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判断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一定获取经济利润 这句话是对的吗
不对 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均衡的条件 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是利润的条件 经济学分析更关注均衡
❷ 对于厂商来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意义是什么
边际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当边际利润>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增量比引起的成本增量大,说明企业还没有达到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产量规模,此时,企业应该扩大产量。
当边际利润<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比所能获得的收益增量要大,说明企业应该减小产量。
当边际利润=0时,企业达到最优的产量规模。
❸ 如何理解“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请通俗地解释
通俗解释,边际成本:每多生产一个东西,你就要多掏的成本边际收益:解释雷同边际成本,就是每多卖出去一个东西,多赚的钱。1.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处于一个灵界点,说明最后的这个产品不赚不赔,那么如果继续扩大生产量就会增大成本。2.边际成本,比如不管你生产多少东西你都要花费A元,而每件东西生产过程中还要花费B元,当你要生产N件东西的时候,你的成本是N*B+A,。当你要生产第N+1件东西的时候,你的成本变成了(N+1)*B+A,多出来的实际上就是B,也就是每件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也就是你现在的边际成本3.因为在一定产量的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件产品上面的固定成本就会越少,就好比,你现在生产东西的固定成本是10万,变动成本是1万,那么你生产十件东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2万,如果你要生产20件东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1.5万。产量要在一定范围内是因为,当边际成本等于最小的平均成本的时候是最好的,因为市场购买力是一定的,如果继续加大产量,只会增加成本,并不能增加销量,从而会减少利润
❹ 试解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边际收益,是指在生产过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增量。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企业有利可图,企业将增大生产量;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企业发生亏损,企业将减少生产量。因此,只有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企业才实现利润最大化。
❺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1.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第三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2.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3.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4.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6.在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销售量同价格成反比。
7.如果需求弹性大于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于价格降低的百分比,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增加,尽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下降,边际收益为零。
8.如果需求弹性小于这时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平均收益更快下降,边际收益为负数。
9.: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10.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
11.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12.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13.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
14.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15.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16.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
17.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
18.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
19.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20.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
21.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22.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
23.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24.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
25.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26.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27.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28.边际成本的作用: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29.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30.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31.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32.边际成本的计算: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和概念不一致。
33.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
❻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为什么是最佳状态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为什么是最佳状态?
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获得的收益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首先你要知道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先是递减然后是递增的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增加一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总利润会随之增加
当厂商增加的产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边际成本就开始增加,在增加到等于边际收益之前,增加产量都会是总利润增加,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后,每多生产一单位获得的收益小于成本,多生产多亏损
所以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总利润是最大的
你的错误在于只考虑到单位产品,而没有考虑到量
总利润=单位产品利润*总产量
❼ 为什么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决定其产量和价格.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决定其产量和价格,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当产品生产量达到一定时,再继续增加产品生产量,收益会逐渐降低。相对应的是,当边际成本递增,即多增加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逐渐上升。所以,当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的产量为最佳产量,在这个产量上所得到的收益即是最大收益,这时是单位收益最多也是成本最低的时候。
而成本决定价格。当单位产品价格高于单位产品成本时,企业有利可图;而单位产品价格低于单位产品成本时,企业会发生亏损。所以,在产量一定条件下,价格决定了企业的收益和利润。
❽ 怎么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利润最大。
请注意,是边际成本,不是平均成本
你看的书不是系统的经济学教材吧??
MC=MR=P=AR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价格=平均收益
这是完全竞争下的利润最大化
❾ 为什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呢·
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边际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销售收入低于保本点时,收益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
2、当销售收入等于保本点时,收益刚好补偿固定成本。
3、当销售收入高于保本点时,收益除补偿固定成本外,产生利润。
(9)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说明什么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1、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2、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❿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意味着什么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边际分析法
从杭州开往南京的长途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说起“边际”这个词,许多人觉得有点神秘,其实说透了你就知道,你经常也会不自觉地用这个概念来分析问题。
“边际”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增加的”的意思,“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的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比如说,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一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所以,边际这个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作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还使经济学能运用数学工具。边际分析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的关系可以用微分来表示。由此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对推动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兴趣的看一点更高深的经济学着作就会体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