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文獻型資源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鑽石晉級賽多少小時 2025-07-25 11:13:56
稀土資源保護區有哪些 2025-07-25 11:13:51
釣魚的成本是什麼 2025-07-25 11:01:56

文獻型資源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06 05:00:37

『壹』 圖書館電子文獻 按文獻類型可以分為哪十一種

.
按出版形式劃分:圖書、期刊、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專利文獻、標准文獻、報紙文章、政府出版物、產品樣本。

『貳』 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有幾種類型(從文獻出版類型、載體、內容上分別說明)

答:(1)根據文獻出版類型不同,信息資源可以劃分為1圖書:以章節成冊的公開出版物。它一般是利用已經發展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知識,經過作者重新組織的二次文獻或三次文獻。類型主要包括:教材、網路全書、字典、詞典、手冊、專著、論文集、會議錄、叢書、年鑒等。
2科技期刊:主要報道資源環境科學領域新理論、新技術的一種周期性出版物,它刊載大量原始一次文獻。刊載的論文數量大、速度快、內容新穎並且以固定期刊名,定期或不定期連續出版。
期刊刊別分為:周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
期刊類型分為:雜志、學報、通報、簡報、公報、快報、文摘、索引及評論等。
3特種文獻:指書、刊以外的非書刊資料。
類型包括:技術報告、政府出版物、會議文獻、標准資料、學位論文、專利文獻及產品樣品。
(2)根據存儲載體不同,信息資源可以劃分為印刷型信息資源、電子信息資源、數字信息資源和多媒體信息資源等。
(3)根據數字化程度和處理單元不同,數字信息資源可以分為書目型數字信息資源、文摘、題錄、索引型數字信息資源、全文型數字信息資源和多媒體信息資源。
(4)從信息的內容來分,可分為自然信息資源、生物信息資源、機器信息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

『叄』 請寫出常用的文獻型數字資源有哪些

常用中文資料庫中國知網(CNKI)、維普資訊(VIP)和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資料庫(WANGFANGDATA)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的收錄資源
常用外文資料庫:IEEE,ELESVIER,sci,ei

『肆』 【文獻檢索】文獻資源有哪些分類方法文獻加工的角度有哪些

文獻類型:
1.根據文獻載體的物理形態可分為:
1)紙介型(paper-based)文獻是以紙張為載體。它又可分為手抄型和印刷型兩種。
2)縮微型(microforms)文獻以感光材料為載體,通過光學攝影方式將文獻的影像固化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一類文獻。
3)聲像型(audio-visual form)文獻,也稱視聽型文獻,是指通過特定設備,使用聲、光、磁、電等技術將信息轉換為聲音、圖像、影視和動畫(sound,image,video&animadon)等形式,給人以直觀、形象感受的知識載體 。
4)電子型(electronic form)文獻,原稱機讀型(machinereadable form)文獻。它通過計算機對電子格式的信息進行存取和處理。
2.根據科技文獻的結構等級可分為:
1)零次文獻 (non-printed sources)(較少)
2) 一次文獻:(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為基本素材而創作的文獻 。一般,一次文獻記錄的信息比較具體、詳盡和系統化。
3)二次文獻(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獻工作者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後得到的產物,是為了便於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獻而編輯、出版和累積起來的工具性文獻。它一般包括:目錄、題錄、文摘、索引、網路年鑒、手冊、名錄等。
4)三次文獻(tertiary sources) (較少)
3.根據使用范圍可分為:
1)白色文獻,是指一切正式出版並在社會上公開流通的文獻。包括圖書、報紙、期刊等。這類文獻通過出版社、書店、郵局等正規渠道公開發行,向社會所有成員公開,人人均可利用。
2)灰色文獻,是指非公開發行的內部文獻或限制流通的文獻。因從正常采購途徑難以獲得,故又稱為「非常見文獻」。其范圍包括社會非公開傳播的內部刊物、內部技術報告、內部教材和會議資料等。這類文獻出版量小、發行渠道復雜、流通范圍有一定限制,不易收集。
3)黑色文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們未破譯或未辨識其中信息的文獻。二是處於保密狀態或不願公布其內容的文獻。這類文獻除作者及特定人員外,一般社會成員極難獲得和利用。
4.根據相對利用率的多少來分類:
1)核心文獻通常只與本學科發展水平、發展動向的密切相關的一些文獻。
2)相關文獻和邊緣文獻是指所含內容與學科的關系相對疏遠一些的那些文獻

『伍』 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有幾種類型

字典、論文集、年鑒等類型。

『陸』 文獻的種類有哪些其中最常用的有哪幾種

根據文獻的媒體形式的不同,文獻可分為:
(1)圖書。圖書具有品種最多,數量最大,范圍最廣的特點,一般給人們以系統性,完整性,連續性的知識和信息。

(2)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報道速度快,數量大,信息內容新等特點,是很重要的信息源,

(3)報紙。其特點是報道及時,受眾面廣,具有群眾性和通俗性。

(4)會議文獻。其特點是反映新技術新成果快,專業性強,能較全面的反映某一技術領域或學科發展水平,動態和趨勢。

(5)科技報告。它具有單獨成冊,出版日期不定,內容專深,報道迅速,多為保密,控制發行等特點。

(6)標准文獻。它是一種具有約束力的規定性和法律性的文獻。

(7)專利文獻。它具有詳盡,新穎,實用,報道及時等特點。

(8)學位論文。其內容較為系統,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創造性。

(9)技術檔案。它是具有一定工程對象的技術文件。

(10)電子文獻。它具有存儲量大,體積小,便於檢索,保管和共享。

按出版形式劃分:科技圖書、科技期刊、專利文獻、會議文獻、科技報告、政府出版物、學位論文、標准文獻、產品資料和其它文獻的十大類型。

『柒』 文獻按出版形式,可分為哪幾類

文獻按出版形式可以分為圖書、連續出版物、檔案、實物資料以及電子出版物和其他資料,如譜諜、碑刻拓片、圖錄、表冊等

『捌』 按文獻信息資源內容加工深度可以將文獻劃分為哪些類型,並簡要解釋

1、零次信息資源

零次信息資源指未以公開形式進入社會使用的實驗記錄、會議記錄、內部檔案、論文草稿、設計草稿,以及未經發表的名人手跡、口頭言論和無形的思想意識。它內容新穎,但不成熟、不定型。

2、一次文獻信息資源

一次文獻信息資源指以科學研究、工作實踐中的新成果、新知識和經驗總結為依據,經加工創作進入社會公用的專著、學術論文、專利說明書、科技報告等,它是最基本的文獻信息資源。

它提供新觀點、新發明、新技術、新成果,具有創造性特點,有直接參考、借鑒和使用價值,是人們檢索和利用的主要信息資源。

3、二次文獻信息資源

二次文獻信息資源指根據實際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將特定范圍的分散無序的一次文獻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加工、整理、提煉、組織,使其成為便於存貯、檢索的系統,專供查考一次文獻、情報資料線索和核心知識的工具。包括書目、索引、文摘、圖書館目錄等。它是檢索一次文獻的工具性信息資源。

4、三次文獻信息資源

三次文獻信息資源指通過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選用大量一次文獻,將其按某學科、某類問題、某專題、某事物等內容收集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概括評述、系統研究,撰寫成學科性的著作。包括綜述研究和參考工具兩類,

如:專題述評、動態綜述、進展報告、網路全書、年鑒、手冊等,它綜合性高,針對性強,系統性好,知識信息面廣,為人們的學習與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文獻的分類標引與主題標引,其工作程序包括3步:

1、對文獻論述的內容進行主題分析,通過分析提煉主題概念。

2、依據事先選定的分類法與主題詞表,從中選擇和組配恰當的標識符號。分類法用的是分類號碼(由數字或字母加數字組成);主題法用的是經過規范化處理的詞語。

3、按一定順序將有關文獻的題名或代號(例如文摘號)列在該標識符號後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獻型信息資源、網路——文獻加工

『玖』 文獻信息源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按載體類型劃分 按出版類型劃分 按文獻內容的加工深度和內容性質劃分 文獻信息類型的劃分

書寫型文獻: 手工書寫或抄寫方式記錄在載體上。一般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例如:古代文獻、書法作品、手稿、書信、原始記錄。

按載體類型 印刷型文獻: 以紙張為信息載體,形成紙質出版物,是圖書館收藏文獻主要類型。 優點; 信息資源豐富,便於閱讀; 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利於深閱讀。 缺點; 收藏、管理需較大空間和人力; 借閱不便,文獻資源共享困難。

按載體類型 微縮型; 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用微縮照相方法為記錄手段把文獻縮小形成的復制文件。 例如微縮膠卷、膠片、照片等。 優點 體積小、存儲密度高、節省空間, 缺點 單須藉助顯微閱讀器才能閱讀

按載體類型 視聽型: 又稱「聲像資料」、「視聽資料」,利用聲像技術記錄聲音、圖像,通過播放手段給人以聽覺、視覺感受的文獻。 分為錄音、錄像、音像資料, 包括;唱片、錄像帶、電影、電視片、錄音帶等。

按載體類型 電子型; 把信息和知識記錄在計算機存儲介質上或通過通訊網路傳送到用戶終端的出版物。 例如網路資料庫、電子期刊、網路全文圖書。

按載體類型 1、參考資料庫 ⑴數目資料庫 記錄是對數據信息、知識的再 加工和過濾。 ⑴書目資料庫 如圖書館的館藏機讀目錄資料庫。

⑵文摘和索引資料庫 如SciFinder. 2.全文資料庫 收錄有原始文獻全文的資料庫,以期刊論文、會議論文、政府出版物、研究報告、法律條文和案例、商業信息等為主。

⑴電子圖書 ⑵電子期例如CD-ROM. ⑶電子報紙 電子型文獻按發布形式分類: 3.事實資料庫 包含大量數據、事實,直接提供原始資料的資料庫。

⑴數值資料庫,如統計資料庫 ⑵指南資料庫 ⑶術語資料庫,如網路詞典、電子網路全書

『拾』 十大文獻信息資源指的是哪些文獻類型

期刊、專利文獻、標准文獻、學位論文、會議文獻、圖書、科技報告、 產品資料、技術檔案、政府出版物。

文獻信息資源,以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方式記錄在各種載體上的知識和信息資源。它記錄著無數有用的事實、數據、理論、方法、假說、經驗和教訓,是人類進行跨時空交流,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

這類信息經過加工、整理,較為系統、准確、可靠,便於保存與利用,但也存在信息相對滯後、部分信息尚待證實的情況。從整體上說,這類信息是當前數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的信息資源。按照各種標准,可以劃分出文獻的各種類型。



(10)文獻型資源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按信息資源的產生秩序與整理加工深度劃分

1、零次信息資源

未以公開形式進入社會使用的實驗記錄、會議記錄、內部檔案、論文草稿、設計草稿,以及未經發表的名人手跡、口頭言論和無形的思想意識。它內容新穎,但不成熟、不定型。

2、一次文獻信息資源

以科學研究、工作實踐中的新成果、新知識和經驗總結為依據,經加工創作進入社會公用的專著、學術論文、專利說明書、科技報告等,它是最基本的文獻信息資源。它提供新觀點、新發明、新技術、新成果,具有創造性特點,有直接參考、借鑒和使用價值,是人們檢索和利用的主要信息資源。

3、二次文獻信息資源

根據實際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將特定范圍的分散無序的一次文獻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加工、整理、提煉、組織,使其成為便於存貯、檢索的系統,專供查考一次文獻、情報資料線索和核心知識的工具。包括書目、索引、文摘、圖書館目錄等。它是檢索一次文獻的工具性信息資源。

4、三次文獻信息資源

通過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選用大量一次文獻,將其按某學科、某類問題、某專題、某事物等內容收集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概括評述、系統研究,撰寫成學科性的著作。

包括綜述研究和參考工具兩類,如:專題述評、動態綜述、進展報告、網路全書、年鑒、手冊等,它綜合性高,針對性強,系統性好,知識信息面廣,為人們的學習與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