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费用的增加会有什么影响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成本费用的增加会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8-16 04:32:59

1. 成本费用增加说明了什么

增加原因很多,料、工、费,材料涨价,工资增加,费用增加,要具体分析。

2. 企业成本过高带来的风险

固定成本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管理会计》将企业成本划分为两大块: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与企业营业收入呈同比、同向联动,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即“ 变动成本”,主要指为各种变动生产要素支付的成本,如原料采购、生产消耗、运费及工人计件工资等。变动成本常常在实际业务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 固定成本”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相对固定。固定成本通常可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前者指维持企业经营能力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场租、常聘人员薪金、社保、公积金等;后者指经营者在每一预算期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斟酌决定是否支出的成本,比如新产品开发、广告、职工培训费等,与前者相比约束性较弱。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多,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高。
【拓展资料】一、债权融资的风险债权融资,相对股权融资面对的风险较简单,主要有担保风险和财务风险。作为债权融资主要渠道的银行贷款一般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了减少风险,担保贷款是银行最常采用的形式。企业向银行借钱,先要找一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做担保人,对银行贷款承担联带责任,当民营企业寻找担保企业时,往往对方的要求你也承诺为对方做担保向银行贷款,这种行为称之为互保。大量的互保容易使企业间形成一个担保圈,一旦圈中一家企业运作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企业面临严重债务危险。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出现问题,当企业用债权方式进行融资时,财务费用的增加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理论上,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若达不到借款利率,企业的借款就会给企业股东带来损失。但更重要的是,债权融资将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企业再次进行债权融资的能力,如果企业不能通过经营的赢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并获得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到期的债务,等待企业的后果可能就是破产。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几年前由辉煌一下子濒临崩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未做好对债权融资的管理。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企业债务融资中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而产生的由股东承担的附加风险。实际上这种附加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可能丧失偿还能力的风险;二是由于举债而可能导致企业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的风险。债权性融资的风险要高于股权融资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不能如数偿还的风险。在债务融资方式下,资金不能偿还的损失是由企业自身负担的,企业必须将所借资金全部如数偿还,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持续进行下去。资金不能按期偿还的风险。在债务性融资的条件下,举债必须偿还,而且必须按期偿还,这也是西方企业重视现金流量计划的原因之一。当企业不能按期偿债时,将面临丧失信誉、负担赔偿,甚至变卖资产的风险。对有偿债务,企业还将面临不能付息的风险。支持利息是举债的前提,而且利息支付不因企业是否盈利而变化,这就是企业在经营不善时,面临着付息风险。因此,在实际的融资操作中,作为融资主体的企业必须考虑到期能否还本付息,以防止融资风险的发生。如果企业预期难以还本付息,只能转向融通资本金。

3. 成本费用率增加有什么影响

摘要 亲你好,为您找到了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利润总额上涨,二是成本费用总额下降,因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及附加和三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如利润中还包括其他业务利润,而其他业务利润与成本费用也没有内在联系,分析时,还可将其他业务利润扣除。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如您对我的服务满意,麻烦您点个赞,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4. 费用的增加为什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其中一项是未分配利润。

利润=收入-费用,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而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所以费用增加利润减少。

费用作为损益类要素的费用,指营业费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便是采用这种狭义的费用概念,将损失作为一项与费用平行的收益表要素。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采用上述广义的费用概念。会计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又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法律定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表述为: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 生产成本的费用增加 会导致库存商品的增加,也就是资产会增加是这样吗

这个不对,虽然实际工作中是这样。
1、生产成本的增加,是需要有别的资产转入的,并不会凭空增加。当没有形成负债的情况下,(比如应付未付工人工资),生产成本增加不会导致资产变化。当形成负债的情况下,则生产成本增加会导至资产增加。
2、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库存商品的增加,生产成本对应的是在产品,只有当在产品完工,才结转进库存商品;而如果没有完工,生产成本增加不会影响库存商品。(虽然在产品和库存商品都属于存货,但在产品并不是库存商品)

6. 固定成本增加会导致什么后果

固定成本增加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高。

“ 固定成本”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相对固定。

固定成本通常可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前者指维持企业经营能力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场租、常聘人员薪金、社保、公积金等;后者指经营者在每一预算期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斟酌决定是否支出的成本,比如新产品开发、广告、职工培训费等,与前者相比约束性较弱。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多,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高。

企业发生的固定成本主要与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固定投入和机构设置有关。固定投入与生产经营或业务量没有直接关系,但确实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类设施,比如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形成的固定资产,而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还有从事企业运营管理的管理人员工资,这部分工资费用与机构的设置有关,同样的与企业的业务规模没有关系。

那么,也就是说,这部分发生额取决于设备设施和机构的规模和质量,是企业以前运营决策的结果,现在难以改变的固定成本,为约束性固定成本。



7. 公司的成本与费用的变化分别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

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成本的变化直接并同步地影响着营业利润的变化;而费用的变化对营业利润没有影响。
不妨我们来看看利润表中各种指标的运算关系: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营业利润(4=1-2-3)
5、其他业务收入
6、其他业务成本
7、销售费用
8、管理费用
9、财务费用
10、投资收益
11、营业外收入
12、营业外支出
13、利润总额(13=4+5-6-7-8-9+10+11-12)
14、所得税费用
15、净利润(15=13-14)
从上面利润表中的运算关系来看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直接的。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多少,营业利润就同步减少多少;反之就同步增加多少。
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大期间费用只对利润总额有直接影响,而对营业利润却丝毫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