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结转成本比例跟什么有关系
扩展阅读
猪肉什么地方价格便宜 2025-05-26 02:09:46
和钻石类似的是什么石 2025-05-26 02:08:57

结转成本比例跟什么有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3-26 03:55:52

A. 工程结转成本比例怎么算

1.结转成本比例是指工程中可结转的成本与总成本的比例。

2.结转成本比例的计算公式为:结转成本比例=可结转成本/总成本×100%。

3.结转成本的计算:可结转成本=工程预算-(实际完成工程支出-可抵扣支出);总成本=工程预算。

B. 一般纳税人结转成本依据什么结转金额怎么来

一般纳税人结转成本依据进项发票中的成本价计算出来进行结转的。

一般纳税人收到进项发票做库存商品分录,登记库存商品数量帐,开具销售发票,根据销售品名,销售数量*按照库存商品的成本价计算出销售成本金额。按此制做月度销售成本明细单。

根据《月度销售成本明细单》结转销售成本。

拓展资料: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纳税,并可凭进货发票进行税款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计算纳税,即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税,连同销售价款一并向买方收取(不进行税款抵扣),然后上缴税务机关。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该销项税额按照规定在销售额之外一并向购买方收取,其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

1.销售额的确定

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其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纳税人的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价外费用不包括以下项目:

(1)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2)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同时符合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买方和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这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

(4)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5)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2.销售额的计算

(1)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外汇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事先确定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2)纳税人进口货物,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算其应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如进口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范围的,其组成计税价格还应包括消费税税额,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4)混合销售行为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为货物的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的合计。

(5)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列顺序核定其销售额:

第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第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第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其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实际生产成本或销售外购货物的实际采购成本;该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6)对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但对逾期未收回包装物而不再退还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税。

(7)对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冲减折扣额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在征收增值税时,折扣额不得冲减销售额。

(8)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但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C. 成本按多少比例结转

成本的结转应该按实际成本金额来,而不是规定一个明确的结转比例,因为实际操作中,企业销售的金额可能有所差额,而且成本也根据其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没有明确的比例关系,比如,同样一批货,进价都是6元,有时候卖10元,有时候卖11元,但是都是按6元结转。

D. 结转成本怎么结转的按什么比例来结

结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不是按比例结转,而是按所销售库存商品的销售数量*加权平均进货单价计算的。零售企业可以按照毛利率结转销售成本,但是年底12月分,必须真是盘点并据实结转销售成本

E. 什么情况下需要结转成本结转多少呢

结转成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车间加工月末完成产品成本结转。在月末,把所需的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在把已入库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转出生产成本,那么生产成本的余额就为在产品的金额了,待下月在产品转出时,再将对应的生产成本转出至库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第二情况,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按照销售商品的名称及数量,分别从库存商品中结出其平均成本价,算出总成本,然后 做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拓展资料:
1、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此外,对非商品销售的发出商品的计算和结转,包括加工商品发出、商品短缺等,采用随发生随结转的方式。对其计算的单价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细账的当日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二是采用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2、结转成本计算要看用的是存货计量的哪种方法。存货计量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四种,这四种都会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就会影响主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加权平均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3、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F. 什么情况下要结转成本

问题一:什么时候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有两种方式,一是随时结转成本龚如在卖出去的时候结转成本,二是定期结转成本,如在月末结转成本.企业一般是在月末结转成本.

问题二:结转成本 都什么时候结转? 如果做习题,可以这样。但如果做账,这样确实会增加工作量。无论怎样,在销售产品后结转成本都是对的。

问题三:结转成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结转?结转的意思是什么?发明结转的人当初的想法是什么? 您好!
您应该是刚学财务的人员吧
结转是什么意思,在财务中结转就是把原来的记账科目汇总并归集至其他相应的科目中去。
举例子来说吧,就如做饺子,你平时做的科目就好比是做饺子的准备工作,零碎的。
包括买菜、做菜、剁馅、擀皮,成本结转之前也是一样,要有原材料入库,直接人工的计提,制造费用的记入。
好,前面步骤完毕,那就是包饺子,把你前面做的都汇合成一个动作:包!
成本结转就是把你前面的料工费都汇合成一个动作:结转!
出现的结果是场饺子做好了。
出现的结果是,成品成本结转出来了。
包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我要吃饺子。
结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我要知道产品的成本。

问题四:为什么要结转成本 有什么意义 结转成本主要是为了在期末时,核算经营成果的需要,若不结转成本,那就无法核算经营成果。如:
1、结转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问题五:什么结转 会计为什么要结转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结转的目的大体由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首先为了结出余额,如对存货“产成品”会计科目,要结转本月的生产成本即注销已销产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产成品的当前余额;其次,为了计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结转的成本费用类的科目很多,诸如制造费搐、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都要接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再次,为了计算利润,要把当期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都要接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最后,要在会计年度末把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到下个会计年度。相信我以上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就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异议,可随时和我连续,我愿意随时进行我们之间有意义的讨论!

问题六:为什么要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了才能算出利润是多少啊,说白了就是用成本抵收入,不然没结转成本就收入全额缴税了,而且你卖东西的话不可能没成本的吧

问题七:结转成本时间 成本是你销售时,有收入时产生的,销售一样库存,那样库存的价格即为成本,
所以有主营业务收入才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也是相对应的,所以有了其他业务收入才会有相应成本的产生。
差旅费就是进费用差旅费的,如果修理有成本(修理元件什么的)就进成本没有的话就不要了
按照08年的新会计准则收入不分主营和其他了,只有一个收入科目,在下面可以设明细的比如你们就可以设两个,销售和服务两个,成本能分就分不能分也没关系的
如果你是工业的部分费用也是要进成本的,但你是商业的,费用肯定是进费用的

问题八:什么情况下才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在确认“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所谓相应是指与该主营业务成本想对应的收入。具体解释如下:根据会计准则《收入》对收入的确认第五条条件:相应的成本要能够可靠计量。也就是说,主业业务成憨应当在收入确认时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成本,这样做也就体现上面所说的相应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在确认收入时,要应用配比原则,也就说确认一项营业收入,就必须要有营业成本与之配比。

问题九:会计 什么时候要结转成本?像这样 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

G. 月末结转成本是根据什么来结转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吗

月末结转成本是根据什么来结转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吗?

月末结转成本是根据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来结转的,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

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

某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示意图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请问工业会计在什么时候结转成本,是做主营业务收入时结转还是在月末结转?

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在产品完工后随完工产品按比例结转入“库存商品”的。做“主营业务收入”的时候结转的是“库存商品”,对应的是“主营业务成本”。

月末结转所有收入时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结转成本和费用是ji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

那么上述的结转完后如果是盈利或亏损是不是还要做一个分录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个步骤平时不用写,年底结账前才用写。

视同销售时.为什么不记主营业务收入再结转成本?

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上都有视同销售的概念,但是他们的范围是不同的。
增值税上的视同销售:本质为增值税“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的链条终止,比如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专案,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职工福利等等,而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
企业所得税上的视同销售:代表货物的权属发生转移,而会计上没有做收入处理
这两种发生时应当确认税费,但是会计处理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分类账月末要结转吗?

期末所有的成本费用类、损益类的科目均需要进行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是根据什么数字结转的呢?怎么结转?

主营业务成本是根据,库存商品的平均单价*销售数量。

员工购买公司的商品的收入是计入营业外收入还是主营业务收入呢?如果是主营业务收入需要结转成本不呢?

其实和企业正常的销售一样,但是员工价购买的,做账的时候要以市场价做销售收入,差价计算在员工福利,最终记录费用类科目,成本要结转
1、借:现金(银行存款) 员工价格
管理费用 (市场价与员工价差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市场价)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在期末结转时,主营业务成本是按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来确认的呢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是收入的确认条件之一,所以确认了主营业务收入就有主营业务成本,期末结转时只需将二者本期发生的汇总数分别转入本年利润即可,本期末没有余额。并不是谁按谁的来结转,而是发生时已匹配。

月末,结转本月损益类账户。主营业务收入9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3000元,营业外收入1000元,主营业务成本400

一、月末结转本月损益类账户,就是将损益类账户的本月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应分别“损”和“益”结转。
1、结转本月收入收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90 000
其他业务收入3 000
营业外收入1 000
贷:本年利润 94 000
2、结转本月费用损失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
贷:本年利润400
二、说明。本提问给出的资料不全,有其他业务收入,必然有相应的“其他业务成本”,否则不配比。主营业务收入90 000,而主营业务成本仅400,也不太合理。请检查账户的正确性。

发出商品,未收款的月末可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吗?

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