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结转的方法有哪些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
在计算机处理上,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但相对也比较复杂,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4、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因为其简单性,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1)如何结转成本收益扩展阅读
产成品完工入库,其金额为以前期间和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销售发出的产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库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库,而每批次产成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计价方法计算确定。
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都必须将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库的从产品成本,在本期销售产成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之间做一次分配。
月份内收入、发出、结存的产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如果产成品销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计算确定了库存产成品结存成本后计算的,则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⑵ 月末时候如何结转成本收入费用利润
1. 做月末结转分录,要按照每个总帐科目余额(即,收入类的当月贷方-借方;支出类要当月借方-贷方)结转,:
结转收入类: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支出类: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月末实际利润=本年利润余额,若为贷方余额表示盈利,若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
⑶ 会计每个月如何去结转损益
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
借:制造费用
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账务处理
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主营业务成本
⑷ 咨询服务费怎么结转成本
1、主营业务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即劳务成本)、与咨询服务项目有关的成本费用等,都可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2、营业费用不可以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包括电费、水费、房租、电话费等。
借:劳务成本-工资
贷:应付工资
结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4)如何结转成本收益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为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期末需要将损益类账户中的收益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记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收益类账户余额应为零。将费用类账户及收益类账户均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从年初至本月底止实现的累计净利润,如余额在借方,则为累计净亏损。
⑸ 收入成本库存商品利润怎么结转
收入的结转,就是在报告期末将收入账户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中去。报告期末通常是指月末,工商企业的收入账户主要包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结转时,收入账户余额通常在贷方,所以通常结转分录模式为,借:有关收入账户,贷:本年利润 。但是如果收入账户余额在借方,则结转分录就应该是,借:本年利润,贷:有关收入账户 。结转收入账户通常同时需要进行结转支出处理。
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方式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分散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逐笔登记结转的方式。这种方式计算工作量较大,但能提供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详细资料。集中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期末结存数量乘以进货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按大类汇总,在商品类目账上倒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集中结转,不再逐笔计算和结转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的方式。
库存商品的转结,生产车间的完工产品转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结转本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商业企业月末结转销售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利润的结转,各损益类账户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年利润”账户,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年中损益类账户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⑹ 月末的时候都需要结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吗怎么结转
月末生产成本一般不可以直接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的顺序:
1、领用原材料时-入生产成本
2、生产出商品时,生产成本-转入到库存商品
3、销售时,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4、月底结转损益时,主营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销售商品时就得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不涉及到销售主产商品时的其他业务就转到其他业务支出。
但是,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月末生产成本可以直接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拓展资料:
月末生产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原因是:该生产成本在本期的交易已经实现,为了计算损益,对冲收入与成本,才做结转的。
损益类科目要结转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下,“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③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④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注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不影响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⑺ 月末怎么结转损益
月末结转损益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等科目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收入和费用及成本月末结转怎么做会计分录
确认收入分录: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销售结转成本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利润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企业销售商品时,如同时满足了以下5个条件,即可以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是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一、会计分录(AccountingEntry,又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列出每笔经济业务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便于事后检查。
二、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三、计分录编制的格式,会计分录,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四、销售返利形式,会计分录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⑼ 在会计里,收入 成本 费用这三个怎样结转,能解释的通俗点
发生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收入科目
结转收入时:借:收入科目
贷:本年利润
发生成本费用时: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结转成本费用时:借:本年利润,贷:费用,成本等科目
通俗点说,就是这三个科目最后都是归集到“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是贷方增加表示赚钱了,借方增加表示亏损了;
收入时,就是赚钱了,所以“本年利润”是贷方增加;成本费用发生,就是亏了,企业钱没了,所以借方增加;年底“本年利润”贷方和借方相互抵消之后就是企业一年赚了或者亏了多少钱;然后年底做了一个会计分录(假设赚钱余额为贷方)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就相当于把企业一年赚的利润都归集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看这个科目的名称就可以理解,这部分就是企业赚的利润,但还没分配的利润;等以后把利润用现金等发给股东了,就是分配利润了,够通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