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沉没成本的作用机制
可以从以下微观角度分析经济性沉淀成本对投资的影响。假设获得资本的成本总是大于废弃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便是沉淀成本。
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最优原则是:PMPI =MCI,其中,P是产出的价格,MPI 是投资品的边际价值产品,MCI是投资品的边际成本。这是标准的新古典竞争结论。
当物质资本投资是部分沉淀时,这一决策规则对物质资本配置有什么意义?
在发生沉淀成本的情况下,依赖物质资本的边际价值产品及其自身沉淀成本产生了四种可能的投资行为,这些都被证明在右图中。在图中,物质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等于单位购买价格S,
由SS曲线表示。物质资本负投资等于其打捞价格s,由ss曲线表示。S>s 表明有沉淀成本。在第一种情况,物质资本的边际价值产品较高,与投资的边际成本曲线(SS)相交于正投资区域,这表明经济主体处于投资行为;在第二种情况下,物质资本的边际价值产品处于中间阶段(Ss),这表明他既不正投资也不负投资。在这个资产固定区域,经济主体不易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这恰恰是因为沉淀成本导致的结果。在第三种情况下,物质资本的边际价值产品较小(ss),经济主体进行部分负投资。最后,当物质资本的边际价值产品极小时,导致总投资完全退出。
在图中,横轴表示投资,右侧为正投资,左侧为负投资。纵轴表示投资或负投资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如果S=s,即SS曲线与ss曲线重合,表明没有沉淀成本,投资者完全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瞬时变化。一旦亏损,经济主体会立刻进行负投资。反之,一旦有利可图,经济主体会立刻进行正投资,这是标准的新古典竞争模型。然而,如果S>s ,至少部分沉淀,一旦投资失败,有可能会等待退出,这偏离了标准的新古典结论。具体分析如:
(1)沉淀成本将使经济主体没有任何激励参与资本市场。例如,在投资行为Ⅱ,此时往往出现观望,等待时机,没有任何投资发生。
(2)沉淀成本可以产生不可逆行为和滞后效应。滞后效应以不可逆效应为特征。例如,考虑经济主体在时间t 处于投资行为Ⅱ,在时间t+1处于投资I,在时间t+2需返回投资Ⅱ。这个经济主体在时间t+1进行投资,在时间t+2不会进行负投资,尽管他事先知道在时间t+1需要返回时间t+2。这是因沉淀成本带来的调整障碍。
(3)在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信息不完全对投资有不利影响。在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在后来的负投资时需要承担沉淀成本:沉淀成本越大,面对的可能性越大,投资的负激励越强。同时这也意味着信息不完全和沉淀成本对投资有负面影响,影响企业进入。
(4)与第三种含义相关的是,进入要求进行投资,沉淀成本和信息不完全相互作用对进入(投资)有负面影响。换言之,沉淀成本和信息不完全构成了企业的进入壁垒。如果信息完全,不会发生沉淀成本,不会阻碍进入。只有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害怕投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从而造成投资不足。
(5)沉淀成本对退出有阻碍。在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该投资者将面对后来再投资或重新进入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越大,面对的沉淀成本可能性越大,负投资(退出)的激励越小。这表明信息不完全和沉淀成本减少企业负投资和退出的激励,构成退出壁垒。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投资过度。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模型同样也适用于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经济性沉淀成本对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影响。
② 沉没成本什么意思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简单的说,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
为什么我们要避开沉没成本
原因一:沉没成本会影响我们决策的正确性
我们在做决策时,不仅会对当前的情况综合考虑,还会看过去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过去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在做选择时,这些投入就会成为干扰我们的因素。
为什么你不愿放弃自己读了一半的书,因为你已经投入了时间。为什么你在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电影时不愿立刻离开电影院,因为你已经买了票投入了金钱。
原因二:沉没成本不属于成本
经济学对成本的定义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放弃沉没成本是没有产生代价。你放弃看不喜欢的电影,没有产生代价。你放弃阅读不喜欢的书,也一样没有产生代价。沉没成本本质上就不属于成本,也更不应该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决策产生影响。
③ 什么是沉没成本经济上有什么意义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④ 都说沉没成本,什么是沉没成本,有什么用
按照经济学理论,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沉没成本念念不忘呢?沉没成本有什么作用吗?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发展的方向已经不是你当初的预期,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止损,不要为之前的沉没成本而继续付出,以致影响到未来的美好发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公号:天蓝小鱼 分享职场经验,提升成长精进!欢迎关注!
⑤ 什么是“沉没成本”效应在哪些场景下有具体体现
运用最多的其实是赌博。很多的线上赌场,为了诱导你来玩,都会免费送你一些筹码。
有时候我也承认,诸如“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足彩反买,别墅靠海”这种口号,确实很具有吸引力。但这本质上,这些口号都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聪明人设计来忽悠大众的。要顺着这种赌性做事其实不难,但要保持克制,保持清醒,才是难的事情。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才能成才,利用别人人性的弱点就能成功。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就是高智商的人忽悠普通智商的人。
除了赌球、博彩,像各种资金盘、返利盘,也都是这样的情况。用一个很高的收益来引诱你,即使收益的概率很低即使数学期望是严重亏损,但你被它的愿景所诱惑,忽略了它真实的吸血本质。
⑥ 沉没成本的影响因素
综述
由于沉淀成本(sunk costs)被定义为,一项投资无法通过转移或销售得到完全补偿的那部分成本。具体来说,沉淀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资产的初始价值(扣除折旧)与其打捞价值(转移或再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换言之,沉淀成本与增加初始投资成本或减少打捞价值的因素相关。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沉淀成本的因素如下:
投资影响
这些投资专用于给定的场址、时间、企业或者产业,有可能是沉淀成本最重要的来源。当投资是场址专用性“资产”时,其物质特征使其难以安装、移动或者重新寻找位置,就像基础设施等,当投资是时间专用性“资产”时,即投资的价值在给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如时间密集型投入品,当投资是企业或产业专用性“资产”时,其物质特征难以再转移到其他企业或产业。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较小的产品或劳务的调整很可能需要减少其打捞价值的显着调整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分类,资产专用性可以划分为:(1)设厂位置专用性。例如,在矿山附近建立炼钢厂,有助于减少存货和运输成本,而一旦厂址设定,就不可转作他用。若移作他用,厂址的生产价值就会下降;(2)物质资本极强的专用性。设备和机器的设计仅适用于特定交易用途,在其他用途中会降低价值;(3)人力资本专用性。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特定目的的投资。当用非所学时,就会降低人力“资产”的价值;(4)特定用途的资产。是指供给者仅仅是为了向特定客户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进行的投资,如果供给者与客户之间关系过早结束,就会使供给者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状态。
成本来源
交易成本也是沉淀成本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当交易成本增加初始投资支出以及减少打捞价值时更是如此。例如,解雇工人、培训、谈判成本、运输成本、在买卖间信息不对称等都会进一步减少再出售价格。因此,尽管生产要素不是产业或企业专用性的,但经常也是部分沉淀的,一般是由于“柠檬”问题(Aker1of,1970)而使出售的资产价值大打折扣,就像汽车市场的旧车问题那样。即使是全新的汽车,只要买到手之后,再出售价格就会下降,也会带来沉淀成本。
投资网络
当一项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打捞价值至关重要时,这一效应便会产生。因此,尽管这项投资的打捞价值很高,但是其流动却受限于其他投资的找捞价值的影响。
相关政策
政府的折旧政策、规制或制度安排(显性或隐性契约),以及解雇或雇佣培训成本乃至社会保险等,都会产生沉淀成本。例如,可以自由买卖的生产要素因不允许买卖而带来的沉淀成本。
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沉淀成本也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发现,不考虑沉淀成本的新古典竞争经济模型(包括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实际上都假设企业进出产业没有沉淀成本是一种过度的简化,没有涉及沉淀成本。但是考虑沉淀成本的经济模型则是现实经济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由于沉淀成本的存在会形成在位企业的退出壁垒,所以在位企业一旦亏损,因沉淀成本的存在而导致其不能顺利退出市场或产业,造成企业之间过度竞争,进而引发通货紧缩。如果没有沉淀成本,信息完全与否与没有沉淀的投资行为没有关系,即使亏损导致投资失败,也不会带来任何资本损失,因为它可以顺利退出市场。这些情况适合没有固定资本投资的产业中,例如,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等,它们与有固定资本投资的工业不同,因为前者的长期固定资本投资都很少,其资产从流通的难易程度上看很容易易手。然而,与巨额固定资本投资的工业相比,这些假设是不现实的。当有固定资本投资以及发生沉淀成本时,就会出现过度竞争,即相对于有限需求市场的供给过度,使亏损企业不能顺利退出的一种现象。
⑦ 请简述沉入成本的处理原则,并分析原因
摘要 对企业来说,沉没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
⑧ 沉没成本的产生原因
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1.策划或决策失误。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3.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4.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但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方案而是一意孤行。5.危机处理能力不足或措施不当,使事态扩大及漫延。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对因为过去的决策造成大量设备积压、闲置,“大马拉小车”现象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随之而来的相关决策,总是希望“能多少挽回点损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在错误决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际上,在“是否继续使用”的决策上,过去的采购成本已经作为“沉淀成本”的形式“固定下来”了,不会随未来决策的改变而改变,在制定决策时可以不予考虑。但在这些资产是否继续使用的决策里,必须注意到相关的成本仍会发生,如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等。因此,事关“未来”的决策一定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