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独立核算、非独立核算、统一核算
独立核算: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会计核算。
非独立核算:是指单位从上级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款项从事业务活动,不独立计算盈亏,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报给上级集中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方式。
统一核算:是饮食服务业的一种核算组织形式。
举例:
独立核算:施工企业,一般以公司为独立核算单位;工区(处)厂、站或施工队等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内部独立核算单位所属的施工队、车间等为内部核算单位。
非独立核算:单位从上级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款项从事业务活动,不独立计算盈亏,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报给上级集中进行会计核算。
负责统一领导的中心店(亦称总店或基层店)为独立核算单位,中心店要统一核算所属单位的收支和盈亏。
(1)独立成本核算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的区别如下:
1、包括范围不同
非独立核算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而独立核算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2、计算方法不同
非独立核算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而独立核算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性质范围不同
非独立核算:一般指工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
而独立核算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企业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② 会计上说的“独立核算方式”是什么意思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解析:
所谓独立核算方式是指企业单位对其本身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独立的记账、算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并对其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实行独立核算方式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供生产、经营活动用的资财,在银行中独立开设账户,并对外办理结算业务,具有完整的凭证、账簿系统,独立编制计划,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于有些独立核算的单位,如果会计核算业务不多,也可不单独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而只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③ 单独核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具有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地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
④ 独立核算与分别核算概念一样吗
问:独立核算与分别核算概念相同吗?
校解析答案: 独立核算是指的是一个部门是自己单独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单独进行申报纳税非独立核算指的是自己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由上一级单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有上一级单位进行纳税申报未分别核算,与分别核算是对应的,指的是同一个单位内部对不同经营项目的核算,是否分开核算。
非独立核算、独立核算是对应的,指的是一个部门是自己单独进行核算申报纳税,还是并入企业整体中进行核算,而不是自己单独核算。如A企业经营销售一般货物,又进行运输业务,则属于兼营。此时的运输部门是非独立核算的;如果这个运输部分是独立核算的,则这个运输部门就要自己申报纳税了,与这个企业A是无关的。
最后一科《高等数学(一)》93分,毕业了,感谢校。
今天出成绩了,《公文写作与处理》61分,《管理学基础》73.5分,《市场营销(乡镇)》90.5分。
⑤ 独立核算与非独立核算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核算。非独立核算又称报帐制,是把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日常业务资料,逐日或定期报送上级单位,由上级单位进行核算。
2、特点不同
独立核算单位的特点是:在管理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在当地银行开户;独立进行经营活动,能同其他单位订立经济合同;独立计算盈亏,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并有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
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特点是:一般由上级拔给一定数额的周转金,从事业务活动,一切收入全面上缴,所有支出向上级报销,本身不单独计算盈亏,只记录和计算几个主要指标,进行简易核算 。
分支机构一般都是非独立核算,尤其是在办理分支机构的税务登记时,一般都写非独立核算,否则就需要设置企业所得税税种,按照法人企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3、形式不同
独立核算指的是一个部门自己单独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且单独进行申报纳税;非独立核算指的是自己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由上一级单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由上一级单位合并申报纳税。
(5)独立成本核算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分支机构选择“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完全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无论是否独立核算,在税收管理层面上,没有任何区别。
1、增值税、消费税
这两个税种,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由分支机构独立申报缴纳。
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人,经审批后,增值税可以由总机构汇总缴纳,分支机构按审批后的比例预缴。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人,经审批后,消费税可以由总机构汇总缴纳,各分支机构不再缴纳。
以上规定,不区分分支机构是否“独立核算”,税务征管层面一视同仁。
2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因此,分支机构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地点会不相同。
理论上讲,“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个人所得税应该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的个人所得税,可能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也可能在总机构所在地缴纳,需要看工资由谁发放。
以上规定,不区分分支机构是否“独立核算”,税务征管层面一视同仁。
3、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纳税人对于“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出现理解偏差最多的一个税种。很多纳税人认为“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需要独立完成汇算清缴工作,“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不必要独立完成汇算清缴工作。
正确的认知是:无论是“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都无需独立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4、其他税种
除了上述4大税种,分支机构应缴纳的其他税金,由各分公司独立完成申报缴纳,不区分是否独立核算。
⑥ 分公司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区别
注册公司时登记为有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两种形式,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独立核算是与非独立核算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以下几点:1、独立核算指的是一个部门自己单独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且单独进行申报纳税;非独立核算指的是自己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由上一级单位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并由上一级单位合并申报纳税。
2、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下面可以有多个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比如企业驻外地的办事处、商业企业下设的门店,建筑业企业下设的项目部,工业企业下设的销售部等,都有可能是非独立核算的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十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⑦ 什么是“独立核算”
独立核算是指具有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地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
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它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有独立经济的自主权,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办理各项收支结算业务;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进行全面的会计核算;单独编制预算和计算盈亏。
分支机构
独立核算或非独立核算属于税务上规定。一般情况下,在当地负有流转税纳税义务,即需要登记为独立核算性质分公司。也即是说,在当地从事经营活动的,就需要登记为独立核算性质。
分支机构在当地不从事经营活动,只是负责联络、售后服务等业务,在当地不涉及流转税的缴纳,可以登记为非独立核算性质。
因此,判断的关键在于分公司是否从事经营活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是否在当地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
⑧ 什么是独立核算
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可对外办理结算,独立编制计划,单独计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都实行独立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独立核算单位通常单独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并具有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包括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帐簿,应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及进行分析和检查的方法与程序等。施工企业,一般以公司为独立核算单位;工区(处)厂、站或施工队等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内部独立核算单位所属的施工队、车间等为内部核算单位。
⑨ 有资深会计从业者能解释下什么叫“独立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吗
是指在核算成本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入库,领料,库存,成品,半成品,成本核算方法。各处环节皆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企业怕质,制订出符合公司管理的一整套方案,并在各个环节中独立操作或管理,来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
⑩ 单独核算和独立核算有什么区别
1,对象的对称不同。单独核算是从核算内容上进行区分引出的结果,对称于一般核算,如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故要对专款进行单独核算;独立核算是非独立核算的对称,如不用把本单位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日常业务资料逐日或定期报送上级单位、由上级单位进行核算。
2,适用范围不同。单独核算是针对不同业务而言,是在每个单位法定账簿之内对特定业务(一般是税务上的要求)进行明细核算。独立核算是针对不同会计主体而言的,每个单位有且只能有一套法定账簿。
3,描述对象不同。单独核算是对核算方式的表述,独立核算是对某一主体核算能力的表述。
(10)独立成本核算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单独核算是指《农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农业企业对内部各种类型的农业承包单位,包括家庭农场在内,以及农业企业所属的工业、商品流迩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也应赋予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并据以划分划小核算单位,部分所属企业还可单独向银行开户,办理存贷业务。
独立核算是“非独立核算”的对称。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会计核算。凡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可对外办理结算,独立编制计划,单独计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都实行独立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
独立核算单位通常单独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并具有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包括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帐簿,应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及进行分析和检查的方法与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