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影响长期借款摊余成本有哪些
扩展阅读
废电动工具线多少钱一斤 2025-05-17 19:10:45
地下车库的成本如何核算 2025-05-17 19:02:22
侠客军攻主城有多少资源 2025-05-17 18:34:24

影响长期借款摊余成本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27 13:14:03

‘壹’ 影响摊余成本计算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贰’ 长期借款包括哪些

包括以下:
(1)以有无担保为标准划分:可分为担保借款和信用借款。
(2)以借款的币种为标准划分:可分为人民币借款和外汇借款。
(3)以偿还方式为标准划分:可分为定期偿还借款和分期偿还借款。
拓展资料:
一、长期借款核算应注意的问题,企业进行长期借款核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长期借款应按照其摊余成本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照长期借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2)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应分用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期预提计入在建项目的成本或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该项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应将利息费用分期预提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价值。若该项长期借款是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应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
(3)外币借款所发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均应按照外币业务核算的有关规定,按期计算汇兑损益,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或当期损益。
(4)长期借款的本金及其利息调整,应通过“长期借款”账户核算,长期借款的应付利息应通过“应付利息”账户核算。
二、长期借款的种类:
(1)我国银行的长期借款,按照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技术改造借款、基建借款、网点设施借款、科技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借款等。
(2)按提供贷款的机构,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贷款等。政策性贷款一般指执行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指由各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提供的贷款。保险公司贷款是由保险公司向企业提供的贷款,其期限一般比银行贷款长,但利率较高,对贷款对象的选择也较严格。此外,企业还可以从信托投资公司取得实物或货币形式的信托投资贷款,从财务公司取得各种中长期贷款,等等。
(3)按有无担保,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叁’ 冗余成本是什么

第一步:一笔100万的长期借款发生,但是实际收到80万,20万差额是利息调整,长期借款贷方100万,借方登记一笔长期借款-利息调整,长期借款整体账面价值=80万
第二步:摊余成本:以后各期摊销这20万利息转入财务费用等科目。摊销后长期借款贷方不变,借方,长期借款--利息调整逐渐减少,摊余成本就是长期借款摊销利息后的整体账面价值。
若长期借款有归还,那归还部分也要相应减少摊余成本。

总结:摊余成本就是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

‘肆’ “摊余成本”中“摊余”是什么意思

“摊余”的意思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伍’ 贷款和应收款项中 利息收入是怎么影响摊余成本的

利息收入由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来,并不影响摊余成本
企业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陆’ 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解释

就是说把成本进行平均,然后把成本平摊到每一个月。

‘柒’ 影响摊余成本计算的因素

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