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哪些
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2.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3. 机器工时比例法,4. 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5. 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6.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而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四)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
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数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五)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
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六)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其中某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是通过将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换算标准产量的系数而求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以上各种分配方法,通常是对各月生产车间或部门的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进行分配的。
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以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法进行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采用这一方法时,全年各月实际生产数与已分配数之间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次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明年分配外,其余的都应当在当年年度终了时调整本年度的产品成本。推荐用蓝色颜色的方法分配制造费用,因为相对比较简单一些。
至于制造费用的分配,按照原则将逐月分配,但纵观全年几乎会全部记入产品成本,考虑到简易办法,可将1至11月的制造费用记入当月损益,12月的制造费用可按照产品产量成本(收发存入库数的成本)进行分配。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哪些?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贰’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某种(类、批)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种(类、批)产品y费用_生产工人工资总数X分配率
三、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叁’ 制造业对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
间接成本
。
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例如:某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9月份a产品的计件工资(直接人工)是40000元,b产品的计件工资(直接人工)60000元。车间的管理人员的工资是10000元(无法明确是a还是b产品的费用,即制造费用)。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制造费用按照直接人工分配:
a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0000/(40000+60000)*40000=4000(元)
b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0000/(40000+60000)*60000=6000(元)
若是做题,题中会提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是什么,进而分摊制造费用;
若是实际实务,根据可比性,你可以查看前几期的账,就知道制造费用是如何按照分配标准计算摊入的;
‘肆’ 传统成本法制造费用是(+)的分配标准。+A+多元+B+重复+C+单一+D+密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7
‘伍’ 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是什么
一、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5、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6、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
第三十六条 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陆’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什么分配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制造费用按照成本动因分配。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一个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细分为各个成本动因的费用,各个成本动因就按各自的标准进行分配。如质量检验费以送检数量和次数为标准分配;设备调整、维修费用按调整、维修的工时,设备耗用电费、机油等则按机器工时为标准分配。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捌’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如何分配
1、
“制造费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汇集,月度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2、要注意管理费用的制造费用的区别,举例中招待费不应列入制造费用,即使内部核算是这样列的,但制度规定应入管理费用。
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
(1)、按生产工人工资;
(2)、按生产工人工时;
(3)、按机器工时;
(4)、按消耗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动力、工资等之和);
(6)、按产品产量。
4、5101制造费用。是指制造费用的一级科目
,费用先在此科目归集,然后再分配到5001-05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5002-05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5001-05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从
制造费用的一级科目分配来的
5002-05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从
制造费用的一级科目分配来的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给我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