭受市场冷漠时,就可以改变思路,更新包装,摇身一变成为礼品、药物保健品等新的定位与市场见面,从而受到市场的青。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策划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商家通过专业的策划公司的精心调研、深度分析、科学策划、有效定位从而达到创意销售产品的目的。

❻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制造费用

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❼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5000=24元。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30000)/5000=30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价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价少六元就在于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考虑了进去。即多了(30000/5000)=6元。

变动成本法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变动成本法

❽ 变动成本法单位成本是算销量还是收入

销量森迟。

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都等于销量乘以单位产品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中,销售成本只包括与销售答樱数此举李量直接相关的。

❾ 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

有些企业为完整表达销货成本,常采用利润中心的损益表,让真实的成本与利润合理呈现。计算公式如下:
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变动成本法: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❿ 管理会计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如下: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一、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会计的简称,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
二、管理会计它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是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审视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结合考察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演变及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试图从中得出对管理会计学术研究和实务运用有益的启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三、管理会计实务革新的相对停滞大致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近半个世纪中,管理会计实务性技术方法革新较少,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与财务会计在社会和法律上的主导地位有关。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要求按照规定的核算方法和程序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再加之早期企业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按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程序,对产品实际成本的扭曲程度很低,而追求准确和相关成本数据所付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告代价又很高,所以企业倾向于使用与对外报告相同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内部营业管理。
四、管理会计研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焦点,并且无不受到其技术方法演革的影响。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