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Q)=Q3-6Q2+30Q+60假设产品价格为30元
(1)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边际成本是总山滑卖成本的一阶导数,MC=3Q的平方-12Q+3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即MR=P=66
66=3Q的平方-12Q+30
Q=6
利润=P*Q- -STC=396- 220=176
(2)价格为30,则MR=30
30=3Q的平方-12Q+30
Q=2
在此价格下,最佳产量为2,利润=P*Q-
STC=60- 84=- 24,最小亏损额为24。
(3)价格=边际成本: =平均可变让隐成本时,为停逗逗止营业点。
MC=3Q的平方-12Q+30
可变成本VC=Q3- 6Q2+30Q,平均可变成本.AVC=VC/Q=Q的平方-6Q+30
3Q的平方-12Q+30=Q的平方-6Q+30
Q=3
将3带入MC (或AVC) ,得MC=AVC=P=39。当价格低于39时,停止生产。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供给函数也就是S= MC=3Q的平方-12Q+30 (Q大于等于3)
拓展资料: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只有当价格大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时,企业才会进行生产,因此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成本等予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其最优生产规模。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是可以增加利润的;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就应减小产量。这就说明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短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行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是p=MC。对应于上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和亏损状态的均衡。
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更大,这是厂商停止营业点。对应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市场价格,厂商会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确定相应的供给量。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且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递增,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②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计算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是求导的关系,所以 SMC=dSTC
本题中SMC=0.1*3Q2-2*2Q+15*1+0
总成本=平均成本×产量,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Δ总成本/Δ产量。
在短期内,由于平均成本包含固定成本,而边际成本却不含有固定成本,因而,在一般条件下边际成本上升或下降都快于平均成本。并且,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极值点相交。
(2)短期总成本函数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短期固定成本(FC):这是厂商在短期内支付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如机器、厂房、设备的折旧,银行货款的利率,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产量=0时,仍然需要支付,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③ 总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 +总变动成本(TVC),总成本TC是总固定成本((TFC)和总变动成本(TVC)之和。
总成本TC是总固定成本(TFC)和总变动成本(TVC)之和。因此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之上,两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的数值。
总成本曲线的特性完全取决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特性,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也是先递减地增加,后递增地增加。
TC=TVC+TFC
TVC=C(Q)
TFC=C0
TC=C(Q)C0
总变动成本记作TVC,它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可变投入的总花费。TVC=f(Q)。
总固定成本记作TFC,它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不变投入的总花费。
由于在生产中不变投入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固定成本是一个常数,即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固定成本曲线是—条水平线。
④ 长、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
TC=TFC+TVC(Q)
AVC=TVC(Q)÷Q
性质1:给定要素价格,对任意的产量y,和任意的固定要素量X2,一定有C(W1,W2,Y))≤C(W1,W2,岩握Y,X)。
证明:因为短期成本函数模型相对与长期成本函数的模型,所有条件都一样,只是增加了一条约束条件。所以短期成本函数模型中的可行域小闷枣纳于长期成本函数模型的可行域,从而前者的最小目标函数值不可能比后者的最小目标函数值值更小。而模型最小目标函数值正是成本函数值。
说明:这条性质说明,长期成本曲线在任意一条短期成本曲线的下方。
性质2:给定要素价格W1,W2,对任意的产量y,存在某个固定要素量X2,使得C(W1,W2,Y)=C(W1,W2,Y,X)。
证明:事实上,取*x2=x2=x2(w1,w2,y),则从预算约束的成立,可以推知,一定有x(w1,w2,y,x)=x(w1,w2,y),从而:C(w1,w2,y)=w1x1(w1,w2,y)+w2x2*=wx1(w,w,y,x*)+w2x2*=C(w1,w2,y,x*)。
(4)短期总成本函数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表示。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成本耗费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利用率上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企业生产每一数量产品的最低成本就是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就是长期总成本函数的图象表示。
长期总成本曲线的陡峭程度完全取决于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此曲线表现出这样几项特点:其一,成本和产量有直接关系,曲线有正科率,它表明产量增加,总成本就会增加,说明资源是有限的。
其二,LRTC曲线先以一逐渐递减的比率,然后再以一个逐渐递增的比率上升,从上可以看出X产量的增量是相对的,而C成本的增量先是递减,然后是递增,即X1X2=X2X3时,但C1C2>C2C3,相反,当X4X5=X5X6jf,C4C5>C5C6。
从短期来看,企业耗费的成本有一总值是固定的,如厂房设备折旧费等,有一部分则是变化的,如原材料、人工费等。所以,产品的短期蚂没总成本总是等于固定总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短期总成本曲线就是短期总成本函数的图象表示。
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曲线和生产曲线具有非常工整的对应关系:
总产量曲线和总成本曲线:
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先递增地增加,然后递减地增加。与此对应,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先递减地增加,然后递增地增加。
⑤ 已知生产函数q=k0.5l0.5,推导短期总成本
正确×劳动力的边际输出是MPL = 0.5k0.5 / L0.5,资本的边际输出为MPK = 0.5L0.5 / K0.5。为了有效地输入,必须满足替代生产函数q = k0.5l0.5,并且在此时的最低可能是2k = 144k = 72l = 288。
竞争性行业的制造商,生产功能:Q =Alλαk∧β(Cobb Douglas生产功能)。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被认为是W1和W1,并保持不变。
(1)在短期内,资本输入保持不变,并获得制造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2)长期成本职能
(3)使用α,β讨论了公司对长期成本曲线的速度恢复的影响
小白。
拓展资料;
1.普通品的总效果=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此外,替代效果和收入效应都改变了相反方向的需求和价格,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2.普通品的个性需求曲线来自价格消耗曲线。在价格消耗曲线中,每个均衡点代表消费者在某些预算限制下购买的商品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用。对每个均衡点的商品的需求垂直向下移动到横坐标,相应的价格标记在纵坐标上,即获得商品的个性需滑猜求曲线。它表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以便以一定价格获得最大效果。
短期生产理论是生产罩逗理论的一部分。短期生产理论可以总结为“一个”和“四三”。 “一人”是指法律:边际生产递减的规律; “四个三分”是指三个概念,三条曲线,三点和三个阶段。这三个概念是总输出TPL,平均输出APL和边缘输出LAI MPL_。三条曲线是总输出曲线,平均输出曲线和边缘输出物让卖曲线。这三点在两个方面示出:第一个是总产曲线上的三个点:拐点,切线交叉的点和总产量最大的点;第二个是边缘生产曲线上的三个点:具有最大边缘生产的点,与平均生产曲线的最高点的交点和零边缘生产的点,对应于总产曲线的三个点。三个阶段是边缘输出和平均输出的交叉点左侧的阶段i,从边缘输出和平均输出的交叉点到边缘输出为零的点,以及边际右侧的阶段输出为零。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⑥ 1.短期成本函数 STC(Q)=Q3-10Q2+27Q+66 求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的产量,最好过程详细点。
1.当要求AVC最小时的产量,因为价格不变, 所以是求SVC最小时的产量,因为SFC不变 所以是求STC最小时的产量 通过对STC(Q)求导,并令 STC’(Q)=3Q -20Q+27=0 求得Q=±19/9,Q代表产量,四舍五入,去掉负值,Q=2 因为函数为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当Q=2时,STC取最小值为88
2.TR=PQ-TC TR=6750P-50Q -12000+0.025Q 对TR求导是MR 对TC求导是MC 当MR=MC时,利润最大 化简可得 100P=6750 P=6.75 Q=3375 Max revenue=TR-TC=10865.625
拓展资料:一.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区别
1.不同的长期成本定义为制造商根据长期实现的产出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费用。短期成本是指生产企业在短期内不改变生产规模,即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投入,而只是改变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的投入来调整生产所发生的成本。
2.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3.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长期成本意味着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时间段。从长远来看,制造商可以完全改变其使用的资源。短期是指制造商在此期间不能调整其生产规模,即在制造商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中,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改变,而另一部分是固定的。
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 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每个屈服点的MC值是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MC曲线逐渐由下降变为上升时,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也由越来越慢的增加变为越来越快的增加。当MC曲线到达最低点时,TC曲线和TVC曲线分别有一个拐点。
2. 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U形AC曲线和U形MC曲线在A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在交流曲线下降阶段,MC曲线低于交流曲线,在交流曲线上升阶段,MC曲线高于交流曲线。U形AVC曲线和U形MC曲线在AV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在AVC曲线下降阶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上升阶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边际成本MC比平均成本A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对产出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无论上升还是下降,MC曲线的变化都比AC曲线和AVC曲线快。
⑦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0.04q3-0.8q2 10q 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的ŀ
最小平均可变成本值为10。
解:可变成本为TVC=0.04Q3-0.8Q2+10Q,不变成本为TFC=5
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0.04Q2-0.8Q+10=0.04(Q-10)2+6
则当Q=10时取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MinAVC=6。
(7)短期总成本函数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现假设有一从事PC机生产的企业XYZ。该企业计划建立一套新的PC生产线有AB两套方案。A方案需要固定成本1000元同时生产一台PC机的变动成本为10元。B方案需要固定成本500元,同时生产一台PC机的变动成本为20元。(不考虑对项目价值的折现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容粗毕易得出A方案的经营杠杆值为0.01B方案为0.04我们称B方案相对A方案具有较高的经营杠杆。在相同的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较高的经营杠杆意味着更高的经营风险,该结论也适用于一般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经营杠杆与周期性效应是影响企业贝塔系数的重要因素。在无法直接求得贝塔系数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经营杠岩模芹杆对对象进行定性的风险评估。
成本函数(costfunction)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和成本方程不同,成本函数说的是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方程说的是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格的总和,如果投入的是劳动L和资本K,其价格为PL和PK,则成本方程是C=L·PL+K·PK,成本方程是一个恒等式,而成本函数则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函数式。
在统计学中,成本函数(costfunction)通常被称为损失函数(lossfunction)。
变动成本(variablecost)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码仿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
⑧ 短期成本曲线如何计算成本曲线包括哪些
计算公式:TC = FC + VC = FC + 0.5 * [MC(0) + MC(Q)] * Q.ATC = TC / Q = FC / Q + MC(0) + 0.5 * MC'(0) * Q.
1)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由不变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构成。不变成本不随
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为零,可变成本也为零,所以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成本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它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不变成本出发,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要等于不变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不变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由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构成。
平均不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平均不变成本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
拓展资料:
1.短期成本曲线亦称“经营曲线”。在投入若干生产要素保持不变或不可调整期间内,不同产量下的有关成本函数的图象表示。它主要说明一定生产规模下的成本与产量的基本关系,用于企业近期的经营管理决策。常规的短期成本曲线见概述图。TVC为变动成本总额,TFC为固定成本总额,TC为总成本,AFC为平均固定成本,AVC为平均变动成本,ATC为平均总成本,MC为边际成本。
2.特征
1)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2)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即呈现U型。
3)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后增加,也呈现U型。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二者的最低点。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短期成本曲线共7 条,分别是总成本TC 曲线、总可变成本TVC 曲线、总固定成本TFC 曲线以及相应的平均成本AC 曲线、平均可变成本AVC 曲线、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线和边际成本MC 曲线。
⑨ 已知生产函数q=,求短期总成本
对生产函数整理后可得:L=(1/10^4)Q^4/(K-25)
企业总成本即为:
TC=Wl+Rk=(1/100)Q^4/(K-25)+400K 此即为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情形下,k可变动,成本极小化的条件为:
dTC/Dk=(-1/100)Q^4/(K-25)^2+400=0
可解得:K=(1/200)Q^2+25……(1)
代入成本函数得:TC=4Q^2+10000 此即为长期总成本函数.
⑩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计算
这是一个求边际成本的问题,首先必须牵涉到败大闹微分,因为是边际成本所以△STC是表示最小单位的短期成本,而△Q是察罩仿岩表示最小单位的数量。
因而:SMC=(STC)'=dSTC/dQ=△STC/△Q
即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短期成本函数的导数
对STC=0.1Q3-2Q2+15Q+10求导就是0.3Q-4Q+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