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怎么计算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在时间上必须填写某一具体的日期。而应收账款则需要根据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对应坏账准备计提(对于经济业务频繁的企业预付的贷款计入预收账款,之后缴纳的贷款计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计算公式: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应收账款存货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包括建立应收账款核算办法、确定最佳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严格赊销手续管理、采取灵活营销策略和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等几方面内容。
重视信用调查
对客户的信用调查是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查阅客户的财务报表,或根据银行提供的客户的信用资料了解客户改造偿债义务的信誉,偿债能力,资本保障程度,是否有充足的抵押品或担保,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情况,进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作为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信用的依据。
控制赊销额度
控制赊销额是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就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赊销额度,对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限额。必须将累计额严格控制在企业所能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为了便于日常控制,企业要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金额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B.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计算公式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年末数的计算方法是: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半成品和成品(各个科目期末数的相加)。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到达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在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实质上也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应根据 "材料采购"、 "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而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后的金额填列。生产成本期末借方余额为“在产品”,通常会计核算时,在产品只包括直接材料。
(2)应收账款存货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之间的勾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
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有多少等等。
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C.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怎样算啊
应收账款=应收明细借方余额+预收明细借方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明细贷方余额+预付明细贷方余额
应收甲借方余额2000,预收乙借方1000
应付A贷方余额1000,预付B贷方500
应付=1000+500=1500
应收=2000+1000
D. 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怎么算的及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于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账款等于期初应收加期末应收除以二,应收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平均存货等于期初存货加期末存货再除以二,都是平均数,流动资产周转率等于收入除以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资产等于年初流动资产加年末流动资产再除以二。
E. 简述应收账款功能与成本的内容
应收账款主要功能有:一是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在金融理财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赊销对产品促销、市场开拓、提高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存货相较应收账款而言,要多支出管理费、仓储费等费用。
应收账款的成本具体包括:
1、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制定信用政策的费用、对客户资信状况调查与跟踪的费用、信息收集费用、应收账款记录簿记与监管费用、收账过程中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工资薪金、法律诉讼费、讨债公司收费等其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费用。
2、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机会成本率×变动成本率。
注:应收账款会占用企业一定量的资金,而企业若不把这部分资金投放于应收账款,便可以用于其他投资并可能获得收益,例如投资债券获得利息收入。这种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主要是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同时,坏账成本一般用下列公式测算: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拓展资料: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将来发生的债权。前者如已经发生并明确成立的债权,后者是现实并未发生但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债权。
F. 会计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处理
一.存货的成本构成: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通过购买的存货的成本由A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通过经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由A采购成本,B加工成本以及C其他成本构成。 A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保险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B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薪酬)和制造费用 C其他成本指除AB外使存货达到现状的其他支出 无助于使存货达到现状的非正常消耗(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消耗)不能计入存货成本,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二.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1. 先进先出法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期初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期初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期末成本=期末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发出成本=期初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期末成本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4. 个别计价法
G. 计算应收账款成本
(1)不改变信用政策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平均收现期
=60%×15+40%×80%×30+40%×20%×40=21.8(天)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4×100/360×21.8×60/100×12%+2×300/360×21.8×240/300×12%=5.2320(万元)
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4×20%×50+2×20%×200)×12%=14.4000(万元)
平均应付账款应计利息
=(4×20%×50+2×20%×200)×30%×12%=4.3200(万元)
(2)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70%×10+30%×50%×20+30%×50%×40=16(天)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1200×40%/360×16×60/100×12%+1200×60%/360×16×240/300×12%=4.6080(万元)
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40%×1200/100×25%×50+60%×1200/300×25%×200)×12%=21.6000(万元)
平均应付账款应计利息
=(40%×1200/100×25%×50+60%×1200/300×25%×200)×40%×12%=8.6400(万元)
(3)每年损益变动额:
增加的收入
=1200-(4×100+2×300)
=200(万元)
增加的变动成本
=(1200×40%×60/100-4×60)+(1200×60%×240/300-2×240)=144(万元)
增加的现金折扣
=1200×70%×5%-(4-100+2×300)×60%×2%=30(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4.6080-5.2320=-0.6240(万元)
增加的存货应计利息
=21.6000-14.4000=7.2000(万元)
增加的应付账款节省的利息
=8.6400-4.3200=4.3200(万元)
增加的固定成本=130-120=10(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
=1200×30%×50%×10%-(4×100+2×300)×40%×20%×10%=10(万元)
增加的税前收益
=200-144-30-(-0.6240)-10+4.32-7.2-10=3.7440(万元)
由于信用政策改变后增加的税前收益大于零,所以,公司应该改变信用政策。
H. 应收账款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指的是平均周转期内应收账款的平均数。
应收账款的功能是?
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包括扩大销售和减少库存。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
移动端题库:http://m.hqwx.com/tiku/cjkj/?utm_campaign=hehuoren
PC端题库:http://hqwx.com/tiku/cjkj/?utm_campaign=hehuoren
I. 资产负债表里的应收账款应该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在时间上必须填写某一具体的日期。而应收账款则需要根据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对应坏账准备计提(对于经济业务频繁的企业预付的贷款计入预收账款,之后缴纳的贷款计入应收账款)
(9)应收账款存货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预定应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费,可将本科目设为1122 应收保费科目,并按照投保人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金融)应收的手续费和佣金,可将本科目改为“1124 应收手续费及佣金”科目,并按照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不包括各种非经营活动发生的应收款项。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采用递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吸引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等,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垫费用时做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