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将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下来
扩展阅读
园林设计成本不够怎么办 2025-05-25 12:25:27

如何将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下来

发布时间: 2023-03-27 17:18:07

❶ 日本发明新型电池,如何做到比锂离子电池量产成本便宜

锂离子电池在科技世界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为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的一切提供动力。电池是每个电池的基本单元,它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洁净室的条件——用气闸控制水分,持续的空气过滤和精确的防止高活性物质污染。想在电池方面取得大成就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许多科学家们联合在一起努力开发出新型电池。韩国的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中国的CATL和日本的松下电器(Panasonic Corp.)等几家顶级厂商都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来建造一个合适的工厂。

❷ 电池车间降低成本的具体实例

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❸ 如何有效降低电池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催化层是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电池的一个成本,这个成本是引爆市场的这样一个关键点,这个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从电池厂家来我们认为先有蛋才会有鸡,只要市场有了其他的基础设施都会起来,我们分析这个成本,大家有各自的想法也有一些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把成本降低,大家说只要规模扩大了我的成本就降低,实际上不现实,规模成本扩大可能非常稳定的饱和的生产下面你的制造成本降低的,但是带来一系列的成本上升可能把企业会拖垮,所以这一条靠不住的。

❹ 大众动力日:电池成本降50%、12分钟充80%……

3月15日,大众 汽车 集团举办了第一届“Power Day”(动力日)。发布会上,大众向外界展示了其未来十年新能源产业规划。

核心围绕新能源全产业链展开,包含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回收、补能等全产业链。重点信息如下:
1、同时布局磷酸铁锂电池、高锰电池、三元电池以及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2、CTP电池叠片工艺和电池一体化底盘。
3、规模化生产,将电池成本降低50%。
4、布局电池回收业务,保证电池95%的原材料回收。
5、计划2025年中国建桩17000个。
6、布局充电机器人,充电桩,壁挂式充电盒等多形态补能方式。
一体式标准电芯,电池成本降50%
业内共识,电池成本是制约电动车普及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电池自身性能无法提升的前提下,大众希望通过规划化效应来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具体计划为,大众集团旗下的80%的车型能够应用标准化电芯,20%的车型应用独立的专用电池设计。其中,量产车型的电芯成本降低30%,入门级车型的电池成本降低50%。以实现规模化效益。
大众的实施方案为:电芯设计降本15%、制造降本10%、电极降本20%,电池系统降本5%,合计超过50%。

大众 汽车 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Thomas Schmall表示:“我们将利用规模经济为客户带来实际利益,电池的价格将大幅降到每千瓦时100欧元以内。由此,电动出行将更加经济实惠并占据主导地位。”
规模效应降本的计划更适合大众这种体量比较大的企业。根据计划,大众集团计划在2030年销售纯电动车1200万台。这个体量能够帮它实施规模降本计划。
CTP电池叠片工艺和电池一体化底盘
在电池制造工艺上,大众 汽车 也带来了进一步改进。它准备在电池系统结构上进行优化,采用CTP无模组电池包,简单点说就是不再将电芯分组,统一装在一个外壳中。然后采取CTC一体化电动底盘的方案,将电芯直接装载到的车型当中,不需要有中间的电池组的装配。
可以把这种方式理解为化繁为简,它带来的好处有3个:
1、降低结构的复杂性,降低生产工艺流程、同时节约成本。
2、使得车辆更加轻量化,以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
3、电池结构更紧凑,底型肆昌盘单位面积内,电池的容量更大,提高续航。

电池CTP化繁为简是大势所趋,比亚迪刀片电池性能提升也源于此。
磷酸铁锂、高锰、三元、固态电池全角态布局
目前市面主流的电池供应包括:磷酸铁锂电池、高锰电池、三元电池、固态电池。大众集团均有布局。

对于不同种类电池,大众主要有4点认识:
1、磷酸铁锂成本低,技术成熟,但续航也差,适合对续航要求不高的车型;
2、高锰电芯镍含量低且不含钴,成本和续驶适中,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3、硅基材料性能优于石墨,可提升10%的续驶,同时充电时间也更短。
4、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固态电池是最优解,并且10-80%的充电时间仅12分钟。
目前的电池技术可以做到 60 分钟充满,35 分钟充80%;下一步是 50 分钟充满,20 分钟充至 80%;固态电池可以做到 20 分钟充满,12 分钟充电 80%。
以大众现有车型来看,ID.4 搭载的容量电池为77kWh,单程行驶450km。目前的充电技术需要补能 25 分钟,2025 年需要补能 17 分钟,2025 年之后只需 12 分钟。
全球已布局6家工厂
产能方面,根据计划,到2030年,大众的纯电动车型在集团当中的占比将会达到60%,仅欧洲电池需求量就达到240GWh/年。
电池产能规划上,大众计划开设和运行6家超大型工厂,新开每个工厂的平均年产能是40GWh。均采取与雹返合作伙伴共建的方式完成。投产时间节点如下:
目前已有的两家电池工厂产能为30GWh。
首家与Northvolt合作的工厂位于瑞典,计划在2023年投产40GWh,主要用于集团旗下的豪华车。

第二个工厂卜扒位于萨尔茨吉特,2025年投产。
第三工厂位于西班牙或法国,2026年投产。
第四工厂在东欧的波兰或捷克,2027年投产。
2025年中国建充电桩1.7万个
充电和续航也是大众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大众在中国市场调查和研究显示,认为充电不方便、续航不足、无法安装充电桩的比例分别是50%、50%、40%。调研对象包括已购车主和潜在购车车主。

对应的相关理由分别为,充电桩都是交流慢桩,充电桩被汽油车占用,无法正常使用的比例分别为81%、30%、30%。
对此,大众牵手在华两个合作伙伴一汽、江淮,并且联合星星充电,共同打造CAMS充电站。
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大众先后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个超级充电站,充电功率介于120千瓦到180千瓦之间。以及255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充电桩。

今年。大众计划在中国建成超过500个充电站和6000多个充电桩,全面覆盖8个主要城市;到2025年,大众计划电桩数量17,000个,配备120千瓦至180千瓦,甚至超过30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桩。
以目前进度看,普通充电桩基本问题不大,但大功率充电桩的普及,由于技术不确定性尚需观察。
充电机器人,充电桩,壁挂式充电盒等多种补能方案
另外,在充电补能方式上,大众也带来了更加灵活的补能方案,即多种新款充电设备组合方案,包括充电机器人,充电桩,壁挂式充电盒等。
其中,壁挂式充电盒未来还将具备双向充电功能,可反向给家庭充电。该功能已经在大众车型上落地,ID.3反向充电后可供家庭用电5天以上。大众对于这一类车型的规划是,2030年达到500万台以上。

这意味着,大众的充电方式更加灵活,并且覆盖面更加广泛。比如在5星级酒店等第,用户或许并不需要将车专门开到充电桩附近,直接在门口召唤机器人充电即可。
大众在电池回收方面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它将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实现电池95%的原材料回收。并且专门建了一家动力电池电芯回收工厂,并在今年1月份顺利投产。
大众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也符合其一贯渗透产业链上游的作风。在传统内燃机时代,大众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均采取自供给的方式。考虑到大众未来的销售规模,其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全盘布局,形成闭环,更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带来更大的商业势能。

❺ 如何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

推动点一

发挥好“领跑者”计划的引领作用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光伏产业过去十年主要靠三个方面来降本:一是经验曲线,学习国外;二是规模效应,成本迅速下降;三是技术创新。目前经验曲线的效用已很低,规模效应降本也已接近“地板”,持续的技术创新则成为当下推动光伏产业升级发展、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的最有效的手段。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多来,高效高可靠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对先进技术的引导作用和光伏产品效率提升也十分明显。

记者查阅了一份《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2015年项目招商文件》,其中对光伏基地电站建设指标有严格的规定:如光伏电站首年系统效率不低于81%;单晶组件效率达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5%;逆变器应具备零电压穿越功能、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综合效率不低于98.2%等。很明显,部分技术含量低的光伏组件产品和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很难参与该计划。

作为我国首个“领跑者”计划项目———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的一期工程已于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

据了解,该项目共使用101.6万千瓦光伏组件,其中单晶硅组件60.9万千瓦,占比60%。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了“领跑者”基地项目招标工程,竞标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且技术实力强。

如成功中标去年“领跑者”基地项目的协鑫新能源、英利能源等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目前天合光能、汉能控股、晋能科技、阿特斯、晶科能源等众多有实力的光伏企业也都纷纷加入光伏“领跑者”计划。

据相关部门测算,与常规的组件相比,“领跑者”先进技术组件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单位面积装机容量5%~8%的提升,对促进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有明显影响。如今,在“领跑者”计划的引领下,不仅“领跑者”基地项目对先进技术和转换效率有明确标准,其他光伏项目也开始主动向“领跑者”看齐。例如,去年国内多个主流电站投资商在大型集中招标过程中,要求一般项目设备产品也需满足“领跑者”计划效率标准

李世民对记者说,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升级版的“领跑者”计划,会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领跑者”计划的技术引领作用,让更多新技术在光伏领域得到应用,这势必将会有效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

推动点二

全面实施竞价上网

2016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如今,在这个指导意见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光伏行业的发展潜力给激活了。这在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招标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据了解,基于上述指导意见,2016年的光伏“领跑者”计划专门增加了竞价上网的内容。其中去年10,在内蒙古乌海“领跑者”项目竞标中,英利能源以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格成功竞标,这一电价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让业内颇为震惊。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光伏平价上网的曙光。

据参与乌海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的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部分企业之所以敢于“低价竞争”,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在不断下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领跑者”项目中标企业可以优先上网、优先拿到补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较好的付款条件、启用最好的管理团队,动用最好的资本资源,使得类似于0.45元/千瓦时的价格也有可能实现微利。

纵观全球光伏市场,一些国家通过竞价上网同样也使得光伏发电价格实现了大幅下降。例如,2016年在阿联酋的光伏项目招标中,最低价格为2.42美分/千瓦时;在近日印度的一个光伏项目招标中,最低价仅为2.99美分/千瓦时。

李世民告诉记者,竞价上网既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领跑者”项目招标的一个手段,通过竞争可以重新洗牌,不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退出竞争。目的就是要促使光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调研员邢毅腾日前表示,2016年主要在8个“领跑者”基地采用竞价上网模式公开招标,平均每个项目比当地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降了2毛钱,预计节省补贴15亿元。2016年并未对普通项目采取竞价上网模式,为了促使光伏行业更快地降低成本,今年对普通项目也将采取竞价上网模式。

推动点三

优化电站规划设计

“在上网电价下调的同时,普通光伏电站项目也将全面开启竞价机制,由此,光伏电站将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在目前光伏发电应用模式多样化发展和光伏制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如何强化光伏电站建设前的精细化设计和设备选型工作,对于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光电分院院长肖斌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光伏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上表示,通过精细化、定制化的设计规则,将环境友好、景色优美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跨界融入到了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中,为光伏电站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

要想进行精细化、定制化的设计,光伏电站在规划选址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可以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形式建设光伏电站,这样可把传统产业的效益和光伏的效益进行一个互补和提升,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另外,针对复杂地形光伏电站的设计,三峡新能源总工程师吴启仁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我们应该对光伏子阵倾角及组串进行详细摸底,挑选坡度、朝向有利于光伏电站布置区域,要规避周围高大建筑物,在土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加大组件支架单位前后排间距,延长发电时间。”李世民还告诉记者,目前光伏电站设计可以优化的空间还有很多。例如,增加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可以提高发电量,减少逆变器的数量,可以节省成本,本质都是提高电站的收益率;电缆的损耗和使用量,也是优化设计重点要考虑的,通常电缆的敷设量,和阵列的排布、串并联走线、地形地貌、逆变房的位置有关。

在设备选型方面,如采用1500伏直流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直流电缆损耗,提高系统效率。据了解,其中协鑫在江苏阜宁东沟3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中采用了1500伏直流系统,在不增加电缆造价的情况下降低了光伏电站直流侧线损约30%,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约0.4%。

❻ 动力电池“跨过山和大海”,跨过100美元/kWh成本门槛

风驰电掣, 新能源 汽车 “跨过山和大海,也跨过人山人海”,也即将跨过动力电池100美元/kWh成本门槛。

100美元/kWh门槛

当下,电动 汽车 的制造成本仍然比汽油车高很多,高昂的购车费用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此前,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开局好,发展快,但当前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新能源 汽车 制造成本还比较高,难以与传统燃油车竞争。

而新能源 汽车 制造成本高,主要源于动力电池成本高,令人欣喜的是,电池成本正在加速下降。近日,来自 国际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一项分析显示:未来三年内锂离子电池价格将降至100美元/kWh以下。 该机构表示,在过去的8年中即从2012年到2020年,电池平均价格下降了82%。根据此项数据,到2023年当电池成本低于100美元/kWh时,那么电池在10年内的跌幅将达到86%,也就是每kWh下降580美元。

成本100美元/kWh被普遍认为是动力电池助力电动 汽车 能够PK燃油车的临界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只有当动力电池成本下降至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00元)/kWh,新能源 汽车 才能真正大规模推广使用。而国家新能源 汽车 创新工程项目组组长王秉刚认为,电动 汽车 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只有电池成本做到600元/kWh及以下时,才具备与传统燃油 汽车 抗衡的竞争力。

威马 汽车 首席数据官梅松林也表示, 目前电池成本大概是120-130美元/kWh,电池成本已经快接近临界点100美元/kWh了。 “临界点很快就会到来,电池成本的降低将会极大影响电动 汽车 的售价。”梅松林进一步说。

此外,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认为,燃油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它的成本降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而未来2-3年新能源车的成本将会降到与燃油车相当。“下一代电动车生命周期和成本一定会低于传统的燃油车,这是大势所趋。”肖勇作出判断。

进击73美元/kWh

敢问路在何方?只有降成本才有出路。业内专家分析认为, 电池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制造成本降低,以及工厂扩大规模,也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效应。 此外,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电池效率提高后,材料成本也会下降,新的化学成分价格更便宜。

“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在电池,而电池成本的下降需要依靠不断的技术革新。”孚能 科技 董事长王瑀表示。技术进步正在推动锂电池价格不断下降,同时交通和电网储能两大市场的用量增长也将使电池价格更具竞争性。

事实上, 全球主要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巨头的电池降本策略都在加速推进。 据悉,目前特斯拉正在进行所谓的“Roadrunner”计划,特斯拉电动 汽车 每kWh的成本有望下降至100美元。在此之前的2019年10月,特斯拉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商Hibar,当时特斯拉的目标是将每kWh电池成本降低到100美元;而如今特斯拉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而在前不久的电池日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新的更大的圆柱单体能量密度提升了数倍,功率是原来的6倍,续驶里程可增加16%。由于采用单晶阴极材料,钴含量减少至2%,并 在动力需求不同的产品上使用镍含量不同的电池。按照特斯拉的估算,这将使其电池成本降低56%。

从国内来看,兴业证券测算称,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成本从2015年的1.33元/Wh下降至2019年的0.67元/Wh。具体来看,据消息人士称,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成本已降至80美元/kWh以下,而电池的成本也降至60美元/kWh以下;宁德时代的NCM电池组接近100美元/kWh。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于2019年9月宣布推出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可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据宁德时代负责人透露,这项创新使得 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在使用同等电芯条件下可达到200Wh/kg以上 ,远高于传统电池包160Wh/kg以下的能量密度。此后不久,北汽新能源宣布,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全球首款搭载CTP电池包的车型,电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作为比亚迪新一代磷酸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增加了50%,成本降低了30%。据中信证券研究统计,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电池包平均成本为0.85元/Wh,替换成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后,预计成本将下降至0.6元/Wh。

如今,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正在向着100美元/kWh的成本关口阔步挺进。值得注意的是, HISMarkit还预测,到2030年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或将只有73美元/kWh。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正在进入快车道。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❼ 针对锂电池化成车间降本增效有那几个方向

锂电池生产车间的降本增效,我想首先从冲杯时的余料开始入手,如果余料少了或者说合格率提上去了,那么成本就降下来了,效益也增上去了。

❽ 电池企业如何优化生产结构,降低成本费用的

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迹败。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姿蔽颤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并蚂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❾ 怎样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

瑞典Impact Coatings公司的新型燃料电池双极板Ceramic MaxPhase将显着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本是目前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传统的金属双极板镀金的处理方法之外,Ceramic MaxPhase涂层提供了另一种防止双极板受腐蚀的选择。
Ceramic MaxPhase是一种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得到的抗腐蚀而又导电的陶瓷涂层。在经过2500小时以上的测试后,涂有Ceramic MaxPhase的不锈钢双极板表现出与镀金双极板相媲美的性能,这证明Ceramic MaxPhase已经能胜任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DMFC)上的应用。该技术在节约成本上体现出显着优势,可将燃料电池的镀层成本降低到每千瓦5美元,并有望提早达到2017年美国能源部目标的每千瓦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