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目前發現的水資源多少
擴展閱讀
單位成本上升怎麼回事 2025-07-25 11:47:51

中國目前發現的水資源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04 15:26:19

❶ 中國目前可以飲用的水資源還有多少

一份沉甸甸的水資源報告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水是甘甜的。但有時又是苦澀的;水是寶貴的,但有時它又泛濫成災;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卻變得污濁不堪;一切生物都離不開水,但在一些特別需要水的地方,它卻變得那樣吝嗇……面對我們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們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十分有限 據世界銀行1998年對132個國家的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卻排到了82位。按照國際標准,人均水資源量2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邊緣,人均1000立方米為人類生存起碼要求。目前我國有15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嚴重低於缺水線,有7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遼寧、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生存的起碼要求。

●水污染程度嚴重,損失巨大 據水利部對全國700餘條河流約10萬公里河長開展的水資源質量評價,46.5%河長受到污染;10.6%的河長嚴重污染,水體己喪失使用價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 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黃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遼河流域污染也相當嚴重,污染河段佔60%以上,全國有1/4的人口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水污染直接影響著我國民眾生活、生存環境。

●河湖萎縮,黃河斷流 黃河從1972年開始出現斷流到1998年的27年間,黃河利津站共有21年發生斷流,斷流頻率已達四年五斷,共計斷流1050天,平均每個斷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斷流河段長達704公里,佔下遊河段總長的90%。 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河流基本乾涸,河口淤積加劇,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由於徑流劇減,城鎮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釋.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稱為:"無河不幹,有水則污。" 調查表明,近30年來,我國湖泊水面面積已縮小了30%。

●西北地區水環境惡劣 目前,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湖泊於涸現象十分嚴重,部分湖泊含鹽量和礦化度明顯升高,特別是西北湖泊咸化趨勢更為明顯。新疆博斯騰湖,由於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導致人湖水量銳減,含鹽高的灌區退水又不斷入湖,因此,該湖在短短的10多年內就由淡水湖演變成鹹水湖,湖水礦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減少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3.54米。素有"綠色迷宮"之稱的准噶爾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因60年代在湖區毀林開荒,70年代截流斷水,至今艾比湖湖面已由過去的1300平方公里減至600平方公里,乾涸的湖盆已淪為鹽漠。曾為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鹹水湖--羅布泊也已乾涸。

●濕地面積萎縮,生態蛻化 由於人口增長,耕地擴大,生態類型擅變,我國濕地面積嚴重萎縮。北大荒的連年墾荒使這塊我國最大的濕地面積縮小了60%,三江平原的濕地面積已由建國初期的443萬公頃下降到190萬公頃。如不採取緊急保護措施,十幾年內三江平原的濕地將喪失殆盡。

●南方圍湖造田後果嚴重 圍湖造田是導致南方湖泊面積萎縮的首要原因。曾經蔚為壯觀的江漢湖群因圍墾而消失湖泊983個,面積減少2041平方公里,目前僅存湖泊83個,浩浩盪盪的800里洞庭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圍墾面積達226萬畝,淤積與圍墾互為因果,導致湖區生態惡性循環。

●地下水超采過量,引發環境問題 由於地表水資源貧乏和水污染加劇,致使一些地區對地下水進行掠奪式開發,地下水超采十分嚴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形成地下水域性降落漏斗149個,漏斗面積15.8萬平方公里,其中嚴重超采面積6.7萬平方公里,占超采面積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億立方米,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達60--80米,有些城市還出現了地面沉降,造成嚴重後果。

●水土流失面廣量大,後果堪優 我國己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9萬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噸,全國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積2100平方公里,因同樣原因而損失的耕地面積達7萬多公頃。黃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帶走的氮、磷、鉀就達4000萬噸,相當於全國一年的化肥產量。 贏水污染事故頻發。 近些年,全國各地水污染事故頻繁發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蘇皖兩省150萬人飲水困難。1996年春節後,淮河再次發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萬人陷入水荒。近10年來,僅海河流域的水污染事故就達數百起,由水污染導致的地區間糾紛不斷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閱讀一份沉甸甸的水資源報告.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想?你覺得我國的水資源存在那些問題?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中國水資源總量並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佔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53的國家中排在第88位。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面臨這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們是該做些什麼了:
1、要有惜水意識,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知道愛惜,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應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際差別很大,年內也變化莫測,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緊缺,自來水更加來之不易。愛惜水是節水的基礎,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2、養成好習慣,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熱水,而白白放掉許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削皮,或沖洗之後再擇蔬菜;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3、使用節水器具,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採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為了省錢,很多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交這么多水費長期下來是更不合算的。使用節水器具,既省錢,還能保護環境,豈不是一舉兩得?節水器具種類繁多,有節水型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隨便用上幾個就為節水做出了不少貢獻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並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節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乾脆用總開關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里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長期以來,大多數人有節約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體的行動,大手大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人認為家大業大,再加上身處長江邊,總認為這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缺少節水的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貴」之時,我們再抓節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❷ 中國的淡水資源佔世界的多少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

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2)中國目前發現的水資源多少擴展閱讀

在世界范圍內,按水資源儲備量大小排名,前幾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尼、加拿大、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擁有十三億人口,人均淡水資源低於世界平均。

隨著對淡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在許多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淡水成為決定經濟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和國家之間爭奪淡水資源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不同功能用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越來越顯著。

❸ 中國的水資源是多少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水費漲價,刻不容緩,這是利國利民利後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人民上一堂扎扎實實的節水課。

❹ 中國現在的水資源有多少

我國水資源分布現狀:

我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約6萬億立方米,其中約3.2萬億立方米左右通過土壤蒸發和植物散發又回到了大氣中,餘下的約有2.8萬億立方米形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這就是我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地區。

中國水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總量並不豐富,人均佔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

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

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較為常見。

❺ 我國人均水資源大約多少立方米

我國人均佔有水資源量是1800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國2014年用水總量6094.9億立方米,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100m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5)中國目前發現的水資源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中國地表水年均徑流總量約為2.7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球陸地徑流總量的5.5%,佔世界第5位,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和美國。中國還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億立方米的冰川,約800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萬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

當前中國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約1.1萬億立方米,而1980年中國實際用水總量已達5075億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資源的46%。

建國以來,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較大的成績。在城市供水上,當前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統,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4000萬噸,年供水量100多億立方米;

城市工礦企業、事業單位自備水源的日供水能力總計為6000多萬噸,年供水量170億立方米;在7400多個建制鎮中有28%建立了供水設備,日供水能力約800萬噸,年供水量29億立方米。



❻ 我國水資源的儲藏量是多少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2400m3/年,僅為世界平均¼,在世界上排第110位,被列為全世界人均水資源最缺乏的13個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很不均勻,全國水資源量的80%集中在耕地面積僅佔全國36%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我國要以世界8%的水資源總量,養育全世界22%的人口,這是我國水資源緊缺的根本原因,199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8196億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國產水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量為29.7萬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資源總量見表3。與常年比較,松遼河片減少28.6%,海河片減少54.3%,黃河片減少15.8%,淮河片減少38.9%,長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減少6.5%,東南諸河片增加16.8%,西南諸河片增加1.3%,內陸河片增加20.0%。水資源量

(一)降水量
我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呈現北少南多的極不均勻態勢,1999年降水量由於氣候異常而造成這種北少南多的分布狀況更為突出:北方及青藏高原一般為100~600毫米,其中新疆南部和青海西部不足50毫米;南方地區一般為800~1600毫米,部分地區超過2000毫米(見圖1)。將1999年降水量與常年比較,除上海、浙北、皖南、贛北、湘北、滇中、新疆中部等地偏多2~5成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東北大部、華北中部、陝西北部、河西走廊、淮河流域大部等地偏少2~6成.

(二)地表水資源量

地表水資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體的動態水量,用天然河川徑流量表示。1999年全國地表水資源量27204億立方米,摺合徑流深286.6毫米,比常年多3.8%,比上年減少16.6%。按流域片計,松遼河片1115億立方米,比常年少34.3%;海河片92億立方米,比常年少64.5%;黃河片524億立方米,比常年少19.6%;淮河片347億立方米,比常年少50.5%;長江片11126億立方米,比常年多14.8%(太湖流域323億立方米,比常年多112.1%);珠江片4379億立方米,比常年少6.5%;東南諸河片2240億立方米,比常年多13.1%;西南諸河片5927億立方米,比常年多11.6%;內陸河片1455億立方米,比常年多19.2%。
1999年,從國外流入國內的水量為289億立方米,其中流入新疆、內蒙古境內的為124億立方米,流入廣西、雲南、西藏境內的為165億立方米;從國內流出國境及流入國際界河的水量共7106億立方米,其中從新疆流出國境的為267億立方米,從雲南、西藏、廣西流出國境的為6049億立方米,從遼、吉、黑、內蒙古4省(自治區)流入國際界河的為790億立方米;全國入海水量共17461億立方米,其中北方松遼河、海河、黃河、淮河4個流域片的入海水量為362億立方米,南方長江、珠江、東南諸河3個流域片的入海水量為17099億立方米。與上年比較,入境水量變化不大,只減少5億立方米,而出境水量、入海水量分別減少1130、3860億立方米。

(三)地下水資源量

地下水資源量指降水、地表水體(含河道、湖庫、渠系和渠灌田間)入滲補給地下含水層的動態水量。山丘區採用排泄量法計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側向流出量、潛水蒸發量和地下水開采凈消耗量;平原區採用補給量法計算,包括降水入滲補給量、地表水體入滲補給量和山前側向流入量。在確定流域分區或行政分區的地下水資源量時,扣除了山丘區與平原區地下水資源之間的重復計算量。
1999年全國地下水資源計算面積為939萬平方公里(未包括水面面積和礦化度大於2克/升的鹹水面積),地下水資源量為8387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計算面積為193萬平方公里,地下水資源量為1786億立方米,加上井灌回歸補給量後的總補給量為1856億立方米。

(四)水資源總量

水資源總量指評價區內當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產水總量(不包括區外來水量),由地表水資源量與地下水資源量相加、扣除兩者之間互相轉化的重復計算量而得。
199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8196億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國產水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量為29.7萬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資源總量見表3。與常年比較,松遼河片減少28.6%,海河片減少54.3%,黃河片減少15.8%,淮河片減少38.9%,長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減少6.5%,東南諸河片增加16.8%,西南諸河片增加1.3%,內陸河片增加20.0%。

❼ 中國淡水資源有多少

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中國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而且由於中國和諧的關系,水資源被污染嚴重,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更為讓人擔心的是 廣大的百姓們並不能感受到缺水的窘迫,從農業工業以及生活上三大方面都能處處找到浪費水源的現象。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❽ 中國水資源有多少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❾ 我國一共有多少水資源

鏈接:

提取碼:427e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米,佔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米還高

❿ 中國淡水資源總量佔全球水資源的比例是多少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

(10)中國目前發現的水資源多少擴展閱讀:

一、淡水資源目前情況:

1、在世界范圍內,按水資源儲備量大小排名,前幾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尼、加拿大、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2、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擁有十三億人口,人均淡水資源低於世界平均。

3、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

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環狀態。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大體為42萬km³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km&sup3。而後通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4.5萬km³。

4、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

二、水資源保護措施

1、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2、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乾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3、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4、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被污染,使本來可以利用的水變為不能利用的水,實際上等於減少了水資源。當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