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说互联网能够实现零边际成本
《零边际成本社会》可以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延续。书中除了提到能源互联网,还提到了通信联网和交通互联网。在里夫金看来,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 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每个要素都与其余要素互动,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没有通信,我们就无法管理经济活动;没有能源,我们就不能生 成信息或传输动力;没有物流和运输,我们就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经济活动。总之,这三种操作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平台。
B. 新媒体中零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 “交换价值”被 “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C. 边际成本的通俗例子
百年的工业经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规律生产一件产品越标准化越好、越流程化越好、款式越少越好,规模越大越好,为什么呢?
因为要降低成本,但是降低的是什么成本?是生产成本还是人工成本,是采购成本还是时间成本?
这些都没错,但是我们再深挖一层经济学有个成本叫边际成本。
什么叫边际成本?
举个例子:比如一架飞机的核心载客人数是一百个人,当坐了八十个人的时候再多增加一位乘客航空公司会增加多少成本呢?几乎没有增加!
边际成本:“飞机票可以只卖一块钱。”
但是想一想:这架飞机增加的第一位乘客相当于增加了多少成本呢?几乎是整架航班的成本!
夸张的理解一下:理论上飞机上的座位在起飞前,可以只卖一块钱。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是生产者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额外生产一个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应的每多销售一单所获取的收益就是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就是每多一个的成本。
边际收益就是每多一个的收益,
经济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边际思维,我们日常的选择一般都是边际选择。
什么叫边际选择?
举个栗子:比如中午你饿了,你不能选十年后吃什么、一个礼拜后你吃什么,你要选的是这顿午饭我要吃什么。这就是边际选择,下一个,马上要面临的选择就是边际选择。那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时间、经历、金钱都是有限的,选择就是这些有限资源的再分配,就是从此多彼少,此少彼多里面选择一个。还是一顿午饭:哪一家更好吃、哪一家更便宜、哪一家更快啊等等这是你的选择。
边际成本:“飞机票可以只卖一块钱。”
那么如何降低边际成本、怎么让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0呢、一旦边际成本趋于0变成什么样子呢?
规模经济能够降低边际成本
降低边际成本就是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指导思想,
比如格兰仕的成功就是玩转了规模经济:他是当格兰仕的生产规模达到一百万台他将那些出厂价定在规模是八十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规模达到四百万的时候,又将自己的出厂价调到规模是二百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规模达到一千万了,出厂价又降到规模是五百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规模一提升,就把出厂价压低到别人的成本价以下,大家都知道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规模提升提升在提升,价格压低压低再压低!
这种玩法就是用价格优势将规模小成本价高的企业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被淘汰掉,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最后使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从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三千元降低到了现在每台三百元,规模经济的力量可见一斑!
互联网经济思维降低边际成本
为什么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企业,还不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大多都带有边际成本趋近于0的属性。
再举个较为浅显的栗子:一个传统的线下书店,因为陈列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的书都没有办法展示出来,但是像亚马逊这样的书籍电商平台卖书这件事的边际成本几乎变成零了,理论上亚马逊可以展示无数本书而几乎不需要额外增加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亏了二十多年的亚马逊一直都有投资者的支持。因为一旦盈利股价就会一直暴涨、节节攀高,究其原因就是一旦过了盈亏平衡点,由于销售成本几乎趋于0的优势,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就会成指数级增长不可估量!
边际成本:“飞机票可以只卖一块钱。”
0边际成本,协同共享经济
着名的一个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零边际成本社会》,书中开创性的探讨了一些概念:包括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产销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等,描述了数以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
这本书里的概念有些晦涩,他认为产销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生产制造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3D打印产品等等,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等等。你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民宿租房,共享经济这么火本质上就是这个原因。里夫金认为在未来:
使用权将胜过所有权,
可持续性将取代消费主义,
合作共赢会压倒零和竞争,
交换价值将被共享价值所取代!
额外生产一个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是边际成本:
D. 微观经济模型中,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假设边际成本为零
古诺模型也可以假设边际成本为零。二者有可能等效。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古诺模型的假设。
E. 怎样做到降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降低边际成本只有扩大产量 但扩大产量的基础是市场有需求, 比如说你为了生产一个瓶子 而需要投入1万元的设备成本 所以生产一个瓶子的成本比较高 当我们生产一万个瓶子的时候 再多生产一个瓶子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的 。
F. 服务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0吗
可以。
因为数字化云服务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边际规模效益可以无限增长,边际范围可以无限增长。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G. 简述《零边际成本》
在这本书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他认为,“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从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播。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 “交换价值”被 “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H. 零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边际成本为O。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现实生活中没有为零的情况。但接近零的情况一般是那种前期建设投入大的行业比如:交通运输行业,通信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建设完毕之后每多让一辆车通过成本是几乎不变的。通信行业基站建设完毕后用户每多打一个电话,多用一兆流量,成本增加也很小。所以类似的行业可以看作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拓展资料:
边际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依靠估计、假定和预测来计算单位成本,生产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实务上是如何发生的;与完全成本法相比,销售量与利润直接相关,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利润的多少,
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对决策者是非常有用的;以边际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及所编制的会计报告比用完全成本法更容易理解。 (8)如何做到零边际成本扩展阅读 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是30。 这对应生产函数曲线的第一个阶梯,即边际产品随着投入的增加以递增的比例增加(就是说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递增的,从生产函数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长率越大),在这一阶段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成本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员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变得拥挤,这时候每增加的一个员工依然会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会慢慢减慢下来(生活中我们称之为窝工),这对应生产函数的第二个阶梯,即生产函数的斜率逐渐从第一个阶梯时的最大值减少到0,当员工增加到某一程度, 再增加一个员工时,这个员工对产量的贡献将会是0,即边际产量为0,在这一阶段时,产量的增加速率从最大值逐渐减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个员工的费用,加上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于产量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增大。
I. 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如何定价
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法也叫边际贡献定价法,该方法以变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定价高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边际收益(边际贡献),用以抵补固定成本,剩余即为盈利。
其计算公式为:
P = (CV + M) / Q
P为单位产品价格;CV为总的变动成本;Q为预计销售量;M为边际贡献,M = S - CV;S为预计销售收入。如果边际贡献等于或超过固定成本,企业就可以保本或盈利。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供过于求、卖方竞争激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维持高价,导致产品滞销积压,丧失市场,不如以低价保持市场,不计固定成本,尽量维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