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企业计划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实际成本为计划成本的多少
计划成本为X,计划降低3%,则降为0.97X,实际降低5%,则降为0.95X,0.95X/0.97X=0.97938,约为97.9%.
企业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
拓展资料:
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竞争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它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现状和管理特征,为企业日常成本管理所用。
在学习中,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目标:
1,学习成本的内在构造,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及持续改善的目标;
2,学习怎样通过成本分析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学习将成本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3,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让成本管理脱离企业运营,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掌握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成本管理流程的制定、控制效果的评估等方法和技术;
5,学习成本管理的战略思维模式,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实用操作步骤,结合案例分析,掌握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问题;
6,学会如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技术,在工作中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为企业降低成本;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市场范围日益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仅仅着重于短期利益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
事先分析
预算编制。
投资可行性分析。
重大合同财务条款的评估。
事中分析
月度结帐后的成本分析报表。
各种差异分析。
事后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绩效指标考核。
中小企业在实现差异化战略时必须重视成本。因为创造特色经营和差异就一定会经常发生费用,例如,向用户提供寿命更长的产品,一般需要更多、更昂贵的原材料。如果特色经营产生的利润被其相应的成本费用所抵消,那差异化战略就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带来效益。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中,不应忽视自己的成本地位,要做到既能使企业产品与众不同,又能降低成本。
Ⅱ 成本降低率怎么计算
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100%(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
查看更多>
Ⅲ 单位成本指数怎么计算
单位成本总指数Ip=∑p1q1/∑p0q1 产量总指数Iq=∑p0q1/∑p0q0 总成本总指数Ipq=∑p1q1/∑p0q0 劳动生产率=∑v1t1/v0t0 (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Ⅳ 统计学题目
08年总成本30万 07年25万
总成本指数 30/25
产品产量指数为100/97
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绝对额:25*3%=0.75万
不知道对不对。。汗啊仅供参考。
Ⅳ 费用节约率怎么计算
费用节约额= 总费用预算支出额 - 费用实际支出额 费用节约率= 费用节约额 / 总费用预算支出额X100%。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100%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5)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怎么算扩展阅读: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计划降低额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的变动形成:
(1)单位成本变动。假定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2)产品产量变动。假定产品单位成本不变,可比产品产量越多,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3)产品结构变动。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率较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优缺点
1、优点
一是综合性,它可以把各种可比产品成本的升降情况综合地反映出来;
二是可比性,因为它是以可比产品为基础计算的,不仅可以与计划相比较, 检查可比产品成本降低完成情况,而且可以与以前年度相比较,研究成本的降低速度和趋势。
2、不足之处:
(1)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界限不易划清;
(2)它只反映可比产品成本,不能反映成本指标的全貌,无法评价企业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
(3)由于只评价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因此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分摊费用时,往往人为的使可比产品少负担一些,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成本降低指标的准确性。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用以考核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及其原因的主要指标。但是,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的界限往往不易划清。
Ⅵ 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单位成本的计算有三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如果以销售产品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销售总成本/销售数量。
2、如果以生产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生产总成本/生产数量。
3、如果要计算销售成本单位卖价(元)的成本:销售总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
拓展资料:
一、 单位成本的介绍:
单位成本是生产单位产品平均消耗的费用。它是以企业一定时期生产某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总成本除以产量求得的。单位成本是反映成本水平高低的指标。实际单位成本同计划单位成本比较,与历史先进水平的单位成本比较,与其他企业同种产品单位成本比较,可以找出差距,寻求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的途径。
企业通常要按月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别成本项目反映主要产品的上一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份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期实际单位成本。
二、 单位成本的作用:
单位成本对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单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生产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好坏。
计算单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各成本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利用单位成本可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或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同时单位成本也是制定产品价格重要依据之一。
三、总成本
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而发生的总耗费。根据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产品总成本是生产某种品种或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总和。通过总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将总成本与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比较,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指标。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往往对于分析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有重要意义。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结合,便能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Ⅶ 概统计算题求助 计算产品成本降低程度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该企业的成本费用降低率=(100-90)/100*100%=10%。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
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时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额,与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100%。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某产品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当期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7)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怎么算扩展阅读: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时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额,与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计划降低额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的变动形成:
(1)单位成本变动。假定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2)产品产量变动。假定产品单位成本不变,可比产品产量越多,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3)产品结构变动。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率较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