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道关于质量成本的题目,请大家帮忙解答
(1)鉴定成本费用=2.生产前预评审费用10万+3.供应商评价费10万+6.鉴定费20万+7.顾客满意调查费10万+9.内部质量审核费2万=共计52万
(2)符合性成本费用=1.质量培训费20万+2.生产前预评审费用10万+3.供应商评价费10万+4.外购材料检验费20万+6. 鉴定费20万+7.顾客满意调查费10万+9.内部质量审核费2万=92万
(3)非符合性成本费用=5.顾客投诉问题分析返工返修检验费5万+8.返工返修的费用50万+10.内部纠正措施费5万+11.顾客退货损失50万=110万
2. 成本会计制度测试包括哪些
成本会计制度测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测试、直接人工成本测试、制造费用测试和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和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四项内容。
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对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所作的规定。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内容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所作出的有关规定,指导着成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这也称作广义的成本会计制度。
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度有:关于成本预测、决策制度;关于计划(或标准成本)成本编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制度;关于成本分析、考核制度等。
3. 成本会计的题目~~高手~
1.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 A
A. A. 成本报表
B. B. 损益报表
C. C. 销售报表
D. D. 资金报表
2.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 D
A. A. 燃料及动力
B. B. 直接人工
C. C. 制造费用
D. D. 折旧费
3.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 B
(在实际生活中,福利费是强加在管理费用中的)
A. A. 生产费用科目核算
B. B. 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C. C. 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
D. D.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4.基本生产成本按 A和B
A. A. 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
B. B. 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
C. C. 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
D. D. 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
5.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 A
A. A. 预付的保险费
B. B.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C. C. 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D. D. 短期借款利息
6.属于构成比率的指标是 D
A. A. 产值成本率
B. B. 销售利润率
C. C. 成本利润率
D. D. 直接人工费用比率
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 A
A. A. 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
B. B. 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C. C. 计算半成品成本
D. D. 计算产成品成本
8.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是为了 D
A. A. 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B. B. 调整本月发生的定额成本
C. C. 正确计算本月累计定额成本
D. D. 正确计算本月产成品定额成本
9.成本分析法中的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 C
A. A. 非同质指标的对比
B. B. 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C. C. 数量指标对比
D. D. 质量指标对比
10.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 D
A. A. C
B. B. V
C. C. C+V+M
D. D. C+V
计算题:
11.
资料:甲车间3月份完工A产品300件,加工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5件,废品残值200元,应由责任人赔偿400元。A产品当月无在产品,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11340
直接工资 6489
+ 制造费用 80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63(元)
原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完工程度平均为60%,月末无在产品。
要求: (1)计算废品损失成本。 11340/300*15+(6489+8034)/300*15*60%-(200+400)
(2)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核算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 11340/300*15+(6489+8034)/300*15*60%-(200+400)
原材料 200
其他应收款 4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1340/300*15+(6489+8034)/300*15*60%
12.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第1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第2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第3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本月甲产品完工200件,各工序在产品数量:第1工序20件,第2工序40件,第3工序60件。月初在产品及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原材料费用16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 980元,制造费用8 512元。
要求: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第一工序完工率:8*50% /40 *100%=10%
第二工序完工率 (8+16*50%) /40 *100%=40%
第三工序完工率 (8+16+16*50%)/40 *100%=80%
(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率*相应的在产品的数量
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20=2
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16
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80%*60=48
(3)计算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16000/(200+20+40+60)=50
而制造费用和人工费则是按照完工程度进行折算后的约旦产量来进行分配的
所以分配率=(7980+8512)/(200+2+16+48)=62
(4)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完工产品的费用=200*50 +200*62 =22400
月末在产品的费用=(16000+7980+8512)- 22400 =10092
(5)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甲产品 224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22400
4. 材料成本差异练习题都有什么
此问题有两个错误1.单位有错误2.材料成本差异借贷方没说清楚
下面的解答假定题目所给的单位是万元
解答中的单位为亿元
第一种情况,“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余额为2000万元,假设在借方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0.2-0.5)/(10+40-37)=-2.3%
本月发出应分配的成本差异37*(-2.3%)=-0.85亿元
即节约0.85亿元
2.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3-0.3=12.7亿元
3.借:生产成本
35*(1-2.3%)
在建工程
2*(1-2.3%)*(1+17%)
材料成本差异
37*2.3%
贷:原材料
3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1-2.3%)*17%
第二种情况,“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余额为2000万元,假设在贷方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0.2+0.5)/13=-0.0538=-5.38%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37*(-5.38%)=-1.9906
即节约1.9906亿元
2.月末结存的实际成本13-0.7=12.3亿元
3.借:生产成本35*(1-5.38%)
在建工程
2*(1-5.38%)*1.17
材料成本差异
37*5.38%
贷:原材料
3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1-5.38%)*0.17
5. 成本会计题目
10.
计划全年制造费用分配率=640000/800000=0.8
1-11月A产品工时=420000/0.8=525000
1-11月B产品工时=240000/0.8=300000
实际全年A产品工时=525000+40000=565000
实际全年B产品工时=300000+10000=310000
实际全年制造费用分配率=696000/(565000+310000)
实际全年A产品制造费用=565000*实际全年制造费用分配率=(约等于)449417
实际全年B产品制造费用=310000*实际全年制造费用分配率=(约等于)246583
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49417
—B产品 245683
贷:制造费用 696000
11.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资-甲产品 24000
-乙产品 80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福利费-甲产品2512.5
-乙产品837.5
制造费用-工资2250
-福利费250
管理费用-工资900
-福利费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5150
-福利费3700
6. 成本会计练习题目
1) 编制归集辅助生产车间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0 200
贷:原材料 50 200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4 650
借:制造费用——工资 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6 650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651
借:制造费用——福利费 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931
借: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 3 140
贷:原材料 3 140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3 120
贷:累计折旧 3 120
借:制造费用——办公费 7 100
贷:银行存款 7 100
2) 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 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5 640
贷:制造费用 15 640
3) 编制完工工具交库的会计分录;
借:低值易耗品——工具 3 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 250
贷: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150
4) 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52 830
借: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9 200
借:管理费用 4 100
借:销售费用 3 936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乙车间 70 066
7. 急求答案 审计题 主营业务成本测试
参考下:
(1) 少计购进材料5000元,
(2) 多计领用材料1000元
(3) 多计人工成本2000元
(4)多计制造费用6000元,应计入管理费用
(5)多计在产品金额8000元
共领用材料:80000+150000+5000-60000-1000=174000
人工成本:15000-2000=13000
制造费用:42000-6000=36000
生产成本=174000+13000+36000=223000
销售成本=23000+40000+223000-38000-50000=198000调整分录:
(1)借:原材料5000
贷:应付账款5000
(2)借:原材料1000
贷:生产成本1000
(3)借:在建工程2000
贷:生产成本2000
(4)借:管理费用6000
贷:制造费用6000
(5)直接调整在产品的账面数额就行,因为它没有多计或少计费用。
8. 成本会计题目
1.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车间之间的是不用核算和分配的。所以,
修理车间的分配率=修理车间待分配的费用/该辅助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18 040/(8 000+800)=2.05
运输车间的分配率=运输车间待分配的费用/该辅助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7 920/(5 200+2 000)=1.1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修理费用=2.05*8 000=16 400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运费用=2.05*800=1 640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修理费用=1.1*5 200=5 720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运费用=1.1*2 000=2 200
2.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8 040(16 400+1 640)
管理费用 7 920(5 720+2 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车间 18 040
-运输车间 7 920
9. 成本会计的题目
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500+100=600(因为是一次性投入)
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500+100*0.6=560
直接材料的分配率=(2040+3960)/(500+100)=10
直接人工的分配率=(2240+6160)/(500+100*0.6)=15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2590+6370)/(500+100*0.6)=16
完工产品成本=10*500+15*500+16*500=20500
在产品成本=10*100+15*60+16*60=286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 成本会计测试题
某工厂,产品的生产只在一个车间内重复进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直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工厂本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1. 各项货币支出。根据本月份付款凭证汇总的各项货币支出(假定均用银行存款支付),内容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
元,其他费用 元。
供电车间:外购动力费 元,办公费 元,其他费用 元。
机修车间:办公费 元,其他费用 元。
2. 工资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元,管理人员工资 元。
供电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元,管理人员工资 元。
机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元,管理人员工资 元。
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 元。
均为计时工资。其他职工薪酬按工资总额的30%计提。
3.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元,供电车间 元,机修车间 元。
4.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元,供电车间
元,机修车间 元。
5. 材料费用
本月甲、乙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计划成本
元。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为
公斤,乙产品定额消耗量为
公斤。
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消耗原材料计划成本
元。
供电车间机物料消耗原材料计划成本
元。
机修车间机物料消耗原材料计划成本
元。
行政管理部门物料消耗原材料计划成本
元。
原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
6. 辅助生产费用
供电车间供电
度。各单位耗电数量:机修车间耗用
度;基本生产车间甲、乙产品动力共用
度,车间照明用
度;行政管理部门用
度。(供电总量应等于各单位耗电数量之和)
机修车间进行经常修理
小时。各单位耗用数量:供电车间
小时,基本生产车间
小时,行政管理部门
小时。(修理总量应等于各单位耗用数量之和)
7. 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按产品的实用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8. 废品损失
产品验收入库时,甲产品未发现废品,乙产品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原材料单件费用定额 元,单件工时定额 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 元、工资及福利费 元、制造费用 元。回收废品残值 元。(注意:废品的成本数据不能超过该产品的总成本)
9. 月初在产品费用
甲产品:原材料为
元、燃料及动力为 元、工资为 元、制造费用为 元。
乙产品:原材料为 元、燃料及动力为 元、工资为 元、制造费用为 元。
10. 其他数据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实用工时为
小时、乙产品实用工时为
小时;甲产品本月完工
件、在产品 件,乙产品本月完工 件、在产品 件;甲、乙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