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差异的分析公式是什么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用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影响(价差)=(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实际工时。
B. 如何分析生产成本,如何分析生产工人工资成本
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
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为例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例:假设某企业有关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及材料费用总额资料如下: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件 90 10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公斤 7 6
材料单价 元 4 5
材料费用总额 元 2520 3000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答案:
材料费用总额计划指标:90×7×4=2520(元) (1)
第一次替代: 100×7×4=2800(元) (2)
第二次替代: 100×6×4=2400(元) (3)
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100×6×5=3000(元) (4)
(2)-(1)=2800-2520=280(元) 产量增加的影响
(3)-(2)=2400-2800=-400(元) 材料单位消耗的节约的影响
(4)-(3)=3000-2400=600(元) 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
280-400+600=48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
C. 微观经济学中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微观经济学中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
1)工种之间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异):为了使人们进入吸引力较小的工作领域,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工资进行补偿。如工作危险性大,脑力劳动的强度大等均属于补偿性工资差异。
2)劳工之间的差异(劳动质量):人们在对企业产出的贡献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劳动质量差异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而一些专业人员的高工资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认为是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回报
3)人们的差异(独特个人的“租金”):拥有特殊才能的个人,在其所拥有的特殊才能之外,他们可能只能挣到其高收入的一小部分;经济学家将工资高于他们在次优职业中取得的收入的部分称为纯经济租金。
4)分割的市场和非竞争性群体:当人们从事一个特定劳工亚市场的特定职业时,他们工资的变化会依赖于该行业和该职业的发展。由于这种市场分割,某种职业的工资会与其他职业的工资相差很大
D.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它也被区分为“价差”和“量差”两部分。价差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其差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为工资率差异。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其差额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率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
E. 成本差异是什么
成本差异是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实际发生额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实际发生额与标准成本相比较,找出差异和发生差异的原因,作为考核降低成本的基础和改善企业今后经营活动的基础。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标准费用,同标准成本的种类相对应,成本差异也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
F. 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
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为量而发生的实际直接人工成本与标准直接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两种。 即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是实际人工成本与实际人工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实际工资率是实际工资总额与实际总工时的比率,标准工资率是指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比率。形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和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可能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即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是实际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与标准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引起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过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它主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材料质量不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如果存在不同等级工人混合使用的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和效能差异,反映一定量的总工时中不同等级工人完成的工时所占比重的变动和工作效率变动,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能差异=∑(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G. http://.baidu.com/question/352812658.html
六、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变动性 80000 30000 50000 7500
固定性 90000 40000
总额 80000 30000 140000 47500
1. 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 = 80000 + 30000 + 140000 = 250000
单位成本 = 250000 / 12500 = 20
2. 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 = 80000 + 30000 + 50000 = 160000
单位成本 = 160000 / 12500 = 12.80
3. 营业利润:
A. 完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 10000 * 40 = 400000
营业成本 = 250000 – 2500 * 20 = 200000
营业毛利 = 400000 – 200000 = 200000
营业费用 = 47500
营业利润 = 200000 – 47500 = 152500
B. 变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10000 * 40 = 400000
销货中变动生产成本 = 12.8 * 10000 = 128000
变动成本 = 128000 + 7500 = 135500
贡献边际 = 400000 – 135500 = 264500
固定成本 = 90000 + 40000 =130000
营业利润 = 264500 – 130000 = 134500
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完全成本法下 变动成本法下
营业收入 400000 营业收入 400000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250000 销货中变动生产成本 128000
期末存货成本 50000 变动性管理费用 7500
营业成本合计 200000 变动成本合计 135500
营业毛利 20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90000
管理费用 47500 固定性管理费用 40000
营业费用合计 47500 固定成本合计 130000
营业利润 152500 营业利润 134500
七、
某产品标准成本卡
成本项目 价格标准(分配率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3元/米 4米/件 12元/件
直接人工 5元/小时 2小时/件 10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 1元/小时 2小时/件 2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 0.5元/小时 2小时/件 1元/件
1. 计算该年度原材料成本的全部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实际成本 = 2.50 * 42000 = 105000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标准成本 = 12 * 10000 = 120000
原材料成本差异 = 105000 – 120000 = - 15000 (有利差异)
原材料价格差异 = (2.50 – 3.00)* 42000 = - 21000 (有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原材料标准耗用量 = 4 * 10000 = 40000
原材料耗用量差异 = 3.00 * (42000 - 40000)= 6000 (不利差异)
原材料价格差异 + 原材料耗用差异 = - 21000 + 6000 = -15000 = 原材料成本差异
2. 计算该年度工资成本的全部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工资实际成本 = 4.70 * 24000 = 112800
实际产量下的工资标准成本 = 10 * 10000 = 100000
工资成本差异 = 112800 – 100000 = 12800 (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 = (4.7 0 – 5.00)* 24000 = - 7200 (有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 = 2.00 * 10000 = 20000
人工效率差异 = 5.00 * (24000 - 20000)= 20000 (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 + 人工效率差异 = - 7200 + 20000 = 12800 = 工资成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