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业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常用哪些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 状态) 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 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 制造费用 增加,原材料 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 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 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 制造费用 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作废份数+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1、 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2、 费用性领料明细表:非直接材料,费用性领料:辅料、厂内用品、消耗品等,借方: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
3、 直接人工分配表:将当月生产线直接人员的工资分配到每一个工单,按照工作中心汇总工时,汇总工时作为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借方: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方:应付工资。
4、 制造费用分摊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当月的制费经过多次分配计入工作中心或者产品(ERP系统只要计入到工作中心,系统自动分摊到产品)。
5、 完工入库明细表:当月完工入库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 借方:库存商品/半成品,贷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6、 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统计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库存商品。
7、 在制工单成本明细表:统计工单月初在制的料工费,本月投入的料工费,本月产出的料工费及月末结存的料工费,核对工单在制的料工费与总账是否相符。
8、 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 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 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问:有家公司是按客户订单生产的,没有自己产品,而每个客户的产品又分很多种,每个月的产品也不同,那这样的话,那个库存帐我不知道该怎么设了,基本上是没库存的,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帐上的,一般都是做什么出什么,如果我按每个名称设置明细帐的话.工作就很大,而且好象也没什么必要一样,都是当月进当月出.
请问象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较好.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本月入库发货未开发票就做入库存帐,如果当月入库当月开发票出库的话,就不入库存帐,这样可以吗?.谢谢
答:“按客户订单生产”,材料是客户提供还是公司自购?“没有自己的产品”是没有自己自主销售产品的意思吧。“客户产品很多,每个月产品也不同”这种情况应该不多,产品种类虽多,但是每月新的产品应该在少数。“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帐上”这样的做法不对,货发出后,客户签收货物,主要风险已经转移,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不需要在挂库存账。
因为问题不是很明白,我试着从两种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1、 如果主要材料全是客户提供,公司只提供辅料并提供加工,作为受托加工业务处理,客户提供的材料可以只做数量收发的备查,在总账里只反映自购的材料。当月发货确认即收入,当月领用自购材料全部计入当月费用。(受托加工物资在会计上是要求入库存账的,因为接收客户的材料是要负保管责任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也应该当作企业自己的资产管理,因为一旦没失会承担赔偿责任)
2、 如果所有材料都是自购,必须按照材料的采购挂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材料必须入库并在总账反映在原材料科目。当月材料领用(月末无在线余料和库存)要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商品,销售实现后要结转库存商品的金额至主营业务成本。最好的是能核算到每种产品的成本,简化的处理可以将当月领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不分产品)。
成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好,核算起来很困难,如果要让老板能清楚知道哪个产品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就需要规范物料的收发管理、制订费用分配的标准,如果老板不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按照2方案种的简化处理,现在一些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招人,又想要知道产品的盈利能力,就只有按照产品的BOM(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材料成本(类似标准成本的做法,但只是针对材料部分)。一个季度盘点或者半年盘点一次,库存与总账的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问:楼主的回复,我们的材料是自购,因为公司的性质差不多是属于帮别人加工一类的东西,但是材料是我们买,.但是每月的品种真是很多,而且每个月都不同的呢,所以成品库存就真的不知怎样设了,再请回答,谢谢
答:每个月产品都不一样,那么购买的材料一般不通用,如果材料只是针对某一客户的产品,可以分客户产品核算(以客户归类材料),如果材料期初期末无库存这种情况就特别好处理:当月的购进 材料-A客户 挂一笔账,领用的时候全部转出生产成本。这样是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分析的时候只能对某一客户的产品盈利能力做分析,而不能对产品内部成本因素做出正确分析。
购买的材料通用,每月产品变动频繁,材料种类繁多:将价值较高的材料建立库存账,单位价值低总价值占成本总金额的10%以下的部分材料可以作为费用处理,每月采购即计入当月费用,不作为库存管理。但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向某一供应商采购的材料一部分进入库存,一部分计入费用会有较大的工作量。最好的还是将全部材料建立库存账,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计算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逐步规范吧,做会计工作如果成本都做不好,没有人会认可的。
② 贸易公司如何计算成本
答楼主:
1. 若货物成本100元
2. 17%增值税=17元
3. 10%利润=10元
4. 则报价要大于100+17+10=128元(此处为含税盈利卖出报价)
5. 128元中用途和去向,100元是成本支出,17元用于赋税去了税务局,10元才是你最初的10%利润
回答完毕.请笑纳.
③ 关于外贸成本计算
你们公司有没有进出口权?另外,这一票的总金额有多少?需要正式报关吗?是否会从国家那边去取得退税?
1. 如果你们公司没有进出口权,或者说你们这票货没打算正式报关的话,你就可以让工厂报不含税价格。一般工厂的开17个点增值税票的税点是6-10个点。如果工厂的税点是10个,你又不报关,可以让工厂报不含税价格,即50/1.1=45.46元,取15个利润点的报价为45.46*1.15=52.3元,再除以美金汇率,现在可以用6.1来算,所以美金报价为52.3/6.1=USD8.58
2.如果你们公司的这票货数量比较大,需要从国家那边退税。既然工厂给你价格是含税的,那你从国家那边的退税金额就是50/1.17 * 0.17=7.26元, 这个退税金额差不多就快15个利润点了。7.26/50=14.52%, 你如果要取利润15个点,就是这么计算的:50*0.15=7.5元,再减去国家退税金额7.5-7.26=0.24元,那你的报价就应该是50+0.24=50.24元,再除以汇率6.1 = 50.24 / 6.1=USD8.24
④ 外贸出口的成本换算怎么算
出口商品总成本=原料成本+生产加工费+加工损耗费+管理费用+机器损耗费+国内运费+税金+杂费-出口退税
⑤ 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佣金计算公式:
⑴
含佣价=净价+单位佣金
⑵
单位佣金=含佣价×佣金率
⑶
含佣价=净价+
(含佣价×佣金率)
=净价/(1-佣金率)
二、折扣计算公式:
⑴
折实售价=原价×(1-折扣率)
⑵
折扣金额=原价×折扣率
三、三种贸易术语及其含佣价间的换算公式
1、以fob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cfr=fob+f
(2)cfrc=fob+f
/(
1-佣金率)
(3)cif=fob+f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投保加成=1+投保加成率)
(4)cifc=fob+f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
2、以cfr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cfr
-
f
(2)cfrc=
cfr
/
(1-佣金率)
(3)cif=cfr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4)cifc=
cfr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
佣金率)
3、以cfrc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
cfrc×
(1-佣金率)]
-
f
(2)cfr=cfrc×
(1-佣金率)
(3)
cif=[cfrc×
(1-佣金率)]
/
(1-保险费费率×投保加成)
(4)cifc=
[cfrc×
(1-佣金率)]
/
(1-保
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4、以cif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
cif×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f
(2)
cfr=
cif×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3)
cfrc=
[cif×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1-佣金率)
5、以cifc价换算成其他价格
(1)
fob=
cifc×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f
(2)cfr=
cifc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3)
cfrc=[cifc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1-佣金率)
四、价格核算公式:
1、成本核算公式
⑴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进货成本)-出口退税金额
⑵
出口退税金额=含税成本×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2、运费核算公式
⑴
件杂货运费;基本运费+附加费
⑵
集装箱运费;拼箱与件杂货运费一样计算
整箱运费=包厢费率+附加费
3、保险费核算公式
⑴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⑵
保险金额=cif价格×(1+保险加成率)
投保加成率一般为10%,保险金额以cif(cip)价格或发票金额为基础计算
4、利润核算公式
⑴
销售价格=实际成本+利润额=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利润率
⑵
利润=实际成本×利润率
5、盈亏核算公式
⑴
出口总成本=出口商品的进货价+国内费用+税金+利润
⑵
出口销售外汇(美元)净收入=fob总价
(美元)=cif总价-国外运费-保险(美元)
⑶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出口销售外汇(美元)净收入
=fob总价
(美元)×银行买入价
=[cif总价-国外运费-保险费(美元)]×
银行买入价
⒁
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
出口盈亏额=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
⑸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元)
⑹
出口创汇率
=(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
x100
%
⑥ 外贸企业结转销售成本账务怎么做处理
外贸企业结转销售成本账务怎么做处理
1.首先,你要会办理退税申报。外贸企业退税是退进项税额,公式:应退税额=进货额*退税率,征税退税率有差的,要进行进项转出。进货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申报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出口退税)
征税退税差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转出)
结转该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有的老外贸合并做: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征退差)
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
贷:应付账款
结果是一致的。
贸易企业销售成本结转
借:库存商品 504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5047
借:银行存款2078.5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0.54 (2078.54/1.03)*3%
主营业务收入 201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9.4 (2000*5047/10000)
代:库存商品 1009.4
商业企业结转销售成本问题
设期初无库存,
1.加权平均
(45000+33600)/(100+70)=462.3529
(40+80)*462.3529=55482.35
2.先进先出
40*450+60*450+20*480=54600
服务业结转销售成本
买清洁用品
借:存货 10000
贷:现金 10000
领用清洁用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
贷:存货 300
结转
借:本年利润 3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
工业企业会计,怎团锋么结转销售成本?
结转己销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本年的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请问做商业行业外账,结转销售成本,是怎样算这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是你卖出的商品成本。
商品成本=进价+运费+挑拣费+仓储费+必要损失+相关税费(除增值税以外的)
商业成本的核算过程:
会计科目 业务内容
库存商品 采购商品
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售出商品成本
金蝶系统,结转销售成本怎么做?
1、方法如下:
采购商品入库,有票:
借:存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确认销售收入,结转商品成本: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2、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誉帆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做结转销售成本的凭证 要怎么做
分期收款的在核算里面都生成凭证的,普通的只是销售出库单生成,销售发票是在应收里面生成的,成本的凭证是在存货里生成的,分期收款只是根据发票生成成本,就是依据不一样 检视原帖>>
商品流通企业结转销售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 不知你是否是小规模纳税人
要是的话 分录做的没错
不过 不是每个月都要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的啊
请教大家:商业企业怎样结转销售成本
一、商业企业购入的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核庆或雹算。
1、采用进价核算的,直接按销售商品的进价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额,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月末,除做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售价)的分录外,还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将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二、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商业批发企业。其计算公式如下:按公式计算出的销售成本结转。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就是上述所指的“采用售价核算”的方法。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⑦ 外贸出口的成本换算怎么算
具体看使用的贸易术语是什么。
FOB就是指生产成本加上在国内运往指定装运港之前这一段时间所有需要的费用加上你的利润。
CFR指FOB价加上国际运输费用。
CIF指CFR价加上国际 保险费。
还有很多贸易术语如:EXW(工厂交货。)DDU/DDP/CPT/CIP等十三种。
出口商品总成本=原料成本+生产加工费+工人工资费+加工损耗费+管理费用+机器损耗费+国内运费+税金+杂费-出口退税
⑧ 贸易公司如何核算主营业务成本
材料成本核算的方法:x0dx0ax0dx0a1、购进材料时x0dx0a借:原材料x0dx0a贷:银行存款等x0dx0ax0dx0a2、生产加工产品时x0dx0a(1)领用材料x0dx0a借:生产成本慎则陵--xx产品x0dx0a贷:原材料x0dx0a(2)生产工人工资x0dx0a借:生产成本--xx产品x0dx0a贷:应付工资x0dx0a(3)加工费用支出x0dx0a借:生产成本--xx产品x0dx0a贷:银行存款(或制造费用等)x0dx0a(4)加工生产完工后x0dx0a借:产成品--xx产品x0dx0a贷:生产成本--xx产品x0dx0ax0dx0a3、销售产品时x0dx0a(1)销售盯滑时x0dx0a借:银行存款等x0dx0a贷:主营业务收入x0dx0a贷:应交税金--增值税x0dx0a(2)结转销售成本x0dx0a借宽戚:主营业务成本x0dx0a贷:产成品--xx产品x0dx0ax0dx0a4、月末结转成本x0dx0a借:主营业务成本x0dx0a贷:本年利润
⑨ 外贸企业换汇成本如何计算
换汇成本=(不含税价+不能退税的税额)/FOB美元价
该票成本=(100元X1000只X1.04)/(7600-2300-7600X1.1X0.6%)=19.81
成本超出规定范围,
即10万的货物只卖3.3万(FOBUSD5300左右X6.35)
⑩ 外贸出口价格应该怎么计算
外贸出口价格计算:
CIF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国外运费+国外保费+出口利润;
CFR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国外运费+出口利润;
FOB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出口利润。
出口成本=采购成本_出口退税额 =采购成本(含税价)_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拓展资料:
一 、进出口贸易方式:
1、一般贸易,是与 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
2、补偿贸易,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
4、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5、寄售、代销贸易,是指寄售人把货物运交事先约定的代销人,由代销 人按照事先约定或根据寄售代销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代为销售。
二、外贸出口的成交方式主要包括
1、EXW(EX works):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2、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3、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三、外贸出口流程主要包括:
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报检、报关、装船、提单、交单、结汇。用几个字来简单概括的话,就是“约-货-款-运-单”。和国内贸易相比,多了或更强调“单”即运输单据,比如发票、装箱单和提单等,其中海运提单是货权凭证,一定意义上提单就是货也是款,这是由国际贸易的政策、运输、货币等特殊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