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稀土資源保護區有哪些
擴展閱讀
價格五萬左右的車有哪些 2025-07-26 09:12:42
公司購茶做什麼費用 2025-07-26 09:08:04

稀土資源保護區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7-25 11:13:51

Ⅰ 中國的物產有哪些

中國物產豐富多樣,包括但不限於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等。


中國的糧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主要產於南方濕潤地區,而小麥則在北方更為常見。此外,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擁有眾多知名茶類,如龍井、碧螺春、普洱等。


在經濟作物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之一,同時,糖料作物如甘蔗和甜菜也有廣泛種植。另外,中國的水果種類繁多,如蘋果、柑橘、香蕉、葡萄等,各地都有其特色品種。


礦產資源方面,中國擁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石、稀土、鎢、鉬等礦產,其中稀土資源尤為突出,對中國乃至全球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也相當可觀,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領域也擁有巨大的潛力。


中國的動植物資源同樣豐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棲息在中國的自然保護區,而人參、靈芝等名貴中葯材也是中國的特產。森林資源覆蓋廣泛,從東北的針葉林到西南的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極高。海洋資源方面,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魚類、貝類等海產品豐富。


綜上所述,中國的物產資源多樣且豐富,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Ⅱ 陸河縣的自然資源

動植物資源
火山嶂、尖山嶂、人字嶂、羅京嶂、獅子嶂、蓮花山脈等山峰像天然的屏障一樣把陸河環繞起來,使該縣境內八個鎮所在地均為開闊的小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宜林宜果。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5.4%,擁有中國最大的紅椎林自然保護區,松、杉、樟、按、木荷、毛竹、綠竹等遍布山野,林木蓄積量達120萬立方米。紅椎林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紅椎林自然保護區已被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紅椎林中,有成片的被譽為古老植物活化石的桫欏,是1億6千萬年前恐龍時代恐龍的主要食物,現存極少,十分珍貴。陸河境內的野生動物有野牛、野豬、野山羊、山兔、狐狸、穿山甲、蛇及鳥類等。
水果資源
果產方面有青梅、青柿、青欖、荔枝、龍眼、芒果、香蕉、油柑、桃、李、茶葉等。
礦產資源
主要有礦泉水、花崗石、高嶺土、稀土等非金屬和錫、鋅、鉛、鈦、鉀長石、石英石等金屬礦。其中花崗岩品種多達30種,儲量2700萬立方米,是價值較高的建築裝飾材料;鉀長石品位高,是優質的陶瓷原料。
森林資源
全縣森林蓄積量11.85萬立方米。松林面積3萬公頃,年可產松脂7000t。
地熱資源
地表溫泉遍布上護、新田、河田、螺溪、水唇等鎮,布點多,蘊藏量大,尤以上護鎮的溫泉最負盛名。有「泉鄉」之稱,可供沐浴和養殖甲魚。

Ⅲ 秦嶺有哪些自然資源

秦嶺地區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䴉和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被並稱為「秦嶺四寶」。在秦嶺里,還藏匿著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
秦嶺南北的動物也有較大差別。就獸類來說,以秦嶺為分布北界的有23種,占獸類總數的42%。秦嶺以南的獸類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華氏菊蝠、金絲猴、大熊貓、豬獾、大靈貓、小靈貓、雲豹、羚牛、蘇門羚、豪豬等。而分布於秦嶺以北的獸類,只有8種,占獸類總數的10%,主要有白股闊蝠和黃鼠等。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跨越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區,一直延伸至河南省,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特色產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產量居全省之首,核桃產量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它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葯庫」。中草葯種類1119種,列入國家「中草葯資源調查表」的達286種。
比較而言,秦嶺被子植物中約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屬、1000多種,其中常綠闊葉木本植物佔38科、70屬、177種,除個別樹種外,南坡都有生長,而北坡只有21屬、46種。
秦嶺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標志植物均可生長良好,而秦嶺以北柑桔絕跡,卻盛產蘋果、梨等溫帶水果。 秦嶺地區的關中平原盆地區南部山地礦產資源豐富,不僅金礦、鉬礦等蘊藏豐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屬礦和建材石料,為發展冶金、建材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中潼關、太白的金礦,金堆城鉬礦,藍田玉石等最為著名。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礦產資源含量高,主要礦產金、銀、煤、釩、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釩礦亞洲第一。 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鳳縣代王山。幹流流經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

Ⅳ 肯亞資源有哪些

肯亞擁有多種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礦產、森林、水和生物資源等。

  1. 土地資源:國土總面積582,64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57.14萬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12萬平方千米。約49萬平方千米土地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佔比超80%,約30%人口在此放牧,畜牧牲畜佔全國總量70%。全國有14.36萬平方千米可耕地,占總面積18%左右,已開墾耕地10.48萬平方千米,占可耕地面積73%,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及西南部維多利亞湖區。截至2016年,發展灌溉農田達14.19萬公頃,佔全部耕地面積0.99%。
  2. 礦產資源:境內礦藏豐富,重要礦產有金礦、銅礦、煤礦、鐵礦、石油等;特殊礦產有砂礦、稀土礦等;其他礦產有鉻礦、灰岩等。金礦儲量100 - 140噸,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尼安薩省等地;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塔韋塔等縣級區域,已探明達1500萬噸;是全球第五大鈦礦儲量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是主要分布區;寶石礦集中於中南部,有碧璽、坦桑藍等多種礦產;2012年初步探明石油儲量高達7.5億桶,但受國際油價影響,大規模商業開采進展緩慢。
  3. 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為8.83%,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其他天然更新的森林,分別占總森林面積的19%、6%和75%。有印度洋沿岸熱帶雨林和旱生林、山地闊葉林等6種類型森林。因人口增長和非法採伐,森林資源曾遭破壞,後政府採取植樹造林等措施加以保護。肯亞白樹、非洲檜和樟樹是珍貴喬木樹種。
  4. 水資源:水資源緊張且分布不均,約85%地區屬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四分之三地表水來自中部高地,維多利亞湖和塔納河是主要地表水體。維多利亞湖盆地水資源最多,佔地表水總量59%和可再生淡水總量54%;塔納河流域提供淡水資源占總量19%。可再生地下水資源佔比不到12%,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部和東南部。
  5. 生物資源:至少生存35000個物種,包括7000多種植物和許多地方性、稀有、瀕危和受威脅的物種。本土植物有地石斛、陽傘樹等;有25000種不同動物物種,以大型哺乳動物眾多聞名,如「非洲五霸」等,還有眾多獨有動物,如塔納河紅疣猴等;海洋野生動物豐富,海岸線附近珊瑚礁是海洋動物家園。約10 - 12%的國土面積用於生態多樣性保護,有眾多國家公園、保護區和森林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