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增值税计算和成本计算
问题1中,740和876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最好能明确一下。以免各人答案不一样。
我认为整数一般是含税价,不含税价往往有小数点,因此我的答案如下:
1.从A方进货
不含税价=740/1.17=632.48
这是成本
卖给B方
不含税价=875/1.17=747.86
利润=747.86-632.48=115.38
2.假如不开票
680就相当于不含税价了
因此成本比上面就要高了,利润就下降了。假如要维持115.38的利润,卖给B方的不开票价=680+115.38=795.38,不开票价也就是不含税价,若要开17%的票,开票金额=795.38*1.17=930.59
‘贰’ 怎样计算增值税成本
一、增值税是价外税,购进货物的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上述计算均未考虑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1)税前售价(110+5+5)×(1+20%)=132
在此基础上考虑增资额应纳税金,具体的计算为:
(2)(税前售价-购进货物能够取得抵扣发票的进项额)×17%=应该计入售价的增值税
上述二项合计为能够达到销售毛利20%的销售价格。
二、如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直接计入存货成本,如是一般纳税人就不应入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的税额应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叁’ 增值税怎么算
增值税,顾名思义是指商品在流程中的增值额的税费,那么增值税怎么算?增值税17个点怎么算的?增值税的计算,需要了解生产成本和销售额,下文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增值税怎么算。
增值税怎么算
增值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怎么算?比如,某企业生产1台电视,材料成本是2000元,销售3000元,增值3000-2000=1000元,增值税就是对这1000元征税。假如增值税税率17%,则增值税=1000×17%=170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肆’ 增值税和成本之间的计算
进料不含税价格:2250/1.17=1923.08元
进料增值税:1923.08*0.17=326.92元
每1吨进料加工成成品08吨,需要(500+500)*0.8=800元.(生产成本和包装成本)
则最低销售价格应是(1923.08+800)*1.17=3186.00元(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你的税是可以抵扣的)
另外交税(1923.08+800)*0.17-326.92=462.92-362.92=100.00元的增值税,附加税另算100*0.01和100*0.03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如果按1.25吨进料来算的话就应该是2250*1.25=2812.5元(含17%税)
2812.5/1.17=2403.85不含税价
2403.85*0.17=408.65元增值税
则成本价2403.85+500+500=3403.85元(不含税)
则3403.85*1.17=3982.51元(含税价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情况下)
需要缴纳的增值税3403.85*0.17=578.65元,税金也是一样的算法
上面两种情况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一个是以进料的单位1的基准算的,一个是以成品的单位为1的情况算的.最终还是要换算成以进料为1的情况来核算.
‘伍’ 增值税如何计算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进项税;销售税额=销售额x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征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陆’ 增值税怎么计算
增值税怎么计算
增值税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率
目前有17%,13%,6%和0几种,具体那些属于各自的税率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计算方法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举例说明如下:
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
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此时套用上述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退税计算方法
继续套用上面的例子,假如C企业为国家规定实行先征后退原则的出口企业,他把这批货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价为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此时他要交纳的增值税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7%=51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51=351
利润=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税率为15%则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45=345
利润=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润。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额,应用公式也可得出这个结果。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假设C为则根据国家规定,实行“免,抵,退”原则出口企业,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价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本 来要向上述那样先交纳增值税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但根据“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业的最后一道增值环节免征增值税,所以不用交纳这17元增值税。
货物出口后,C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退税,根据“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税税率为17%,C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为34(前面环节所交的.增值税),而不是51,因为最后一道环节的17元没有交,根据“不交不退”原则,这17不给予退。这34元就是C企业实得的退税额,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税税率为15%,此时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额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额=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实不予抵扣额就是当退税税率小于增值税税率时产生的差额。
根据MAX的提醒补充:
外贸公司退税使用这个公式: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复杂的公式。
出口工厂和外贸企业最终的退税额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C是外贸公司,它购进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价),则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果是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7%=34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34(B企业已交)=0(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200X17%=34(与上述方法结果相同)
但此时如果加价且退税率为15%的话,结果就不同,
C是外贸公司,它以234购进,以300出口,套用公式为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5%=30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局的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5%)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实际得到45-17=28(<30),结果不同了,少收入2元,这两元其实就是最后一道环节产生增值(300-200=100)后的不予抵扣额=100X(17%-15%)=2。
所以无论实行“先征后退”还是“免,抵,退”,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先征后退”的缺点在于企业要先交纳增值税,而且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把所有的增值税退回,而“免,抵,退”则可以每个月从内销应缴税额中扣除,不存在退不回来和挤占流动资金的问题。
;‘柒’ 增值税 怎么算,每件成本怎么算,谢谢大神指教
成本=总费用/月生产数
增值税=销售金额*13%-进项税金
‘捌’ 怎么用成本计算增值税,
计算增值税的方法如下:
1、还原收购价:100%的收购价,87%进入成本,13%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在做进项税额转出时,先要还原为采购价,即成本/87%,也就是你说的(1-13%);
2、进项税转出:认证多少转出多少,即:采购价*13%。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增值税的作用是:
1、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合理增长;
2、促进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3、增值税的其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 专用发票应按下列要求开具:
(一)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
(二)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格;
(三)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四)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对不符合上列要求的专用发票,购买方有权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