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加强预控成本
扩展阅读
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怎么买 2024-05-02 21:08:40

如何加强预控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1-27 10:09:07

❶ 如何控制建安成本

这里我们先要弄清楚房价“成本清单”公布的是什么?房价成本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地价、建安成本、各项配套费用和运营成本四部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前三项都是政府有关部门掌握的,而第四项指的是开发商的平均运营成本。虽然每个楼盘的运营成本有差异,但一般开发商会控制其占商品房销售价格一定的比例。
建安成本是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的简称,包括建材费、人工成本、机器使用费,水电线路安装费等。建安成本在总体房产成本中的比例大约为40%
浅谈如何控制房地产开发成本

邸国永

近年来,房地产业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单纯依靠简单的战术措施已难以保证在激烈地竞争中维持长久的竞争力。经营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开发商所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也随之突出,在经营战略中居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因为,在短期内,开发商所定位的产品价格受到市场的约束,市场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开发商无法左右,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就成了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

一、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开发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此阶段所做的项目策划书、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在这一阶段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成本管理。

1.组织优秀的项目团队

项目行性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策划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公司需要组织一个由集团公司和地产公司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项目组,成本控制人员要参与投资决策阶段的具体工作。项目组应由以下人员组成:建筑师、造价工程师、营销人员(或委托专业策划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投资分析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组应完成从市场调研、产品策划、产品定位、风险分析到投资估算与分析的全过程工作。其中,成本控制人员主要对城市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形势、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状况、政府费税情况、贷款利率等做出充分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2.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

(1)土地开发成本
土地成本支出约占项目总支出的20-30%,因此对土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开发风险和升值空间,其成本的确定应包含:
①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可参考政府近期出让的类似地块,并结合其位置及周边状况、建筑容积率等进行修正估算。
②土地征用费、城市配套费、拆迁安置补偿费
土地征用费、城市配套费均有具体规定。开发企业在与政府协商时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针对性地对项目所涉及的各项市政大配套进行实际调研,对管线的增容、道路的拓宽、公建的配套作充分估计。拆迁安置补偿费一般采用货币补偿,其费用可参照近期类似项目。

(2)前期工程费用估算
前期开发费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3%左右,但因各地实际收费差异也有很大差别。“三通一平“"和临时设施费应根据实际估算,并结合实际状况充分发挥临时设施对项目建设的相对永久性,从而相对降低开发成本。
前期工程费用的其它费用较为繁多,规定费率与实际收费有差异,开发商应注意同相关部门协调。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许多规费由硬性指标转变为市场调控,开发商应确保其既符合政府政策要求,又满足项目开发利益。

(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成本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45-55%,因地域差异比例数也不尽相同。其成本分析应首先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形势,掌握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总体状况。调研近期类似项目造价指标,了解市场人工、材料变动情况,对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修正,合理科学地确定项目的建安成本指标。并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开发成本进行分析优化,共同确定产品定位。

(4)社区管网、配套设施、小区智能化费
社区管网费用对于一些中档楼盘社区一般为项目总支出的6%左右。在决策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是对市政大配套的一次网站的供应能力及区内网站的设置进行了解、分析,做好估算。
区内配套应坚持在不影响产品品质定位及差异化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简配套,同时考虑配套项目的可经营管理性,为项目后期的物业经营运作打好基础;配套也包括社区规划配套,应考虑其适应性。
小区智能化的定位应坚持"宁精勿多、满足基本所需"的原则,繁琐的智能化系统的维护和运行费用将给物业经营管理增加难度,而且技术折旧非常快。

(5)园林环境工程费
园林环境一般为项目总支出的3-5%,其成本应同项目的定位相关联,也与项目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

(6)投资决策阶段的费税分析
管理费:根据城市地域特点一般确定为销售收入2-3%。
销售费用:一般确定在销售收入的2-3%,销售费用的控制应注意选择好适当的广告媒体,处理好售楼处、样板房的设置方法及定位。
财务费用:投资决策阶段应对财务费用做好充分估计,正确运用资本的杠杆,以最少的财务费用满足项目资金链的连续性。资金的使用成本将对开发商最终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税金:在决策阶段,开发商应根据政府有关规定估算,并争取获得政府支持,减免部分税费。在二线城市,税费的减免对于异地开发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7)不可预见费及风险分析
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可预见费及风险一般为除去土地开发费用外的直接成本的3-5%。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组应做好项目的土地成本变化、建造成本变化、房屋售价变化、开发周期、容积率、贷款利率、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基本保证风险成本小于项目净利润的5-8%。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5%以上。在此阶段,成本控制人员通过恰当地与开发商的建筑师、设计院的设计师密切配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方法和措施有:

1.根据项目定位确定合理的容积率
项目容积率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销售收入和建造成本。尽可能确定一个基本控制区间,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并结合项目地形特点建造环境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率。

2.做好设计方案的评审,加强设计方案优化
成本控制人员应对设计方案的结构体系、基础造型、平面布置进行成本分析,向建筑师提出建议,使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同时,对设计方案的计算过程进行评审,杜绝人为因素的保守扩大,尤其在设计系数的取值上。

3.实行限额施工图设计,明确奖惩办法
对设计单位施工图限额设计指标有:
(1)每平方米钢筋含量指标;
(2)每平方米砼含量指标;
(3)单位施工图预算指标;
(4)设计变更费用限额指标。

4.加强设计质量检查监督,减少设计变更费用
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开发商本身人力资源不足,可整合社会资源,增强事前控制的力度。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应明确规定因设计质量不足所造成变更的制约措施。给设计阶段必要的时间,也是减少或杜绝"三边工程"的必要条件。

三、招投标与合同洽商阶段

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的洽商确定是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很多相关法律文本均在此阶段完成,许多隐患和难点也是在此阶段留下的,这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运作期间的成本管理和结算工作。因此,成本管理人员在此阶段,应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使工程招投标清晰、有条理,使工程合同符合项目要求。

1.做好招投标工作的几个主要措施
根据项目整体施工计划制订详尽的招投标计划,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施工单位、建筑材料、政策法规等信息库,为招投标储备信息资源。制订招标计划的同时,应明确招标原则,界定承包方式、范围、支付款办法及甲供材料的范围、方式、分包项目等主要合同洽商条款。

招标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要方法有:
(1)单位工程方面:以采用总承包方式为主,部分项目分包。单位工程实行平方米造价包干或总价包干方式,对于有规模效益的分项工程,如门、窗、楼梯栏杆等采用分包,同样实行单方造价包干。
(2)甲供材料方面:对于涉及工程品质的材料(如外墙漆、装饰材料等),宜采用统一甲方供料,一些大宗主要机电设备也应甲方自行采购。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因季节因素价格变动较大的某些材料(如水泥、钢材等),也可充分发挥开发商的规模效益进行甲供。甲供材料价格也应通过竞标定价,公司必须确保比承包商有价格优势,避免损伤承包商的积极性。
(3)区内配套及园林景观工程方面:宜采用清单报价形式招标,同时招标时应对主材的规格、品质予以明确。
(4)智能化工程方面:宜采用清单报价方式招标,合同价款应采用可调价款的方式。招标时应约定主要材料价格的调整幅度差值,结算时,超过此差值,其价格将进行调整(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降幅大,智能化系统由施工到投入正常使用时间跨度大)。
(5)土石方工程方面:区内的土石方平衡工程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在招标时宜选择专业公司进行施工,专业公司之间可采用单方报价的竞争方式进行投标、竞标。
招投标工作环节多,有力的监控将避免决策失误、成本失控。一方面,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详细审查其单位的信誉、经济状况、操作能力,避免"鱼目混珠"扰乱投标环境,给招标带来难度,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加强对标底的审核。标底的计算过程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人为因素较多的特点。企业应建立复核机制,避免标底偏差所产生的成本提高或投标单位盲目低价中标给工程管理及结算工作带来困难。

2.合同管理体系中的成本控制
(1)合同的严密性
除正常应明确的合同条款外,还应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计价方法、特殊工艺的计价方法、违约处理方法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处理方法等进行明确,以便避免结算时产生分歧和矛盾。
(2)合同的可操作性
合同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发、承包方能够实际执行。避免承包方为取得工程盲目承诺不可能实现的条款,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以及项目的各项计划的实施。

四、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与开发商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往往存在差异,要想建造出优质的楼盘,公司须在一些关键管理环节上建立严密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体现在成本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1.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监督和管理
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处于一个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之中。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应明确:操作流程、流程环节中的责任人、责任人的管理权限、流程环节的确认时限、否决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让施工单位明晰该操作体系,以便于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为结算打好基础。

2.加强设备和材料的品质与价格管理
完善的设备、材料管理体系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必要条件,通常操作方式有:
(1)自行采购
自行采购既能起到成本控制作用,又避免双方结算时产生分歧。如大型机电设备(电梯、空调等)、外立面装饰材料(外墙漆、饰面砖等)等一些对项目品质影响较直接,同时价格较高又易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的材料要自行集中采购。园林景观工程所用的部分材料,也可通过竞标自行采购。
(2)总承包单位采购
开发商对一些建筑常用的地材、通用材在限定品质、性能的前提下,可让承包单位采购,这样可发挥承包商比开发商更熟悉市场的优势,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3)甲方限价承包单位采购
一些没有一次性包死的工程,主要材料价格可通过发、承包方共同议定一个价格确认程序来确认价格,结算时按限定价格结算,限价时应明确价格时限及范围。
上述材料采购的三种方式都应在样板、样品认证制度、进场验收确认制度监控下才能投入使用。

3.加强资金计划执行的监控
(1)资金计划是建立在项目的各项合同已确定且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已确认合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成本控制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在前期相互协调,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2)施工阶段的工程款支付是以资金计划为基础的,它应同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在这样一个总框架下监控项目,可使工程管理更加清晰。当月实际发生额的增减超过资金计划一定比例时,成本控制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阐明原因,严重时,提出成本预警和工程进度预警。
(3)资金计划与成本的动态控制相结合,可使公司更好的掌控项目的运行,使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工程支出处于良性循环。

五、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结算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大量性、集中性、复杂性"。为避免结算时产生主观上的错误和漏洞及客观上的疏忽应建立以下机制:

1.会议确认制
结算原则采用会议确认制。通过结算会议确定结算方法、人选、结算期限、除正常结算项目之外所发生的特殊问题以及合同没有约定或双方分歧较大的项目。

2.二次复核、审计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二次复核、审计机制,使结算工作处于受监控状态。一方面,加强内部制约;另一方面,减少工作失误。具体操作人员应聘请经验丰富的造价人员也可委托中介机构。

3.奖惩制度
结算完毕后,对照成本目标进行分析、整理,并分别就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含本企业设计管理部门)、监理单位的现场签证(含本企业工程部)的管理情况,进行成本控制的程度分析,视具体情况给予奖罚。

总之,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其控制的重点在于前期的决策、设计阶段的预控、招投标与合同洽商中的精确布控以及施工与结算阶段的严控。尤其在二线城市开发项目的利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更应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做好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公司赢得最大的利润。

❷ 如何进行成本预控

在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即将或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先的造价控制的能力,是预算人员必修的一种工作技能。
如何进行成本预控呢?首先要对即将或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解,之后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根据施工方案对 预算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的施工工艺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工程师参考,从而达到最优施工方案的目的。另外,在合同中约定比例也是很重要的。针对合同比例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核,使之达到最低金额。对于可能的变更,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成本变化程度提出合理建议。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成本增加与工期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工期变化对销售的影响。

❸ 成本控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树立低成本高产出的理念。

  2. 设立绩效工资,成本高低做为绩效工资的标准之一。例如销售费用

  3. 明确成本责任。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制造费用。采购部门负责材料费

❹ 如何合理的控制成本

浅谈如何控制房地产开发成本

邸国永

近年来,房地产业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单纯依靠简单的战术措施已难以保证在激烈地竞争中维持长久的竞争力。经营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开发商所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也随之突出,在经营战略中居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因为,在短期内,开发商所定位的产品价格受到市场的约束,市场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开发商无法左右,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就成了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

一、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开发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此阶段所做的项目策划书、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在这一阶段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成本管理。

1.组织优秀的项目团队

项目行性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策划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公司需要组织一个由集团公司和地产公司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项目组,成本控制人员要参与投资决策阶段的具体工作。项目组应由以下人员组成:建筑师、造价工程师、营销人员(或委托专业策划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投资分析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组应完成从市场调研、产品策划、产品定位、风险分析到投资估算与分析的全过程工作。其中,成本控制人员主要对城市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形势、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状况、政府费税情况、贷款利率等做出充分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2.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

(1)土地开发成本
土地成本支出约占项目总支出的20-30%,因此对土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开发风险和升值空间,其成本的确定应包含:
①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可参考政府近期出让的类似地块,并结合其位置及周边状况、建筑容积率等进行修正估算。
②土地征用费、城市配套费、拆迁安置补偿费
土地征用费、城市配套费均有具体规定。开发企业在与政府协商时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针对性地对项目所涉及的各项市政大配套进行实际调研,对管线的增容、道路的拓宽、公建的配套作充分估计。拆迁安置补偿费一般采用货币补偿,其费用可参照近期类似项目。

(2)前期工程费用估算
前期开发费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3%左右,但因各地实际收费差异也有很大差别。“三通一平“"和临时设施费应根据实际估算,并结合实际状况充分发挥临时设施对项目建设的相对永久性,从而相对降低开发成本。
前期工程费用的其它费用较为繁多,规定费率与实际收费有差异,开发商应注意同相关部门协调。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许多规费由硬性指标转变为市场调控,开发商应确保其既符合政府政策要求,又满足项目开发利益。

(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成本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45-55%,因地域差异比例数也不尽相同。其成本分析应首先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形势,掌握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总体状况。调研近期类似项目造价指标,了解市场人工、材料变动情况,对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修正,合理科学地确定项目的建安成本指标。并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开发成本进行分析优化,共同确定产品定位。

(4)社区管网、配套设施、小区智能化费
社区管网费用对于一些中档楼盘社区一般为项目总支出的6%左右。在决策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是对市政大配套的一次网站的供应能力及区内网站的设置进行了解、分析,做好估算。
区内配套应坚持在不影响产品品质定位及差异化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简配套,同时考虑配套项目的可经营管理性,为项目后期的物业经营运作打好基础;配套也包括社区规划配套,应考虑其适应性。
小区智能化的定位应坚持"宁精勿多、满足基本所需"的原则,繁琐的智能化系统的维护和运行费用将给物业经营管理增加难度,而且技术折旧非常快。

(5)园林环境工程费
园林环境一般为项目总支出的3-5%,其成本应同项目的定位相关联,也与项目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

(6)投资决策阶段的费税分析
管理费:根据城市地域特点一般确定为销售收入2-3%。
销售费用:一般确定在销售收入的2-3%,销售费用的控制应注意选择好适当的广告媒体,处理好售楼处、样板房的设置方法及定位。
财务费用:投资决策阶段应对财务费用做好充分估计,正确运用资本的杠杆,以最少的财务费用满足项目资金链的连续性。资金的使用成本将对开发商最终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税金:在决策阶段,开发商应根据政府有关规定估算,并争取获得政府支持,减免部分税费。在二线城市,税费的减免对于异地开发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7)不可预见费及风险分析
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可预见费及风险一般为除去土地开发费用外的直接成本的3-5%。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组应做好项目的土地成本变化、建造成本变化、房屋售价变化、开发周期、容积率、贷款利率、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基本保证风险成本小于项目净利润的5-8%。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5%以上。在此阶段,成本控制人员通过恰当地与开发商的建筑师、设计院的设计师密切配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方法和措施有:

1.根据项目定位确定合理的容积率
项目容积率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销售收入和建造成本。尽可能确定一个基本控制区间,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并结合项目地形特点建造环境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率。

2.做好设计方案的评审,加强设计方案优化
成本控制人员应对设计方案的结构体系、基础造型、平面布置进行成本分析,向建筑师提出建议,使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同时,对设计方案的计算过程进行评审,杜绝人为因素的保守扩大,尤其在设计系数的取值上。

3.实行限额施工图设计,明确奖惩办法
对设计单位施工图限额设计指标有:
(1)每平方米钢筋含量指标;
(2)每平方米砼含量指标;
(3)单位施工图预算指标;
(4)设计变更费用限额指标。

4.加强设计质量检查监督,减少设计变更费用
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开发商本身人力资源不足,可整合社会资源,增强事前控制的力度。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应明确规定因设计质量不足所造成变更的制约措施。给设计阶段必要的时间,也是减少或杜绝"三边工程"的必要条件。

三、招投标与合同洽商阶段

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的洽商确定是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很多相关法律文本均在此阶段完成,许多隐患和难点也是在此阶段留下的,这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运作期间的成本管理和结算工作。因此,成本管理人员在此阶段,应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使工程招投标清晰、有条理,使工程合同符合项目要求。

1.做好招投标工作的几个主要措施
根据项目整体施工计划制订详尽的招投标计划,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施工单位、建筑材料、政策法规等信息库,为招投标储备信息资源。制订招标计划的同时,应明确招标原则,界定承包方式、范围、支付款办法及甲供材料的范围、方式、分包项目等主要合同洽商条款。

招标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要方法有:
(1)单位工程方面:以采用总承包方式为主,部分项目分包。单位工程实行平方米造价包干或总价包干方式,对于有规模效益的分项工程,如门、窗、楼梯栏杆等采用分包,同样实行单方造价包干。
(2)甲供材料方面:对于涉及工程品质的材料(如外墙漆、装饰材料等),宜采用统一甲方供料,一些大宗主要机电设备也应甲方自行采购。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因季节因素价格变动较大的某些材料(如水泥、钢材等),也可充分发挥开发商的规模效益进行甲供。甲供材料价格也应通过竞标定价,公司必须确保比承包商有价格优势,避免损伤承包商的积极性。
(3)区内配套及园林景观工程方面:宜采用清单报价形式招标,同时招标时应对主材的规格、品质予以明确。
(4)智能化工程方面:宜采用清单报价方式招标,合同价款应采用可调价款的方式。招标时应约定主要材料价格的调整幅度差值,结算时,超过此差值,其价格将进行调整(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降幅大,智能化系统由施工到投入正常使用时间跨度大)。
(5)土石方工程方面:区内的土石方平衡工程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在招标时宜选择专业公司进行施工,专业公司之间可采用单方报价的竞争方式进行投标、竞标。
招投标工作环节多,有力的监控将避免决策失误、成本失控。一方面,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详细审查其单位的信誉、经济状况、操作能力,避免"鱼目混珠"扰乱投标环境,给招标带来难度,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加强对标底的审核。标底的计算过程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人为因素较多的特点。企业应建立复核机制,避免标底偏差所产生的成本提高或投标单位盲目低价中标给工程管理及结算工作带来困难。

2.合同管理体系中的成本控制
(1)合同的严密性
除正常应明确的合同条款外,还应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计价方法、特殊工艺的计价方法、违约处理方法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处理方法等进行明确,以便避免结算时产生分歧和矛盾。
(2)合同的可操作性
合同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发、承包方能够实际执行。避免承包方为取得工程盲目承诺不可能实现的条款,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以及项目的各项计划的实施。

四、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与开发商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往往存在差异,要想建造出优质的楼盘,公司须在一些关键管理环节上建立严密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体现在成本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加强:

1.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监督和管理
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处于一个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之中。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应明确:操作流程、流程环节中的责任人、责任人的管理权限、流程环节的确认时限、否决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让施工单位明晰该操作体系,以便于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为结算打好基础。

2.加强设备和材料的品质与价格管理
完善的设备、材料管理体系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必要条件,通常操作方式有:
(1)自行采购
自行采购既能起到成本控制作用,又避免双方结算时产生分歧。如大型机电设备(电梯、空调等)、外立面装饰材料(外墙漆、饰面砖等)等一些对项目品质影响较直接,同时价格较高又易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的材料要自行集中采购。园林景观工程所用的部分材料,也可通过竞标自行采购。
(2)总承包单位采购
开发商对一些建筑常用的地材、通用材在限定品质、性能的前提下,可让承包单位采购,这样可发挥承包商比开发商更熟悉市场的优势,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3)甲方限价承包单位采购
一些没有一次性包死的工程,主要材料价格可通过发、承包方共同议定一个价格确认程序来确认价格,结算时按限定价格结算,限价时应明确价格时限及范围。
上述材料采购的三种方式都应在样板、样品认证制度、进场验收确认制度监控下才能投入使用。

3.加强资金计划执行的监控
(1)资金计划是建立在项目的各项合同已确定且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已确认合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成本控制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在前期相互协调,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2)施工阶段的工程款支付是以资金计划为基础的,它应同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在这样一个总框架下监控项目,可使工程管理更加清晰。当月实际发生额的增减超过资金计划一定比例时,成本控制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阐明原因,严重时,提出成本预警和工程进度预警。
(3)资金计划与成本的动态控制相结合,可使公司更好的掌控项目的运行,使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工程支出处于良性循环。

五、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结算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大量性、集中性、复杂性"。为避免结算时产生主观上的错误和漏洞及客观上的疏忽应建立以下机制:

1.会议确认制
结算原则采用会议确认制。通过结算会议确定结算方法、人选、结算期限、除正常结算项目之外所发生的特殊问题以及合同没有约定或双方分歧较大的项目。

2.二次复核、审计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二次复核、审计机制,使结算工作处于受监控状态。一方面,加强内部制约;另一方面,减少工作失误。具体操作人员应聘请经验丰富的造价人员也可委托中介机构。

3.奖惩制度
结算完毕后,对照成本目标进行分析、整理,并分别就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含本企业设计管理部门)、监理单位的现场签证(含本企业工程部)的管理情况,进行成本控制的程度分析,视具体情况给予奖罚。

总之,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其控制的重点在于前期的决策、设计阶段的预控、招投标与合同洽商中的精确布控以及施工与结算阶段的严控。尤其在二线城市开发项目的利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更应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做好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公司赢得最大的利润。

❺ 如何理解方案预控成本预控

首先加强 内部控制 其次 成本核算需要准确 再次 有专业能力和经验 予以准确预算

❻ 如何做预算

两种方法:定期预算、连续预算。

(1)定期预算:在这一预算中,为下一财政年度制订一个随时期推移而改动最少的计划。一般来说,每年度的预期总费用是按月、按要素成本的活动优势分摊在全年中的。这样月“工资”作为预期成本的1/12简单分摊在各个月份上,而销售的季节性波动,要求多一点关注营销和生产成本以及在波动的过程中成本的变化。

(2)连续(滚动)预算:在这一预算中,准备一个试验性的年度计划,其中第一个季度按月份详细准备,二、三季度的计划准备相对较为简略,而第四季度的计划只有一个大概轮廓,每月(或者也许是每季度)该预算都要通过增添下个月(或季度)所要求的详细情况来加以修订。

并且加上一个新的月份(季度),以这种方式使计划向前延伸至一年,这种编制预算的程序图顺应环境的变化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是非常理想的。因为它迫使管理人员不论处在当前财政年度的哪一阶段,都要不断为新的一年考虑具体的条件。

(6)如何加强预控成本扩展阅读:

预算涉及的内容:

(1)用来详细说明未来期间各种作业的方案预算(活动预算)。对于每一个营销计划,表达这一预算的最合理的方法是将预期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罗列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非个人地描绘预期未来,这对于确保各项活动、盈利率和销售量之间的平衡是有用的。换句话说,这就是计划(见下图)。

(2)根据个人职责来说明年度计划的责任预算。这基本上是一个显示目标业绩水平的控 制工具,但这一预算中的个人化成本在计划和报告的水平上必须是可控制的。

责任预算图

这两种处理作业预算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方案预算是计划阶段的结果,而责任预算则是这一控制阶段的起点。前一种方法无需与组织机构相符合,而后者则必须与组织机构相对应。因此,计划在实施之前必须转化为控制,并通知相关人员以使每一个他(或她)都清楚各自的职责。

❼ 做一个预算大概需要些什么步骤或资料(详细)

预算的过程主要分为:了解工程状况,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然后根据工程内容进行组价,最后进行核查。

1、熟悉图纸,准备相关的图集资料;

2、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

3、套用定额,计算人、材、机用量;

4、根据计算出人、材、机的用量,结合市场计算人、材、机单价、合价;

5、计取管理费、利润;

6、按当时、当地的规定计取规费;

7、合计后便得出工程造价。

(7)如何加强预控成本扩展阅读

财务预算控制原则

(一)适时控制原则

适时控制是指对活动的偏差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得到纠正。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防止不利影响的扩散。但是,及时纠偏,要求管理者能及时掌握反映偏差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其最为理想的方法是在偏差发生前就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为此,企业可以建立预算预警系统适时实现预算控制。

(二)适度控制原则

适度控制是指对预算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控制具有正副两种效应。正效应是提高预算管理控制可以避免或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副效应是控制可能会给被控制者带来某种不愉陕,甚至会影响被控制者的积极性。同时,预算控制也会发生控制费用,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进行预算控制时,应当遵循适度控制的原则。在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上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的范围过少、程度过低、频度过小,可能会造成活动的失控,不会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的范围过多、程度过高、频度过大,会使控制费用大幅度增加,并且可能会引起被控制者的不满隋绪,影响其积极性,对实现预算目标也不利。

(三)重点控制原则

预算管理工作内容极为庞杂,要想对预算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控制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进行全面的控制。在实施预算管理时,选择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非常重要。这样,既能节约控制费用,又可以将精力用于重要事项的控制,提高控制的效果。在预算管理控制中常用的重点控制方法有ABC控制法、80/20控制法、例外控制法等。

(四)弹性控制原则

弹性控制原则要求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不能绝对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弹性,这样,可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事件,这时会使现实的预算背离预定的目标。因此,保持预算管理控制的弹性十分必要,它可以使预算控制系统在变化了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发挥控制作用。

弹性控制原则要求在制定预算控制标准时,就应当具有弹性。比如,可以规定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预算标准或不同的预定目标,以保证预算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❽ 如何控制广告与品牌营销成本

中国入世就是“入市”——融入国际市场经济。中国入世将会告诉人们一个明天的现实和现实的明天,这就是适者生存,对此言的另一种理解即是:不适者不生存。面对WTO,企业经营发展尤应注重眼睛向外练内功:在企业营销中强化成本优化控制。 企业营销中的成本优化控制应当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供销规模控制、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服务设施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控制和广告方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第一,供销规模控制。可以运用最佳期量控制理论,对产品生产、物资存储的周期和数量进行合理控制,通过供销成本控制,降低相关费用,提高供销效益。随着企业营销活动及其竞争的扩展,除进行一般性的供销期量研究外,还应进一步实施复杂条件下的最佳期量控制,诸如允许缺货损失情况下的最佳控制、享受折扣优惠情况下的最佳控制,以及概率及特殊情况下的最佳控制等。 第二,适宜质量控制。可从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出发,进行产品(或服务)质量适宜水平控制分析以及质量成本控制分析。即应当适度提高质量的可靠性,尽可能降低相应费用,实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结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 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强化质量经济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损失,即质量成本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虽未实际支出但已造成的损失。按照质量成本的列支范围可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预防成本,指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采取预防性措施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质量预防组织措施费、质量信息收集整理费、新产品评审费、质量培训费、工序质量控制费、质量奖励费等;二是检验成本,指为检验和鉴定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工序或产品的质量检验费、化验费等;三是损失成本,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又可分为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两部分。厂内损失是指产品出厂前发生的废次品造成的损失费用,如废品造成的损失返修、停工损失、减产损失、产品等级下降损失等,厂外损失则是指产品销售后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如“三包”费用、折价损失、索赔费用等。此外,还可按其他标准,从不同角度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如将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实际支付的厂内外损失列为显见成本;将不必支付而应计算的厂内外损失列为隐含成本;又如将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列为可控制成本,将损失成本列为结果成本等。 总之,从不同角度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有利于对不同特点的质量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分析。如可将质量成本的开支范围与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相结合,实行指标分解。将成本控制任务具体落实到部门、车间、班组甚至个人;又如可适当提高可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以期减少结果成本(损失成本);特别是在企业营销管理中不仅要加强对显见成本的控制,还要加强对隐含成本的控制等。认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建立质量成本指标等,是为了适度提高产品质量上的可靠性,尽量减少相应的费用开支,实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及其相应的质量成本控制分析。 第三,网点布局控制。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控制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如商品物资调运是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合理的商品物资调运方案,是指合理地将商品物资从若干产地或存储地发运到若干销售需求地,在满足营销需求的条件下实现总运费(或吨公里)最少的方案。一般地说,一个商品营销调运方案是否最优主要有两个判别标准:一是观察有无对流现象;二是观察是否存在迂回问题。所谓对流,就是在同一段营销路线上有同一种商品物资往返运输,对向流动;所谓迂回,是指若干商品物资的营销路线呈环形状,商品物资的调运没有选择最短距离。对于一个商品物资的总体调运方案,根据它有没有对流和迂回现象,即可判定其是否最佳。最佳的商品物资调运方案构成了一种科学合理的物流系统,合理的物流系统可以使物流成本尽可能降低。 第四,服务设施控制。上述网点布局控制问题已经涉及到服务设施。这里进一步提出企业营销活动布点设定后内部服务设施的安排问题,即如何能在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相关成本费用。一般而言,增加服务设施或人员,可降低由于等待服务而发生的等候费用,但却相应增加了服务机构的费用,如商品仓库的发料和领料就存在这一矛盾。若将等料费用与发料费用之和看作商品领发费用,则要处理好商品仓库发料费用与商品需求方等料费用的关系,力求使领发商品过程中的两项费用之和最少。 第五,产品设备寿命周期控制。产品(设备)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除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外,还应当测算设备的经济寿命,选择最佳的更新时机。而且,了解设备最佳更新的时机还有助于掌握新一代设备的开发时机。由于各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特点不尽相同,确定最佳更新时机的具体方法也就因机而异,但在质量稳定、生产均衡的前提下,可以借助价值(费用)这个衡量效益的重要标准,以年平均最低费用为确定经济寿命的原则——简称年均最低费用原则。对使用设备来说,总费用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设备购置费;二是设备在使用年限内累计的维修费。两者之和构成总费用,再除以使用年限即可得到年平均费用。使年平均费用最小的使用年限即为最佳使用年限。 第六,广告方式控制。广告业务在企业竞争中具有特殊功能,控制广告方式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广告效应。为了使用尽可能少的广告费用获取尽可能大的广告效果,应当深入调查广告效果,合理选择广告形式。选择广告形式或工具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的推销范围,对在全国范围内推销产品可选择全国性的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对只在一个地区内推销的产品。可选择当地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二是产品的传播特点,对有些产品传播出去要求有音响效果,如乐器、有声玩具,可选择电台广播,要求用动态形象表达的产品,如服装、装饰品等,可选择电视,宜于采用静态画面和文字说明的产品,则可选择报刊;三是产品的购买对象,要力求使广告工具尽可能多地接触到购买产品的主要对象,如体育用品,体育爱好者使用最多,可登在体育类报纸杂志上;四是最佳收效时间,即选择群众或观众人数最多的时间进行广告宣传;五是广告费用效益,不同广告形式的费用有很大的差别,因而需要分析广告覆盖面与广告费用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企业支付能力,据以确定相对效果好和相对费用低两者兼顾的广告形式,以寻求广告费用的最佳效益。 此外,在企业营销成本预控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和善于运用网络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此扩展信息渠道和空间,并加以适时和综合运用,从各环节、多层面以至于企业营销的全过程施加有效的成本预控,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❾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各方面的。

一、事前控制——目标成本的管理

目标成本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成本和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实行成本归口管理等内容。

对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具体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错误的措施,使各项具体的和全部的生产耗费控制在原来规定范围内,确保规定的目标成本。

二、事中控制——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成本计划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是对照成本计划进行日常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内容。

三、事后控制——及时竣工结算、加强成本核算

技术资料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及时竣工决算和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竣工决算的管理

合同条款对工程竣工验收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将影响工程的竣工决算。

2、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

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 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专人负责与业主方联系,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的协议,明确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

(9)如何加强预控成本扩展阅读:

实施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费用及人工、管理费用。

所有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工程的生产成本。通过成本控制,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实施成本控制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和社会的积累的源泉。在预算造价已定的条件下,成本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多,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改善施工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职工的生活条件。

实行利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组成企业的新产品试制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等各种基金。这些基金除了发展企业生产外,还改善了生产条件和职工福利。

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降低工程成本对节约投资增加企业积累提高职工收益都有利,因此必须重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

❿ 项目管理成本优化方法

项目管理成本优化方法

导语:每个项目管理师都知道项目成本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应该如何优化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2.成本管理没形成制度、指标没有量化。成本核算不科学。

3.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4.责任意识不强、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5.管理环节松散。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6.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贵权利相统一。

优化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加强项目部成本核算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具体做到:①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②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成本管理能否产生效益,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①建立内部价格体系。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

②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2.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管理主要是资源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过剩造成浪费。

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要有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 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伍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四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3.加强材料集中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采取以下采购方式:

一是主要材料采取集中采购,由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采购计划和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依采购计划和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二是物资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减少多余费用。三是辅助材料可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账,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4.加强工程施工数量控制

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联系,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5.提高项目经营班子的整体素质。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

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营班子,素质高低是项目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这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想方设计法提高项目经营班子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素质,要经常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考核一评价一奖惩”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灵魂”。通过考核评价,对在成本管理中的有贡献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视损失大小给予相应处罚。切实使每一级、每个人都能自觉控制成本,提高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