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如何拆解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成本如何拆解

发布时间: 2022-09-24 00:39:08

‘壹’ 如何进行成本的核算

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注意事项

1、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

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为分步法。

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

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为定额法。

‘贰’ 关于产成品拆解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假设:旧商品为A
A拆解为甲材料
新产品B

1,制作新产品B的成本
就把生产B产品时发生的所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直接结转成本就行了,就正常的一生产产品的流程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甲材料)/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甲材料/物料消耗......

2, 原生产A产品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已经结转到旧商品A,那就直接把旧商品A直接转入拆解后的新材料甲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构成成本,都结转为库存商品了,那就不存在再把那些记入费用了.

借:原材料--甲材料
贷:库存商品--A产品

‘叁’ 会计学里的成本拆分是什么意思

成本拆分即成本分解,是将一定期间内所发生的全部成本,按其同产销量 (业务量) 的依存关系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过程。企业总成本经分解后的基本构成情况是:总成本 (y) =固定成本 (a) +单位变动成本 (b) ×产销量 (x),其数学模型为直线回归方程y=a+bx。

进行成本分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确立成本性态模式,将成本同产销量 (业务量) 之间的关系定量化,以便满足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需要。常用的成本分解方法主要有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等。

在高低点法下,单位变动成本 (b) =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产量之差,固定成本 (a) =高 (低) 点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高 (低) 点产量。在回归直线法下,单位变动成本或成本变动率 (b) = n∑×y-∑×∑y/n∑x2- (∑x) 2,固定成本 (a) =∑y-b∑x/n。

(3)成本如何拆解扩展阅读:

1、未耗成本与已耗成本

在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分为未耗成本与已耗成本两大类。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产生收益的支出,此类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项目,例如设备、存货及应收账款等。已耗成本则是指本会计期间内已经消耗,且在未来会计期间不会创造收益的支出。

这类成本又可分为费用和损失,前者在损益表上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例如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等,后者则因无相应利益的产生,而在损益表上列为营业外支出等项目,例如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支出成本与机会成本

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成本的两种主要类型。支出成本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现金流出。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上的收益。

会计系统的特征是记录支出成本而不记录机会成本。但是,管理者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机会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分解

‘肆’ 汽车回收是一台的价格拆解卖零部件成本怎么核算

现在汽车报废是一千块钱

‘伍’ 成本是如何摊销

摊销成本是指某一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应该分摊负担的成本.
所以摊销成本有两种方法:按时间段分摊,或按产品品种分摊.
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某种产品功多种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
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的摊费用核算.

‘陆’ 看文sir拆解一杯拿铁的成本构成

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

喜欢喝咖啡的朋友,不知道有否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咖啡厅的咖啡定价都是那么几个固定数字,比如拿铁在28-35块一杯、美式咖啡在18-25块一杯。文sir最近每次端起咖啡杯,几乎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就是一杯咖啡到底值多少钱?

为了弄清这一杯咖啡背后的门道,我首先请教了做过咖啡生意的朋友。他们说,经营咖啡厅的主要成本包括两个方面:

1、物料消耗:咖啡豆、牛奶、糖浆、辅料(包装、餐巾纸、纸杯等),以及日常调式中的物料浪费

2、经营管理费用:设备折旧、人工、租金、水电能耗

不过,我觉得这里面主要考虑的是运营层面的显性成本,而遗漏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隐形成本,比如前期决策成本、品牌培育成本、证照办理等等。

——————————我是分割线———————————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打算用(演绎法+归纳法)两种方法结合来做这个成本分解。

以大杯拿铁为测算样本

1、物耗

正向推演(演绎法),即自下而上,从细分合并为总体费用。

咖啡豆:以品质比较好的illy深度烘焙咖啡豆为例,价格为0.25元/克(这个价格属于比较高的用料成本,约合一磅120-130元,听朋友讲一般的咖啡店用的都是一磅豆100元以内的。)其中,每杯咖啡用量20g,即5元。

牛奶:以雀巢全脂牛奶为例,1L装的约15元,每杯咖啡用量6-7盎司(约170-200ml),即2.5-3元。

糖浆:包括焦糖、砂糖等,以太古金砂糖为例,按每杯1小包0.2元计(实际上这部分可以忽略,因很多人喝咖啡的习惯并不加糖)。

辅料:包括外带包装、餐巾纸、纸杯等,约合一杯咖啡0.5-1元。

这样,根据上面的计算,一杯咖啡的物料成本大约在8.5-9元(当然,如果用豆品质一般的话,可以控制在7元左右)。

2、经营成本

逆向推演(归纳法),即根据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先有费用总额然后回算。这种思考逻辑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对消费频次进行预估,但这个数据因咖啡店选址的位置、所在地城市消费能力差异较大,这里文sir暂按国内一线城市较繁华地段的情况进行估算,即第一年(品牌培育期:平均到每天,上午10-20人到店,下午20-30人到店,晚间10-20人。取中位数,合计每天约55人。)

设备等资产折旧:目前的商用咖啡机价格在5000-10000元不等,像星巴克那种定制的几万块一台的机器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再加上其他设备购买,按2万元十年摊销计,20000/10年/365天/55人=每杯0.1元。

软装改造成本:按品质中上,1500-2000元/平,总计50平,装修投入约50*(2000+1500)/2=8.75万元。按十年摊销计,87500/10/365/55=每杯0.44元。

租金:参考58同城等,按50平的小铺面,取5-8元/平/天,取中位数约合50平*(8+5)/2/55人=每杯6元。

人工:按50平的小铺面,聘用4个人轮班制,人均工资5000元。如此,每天的人工成本为5000*4/30/55=12.1元。

水电及其他费用:按每月2000元,2000/30/55=1.2元。

这样,根据上面的计算,一杯咖啡的经营管理成本大约在20元左右。

3、隐性成本及其他

包含上文提到的前期决策成本、品牌培育成本、证照办理费用、行政费用、税费等,按(物耗+经营成本)*5%计,约为1.5元/杯。

综上,我为这杯样本咖啡的成本画像如下:

一个位于一线城市

位于人流有保障地段的

50平左右

小咖啡厅,

如果只以提供单一品种咖啡为主营收入,

那么它的一杯高品质大杯拿铁的成本费用约为

1物耗+2经营成本+3隐性成本=30元。

这样来看,按照现在的售价,再加上成本控制,加上营销推广扩大消费频次,卖咖啡的利润应该能在10%-20%。

于是,本文的结论是,在北京开咖啡店赚钱有点难!

‘柒’ 主营业务成本如何拆分料工费

主营业务成本没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及制造费用一说,他对应的是库存商品,或产成品,
你说的应该是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及制造费用,这三个要素中, 制造费用是中人在不同分配对象中,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具体标准要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要涉及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也和企业的生产情况直接相关的,总的大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建议你好好看盾成本会计方面的资料学习一下

‘捌’ 哪些品类适合成本拆解

从设计降本的角度来说,自己能够改设计的零件适合拆解分析,黑匣子零件比如传感器,芯片这些就不适合分析,也分析不了;从采购降本的角度来说除了黑匣子零件外都可以去分析,跟是谁设计的关系不大。成本拆解主要目的是降本,拆解是第一步,拆解完成后还要做DFMA,VAVE和对标,最后是采购降本和精益生产。
科理咨询拥有多年产品降本设计、质量设计、创新设计服务经验,为企业提供DFMA产品降本设计、供应链降本、产品拆解对标及复杂性分析、TRIZ问题发明解决理论、DFSS六西格玛设计等服务。

‘玖’ 旧家电回收面临成本困境,为何开工拆解等于不断亏损

主要原因是因为拆解收入不能覆盖成本,以至于越拆解越亏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很多家庭都面对过处理旧家电的麻烦。对于消费者来说,家电回收价格不高,让人感觉吃亏了,而对于家电回收企业来说,又觉得家电回收很难赚钱,甚至还会亏钱。

事实上,当家电产品更新换代之后,正规拆解企业开工不足,会导致很多旧家电进入非法拆解领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但成本倒挂问题又导致正规拆解企业开工不足,这无疑是旧家电回收拆解面临的困境。

希望各拆解企业能够找到突破点,尽可能减少旧家电拆解带来的污染吧。

‘拾’ 如何分解项目目标成本

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
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考|试/大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
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考|试/大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
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