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顺丰为什么一季度营业成本大增
扩展阅读
两克拉人工钻石多少钱 2025-07-27 16:37:46

顺丰为什么一季度营业成本大增

发布时间: 2022-09-27 13:35:01

1. 顺丰出事了!三个月亏损近10亿,更大的危机或将到来…

顺丰凭借物流速度快,送件服务好等优势,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绝对是快递大哥。


他如果说是自己是老二,没人敢称老大。


顺丰快递是国内首个建设机场的快递公司,2017年开始建立湖北鄂州机场,预计今、明年可以投入运营,也标志华东、华西、华北、华南区域后,华中地区,可以完全实现隔日达甚至当日达。


2020年营业额高达1500亿,国内三通一达四家快速对手营业额的总和,不及顺丰一家。可以用一家优秀的企业,可以用秒杀一切对手来形容。


就是一家这么优秀的企业,意外突然降临。


4月8日,公布一季度预报时,出现了大变脸,预报称: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11亿。这是顺丰近20年来首次季度亏损,是 历史 性的突发。


为了确认此事,特意问了顺丰公司内部人员。此事千真万确。



还说:“老板”(王卫)最近有压力。


是行业的竞争激烈,导致公司出现了大的变故,还是另有其因,导致昔日大哥,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01

快递老大成长史


王卫最初是在顺德做印染,当时香港很多企业,在内地设厂,随之而来,就有很多样品需要送到香港客户手中,当时香港未回归,派送非常困难,即使送,也是一件劳民伤财,还费时间的苦力活。


王卫却发现了这个商机,创建速运,那时不叫快递,偏向于港风的叫法。专门负责香港和广东地带送件。


1993年,那一年王伟22岁,向父亲借了10万启动资金,联手别人,在广东顺德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只有6个人,就此背着背包、拉着拉杆箱每天奔波于香港和广东两地。


这一年申通成立于上海。


1、 地网的成立


创业初期的那几年,主要业务在广东和香港,那时的港企来大陆建工厂的特别多。香港的繁华,带动了两地间速运的需求量暴增。


当时的送货快递主要是摩托车/单车和船为主。


1997年,香港回归,两地来往更加密切,人员和网点也逐渐增多。初期的管理方式是“承包制”,负责管理区域的负责人,行为出格,无法约束,只管收钱,不顾投诉,形成地方权力大于中央的势力,管理愈渐混乱,投诉越来越多。


1999年开始,收回地方权利,所有权利集中在个人手中,由之前的加盟制转变为直营制,到现在王卫个人持股顺丰比例高达60%。


集权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战略方针方便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所有决策成败,由王卫一个人负责,责任巨大。


到现在顺丰的客诉率,维持在极低状态,仅次于京东。



跟顺丰同一年成立的申通,逐渐开始壮大,就在自己处理内部管理的两年时间里,中通已经在长三角各省、北京、广州设立网点,对手马上开到自己家门口。


圆通、中通、韵达、汇通多家快速公司,纷纷成立。面对四面夹击,王卫做了一个大决定,迁移总部,树立新方向。


2002年,顺丰把总部迁到深圳。不断在全国开始新扩网点。


面对四通一达(现在是三通一达)对手增加,价格战,逃避不了,王卫为了避开价格战,开始订立新的定位,走高端路线,就是成为国内高端快递企业,“快”正式成为顺丰的核心战略。


为了加快速度,货运车辆是同行其他公司的一倍以上。


甚至拥有铁路运输和航运优势的国企EMS都没有“快”过顺丰。


2、天网的成立


如果说,陆地上跑不够快,那就天上飞。


2003年,国内迎来非典困难期,同时这一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阿里这一年受到了重创,从香港“滚”回了杭州。可想这一年有多难。


非典时机非常艰难,看看现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样子,就清楚当年非典的严重性,而且非典病毒致死率比现在的新冠病毒多N倍。


为此,所有行业进入冰点。


在所有其他物流公司减轻债务资产的时候,王卫做了一个为“快”的速度,加鞭的策略。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顺势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成为第一个飞上天空的民营快递业,为顺丰的“快”奠定了江湖地位。


这对当时的四通一达形成降维打击。从此拉开了距离。高低端物流也拉开了更大的距离。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时隔6年后,2009年12月31日,顺丰开始自己购买属于自己的飞机。当然这些飞机都是二手飞机,全新飞机过于昂贵。


通常来讲,一架飞机有30多年寿命,为了物尽其用,很多在前20年飞客运,后10年改货机。顺丰的飞机,基本上年龄超过20年。毕竟成本是快递的重要一个环节。


(上图为第一架顺丰的第一架飞机黑顺丰“大阿哥”图)


圆通2015年才有第一架飞机,申通2016年才有第一架。


截止现在现在顺丰飞机数量总量是64家,据说第65家在购买的路上,还会不断扩充。好处是更快了,坏处就是导致成本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2017年开始建立湖北鄂州机场,顺丰快递是国内首个建设机场的快递公司。


机场预计2021-2022年开始投入运营。


3、信息网的成立


与此同时,2010九月份中铁快运和顺丰已经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铁路运输也成立。


并开始向国际方向发展跨境物流,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发展分公司网点。



这是国内唯一一家,做跨境物流的民营企业。国际上能做跨境电商的物流企业仅4家,顺丰是第5家。


通常而言,想做国际物流非常难,航空权被几家国有大航空公司瓜分,很难争取航空权。顺丰虽然做得不大,但一直在努力。


从此陆、空、铁路领域全部打通。所有网点均为顺丰集权管理,一张强大的信息网正式成立。顺丰不仅仅是物流企业,而且还是一个信息 科技 企业。


地网、天网、信息网三网并举,垄断了国内高端物流。


02

对手和原因推测


2020年营业额高达1539.87亿,超过国内三通一达四家快速对手营业额的总和。一家独大的原因是,“快”的优势享受了高端领域的价格溢价。


就好比苹果手机虽然价格贵,但性能好,盈利能力一家独大。


因为“快”的优势,垄断了生鲜物流的大部分业务。


顺丰一件单票收入,高达15-17元,而三通一达单票收入仅仅在2.2-2.5元之间。


顺丰享受着这么高的毛利率,三通一达瓜分低端市场的利润,必然不会就此罢休。



眼看着顺丰持续走入巅峰,然后预报称:顺丰一季度预亏9-11亿。这是近20多年来,第一次季度亏损。


9号股价开盘一字跌停,吓坏了所有投资者。


个人推测业绩大亏跟四个方面有关。


一.更狠的对手


就在坐分天下时,出来一个更狠的对手,一个能把单个订单价格做到1元的搅屎棍,这个快递就是极兔。


如果单价22元是高端,10元以下是低端,1元这是要赶尽杀绝。



一元是什么概念,一般情况下,快递企业给加盟商的成本是1.5元/件,特殊竞争情况下,在1.2-1.3元/件,极兔则把价格压低到0.8元/件。


用行业的话说,这绝对是血亏,但极兔就是靠着每天至少2000万以上的单量,越来越强。


其原因是背后有牛人。


资料显示,极兔的创始人李杰来自步步高的OPPO体系,是公司里的一位传奇人物,极具威望和号召力。换句话说,背靠李永平。


2008年时间段,李杰担任OPPO苏皖地区总经理时,是地区的冠军。


2013年派去印尼开拓海外业务,两年后,OPPO在印尼的市场份额提升20%,总销量排当地第二。


2015年李杰创办印尼极兔快递,2018年以及布局整个东南亚,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极兔就成为东南亚市场单量第二、印尼快递行业单日票量第一的公司,2019年回到国内。


快递业务原本已经拼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肉搏阶段,来了一个更不怕死的,还带着刺刀向前冲。代价就是市场再次被搅浑。


极兔快递,左有段永平提供资金,右有拼多多提供订单,现在也终于明白拼多多为啥单价那么便宜还能包邮的原因了。


极兔抢占了三通一达低端市场的份额。低端市场被逼去抢顺丰的份额。


只能说对手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二、顺丰成本过高


顺丰有着无人能及的速度“快”为优点,但也藏着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高。所有产业链、线上线下都是总部承担所有的开支。



研报数据显示,顺丰的研发成本是同行业的43倍左右。而单价只是同行业的2-3倍。


极兔成本更低,低至1元以下。


市场都需要一个量,才能维持整体的盈亏。新进来的抢份额,就会导致单量变少,间接推高成本。


顺丰的福利也是所有快递公司最好的,在职员工12.1万,需要缴纳的社保等福利资金众多,年报显示顺丰无偿提供员工无息贷款金额高达4亿。



这几年为了不让三通一达,京东追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顺丰也公开说明了这一点。高成本虽然建造了一层很高的壁垒,但遇到淡季时,优势也会变成短板。



三、一季度网单量最低



每一年的一季度,是快递的淡季。临近过年,商家休业,年后促销活动少,等原因,导致网络单量少,订单总量减少是整体的核心原因之一。


一季度订单少,跟淡季有关。同时,去年到今年,国际疫情反复,跨境电商受到极大影响。


四、对手变强


随着竞争的激烈出现,三通一达的速度已经跟上。虽然做不到隔日达,但二日达,基本上都能实现。对手的变强,商家在成本的选择上,更容易选择成本更低的三通一达。更何况还有现在的极兔。


春节期间,通达系、极兔等不打烊对顺丰量、价,造成双重冲击。


话说极兔,确实厉害,不仅价格低,还能在春节期间对拼所有同行。


03

总 结


三通一达,均为轻资产,压力比较小,盈利会比较快。


顺丰属于重资产企业,可以拼比的是京东物流,也是属于重资产物流民企,京东物流10年时间,2019年靠卖房子,才开始扭亏,2020年开始盈利。顺丰能做到20多年持续盈利,已经非常佩服王卫的能力。


对于一个民企,没有航空权,没有铁路权优势,自己打造出一套机运、铁运,媲美国企EMS的民营企业,没有犯战略性错误,能做到这样的能力。全世界都少有。


顺丰虽然已经坐上了第一的宝座,但王卫一刻都没有松懈。这种危机意识的企业家,真的很少了。


目前看,面对低端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和夹击,顺丰也在逐步在电商业务中,转型、升级。毕竟现在的对手已经更多、更强。


凭着王卫的实力,相信下半年,会是一个更出色的顺丰出现。

2. 顺丰上半年业绩下滑近八成,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因为快递市场业务的竞争很大。

2015年01月26日,顺丰将正式发布《2015年顺丰速运新版价格通知》,自02月01日起正式施行。

调整主要涉及25个省份的标准快件长距离配送,首重提价1~2元;此外,电商特惠也略有上涨。

顺丰速运2015年2月1日起执行快递等产品的新版价格表。新版价格表以距离以及地域作为考量,整体的运费有升有降。

民营快递齐聚资本市场,展开首个上市后的业绩比拼。借壳的顺丰速运在22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112.51%,接近“三通一达”(即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的业绩总和。

顺丰速运2016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21.51%;营业利润36.93亿元,同比增长44.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同比增长112.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 26.43 亿元,超过此前承诺的21.8亿元。

3月13日晚间消息,顺丰控股(002352)发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17 年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10.94亿元,增幅达23.68%;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7.71亿元,同比增长14.12%。每股收益1.12元。

3. 顺丰上半年业绩下滑近八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顺丰快递的很多业务都已经被京东快递拿走了,顺丰快递的服务质量并不好,而且顺丰快递每一次的服务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京东快递的。

顺丰快递在半年的时间之内业绩就已经下滑了80%左右,我认为顺丰快递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目前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的丢失。顺丰快递想要挽回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而且也必须要把价格降低。

顺丰快递的价格是非常高的。

其实很多人在对顺丰快递进行吐槽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围绕着价格这方面来进行讨论的,因为顺丰快递的价格确实是非常昂贵的,因为寄同一件东西,京东快递的价格会比顺丰快递的价格便宜20%左右。

我认为顺丰快递在和江京东快递经销商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取得一定的优势的,因为京东快递目前所具有的优势是顺丰快递所没有的,而且顺丰快递所具有的一些问题是京东快递所没有的。京东快递在社会中已经获得了更多的认可,而且京东快递的业务量正在不断的增长。

4. 顺丰市值蒸发超2700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顺丰市值蒸发超过2700亿主要是有3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资金使用的不合理,第一季度的时候,顺丰花了10亿元的资金去购买飞机。这也是顺丰的一个代表了,顺丰现在总共是有64架飞机,这也是顺丰在快递业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只是这么多的飞机在带来高效的物流速度时,也非常的耗费资金。不管是飞机的这种机油消耗,还是正常的保养,又或是机组人员的薪资,累计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然后顺丰在第一季度的时候花费160亿人民币收购了嘉里物流51%的股权,这是顺丰在长期上的一个战略布局。只是不巧的是,嘉里物流的股票在第一季度表现并不好,整体还亏损了16亿元,这就给顺丰带来了伤害。

5. 顺丰一日蒸发370亿,突然预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顺丰一日蒸发370亿,突然预亏的原因到底是:

1.自动化升级,增加了成本;

2.春节期间业务员就地过年,补贴创历史新高;

3.公司扩大行业布局,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

顺丰快递对于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国内最好的快递公司之一真正的跟大家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顺丰的速度和优质的服务,作为快递行业的老大,顺丰一季度发生亏损,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顺丰一日蒸发370亿,突然预亏主要原因还是顺丰系统自动化升级,增加了成本,同时公司扩大了行业布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今年因为疫情国家都倡导就地过年,顺丰对所有业务员都进行了补贴,而且补贴也创造了历史新高,这是顺丰亏损的主要原因。

三、春节期间业务员就地过年补贴创历史新高

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人都没有回家,就地过年成为了很多人选择的一种方式。顺丰春节期间快递员就地过年,补贴创历史新高;同时其他快递公司因为今年的疫情也没有放假,这就导致了竞争更加激烈,这也是顺丰业绩亏损的原因之一。

6. 超9亿亏损,顺丰控股董事长因业绩预亏致歉,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顺丰是我国快递行业的巨头,但是顺丰快递在近段时间以来却受到连续打击,顺丰快递股票出现跌停,总市值代办日之内蒸发569亿。 顺丰快递发表第一季度报表亏损在9亿到11亿之间。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顺丰快递出现这样的亏损确实是让人感到非常的吃惊。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顺丰快递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展业务,许多后续的环节都没有跟上相应的服务而出现了重大问题,顺丰快递董事长王维在近期举办的股东大会上也对此发表了道歉,声称顺丰快递在此段时间以来经营出现了问题,在之后将调整策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以上就是顺丰快递在第一季度亏损的具体原因,相信顺丰快递将会很快调整自己的策略,在下个季度将达到盈利的状态。

7. 顺丰快递物流公司的运作成本为什么居高不下

顺丰运营成本分为几个方面,一人工,顺丰每人都有工号从000001开始,现在已经是750000开头了,把辞退离职人员算上剪掉一半,三十五万人到四十万,顺丰收派员没有基本工资,文职是公司开工资,包括人事财务客服,分拣货人员,司机,各分部经理各点部组长仓管,运营部门,监察部门等等这些是公司付钱的,再说说收派员,收派员无基本工资,按提成算,一个一公斤快件全国平均22收件人员大多提4到5元,送件人员提1到2块。收件中专场派件中专环节每个接手快件的环节都要提成几分到几毛不等。这是人工。二物料,文件封,防水袋,运单,编织丝袋子,三十几万人穿着,从帽子手套衣服到腰带裤子背包挎包,每人一台打印机携带式打发票用,每人一个巴枪,然后是店面费用和其他费用每一个城市几十个网点,大型中转分货地点,飞机,汽车,油钱,电动车,货机包仓费,办公地点办公用品,如果背到快递费用里,你算还挣钱么。为了维护速度和信誉服务,不涨价都不错了

8. 顺丰股吧

顺丰控股吧(002352.sz)62.28,-1.65,-2.58%,成交量:167756(手),成交额:104997(万元),流通市值:2804.79(亿),换手:0.37%,振幅:2.64%,市盈(动):127.48。
拓展资料:
1、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05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卫,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市场营销策划、投资咨询及其他信息咨询(不含人才中介服务、证券及限制项目);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投资管理(不得从事信托、金融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汽车租赁(不含带驾驶人员的汽车出租);企业总部管理等。
2、2020年一季度,顺丰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34.28%。一季度顺丰营业成本281.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2.99%。2020年一季度,顺丰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34.28%。一季度顺丰营业成本281.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2.99%。
3、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5月22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大道303号万福大厦8楼801室,法定代表人为王卫。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市场营销策划、投资咨询及其他信息咨询(不含人才中介服务、证券及限制项目);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投资管理(不得从事信托、金融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汽车租赁(不含带驾驶人员的汽车出租);企业总部管理。(已发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道路普通货运。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

9. 顺丰财务负责人辞职,是因为顺丰财务的问题吗

顺丰一直是中国快递市场的领头羊。随着市场的发展,顺丰近期宣布一季度出现亏损。顺丰控股发布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亏损9.89亿元,同比减少209%。同时,顺丰控股公告称,由于个人原因,财务总监吴伟霆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职务。顺丰的亏损意味着业务在下滑,成本太高。事实上,快递业务利润丰厚,亏损的原因是投资范围大和盲目扩张。有60多架飞机,投资巨大。

电子商务业务可能拖累顺丰整体业绩,造成经营压力。在4月初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王伟回答说,企业利用边际成本孵化电子商务业务。目前,顺丰仍有运营资源的空间。如果短期的利润压力可以换成长期的竞争力,就会有机会。为了让顺丰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选择,我愿意降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顺丰非常重视她。她薪酬为445万元,在顺丰高管中排名第二,仅比副总经理李胜少8万元。顺丰作为一家实力如此雄厚的公司,相信很快就会扭亏为盈,所以谁也不应该离开。

10. 顺丰不再顺风,快递行业将迎来大变局


四月份是各大企业一季度财报纷纷出炉的时候。财报季,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业绩。


在国内快递行业10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当中,顺丰控股一直都被认为是基础最好,盈利能力最强,客户满意度最高,服务口碑最佳的白马股。


然而,4月9日,顺丰跌停的话题一直挂在微博热搜榜上。



顺丰的财报出问题了!




01

快递业最强白马股,亏得最惨


4月8日晚,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亏损9亿至11亿元,然而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



第二天一开盘,市值超3000亿元的大白马顺丰控股一字跌停。


截至收盘,顺丰控股股价为72.72元,成交额为16.04亿元,收盘时总市值为3313亿元;总市值蒸发约569亿元。事实上,2月18日迄今,顺丰控股累计下跌近38%,期间总市值蒸发约2022亿元。



股价狂泻不止,背后的原因还是公司经营的隐患。


去年顺丰的的营收是1540亿,同比增长37%,而净利润是73.3亿,同比增长26.39%。同时,2020全年实现件量同比增长68.46%,远超行业整体增速的31.2%,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76%。2020年度财报所展示出的成绩非常亮眼。


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顺丰的运营状况急转直下, 第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结合去年9亿元的利润,实际上顺丰一季度的利润至少下滑近20个亿。


4月9日,顺丰控股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卫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达了他的歉意,



他坦诚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02

巨亏的背后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顺丰这次罕见出现大亏损,从而带动股价暴跌?


要知道,自2017年上市以来,顺丰一季度就未曾交出过“绿色成绩单”。即使在备受疫情困扰的2020年一季度,其盈利额也只是同比跌28.16%,但仍然保持了9.07亿元的盈利。


顺丰官方给出的解释有五点:



总结一下: 1.运营成本增加。2.同行业竞争激烈,快递行业都开始春节不打烊。3.布局诸多新业务,收回资金需要较长周期。


先说同行业竞争。


近几年,顺丰也是为了市场扩张的需要,开始下沉到电商领域。然而作为“快递一哥”的顺丰,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电商领域的快递件,就是我们在淘宝上买一些东西所寄出来的单件。这些电商件的单件价格和毛利都比较低。这个现象也是快递行业多年来,在电商快件领域互相杀价杀到最后,把整个行业的毛利率都压得非常低。


整个快递行业,市场结构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格局,因此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打价格战来侵蚀竞争对手生存空间,大家都杀价非常厉害。在义乌市场,3000单以上、重量0.3公斤以内,价格已降到1.5-1.7元包邮全国,最低的时候单价被压到8毛钱发全国。这个价格,不要说利润,甚至不能覆盖成本,算得上做一件亏一件。


由此可见,快递行业价格战之惨烈。而以往,这些低毛利的电商领域,是顺丰不曾涉足的,完全跟不上节奏。以顺丰的姿态不可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那结果只有被吊打的体无完肤,电商单这块市场既砸了钱,也没占到市场。


其实最消耗顺丰财力的还是超越自身承载力的新业务投入。



顺丰2020年财务报告显示,顺丰一共投资了141.55亿元,占收入比重约9.2%,比去年多了近12亿,包括土地、仓库、分拣中心、飞机、车辆、信息技术设备等,其中分拣中心和飞机投资金额较大,占了近60亿。


此外,在 科技 方面的投入达到42.73亿元,同比提升16%。


2009年,顺丰航空仅有2架飞机。但截至今年2月份,顺丰航空已经买了63架飞机,是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土地、仓库、飞机,这些投资都需要较长的回报周期才能见到成效。而在最烧钱,见效最慢的顺丰,2020年一股脑儿投了42亿,现金流不出问题都是来了鬼了。




03

最致命的“一刀”


不管是,同行竞争还是新业务投入,其实对顺丰的伤害还谈不上伤筋动骨。真正要它命的是基本盘逐渐崩溃,是顺丰最核心的业务,也是快递件的高毛利业务——时效件。



时效件一般是指公文、发票、商务文件等等需要隔日送达的,要求时效性的单件。这类市场毛利和单件的价格都非常高,单价一般都在二十、三十左右,利润非常可观。


36氪在报道指出:



1月4日,国家邮政局局长介绍,经过初步测算,2020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830亿件和8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6.7%。


一位业内人士预计,假如其中关于发票(包括合同)的业务占5-10%,涉及的业务将达到440-870亿元。


顺丰从起家以来一直在快递企业的价格战硝烟中独善其身,以高客单价下的时效件优势几乎垄断了大企业客户的高级业务,其中就包括发票和合同寄送等财税法相关业务。


顺丰一直以来都是在高毛利业务待着舒服,突然要同其他快递企业一起在低毛利的电商单里一块儿内卷、厮杀,肯定是适应不了。


电商单领域开拓不了,加上基本盘逐渐崩溃,顺丰的巨额亏损财报出炉只是时间问题。




04

大变局


其实顺丰这次利润亏损,股价暴跌,背后还能反应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自去年大放水以来,原材料、人工和各类生产成本都在经历普遍上涨。在生产端的通胀其实早就到来了。



但是迟迟没有传递到消费端。


各行各业的上游生产,涨得不是一星半点,去年光各类原材料就普涨40%以上, 造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胀。


这类通胀传导到下游是非常缓慢的,因为现在整体经济我们都知道,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消费是一蹶不振,内需根本就提振不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生产企业就算不断压缩利润也不敢涨。因为一涨价,就更没有人买了。


因此,现在的局面是,终端消费者还没有明显感受到通胀压力,因为还没有传导过来。但是从事实业生产的企业已经在叫苦连天,利润几乎要被成本上升给榨干,同时,还不敢随便涨价。


说到这就很明显了,顺丰的利润巨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类似顺丰的企业,经营成本一直在上升,运费成本、过桥过路这些费用一直在增加。上游的通胀压力已经传到企业,但下游还在内卷打价格战,根本就没有提价的空间。


顺丰和快递行业,现在都陷入一个怪圈,就是不得不在承受高通胀带来的压力,还要咬着牙一直卷下去,不要命的打价格战,在现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存量市场上直到拼个你死我活出来。


可以预见到,快递行业“拿刀互砍”的时代会随着大放水后果进一步显现而被持续催化,进入一个全面的存量市场和内卷时代。


毫无疑问,这是快递行业的一个大变局,一个步入“ 韭菜 ”互砍的大变局。当然,也许还不止是快递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