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
真是新手啊。商业企业不会有生产成本的。
买的东西记入,库存商品科目,移动平均计价,账上有数量,有价值。卖的时候,按数量结账价值记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怎么核算的呢
主营业务收入是无法计算主营业务成本的。
1、知道主营业务收入,还要知道毛利,才能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
2、知道销售数量和存货单价,也能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数量*存货单价。
3、知道主营业务收入,还要知道毛利率能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
4、知道期初库存金额、期末库存金额、本期购进金额,也能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初库存金额+本期购进金额-期末库存金额。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不同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不同,比如,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代制品、代修品、提供劳务等实现的收入。
3. 主营业务成本怎么算
主营业务成本计算方式:主营业务成本=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支付给营销员的佣金,业务部门的办公费、折旧费、水电费、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交通费、通讯费,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
投资者首先要明确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和各部分比例,其次要逐项判断主要成本构成的变化趋势。
如对于制造行业而言,人工和折旧成本通常变化不大,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成本就是重点分析对象,例如占电缆行业主营成本近2/3的精铜价格即便有10%的波动也会对利润有重大影响。公司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内部控制来有效降低主营成本。
4. 商业主营业务成本怎么核算包括了哪些内容
商业企业的营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进价法,一种是按售价法,现在按售价法举一例:当月购进商品会计分录(增值税从略)
借:物资采购 (进价)
贷:银行存款
商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售价)
贷:物资采购 (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进价之差)
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按实际销售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因为主营业务成本也按售价,所以它是零利润法,
然后结转商品进销差价,冲销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商业会计结转过程基本如此。
5. 主营业务成本是怎么核算的
主营业务成本,虽然有成本两个字,但是不属于成本类科目,而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是“产品销售成本”,是从“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结转过来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
6. 主营业务成本怎么核算包括了哪些内容
主营业务成本就是销售商品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成本包括了购进货物的价格、运费,(如果是工业企业更繁琐一些)。核算方式要看你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当期所销货物成本是不同的
7. 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
商品单位成本乘以销售数量
8. 主营业务成本如何计算有公式吗
总共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分类差价率计算法(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盘存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法
以分类差价率计算法为例:
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坦世除以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当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当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当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当让漏肢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 当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
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当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搜悔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因其价格不同,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各月之间如果比较平衡,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但为了真实地反映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正确核算盈亏,年末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
(8)主营业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编制会计分录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扩展链接:主营业务成本-网络
9. 主营业务成本是怎样计算的
一、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二、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计算主营业务成本的方法有所不同。工业企业又分为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两种情况。现仅介绍工业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月末结转(销售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2、下面重点介绍式中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由于每批入库的完工产品可能生产成本不一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商品的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计算。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先求出在发出商品时“库存商品”全部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发出商品和期末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的方法。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产品成本+本月入库产品成本)/(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本月入库产品数量)。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多数企业采用这种方法。
3、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则“库存商品”账户的金额反映的是产品的计划成本,还应增设“产品成本差异”账户,月末在结转已销售产品计划成本的同时,还需计算结转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此不再详述。请查阅《会计实务》的相关内容。
三、结转销售成本的分录:
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成本)
贷: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成本)
贷:库存商品(计划成本)
借或贷:产品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的差额记贷方,实际小于计划的差额记借方)
10. 主营业务成本怎么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亏隐孙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销链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携森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