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务招待费年底怎么结转
招待费就是记入管理费用或是营业费用,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不用计提的.
2. 管理费用,比如说管理人员的业务招待费,电话费,车费等等,数额较大,可不可以摊消怎样结转成本
摊销一般是指跨期限的费用,比如汽车保险,一般是一年一次性交清。金额大的话,要在本年度内按月摊销,这样才不至于费用各月负担不均衡。招待费这种性质的费用,一般不能摊销。,直接在费用列支即可
3. 如果某些业务招待费属于特定项目,金额较大,如何结转费用成本,项目成本如何计算
作为明确的业务招待费,在会计科目上就应当列支为业务招待费这个明细,然后年底汇算清缴时按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进行税前抵扣。
明确知道该业务招待费是属于特定项目的时候,核算的时候就应全额计入该项目的成本,作为这个项目成本的一部分。
4. 业务招待费可以结转下年抵扣吗
业务招待费不可以结转下年抵扣。
招待费的百分之六十与当年销售额的千分之五相比较小者可以税前扣除,余下的不得留待以后年度抵扣。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用,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
企业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证明真实发生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税前扣除。其证明资料内容包括支出金额、商业目的、与被招待人的业务关系、招待的时间地点,企业投资者或雇员的个人娱乐支出和业余爱好支出不得作为业务招待费申报扣除。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抵扣即增值税抵扣,只有增值税才有抵扣之说。所谓增值税就是对增值部分收税,比方买的货物,对方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付出去的款项是价格加进项税,卖出商品,给对方开的增值税票,也是价格加销项税,纳税额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可以抵扣,普通发票是无法抵扣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百分之六十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
5. 业务招待费怎么做账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用,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宴请、娱乐、工作餐或赠送客人礼品的开支等等。如果是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则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核算,如果是企业销售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则计入“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核算,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6. 企业业务招待费会计及税务处理
<p></p>
<p>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p>
<p>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注意下列问题:</p>
<p>
(1)业务招待费核算的范围仅指交际应酬费用。交际应酬费用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交际应酬有关的费用或对外馈赠的一次性消耗性礼品。如餐饮费、娱乐费、烟、酒、茶、咖啡、食品、保健品等。对于对外赠送的带有本公司标识(商标、公司名称、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的等)的自产产品或专门制作的外购礼品,应作为业务宣传费处理。若无任何公司标志,应作为捐赠支出。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的以外捐赠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p>
<p>
(2)业务招待费属于交际应酬性质,不能对象化计入相关的资产及成本费用科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统一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不得在其他科目列支。
</p>
<p>
(3)销售(营业)收入是指销售或营业收入净额,通常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对于投资收性公司,投资收益应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应从销售或营业收入中扣减。
</p>
<p>
(4)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属于开办费的一部分,无比例限制,与开始生产经营额当期一次性扣除。
</p>
<p>
(5)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受比例限制,在计算清算所得时,全额扣除。
</p>
<p>
(6)2007年底前新办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第一笔收入之前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结转以后3年在税法的标准范围内扣除。允许在2008年至以后年度调减的金额与本期实际发生额的60%之和,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额的5‰。
</p>
<p>例1:某企业2008年度收入总额1000万元,实际列支业务招待费10万元。
</p>
<p>
(1)扣除限额=1000×5‰=5(万元)
</p>
<p>
(2)实际发生额×60%=10×60%=6(万元)
</p>
<p>
(3)纳税调增金额=10-5=5(万元)
</p>
<p>例2:某企业2008年度收入总额2000万元,实际列支业务招待费10万元。
</p>
<p>(1)扣除限额=2000×5‰=10(万元)
</p>
<p>(2)实际发生额×60%=10×60%=6(万元)
</p>
<p>(3)纳税调增金额=10-6=4(万元)
</p>
<p>企业业务招待费会计及税务处理仅供工作参考。</p>
<p>
</p>
<p>
</p>
<p>关键词:业务招待费会计处理、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税务处理</p>
7. 自己酒店的招待费如何入账分录怎么做
招待费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千分之五)。
8. 业务招待费结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收入的5‰标准=251246.7*5/1000= 1,256.23
发生额的60%标准=21000*60%=12600
税前扣除额最高不超过1256.23元。
因此,应调增应税所得额21000-1256.23=19743.77元。
9. 业务招待费月底怎么结转
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分录
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分录通常采用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两个科目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企业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证明真实发生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不能提供的,不得税前扣除。其证明资料内容包括支出金额、商业目的、与被招待人的业务关系、招待的时间地点。
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宴请或用于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该支出并非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取得业务人员的车票也是以自己员工的名义报销,这时税务机关就很难辨别。
10. 如何结转成本,凭证如何做
月末结转成本的主要会计分录如下:
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消耗材料/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最后附一张结转的凭证,自己刚写的,打叉叉的地方是按实际填需要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