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盐湖提锂的成本怎么样
据报道,盐湖公司持有蓝科锂51.42%的股份,科达公司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青海科达锂(青海科达锂)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青海威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持有蓝科锂48.58%的股份。锂金属提取有两种形式:从矿石中提取锂和从盐湖中提取锂。从矿石中提取锂离子分为锂辉石提取锂和云母锂提取锂。 赣锋锂、天齐锂采用进口锂,是目前主流的生产方法。优质锂辉石主要来自国外,如澳大利亚。
从盐湖中提取锂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从高原富含镁和锂的盐水中提取锂。成本很低,但受技术能力和恶劣地理条件的限制,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目前参与该项目的上市公司有盐湖、西藏矿业、科达清洁能源、西藏城市头、藏歌控股、蓝晓科技等。由于盐湖基本处于高原上,地理位置偏远,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态脆弱,气候寒冷,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人员招聘,所以公司均位于青藏地区偏远地区。因此,虽然生产成本低,但隐性成本却很高。根据蓝科锂业的数据,公司盐湖锂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成本约为4万元/吨。从隐性成本来看,如果放宽到5万元/吨,盐湖碳酸锂每吨毛利为11万元。根据兰科锂公司2018年生产3万吨碳酸锂的计划,毛利润可达33亿元。
❷ 从盐湖里提取得锂矿 一吨需要多少成本 有多少利
目前估算盐湖提取工业级碳酸锂大约3.8万/吨,达到电池级的还需要纯化。
❸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成本大概是多少
电池组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看似不重要的电池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和体验。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许多消费者听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维护和更换成本将高于普通燃油汽车。
用于生产三元锂电池的优质锂辉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由于地处川藏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由于新建生产线项目需要一段时间,投产需要18个月以上。考虑到随后的产能攀升问题,短期内很难弥补锂矿石缺口。
❹ 为什么电动车的锂电池这么贵
锂电池为何更贵?
原材料依靠进口,成本高
制造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碳酸锂属于稀缺资源,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因此从成本上来看,锂电池就高于铅酸电池。
此外,由于铅酸电池的产业已经规模化和成熟化,加上近几年日趋激烈的价格战,导致铅酸电池的价格明显偏低,更加凸显了锂电池价格的“高”。
K5,锂电款电动自行车,无需驾照
主要配置:液冷电机、钢丝轮胎、省力防盗中撑锁等
如有需要,可去当地门店咨询购买
总体而言,从成本等方面考虑,锂电池目前的价格是合理的。
当然,随着产业的发展与成熟,以及矿产资源问题的解决,锂电池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相比,哪个比较划算?
从百公里折旧成本看,锂电池可能更划算。
使用寿命长,是锂电池的突出优点之一。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锂电池的百公里折旧成本和铅酸电池差不多,甚至比铅酸电池更低。因此大家在选择电池的时候,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电池的价格等因素。
FAA,铅酸款电动自行车,无需驾照
主要配置:液冷电机、SOC精准电量显示、风冷控制器等
如有需要,可去当地门店咨询购买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国。
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锂电池的价格必然还会继续下降。在此过程中,规范锂电池的生产与使用、做好锂电池的安全科普工作是重中之重。
❺ 动力电池回收价格飙升,谁是幕后的推手
根据国家规定,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它将面临报废和强制回收。在新能源汽车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原材料镍、锰、钴和锂等贵重金属的价格迅速上涨。特别是碳酸锂,从每吨5万元以上增长到每年43万元左右,增幅超过7倍,镍和钴的增幅也超过60%。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动力电池回收价格飙升,也为回收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利润。
这些未经拆卸和测试的电池再次安装在“汽车”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拆卸和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运输、储存、人工等成本,以及技术设备和操作支持,所以只想赚钱的回收商自然会忽略这一步。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竞价机制下,大量废旧动力电池流入非正常回收渠道,甚至存在大量手动车间,埋下了安全隐患。废旧和回收动力电池的无害化处理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正规企业必然要投入高昂的环保和生产运营成本。
❻ 越来越多车企推出了电池技术,电池安全技术谁家强
7锂矿是被称为新能源时代的“石油”。锂的“轻”、“软”和“高能量”的特性决定了锂及其化合物的战略价值和广泛用途。
目前其最大的应用就是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不仅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和小型电子设备,还有近年火热的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全球市场对于锂的需求也是迅猛的,甚至是疯狂的。
最近一个星期锂电池相关概念股都出现了不少的反弹,主要原因有三个:
1)价格的上涨。在近期复工复产大环境下,锂价在需求下价格回升,锂价有望创新高。
2)业绩良好。Q2板块量价齐升,是A股市场最好业绩的板块。
3)锂矿资源自主可控逻辑再次发酵
雅化集团
现价:29.01 核心概念:锂电池+特斯拉+军工
以锂矿锂盐产业和民爆产业为主业,各类民用爆炸物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特定的工程爆破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公司锂业务主要为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锰酸锂等锂系列产品,公司锂产品广泛运用于新能源、医药和新材料领域。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9.9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短期趋势: 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迄今为止,共4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6亿股,占流通A股12.04%
中矿资源
现价:106.99 核心概念:锂电池+稀缺资源+特斯拉
我国首家成规模走出国门的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稀有轻金属原料锂盐、铯盐及铷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参股的PSC公司持有Arcadia锂矿探明和控制的矿石资源量为3740万吨(Li2O1.42%, Ta2O5126ppm),公司已获得Arcadia锂矿28万吨锂辉石精矿(Li2O6%)和78.4万吨透锂长石精矿(Li2O4%)的包销权;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8.7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注意短线回调。迄今为止,共5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8704.64万股,占流通A股28.95%
❼ 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的原材料都包括哪些
电池主要有四种原材料,分别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阳极材料1kWh动力电池需要约2.3〜2.5kg阴极材料。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8.27%。阴极材料的成本主要由碳酸锂和各种相应的前体材料组成。其中,碳酸锂价格走势呈阶段性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0万元/吨。前体材料主要取决于相关资源的价格,磷酸铁锂途径将受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尽管不受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隔膜。不同的动力电池产品在隔膜材料的用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以一家代表性公司为例,AESC的锰酸锂电池使用约12.5平方米的隔膜制作1kWh动力电池。 LG化学的“锰酸锂+三元”电池接近19平方米,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则需要23.5平方米。以磷酸锂铁电池为例,隔板占电池制造成本的7.67%。需要注意的是外壳盖。尽管它不是关键材料,但随着近年来关键材料价格的急剧下降,价格相对较高的壳套的成本已显着增加。目前,该产品的成本已高达14.82%,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❽ 50万一吨的算“锂”狠再次出现,碳酸锂价格是否会再创新高
半年后,碳酸锂的售价再次超过了五十万元。上海钢铁集团九月十三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公司生产的碳酸锂的平均价格为每吨50万元,最高的价格为50.5万元/吨,比节后的价格上升了2600元。最近半年来,锂价格已经超过了50多万元。上海钢铁集团在三月初公布的电池用的碳酸锂的平均价格已经上升到每吨50.4000元,比年初增加了70%。
从八月开始,电力市场的需求量一直在迅速增加。平安证券表示,八月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产能较上年同期增长一番,推动了下游正极原料的高需求,但下游的锂供应紧张局面难以得到改善。由于“金九银十”这个传统的黄金周即将到来,九月的时候,上游原料厂拿货积极,电池厂产能爬坡,补仓备货等作业增多,预计磷酸铁锂及三元原料自九月起将持续高位。平安股票的统计数字表明,上周,磷酸铁锂产能增加了400多吨,产能达到113.6%;三元原料每周产能增加110吨,产能达到93.8%,达到了较高水平,并达到了最大产能。在磷酸铁锂三元中正极材料中,碳酸锂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原料。
❾ 碳酸锂生产成熟工艺
磷酸铁锂电池(股票)上市公司一览
1、600884杉杉股份:看点有二:(1)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甲的正极材料供应商。最有潜力成为未来锂电行业明星企业,拥有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体系,电池材料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这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占比最大的。(2)“磷酸铁锂”,是目前A股市场中,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公司,拥有目前全部4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杉杉对锂电池的开发生产,主要通过6家控股子公司进行:
(1)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产特种石墨和锂电负极材料。
(2)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控股98%。主要生产锂离子电子材料及特种碳素材料。其锂电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位列世界前三位。
(3)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控股75%。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中国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拥有年产5000 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钴酸锂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锰酸锂500吨。目前产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二元系、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等。2007 年钴酸锂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稳稳占据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地位。2008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8—10亿元。
(4)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产电解液。
(5)长沙杉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控股82%。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有钢壳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几十种动力电池产品。产品材料体系有锰酸锂系列、磷酸亚铁锂系列、三元体系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矿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车、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电源等。
(6)上海杉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100%。
上文也提到,此股的另一个看点是“磷酸铁锂”。是目前A股市场中,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公司,拥有目前全部4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磷酸铁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全球磷酸铁锂的供给严重不足,2008年全球产能约为1万吨,实际产量只有5000吨左右,实际需求超过产量的 10倍。到2010年,全球磷酸铁锂的实际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10万吨以上。目前全国实现磷酸铁锂批量生产的企业有12家,产能不足 2500吨。目前国内磷酸铁锂的销售价格基本在18-20万元/吨,毛利率达到60-70%,进口的价格在35-40万元/吨。
一方面,“磷酸铁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杉杉在“磷酸铁锂”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其成长前景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0839中信国安:涉足锂电池产业链最完整。从初级原料碳酸锂,到正极材料,到最终产品锂电池。
(1)碳酸锂。这是锂电池的最初级原料,青海国安公司生产,原本是生产钾肥的副产品。规划产能3万吨。2008年碳酸锂产量1123吨,销量897吨。 2009年计划产量3000吨。08年全年国内碳酸锂价格平均在60000元/吨以上,随着碳酸锂需求不断增长,预计09年碳酸锂价格仍可维持在 60000元/吨左右的高价位。公司从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的工艺生产成本很低,每吨在20000元以下。利润很好,但当前量小。一旦公司碳酸锂的生产工艺理顺后,一旦3万吨碳酸锂规划产能全部了实现后,公司在碳酸锂上的利润将十分可观。
(2)正极材料。由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主要致力于钴酸锂、锰酸锂以及镍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配套高性能氧化物原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3)锂动力电池。由大股东的两家控股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已配备于部分电动客车。
说明:目前市场大多认为“盟固利”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是错误的。“盟固利”实际是三家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有前者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后二者都是大股东的子公司。当然,不排除未来后二者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中信国安还有一个大看点:2月19日,国家发布了《石化振兴规划》,共40个重大项目纳入其中,而上市公司中,唯一只有青海中信国安100万吨钾镁肥纳入其中。既然被纳入《石化振兴规划》,就一定能获国家政策或资金支持,否则这个《石化振兴规划》就没有任何意义。青海国安2008年钾镁肥产量才15万吨,如果借助《石化振兴规划》,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将100万吨钾镁肥项目迅速建成达产,则产量将增加6倍,效益将大大提高。2008年,不少机构将中信国安的评级降低,主要就是因为100万吨钾镁肥项目建设进度太慢,只要建设进度加快,一定会获得机构认可。 000792盐湖钾肥的100万吨钾肥项目,从2002年年底就开始炒,年年炒,不管大盘牛熊,一路走了7年大牛市,造就一个中长线大牛股。只要中信国安的100万吨钾镁肥项目建设加快,中信国安的股价也就有望中长线走牛。
当前,中信国安的三大业务:有线电视、钾肥、锂电池,除了有线电视外,钾肥和锂电池都是当前市场的主流热点,理应获市场追捧。
3、000009中国宝安。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拥有绝对的行业话语权。主要通过2家控股子公司进行。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也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准制定者,这是一个重大看点。
(1)天骄公司,控股75%。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08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805吨,销量665 吨;09年保守产能是1400吨,负极材料钛酸锂180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09年6月达产,年产能是150吨。08年销售额1.4个亿,净利润3500 万元;预计09年销售额超购2个亿,净利润大约4000万。
(2)贝特瑞公司,控股55%。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龙头。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贝特瑞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每吨成本降低到13万,大幅下降后成本只有国际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另外,通过哈尔滨宝安公司贝特瑞拥有近10亿吨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可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08年贝特瑞销售额1.8个亿,净利润 3000多万。依据产量和价格预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09年预计1170吨,销售额1.8亿元;预计09年全部销售额4-5个亿,10年8-10个亿,同比保持100%增速。另外,贝瑞特已经通过中小板的上市辅导。
说明:每个公司都自称全国排名第一,笔者尚不清楚是如何分类如何排名的。如果从上市公司的综合角度比较,笔者认为,杉杉还是第一,宝安其二,国安没有数据。宝安两家子公司天骄08年销售额1.4亿+贝特瑞08年销售额 1.8亿=合计3.2亿元。杉杉2008年中期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就达到4.58亿元,全年有望超过9亿元。杉杉是宝安的3倍,如果宝安按子公司权益法计算就更少了。
4、000697咸阳偏转。控股77.67%的子公司“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制造与销售锂离子电池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年产各类锂离子电池2000万只。产品种类有:小型数码产品的用的系列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系列动力电池;磷酸铁锂(LiFePO4)系列小功率电池;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磷酸铁锂(LiFePO4)系列大功率电池。2007年8月,单体120Ah磷酸铁锂电池开发成功,并成功使用到奥运大巴车。
非常遗憾的是,2008年8月16日,咸阳偏转公告:“经2008年8月13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同意转让本公司持有的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77.67%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9790 万元;同时授权该公司总经理杨煊坤先生全权办理股权转让事项前期沟通协调工作”。
笔者几天前专门致电咸阳偏转公司,询问“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卖了没有?答复是:(1)还没卖;(2)卖了就要发公告;(3)还是要继续卖。
现在,新能源汽车获国家大力支持,产业环境变了,而“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出磷酸铁锂汽车动力电池,并成功使用到奥运大巴车,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再卖了。当然,卖不卖,决定权在董事会手里。
如果不卖,咸阳偏转的股价近期就可能有一炒,毕竟股价才6元,差不多只有其它锂电池股价的一半,有较好的比价空间。如果还是继续卖,则咸阳偏转在炒作过程中,将面临巨大不确定风险,如果股价炒高后,突然公告已卖,则将相当被动。
5、002056横店东磁。正在研发“磷酸铁锂”材料,但到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比容量目可达130mAh/g,尚未达到理论容量(170mAh/g)。尚未形成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成熟产品。
6、002091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国内最大,行业龙头。电解液产能2500吨/年,2009年在扩改迁完成后,电解液年底有望达到5000吨/年产能,增加1倍。
7、000973佛塑股份:2006年与比亚迪一子公司合资组建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佛塑股份出资额占总资本的55%。
❿ 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2021年12月动力电池跟踪月度报告
目录:
1、规模:1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数据
1.1 1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量持续创新高
1.2 12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大幅领先三元电池
2、厂商:动力电池厂商装机量排名
2.1 12月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2 1-12月国内头部动力电池厂商竞争较为稳定
2.3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
3、上游原材料:12月动力电池重要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
3.1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在正极材料上成本差别较大
3.2 12月碳酸锂和硫酸钴涨价幅度较大
3.3 六氟磷酸锂和负极材料在高位保持稳定
4、资本市场:12月动力电池赛道一二级市场数据跟踪
4.1 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指数于12月出现下跌
4.2 12月发生9起动力电池相关融资
研究背景
在“双碳”基调下,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汽车产销下行大背景下逆势上扬,迎来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环节,从性能、产能和成本等方面影响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
凯联产业研究院为及时、快速、有效的追踪乘用车电动化趋势,从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中游四大关键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产量和装机量数据等多维度长期关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变化,持续推出动力电池月度、年度跟踪报告。
1、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量数据
1.1 1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量持续创新高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由此带来对动力电池需求持续提升。自2021年6月以来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维持在10%月环比增速,同比增速保持100%以上。
2021年全年产量219.68GWh,装机量达154.5GWh,相比于2020年的产量81GWh和装机量63.6GWh均有100%以上同比增幅。
凯联产业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扩展、更新、迭代分析角度与范围,将持续以月度周期输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智能化关键零部件的月度跟踪报告,欢迎和期待与产业界、研究界、投资界的同仁探讨。欢迎联系凯联产业研究院,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