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营业务成本预估差异调账,之前没有发票,预估的成本,现在拿到发票后有差异怎么调账
不应该说是暂估主营业务成本,而是暂估了原材料(库存商品),间接传递到主营业务成本。
清晰明了的做法是把前期暂估的原笔冲回,按发票重新入账,这样余额就转到原材料(库存商品)的余额中。
1、如果没有这种原材料(库存商品)的继续销售,你要把原材料(库存商品)余额直接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2、如果有继续销售,就不用单独调整原材料(库存商品)金额,会在后期随着销售慢慢结转的。
希望能帮助到您!
❷ 我公司够买原材料,我先暂估入账,材料已经领用出库,产品成本也结转后,原材料发票回来了,差额怎么调整
1、首先需要核实的是,按照如题所述理解,材料出库时是按照暂估数核算,也就是说,你公司是按照实际成本核算模式进行成本核算(不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摊分和结转);
2、一般的处理如下,请予结合以下进行参考:(暂不考虑相关进项税)
暂估时: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原材料)
3、在领用时,如按照暂估数计入相关成本的,产生的差异也应予调整:
原领用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暂估数)
贷:原材料(暂估数)
那么,在获得实际发票数据后,对于多计成本的(暂估大于实际),应调整差异: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红字差异)
贷:原材料(红字差异)
如少计成本的: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蓝字差异)
贷:原材料(蓝字差异)
4、以上做法,适用于当批次原材料当月领用完毕,月度末没有库存的情形,如存在库存的,以上核算方式还必须通过盘点核实及成本差异分配等相应计算处理;
5、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❸ 暂估入库成本已经结转但比实际高很多,怎么调整
红冲:
借: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
贷:库存商品
按实际发票金额: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
结转成本高于实际成本的部分:
借:本年利润(已经结转的成本在本年利润里,所以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3)暂估库存成本差异如何调整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应注意:
1、确定这项业务涉及那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属于哪类,如:资产类、负债类等。
2、确定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即:借贷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
3、凡是有明细科目的,必须把明细科目写上。
4、会计分录的摘要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能太复杂和难懂,这是做会计分录的第一步;
5、会计科目的使用一定要准确,不能乱用会计科目,更不要过渡使用会计科目;
6、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一定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一个客户不能挂几个会计科目,不能随意使用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
网络-会计分录
❹ 暂估与正式入库的差额怎么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因此,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账,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公司 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❺ 材料成本差异是怎样调整的
所谓的成本差异就是暂估入库与实际发生产生的差异。
暂估入库的只是个价格而已。
有两种办法对成本差异进行调整。
①根据实际出库然后依据成本差异率进行摊销。
②在因为暂估入库产生差异后,做当初相反的分录来冲销掉,如果数额不大,那么用红字发票冲销掉。
❻ 暂估材料成本差异如何调整
首先作一笔与暂估金额一致的相反分录冲减暂估分录,然后按照发票金额作正确的分录。
❼ 原材料暂估与实际入库金额存在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应如何调整。
原材料暂估与实际入库金额存在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应如何调整
1、用红字制做凭证:冲回原暂估入库凭证数据:
2、再按发票金额入库做:
借:原材料-**材料
贷:(相应科目)
3、处理后就不存在由此造成的材料成本差额了。
(7)暂估库存成本差异如何调整扩展阅读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用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影响(价差)=(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实际工时。
❽ 暂估商品未做入库但成本已结转,发票到后怎么调整
题目意思不能理解,你要梳理一下问题点。
通常,暂估商品是指对已验收入库的商品由于发票未到而做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
如果成本已转(一般是指商品已出库而结转相应成本),那么,发票到后的实际金额与暂估金额一致,不需做调整处理(常规做法就可以,即先红冲暂估再按照发票做账务处理)。
如果实际与暂估有差异,那么,应就差异额对已结转成本的那部分进行调整,即调增或调减相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