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税和增值税是什么

成本税和增值税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4-17 18:38:44

1. 增值税是什么意思

1、理论上的增值税的增值额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因为增值税只就增值额征税,所以叫“增值”税。举个例子:某产品生产成本80块钱,生产厂家生产加工后售价100元,增值了20元。实际上增值税只就增值的20元进行征税(购进的80元成本可抵扣进项税金),生产厂家要交的增值税为100*17%(销项说金)-80*17%(进项税金)=3.4元(应交税金)。同样,假定该产品以100价格卖给销售的商家,商家售价为150元,在这个环节增值了50元,那么商家应交税金就等于150*17%(销项税金)-100*17%(进项税金)=8.5元。不知道这么解释能否对增值税的基本原来有所理解。
2、增值税不是所得税,只就利润部分征税,通过上面例子可看出,它是用按所有收入乘以相应税率计算税金,但是它可以抵扣你购进环节的增值税金。
3、增值税是就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只要是实现销售了货物等应征增值税的收入,就要交增值税,不论开是增值票还是普通票,哪怕是不开票,也要交税

2. 会计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成本

成本是你进货的价格,也就是说用你的售价-进货价=毛利。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以(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
借: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b公司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550-1700=850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3. 统计年报中人工成本及增值税指什么

人工成本就是去年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和各种福利保险合计。

增值税就是缴纳增值税的合计,没有缴纳就填零。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或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执行其他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

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述公式计算填报: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3)成本税和增值税是什么扩展阅读

1)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2)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4. 请问为什么说成本和增值税有关系呢具体是什么关系呢有什么公式吗

成本和增值税的关系是:成本是计算增值税的基础,即增值税=成本x增值税税率。

所谓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所进原料或商品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卖方缴纳的增值税,因此,其中的已缴增值税需要扣除。

所以才有公式: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