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世界上哪個資源會消失
擴展閱讀
單位成本上升怎麼回事 2025-07-25 11:47:51

世界上哪個資源會消失

發布時間: 2022-06-07 19:47:26

A. 世界上哪些資源已枯竭 哪些資源將枯竭

目前並沒有什麼資源已經枯竭 不過化石能源早晚都得枯竭 比如石油 煤之類的 只是早晚問題 因為他們是不可再生資源

B. 世界上每天消失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補充煤、石油、地熱、鐵、錳、銅、金剛石、石灰岩、粘土、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金、銀、銅、鐵、鉛、鋅。

C. 地球上哪些資源正在消失

我認為,煤消失得最快!全球煤儲量僅為36540億噸,根據每年世界開采1850億噸算,只能用20年!

D. 目前地球的資源被消耗了哪些

人是自然的產物,但人類的發展卻是在毀滅自然中進行的.地球誕生大約45億年,地球生命發生大約35億年.人類的出現不過300萬年歷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不過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人類與自然基本上能夠和諧相處.但在工業革命以來的300年,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已經接近自然對人類生命的支撐極限.照目前的開采規模,石油天然氣最多夠耗50年,煤炭最多夠耗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今天,環境和生態危機已經充分顯現:南極臭氧層空洞在不斷擴大;全球氣候變曖,溫室效應在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工業生產帶來的大氣污染、海洋與淡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學污染相當嚴重;森林覆蓋率大幅銳減、土地沙化荒漠化日益嚴重;人類疾病發病率在上升,物種滅絕在加速,等等.總之,地球資源在驟減、生態環境在惡化,人類在以物質為中心的飛速發展中,再發展、持續發展的條件卻在不斷喪失. 例如:一、人類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把大氣弄臟了、使地球像在大熱天穿了一件臟棉襖,體溫不斷地升高;二、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護傘.大氣污染破壞了這層重要的保護傘,使地球的臭氧層產生了「空洞」;三、人類毀林開荒,不合理利用木材等,都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年百年來,全球森林面積急劇減少,最近十多年來,每年都有上千萬公傾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非洲的熱帶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亞洲的木材蓄積量只能維持不到40年……;四、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目前,全球的沙漠化地區已經佔到了地球陸地面積的35%;五、全球的城市裡,約有一半人口(16億)生活在有害健康的惡劣空氣中.嚴重的空氣污染,使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大大高於鄉村;六、20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全國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缺水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城市缺水狀況越來越加劇;七、無節制的捕撈,使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海洋漁場,捕到的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這就是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表現.在地球上,天南地北的環保問題不計其數,這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另一部分環境問題是因為人類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及時採取對資源的保護措施而導致了資源流失造成的,所以,地球環境的破壞,歸根到底是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的開發,說確切一點,應該是人類的掠奪,濫用自然資源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惡果.把地球形成以來幾十億年積累下來和各種天然寶貴資源,在幾百年間揮霍過度,面臨枯竭,如此下來,很可能在一兩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毀於自己手中. 在此,我希望人類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認識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樹立「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新環境,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發展、進步的美好世界.保護環境需要知識,更需要決心和恆心,要用科學態度認真對待環境. 但願地球的明天會更好.

E.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

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是可以用“地大物博”來形容。但如果你經常關注新聞的話,一定會知道這樣的形容是不夠確切的,隨著人類的消耗和浪費,很多資源都已經面臨枯竭了。嚴格來講,像人類一年所消耗的資源,地球需要用一年半的時間才可以“再生”。

我們在地理的時候,不僅是會學到再生資源的知識,也會明白人類的消耗能力有多大。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四個,希望大家可以有所了解。

04,抗生素

聽到這類資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離不開它,畢竟和很多疾病都息息相關。像一些危害比較大的疾病,沒有抗生素是絕對不行的,人類的生命會受到威脅。不過從相關的報道來看,如今的病毒毒性越來越大,種類也變多了一些。這樣一來,抗生素的效果就會減弱一些,像對抗很多疾病都已經沒有太大的效果。

F. 地球上的哪種重要資源,正在面臨枯竭的邊緣

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孕育無數的生命,其實每一個生命對條件都非常苛刻。既要適宜的環境,還要擁有充足的資源,例如水、氧氣等等。水是生命之源,世間萬物都離不開水,一旦身體中缺失水分,就會破壞身體的平衡。地球擁有七分海洋,可能用的淡水資源少之又少,尤其是很多貧困地區,每一滴水對他們而言都格外重要。


5

一種無可替代的資源一旦消失,人類將面臨可怕的危難。不過很多人卻一直在過度浪費,使用不恰當,造成大量的污染。很多磷被排放到海洋中,使海水受到嚴重的污染,很多魚類喪失了家園,變得無家可歸,只有有效的保護磷資源,它才不會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人類持續下去,繼續毫無節制的使用磷資源,未來終有一天它將徹底消失,你們對這一磷資源還有怎樣的了解呢?

G. 現在地球上的什麼資源面臨滅絕

由全球95個國家的1360名科學家聯合研究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人類活動已使地球上約2/3的自然資源面臨枯竭,沼澤、森林、草原、河口、天然漁場和其他一些動植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目前正在遭受無可挽回的破壞,自然界中的一個物種可以影響到其他1000萬種生物的生存。

人類活動給地球的生態系統為以後維持物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球上水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破壞。中國的黃河,非洲的尼羅河以及北美的科羅拉多河在一年中某個時節還沒有入海之前就已經枯竭了。

維持物種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波羅的海中生活著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100種動物,其中1/3來自美國的五大湖;反過來五大湖中的170個外來物種的1/3來自波羅的海。而物種入侵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一種美國水母的入侵造成黑海中26種魚類的滅絕,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使現存物種很難適應。

「大自然給地球上60億人帶來巨大的好處,忽視這一點將非常可怕,我們可能會使自己遠離自然,但我們的生存完全依靠其提供的服務。」

●過去60年中被用於耕種的土地超過了18和19世紀的總和。
●全球土地的大約24%目前已被用於耕種。
●過去40年來,江河湖泊中的水量減少了一倍。
●目前全球至少1/4的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險。
●從1980年起,紅樹林總量的35%已從地球上消失,全球珊瑚礁有20%遭到破壞,另有20%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對於森林的過度砍伐增加了感染瘧疾和霍亂的可能,並導致新型疾病的產生.

H. 有關地球資源枯竭的資料

1、森林資源: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森林覆蓋率約為40億公頃,佔世界陸地面積的30%左右,世界森林資源蓄積推算約為4 300億m3。雖然森林退化和消失的速度有所減緩,但每天仍有將近2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

2、物種滅絕: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島大海雀、北美旅鴿、南非斑驢、澳洲袋狼、直隸獼猴、高鼻羚羊、台灣雲豹、中國犀牛、南極狼等物種已不復存在。白鱀豚、蘇門答臘虎、北部白犀牛、.奧里諾科鱷魚、小嘴狐猴等動物也瀕臨滅絕。

3、淡水污染:水污染有三個主要來源,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和含有農業污染物的地面徑流。如1986年萊茵河化學品泄漏事故就造成了萊茵河水的長期污染。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估計,由於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設施,全世界有10億多人口無法得到安全的飲用水。

(8)世界上哪個資源會消失擴展閱讀:

隨著對淡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在許多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淡水成為決定經濟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和國家之間爭奪淡水資源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不同功能用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越來越顯著。

因此,全球跨國的水資源管理是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的重要領域。在西亞和北非等一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水貴如油,各國在跨國河流和地下蓄水層開發利用上的矛盾往往十分尖銳。有時甚至引發軍事上的對峙,成為國際沖突的導火索。

I. 沙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為何會面臨枯竭

。但是,沙子不僅用於建築物和基礎設施,而且越來越多地用於製造腳下的土地。從加利福尼亞到香港,越來越大、功率也更強大的挖沙船每年從海底吸走數百萬噸的沙子,將其堆積在沿海地區,以建造以前沒有的陸地。迪拜的棕櫚島可能是近年來從無到有建造的最著名的人造土地,但它們有很多同伴。

奈及利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正在為其大西洋海岸線增加9.7平方公里的城市擴展。中國是地球上國土面積第四大的國家,已經在其海岸線上增加了數百英里地,並建造了整座島嶼來容納豪華度假村。

挖沙付出的高昂代價
這種新的房地產是有價值的,但它常常要付出高昂代價。海洋疏浚(挖沙)已經破壞了肯亞、波斯灣和佛羅里達的珊瑚礁。它破壞了海洋棲息地,並使帶有沙塵羽流的水域變得渾濁,從而影響遠離原址的水生生物。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漁民發現他們的生計因疏浚(挖沙)而喪失。在中國,土地復墾破壞了沿海濕地,破壞了魚類和水鳥的棲息地,並加劇了水污染。


還有在土地復墾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新加坡。為了給近600萬居民創造更多的空間,這座擁擠不堪的城邦國家在過去40年裡增加了130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所有土地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沙子所鋪。其附帶的環境破壞是如此嚴重,以至於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和柬埔寨都限制向新加坡出口沙子。


根據荷蘭一個研究小組的統計,自1985年以來,人類總共為世界沿海地區增加了13563平方公里的人造土地,面積相當於牙買加的國土面積。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沙子建造的。

用於混凝土和其他工業目的的采砂更具破壞性。建築用砂通常是從河流中開採的。用吸水泵甚至鏟斗將砂粒拉起來很容易,一旦滿載便很容易運輸。但是,疏浚河床會破壞底棲生物占據的棲息地。攪動的泥沙會使水渾濁,使魚類窒息,並阻擋維持水下植被生長所需的陽光。

河沙開采也導致了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緩慢消失。該地區是2000萬人口的家園,是該國一半食物的來源,也供應了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大部分大米。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是三角洲每天損失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面積的原因之一。但研究人員認為,另一個原因是人們正在掠奪三角洲的沙子。

幾個世紀以來,湄公河從中亞山區帶來的泥沙補充了三角洲。但近年來,在沿途的各個國家中,礦工已經開始從河床中拉出大量的沙子。根據3名法國研究人員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僅在2011年這些礦工就開采了約5000萬噸的沙子,足以覆蓋丹佛市5厘米深。同時,近年來,在湄公河上已經修建了5座大型水壩,並計劃在中國、寮國和柬埔寨修建另外12座水壩。大壩進一步減少了流向三角洲的泥沙。

換句話說,雖然三角洲的自然侵蝕仍在繼續,但其自然補給卻沒有繼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大湄公河項目”的研究人員認為,按照這個速度,到本世紀末,將有近一半的三角洲消失。

更糟糕的是,在柬埔寨和寮國,疏浚湄公河和其他水道正在導致河岸坍塌,毀掉農田甚至房屋。緬甸農民披露,伊洛瓦底江沿岸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從河流中采砂也給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攪起的泥沙堵塞了供水設備。把所有這些材料從河岸挖走,橋梁的地基就會暴露在外,得不到支撐。在迦納,采砂工人挖出了太多的地面,使山坡上建築物的地基暴露在危險之中,時刻有倒塌的風險。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風險。2000年,台灣的一座橋梁因采砂而垮塌,第二年,葡萄牙的一座橋梁垮塌,正值一輛公共汽車經過,造成70人死亡。

沙子背後的黑暗與罪惡
對高純度硅砂的需求也在激增。硅砂被用於製造玻璃以及太陽能電池板和電腦晶元等高科技產品。美國蓬勃發展的“水力壓裂行業”(天然氣開采)也需要超耐用的高純度硅砂。這導致威斯康辛州農村地區的大片農田和森林都被毀壞了,而這些地方恰好有很多珍貴的沙子。

對沙子的競爭變得如此激烈,以至於在許多地方,犯罪團伙開始涉足這一行業,挖出的砂粒在黑市上出售。根據人權組織的說法,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兒童被迫在沙坑裡充當奴隸。這些犯罪團伙就像其他地方的有組織犯罪一樣,通過賄賂腐敗的警察和政府官員來逃避懲罰。當他們認為有必要時,會襲擊甚至殺害妨礙其行動的人。


何塞·路易斯·阿爾瓦雷斯·弗洛雷斯是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一名環保活動家,他曾因反對當地一條河流中的非法采砂行為而被槍殺。據報道,在他的屍體中發現了威脅他的家人和其他環保活動家的紙條。兩個月後,印度拉賈斯坦邦警方在試圖阻止一輛裝載非法開採的沙子的拖拉機時遭到槍擊。隨後的槍戰導致兩名礦工死亡,兩名警察入院治療。今年年初,南非一名采砂工人在與另一組礦工的爭執中遭到七次槍擊。

這些只是最新的傷亡。近年來,在肯亞、甘比亞和印度尼西亞,有關沙子貿易的暴力活動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在印度,當地媒體稱他們為“沙子黑手黨”,造成數百人受傷,數十人死亡。遇難者包括一名81歲的教師和一名22歲的活動家,他們分別被砍死,一名記者被燒死,至少3名警察被運沙車碾死。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沙子的依賴所造成的危害。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用其他材料代替混凝土中的沙子的方法,包括煤電廠留下的粉煤灰、塑料碎片,甚至碾碎的油棕殼和稻殼。其他一些公司正在開發需要更少沙子的混凝土,而研究人員也在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磨碎和回收混凝土。

在許多西方國家,河沙開采已基本被淘汰。不過,要讓世界其他國家效仿將會很困難。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近發布的一份關於全球沙子產業的報告稱:“為了防止或減少對河流可能造成的破壞,建築行業必須停止使用河源骨料。這種類型的社會轉變與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社會轉變相似,將迫使人們改變對沙子和河流的認知,改變城市的設計和建設。”

科羅拉多大學海岸地理學家梅特·本迪克森是越來越多呼籲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採取更多措施限制采砂造成的破壞的學者之一。“我們應該有一個監控計劃,”本迪克森說,“需要更多的管理,因為目前根本沒有對其進行管理。”

目前,甚至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有多少沙子正在從地下被挖出,也沒有人知道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條件下被挖出,大部分都是非法的。本迪克森說,“我們知道人越多,我們需要的沙子就越多。”

特別聲明:本文參考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