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山嶽類型旅遊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股票如何買可以攤薄成本 2025-05-14 05:40:34
銀幣和金幣哪個價格高 2025-05-14 05:38:18

山嶽類型旅遊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8 06:47:57

『壹』 海南有哪些自然旅遊資源每種自然旅遊資源有哪些典型的代表

摘要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 。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 、七仙嶺溫泉 、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貳』 地質旅遊資源的分類

一、地質旅遊資源分類現狀

地質旅遊資源的分類目前尚無統一的標准,由於分類原則、標准、角度不同,其方案也多種多樣。現將主要分類方案簡列於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專門的地質古生物遺產景點工作組,於1993年對地質遺跡類型提出了一個分類方案。即把地質古生物遺產分為13大類,每一類中分為若干類型,總稱為景觀類型,這是較全面的一個分類方案。

(1)古生物類,包括動物、植物、生物遺跡、層疊石等。

(2)地貌類,包括洞穴、火山、瀑布、山地、風化地貌、峽灣、岩溶。

(3)古環境類,包括古氣候、全球環境變化。

(4)岩石類,包括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的結構與構造。

(5)地層類,包括地質事件、層序地層、主要地層界線。

(6)礦物類。

(7)構造類,包括主要區域構造或主要構造現象。

(8)經濟地質,包括所有礦床類型:侵入的、噴出的、接觸的,如金剛石金伯利岩管、金礦、金屬和非金屬礦坑或采礦。

(9)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地質景點。

(10)相關關系,板塊構造。

(11)隕石坑。

(12)大陸和海洋尺度的地質特徵,包括板塊構造和它的邊界等,如大裂谷、島弧系。

(13)海底地貌,包括大陸架、海底黑煙洞、深海溝、海山、海底斷層。

——《旅遊地學概論》(陳安澤和盧雲亭,1991)一書,將自然旅遊資源分為5大組15類,而地質旅遊資源包括了其中的岩石圈旅遊資源和水圈旅遊資源兩大組(表2-1)。

表2-1《旅遊地學概論》中地質旅遊資源分類

資料來源:國家旅遊資源開發局、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2.

——《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中的地質旅遊資源分為兩類(表2-2)。

表2-2《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中地質旅遊資源分類

資料來源:地質礦產部環境地質研究所編.中國旅遊地質資源圖說明書.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

——《中國旅遊地質資源圖說明書》將地質旅遊資源分為35種,即:重要地質剖面,重要化石產地,有特殊價值的產物,峰林地質景觀,碳酸鹽山嶽丘陵地質景觀,高山鈣化地質景觀,砂岩峰林地質景觀,土林地質景觀,丹霞地質景觀,雅丹地質景觀,沙漠地質景觀,花崗岩地質景觀,火山及熔岩地質景觀,變質岩山嶽丘陵地質景觀,海岸地質景觀,現代山嶽冰川地質景觀及登山地,古冰川遺跡,凍融地質景觀,峽谷,瀑布,河流地質景觀,溫泉及地熱地質景觀,具有特殊意義的泉,地震遺跡,崩坡、滑坡、泥石流遺跡,隕石墮落遺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礦、古冶煉遺址,古燒瓷遺址,古窯、岩畫及摩崖題刻,其他地質景觀,多種地質景觀。

——陳安澤研究員提出一個可以滿足各類需要的綜合性地質景觀類型劃分方案,把地質景觀分為4大類,19類,52亞類:

1.地質構造現象大類

(1)地質類:層形剖面、區域標准剖面、典型沉積層序剖面、事件地層剖面。

(2)構造類:典型全球性構造、典型區域性構造、典型中小型構造。

(3)岩石類:典型火成岩(區、體)、典型沉積物(區)、典型變質岩(區)。

(4)礦物類:典型金屬礦物(產地)、典型非金屬礦物(產地)。

(5)礦床類:典型金屬礦床(坑)、典型非金屬礦床(坑)。

2.古生物大類

(1)古人類:古人類遺址。

(2)古動物類:古脊椎動物埋藏地、古無脊椎動物埋藏地。

(3)古植物類:古植物化石埋藏地、古孑遺植物產出地。

(4)古生物群落類:古生物群落埋藏地。

(5)古生物遺跡或可疑古生物遺跡類:古生物遺跡埋藏地、可疑古生物遺跡埋藏地。

3.環境地質現象大類

(1)地震類:古地震遺跡、歷史地震遺跡。

(2)火山類:古火山遺跡、現代火山。

(3)冰川類:古冰川遺跡、現代冰川。

(4)隕石坑:古隕石坑、現代隕石坑。

(5)其他環境地質現象類:滑坡遺跡、泥石流遺跡、地面沉降遺跡。

4.風景地貌景觀

(1)山石景觀類:花崗岩景區(點)、火山岩景區(點)、層狀硅鋁質岩景區(點)、碳酸鹽岩景點(點)、黃土景區(點)、沙積景區(點)、變質岩景區(點)、其他山地景區(點)。

(2)洞穴類:可溶性岩石洞穴、非溶性岩石洞穴。

(3)峽谷類:峽谷景區。

(4)水景類:風景河流、風景湖泊、風景海灣(岸)、瀑布、泉水、溫泉、泥石流及泥泉、其他水景。

——《中國地質旅遊資源》(馮天駟,1998)一書,將地質旅遊資源分類如下:

(1)山嶽地貌旅遊資源:如①花崗岩地貌景觀;②變質岩地貌景觀;③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觀;④丹霞地貌景觀;⑤砂岩峰林景觀;⑥冰山雪峰景觀;⑦岩溶山地景觀。

(2)岩溶、洞穴旅遊資源:①溶洞;②峰林、峰叢;③高山鈣華;④其他岩溶景觀。

(3)河流、峽谷旅遊資源:①風景河段;②峽谷;③漂流河段。

(4)湖泊旅遊資源。

(5)泉水旅遊資源:①明泉、冷泉;②溫泉、礦泉;③奇泉、怪泉。

(6)瀑布旅遊資源。

(7)海岸、海岸旅遊資源。

(8)冰川旅遊資源:①現代冰川;②古冰川遺跡。

(9)風沙地貌、黃土地貌旅遊資源:①沙漠、雅丹地貌;②黃土及土林。

(10)重要地質剖面、構造及地質災害遺跡:①重要地質剖面;②典型地質構造;③隕石坑;④地震遺跡;⑤崩塌、滑坡、泥石流遺跡。

(11)重要化石產地及古人類遺址:①重要化石產地;②古人類遺址。

(12)典型礦產地及古采冶遺址:①典型特殊礦產地;②古采礦、古冶煉、古燒瓷遺址。

(13)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14)石窟、岩畫、摩崖題刻。

(15)奇峰異石。

(16)觀賞石。

——《旅遊地質學》(楊世瑜和吳志亮,2006)一書對旅遊地質資源做了比較細致的思考,將地質旅遊資源分為科考/科普性、觀賞性、商品性三大類,比較具有創新意義,其具體分類如下:

1.科考/科普性地質旅遊資源

(1)地殼演化—地質遺跡類:①地質構造;②地層序列;③地質事件;④古生物;⑤古環境。

(2)環境地質—地質災害遺跡(新構造運動):①地震遺跡;②地面沉降;③地塊抬升;④近代火山活動;⑤隕石及隕石坑;⑥滑坡;⑦泥石流;⑧崩塌;⑨侵蝕溝;⑩坡面侵蝕。

(3)經濟地質—人類地質活動遺跡(人類活動對地質的干預):①典型(特色)礦床(類型);②礦產開發遺跡;③典型水利工程。

2.觀賞性旅遊地質資源

(1)第四紀—現代地質景觀:①岩類山嶽地貌景觀;②地質構造地貌景觀;③侵蝕/蝕餘地貌景觀、岩溶景觀(喀斯特)、丹霞地貌、峽谷景觀、淋溶景觀、風蝕景觀、洞穴景觀、侵蝕階地、奇峰異石(象形山石);④盆地谷底。

(2)雪山—冰川地質景觀:①現代冰川景觀·雪山景觀·冰川景觀·冰磧物景觀;②消亡冰川景觀(古冰川)。

(3)河流—湖泊景觀:①湖泊;②河流;③峽谷;④瀑布;⑤泉;⑥洞;⑦暗河;⑧海(湖)岸;⑨海島;⑩沙礫石灘。

(4)文物性地質景觀:①摩崖字畫;②石雕;③石窟;④名人石題(詞);⑤石質文物建築。

3.商品性旅遊地質資源

(1)觀賞石(天然)。

(2)彩石、寶玉石。

(3)觀賞石材。

(4)觀賞礦物礦石。

二、本書對地質旅遊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們對地質旅遊資源的定義可知,地質旅遊資源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科學普及價值。為了人們在旅遊觀光的同時能更好地理解這些景觀的科學性,本書按照成景的地質作用類型,對地質旅遊景觀分類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以便讀者在游覽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從而在感性和理性兩方面都能有所收獲。

我們根據已有的地學知識,以內外力作用為基礎對地質旅遊資源進行分類,我們對外力地質作用採用其對地貌改造的不同階段進行劃分,分為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我們將內力地質作用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在對地質旅遊資源進行分類時,我們主要以該地質旅遊景觀所反映的地質作用過程為主要劃分依據,對各種地質旅遊景觀進行分類,其分類具體方案如表2-3。

表2-3地質旅遊景觀分類表

該分類尚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有一些景觀具有雙重屬性,不易對其進行簡單分類,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今後的研究思考中會對其進行完善。但此分類方法,對於不具備地學素養的一般遊人能更好地理解地質旅遊,理解景觀的科學性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從而在深層次上實現寓學於游。

『叄』 旅遊資源分類

1、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是我國旅遊界中經常用到的概念,然而,這個概念在歐美國家卻很少提及。在大量的歐美旅遊學術文獻中,最常用到的和旅遊資源概念接近的詞是「旅遊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不管這兩個詞本身有何差異,它們在概念或是定義上的眾說紛紜卻是極其相似的。

楊振之(1997)認為,旅遊資源的結構表現為旅遊的三大要素:主體、客體和介體的相互吸引。因此,所謂旅遊資源,「除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外,對於旅遊者來說,就是旅遊目的地及有關旅遊的一切服務和設施;對於旅遊地來說,就是客觀存在著的客源市場。旅遊資源是關於旅遊的主體、客體、介體相互間吸引性的總和」楊振之(2002)又認為,旅遊資源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它應包括以下幾大類:1、自然旅遊資源;2、人文旅遊資源;3、服務旅遊資源;4、旅遊設施和基礎設施資源;5、其他新興的資源類型。

因此,旅遊資源這一概念在邏輯上分為內涵和外延兩部分,傳統的定義,即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是它的內涵、內核。而隨著旅遊業向深度發展,旅遊資源的外延將越來越寬泛,類型將越來越多。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道理,如果仍然將它限制在一個傳統的、狹小的范圍內,就會發現,我們的觀念跟不上旅遊業的發展。今後還將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資源成為旅遊資源的一個部分。

2003年5月開始推行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和評價》國家標准(GB/T18972一2003)將旅遊資源定義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綜合這些定義,可以看到,它們的共同點正如孫文昌(1997)所說,「那就是強調了旅遊資源具有吸引旅遊者這一屬性,我們稱之為旅遊資源的理論核心」。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旅遊資源包括的內容方面。有些定義認為旅遊資源主要局限於旅遊目的地具有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有些定義則認為旅遊資源的定義應當寬泛一些,可以涵蓋勞務和設施等,還有的定義掙脫旅遊目的地的地域束縛,從旅遊系統的層面上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內容。實際上,它們之間的分歧本質上是對旅遊資源應該是旅遊吸引資源還是旅遊產業資源的認識差異(宋子千、黃遠水,2000)。

從規劃或是策劃角度探討的旅遊資源,更多的還是集中在具有旅遊吸引力的有形或無形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勞務、設施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盡量整合各類資源使之轉化為產品,使資源的自然或人文稟賦轉化為旅遊產業的工具。這種概念上的爭論並沒有對策劃或規劃實踐中如何界定旅遊資源產生大的影響,因為概念包括的內容越多,在實踐操作中的模糊性和難度就越大,干擾也越大,而有經驗的策劃和規劃人員是很懂得挑選需要的內容的。對於策劃師與規劃師來說,最見功夫的是如何將各種旅遊資源及旅遊業各要素進行巧妙的整合和配置。

由於對旅遊資源概念認識的差異,旅遊資源分類也因此而有所差異。認為旅遊資源單純是由自然和人文因素構成的,相應地就把旅遊資源劃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或是人文、自然兼而有之的綜合類(艾萬鈺,1987;周進步、龐規荃,1998),或者以自然、人文要素中佔主導地位的因素來進行分類(孫文昌、郭偉,1997),這也是較為普遍的分類方法。而其他學者結合自身對旅遊資源的認識,分類也表現出相應的差異。如楊振之(2002)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服務旅遊資源、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資源,以及其他新興的旅遊資源等。《旅遊資源分類、調查和評價》(GB/T18972一2003)除了一般的自然和人文類外,還添加了旅遊商品類,同時,在其若干業類中也有很多有異於傳統的認識。

除了按照資源屬性對旅遊資源進行劃分之外,還有很多學者從其他角度對旅遊資源進行了劃分。如辛建榮、杜遠生等(1996)從資源的平面展示和主體配置關系角度將資源分為聚匯型、輻散型、單線型、環線型、方矩型、疊置型、凌空型等數種,葉傷夫(1988)提出了聽覺旅遊資源的概念,傅文偉(1994)按資源開發利用的變化特徵將旅遊資源劃分為原生性和萌生性旅遊資源兩大類,郭康(1990)提出了旅遊資源的動態分類概念,即穩定類旅遊資源和可變類旅遊資源等。

盡管旅遊資源的分類方法千差萬別,但是從旅遊策劃或規劃的角度上看,實行分類後的數據應當容易管理、有意義而且易於操作。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不同分類方法的交叉使用。

2、旅遊吸引物

與旅遊資源概念類似,歐美學者對旅遊吸引物也缺乏一個權威定義。Gunn等(2002)認為吸引物就是「為了遊客的興趣、活動和享樂,通過設計、管理而開發的地方」。英國旅遊協會(EnglishTourismCouncil,ETC)對旅遊吸引物的定義就要長得多,該協會認為,旅遊吸引物是「一種永久固定的游覽目的地,它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允許公眾因娛樂、興趣或教育的需求而進入」。它不是一個主要提供體育、戲劇或電影的零售市場或地點。作為吸引物,必須在每年預先確定的時間向公眾開放,而無需事先預訂,同時,它應該能吸引本地居民、旅遊者或一日游遊客。另外,吸引物必須是獨立的,要求進行獨立管理,並直接從遊客那裡獲取收入。」許多學者認為ETC的定義已經不再符合現狀,例如,蘇格蘭的一些觀光吸引物只是可能而不是必須收取門票;英國許多景區的遊客門票預訂系統也存在缺陷等(Leask,2003)。

盡管對旅遊吸引物的定義存在很多差異,但其本質正如Swarbrooke(2000)所說「旅遊吸引物是旅遊業的核心,是人們想去一個地方旅遊的動機」。Richards(2001)也指出,旅遊吸引物「確實為很多旅遊活動提供了一個中心,並且是參與旅遊業競爭的各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肆』 江西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有哪些

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江西省撫州市大覺山景區 江西省上饒市龜峰景區 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旅遊景區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旅遊區 江西省上饒市三清山旅遊景區 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景區 江西的地理位置特殊,在加上特定的氣候條件和地勢形態,這里的景點大多都是以山嶽型的景點為主的,巍峨壯闊,山色秀麗都是這里景區的特色。那麼在江西有多少山嶽型的景區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是我國最早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一處集於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高山田園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這里是每一位愛國人心心念念的嚮往之地,也是每一位國人都應該去看看的地方。
江西省撫州市大覺山景區
大覺山景區是一個非常豐富的綜合旅遊景觀,包含原始森林、珍貴動植物、高山湖泊、千年古剎、河流、三街、六巷等,這里是一處被遊客稱為非常神秘又神奇的旅遊目的地,也是一處宗教文化氛圍濃厚、山水風光優雅的旅遊目的地。

江西省上饒市龜峰景區
很多沒有去過龜峰景區的人都會想為什麼一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要取一個這么接地氣的名字?而去過龜峰景區的遊客便會釋然,因為在龜峰景區呢有許多山峰外形形似烏龜而得名。不過據導游講以前有人覺得龜峰這個名字太俗氣,便改名為圭峰,只不過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又改回龜峰。
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旅遊景區
對於龍虎山的名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里不僅是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還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並擁有「丹霞仙境」的美譽。而龍虎山的看點也頗多,如象鼻山、升館表演、上清宮、無蚊村等。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廬山作為我國最出名的名山之一,它早在2007年就被評為我國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江西省最有名氣的山峰之一,每年的夏季都會成為國內最知名的避暑勝地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前來避暑、觀景,是老年遊客最喜愛的景區之一。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旅遊區
明月山因整個山勢呈半圓形,恰似半輪明月而得名。到明月山不能錯過的是明月山前的廣場、九級瀑布、山泉湖泊和大名鼎鼎的溫泉,對於很多時間匆忙的遊客來講到明月山旅遊就是找一家服務好一點的溫泉酒店泡溫泉。
江西省上饒市三清山旅遊景區

三清山因為外形與黃山相似而被稱為「小黃山」,但是對於三清山來講「小黃山」的名字有些太過於委屈,因為在古時候三清山是我國最著名的道教名山,名氣遠遠高於黃山,只不過現在的名氣沒有黃山高。
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景區
武功山景區是在2020年提升的最新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的一位,也是最不讓去過的遊客意外的一個。武功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雲多霧重。常常是山下天晴氣暖,山上卻雲霧纏繞,氣象萬千。這個時候這里便成為了雲海。在高山草甸上行走就好似漫步在雲端,怪不得說是雲中草原呢。

這里還有許多網紅景點,有星空棧道是連接吊馬庄和觀音宕的高空棧道,全長2888米,寬兩米,高度超過海拔1600米。星空棧道大部分是防腐木棧道,但其中有300米是玻璃棧道,這一段玻璃棧道是我國海拔1600米以上最長的玻璃棧道。

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由金頂景區、羊獅幕景區、發雲界景區、九龍山景區四個景區組成,景點200多處,以高山草甸、峰林地貌、飛瀑溫泉、千年祭壇、優越生態為主要特點,其資源類型與特色被專家概括為「山景雄秀、瀑布獨特、草甸奇觀、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

『伍』 山嶽旅遊資源的主要類型

首先,你可以從地質構造來說,山嶽的形成體現了地質的變遷,如華山的斷裂層。第二,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一些山脈都有一些故事,比如說昆侖山是龍頭,是萬山之源。泰山有一個封禪,都是佳話。再次,從現代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上來說,增加收入之類的。反正你得擴展來說。順便說一下,我也是財大的。一樣的選修

『陸』 現有旅遊資源的分類

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風景學,自然沒有對風景的分類,然而有關旅遊資源的書籍頗多,其各自對旅遊資源都進行了分類。在此先介紹部分旅遊資源分類方案(按出版先後排序),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書的風景分類方案。

1.王柯平主編《旅遊審美學》之分類

山景——如蒼山翠嶺、幽谷奇峰;

水景——如浩盪江湖、流泉飛瀑;

海景——如碧海金沙、島嶼風光;

地景——如水鄉田園、草原大漠;

雲景——如雲霞變幻、太虛萬象;

洞景——如洞天福地、鍾乳奇石;

花景——如名貴花卉;

林景——如森林植被;

其他——如珍禽異獸等。

2.楊學峰主編《旅遊資源學》之分類

1)歷史遺跡;

2)古建築;

3)陵墓;

4)城鎮;

5)園林;

6)宗教文化;

7)社會風情;

8)地質地貌;

9)水體;

10)生物;

11)天象氣候。

3.梁明珠主編《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之分類(表3-1)

表3-1 旅遊資源分類

4.張建萍著《生態旅遊》之生態旅遊分類

(1)自然生態旅遊資源

1)陸地生態旅遊資源:①森林生態旅遊資源;②草原生態旅遊資源;③荒漠生態旅遊資源;④濕地生態旅遊資源。

2)水體生態旅遊資源:①河流生態旅遊資源;②湖泊生態旅遊資源;③海濱生態旅遊資源;④溫泉生態旅遊資源。

(2)人工自然型生態旅遊資源

1)園林文化生態旅遊資源:①中國園林;②西方園林。

2)城市生態旅遊資源。

3)科普生態旅遊資源:①植物園;②野生動物園;③世界園藝博覽園;④自然博物館。

4)景觀生態恢復生態旅遊資源。

(3)人文生態旅遊資源

1)農業文化生態旅遊資源。

2)宗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①圖騰崇拜;②禁忌習俗。

3)民俗文化生態旅遊資源:①傳統民俗文化;②儉朴自然生活方式。

5.黃子燕著《中外旅遊休閑地理》之分類

1)地質地貌景觀:①按高度劃分;②按成因劃分;③按岩性劃分;④按作用力劃分(火山、流水、風沙、冰川、海洋);⑤按功能劃分(觀光休閑地貌、考察探險地貌)。

2)水體景觀:江河、湖泊、泉井、瀑布、海洋。

3)天象氣候景觀。

4)生物景觀。

6.白文明著《中國自然風景大觀》之分類

1)中華五嶽;

2)佛林禪寺;

3)道教洞天;

4)萬窟造像;

5)山嶽奇觀;

6)地質公園;

7)旅遊名山;

8)雪嶺冰峰;

9)高山峽谷;

10)溶洞天坑;

11)草原草甸;

12)沙漠戈壁;

13)森林景觀;

14)古樹名木;

15)大江大河;

16)流水清溪;

17)疊水瀑布;

18)湖泊水庫;

19)園林池沼;

20)江南水鄉;

21)沼澤濕地;

22)海島海岸。

7.1992年中國旅遊局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之分類

1)地文景觀(15種);

2)水域風光(7種);

3)生物資源(6種);

4)古跡和建築(32種);

5)休閑健身(11種);

6)購物(5種)。

8.國家標准之旅遊資源分類(表3-2)

此分類顯然是在1992年中國旅遊局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的分類基礎上發展補充而成。二者在分類的方法原則上沒有區別,只是國家標准分類的內容更加豐富全面。

所有前述分類方案,在分類方法與原則上與此也沒有區別,只是重點與簡略取捨有一定差別。因此,本書涉及現有風景分類的評述,以國標為主,其他不再涉及。

表3-2 國家標准之旅遊資源分類(GB/T 18972—2003)

續表

9.《中國森林公園游》編輯部編《中國森林公園游》之分類

1)山嶽型森林公園,如張家界、四川瓦屋山、大別山、廣西八角寨;

2)湖泊型森林公園,如浙江千島湖、廣東流溪河、西藏巴松湖;

3)火山遺址型森林公園,如黑龍江火山口、吉林龍灣、廣東西樵山;

4)沙漠與沙地森林公園,如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新疆胡楊;

5)現代冰川與冰川遺跡型森林公園,如四川海螺溝、陝西太白山;

6)海島型森林公園,如山東長島國家森林公園、福建平潭海島、廣東南澳海島;

7)海濱型森林公園,如河北海濱、山東日照海濱;

8)溶洞型森林公園,如浙江雙龍洞、山西禹王洞、河南五龍洞、雲南靖華洞;

9)溫泉型森林公園,如廣西龍勝溫泉、遼寧大黑山、江西明月山、陝西太白山;

10)草原型森林公園,如河北塞罕壩、內蒙古黃崗梁和海拉爾;

11)城郊型森林公園,如上海余山、江蘇徐州環城、浙江蘭亭、福建福州。

這一分類方法採用森林與地貌的組合。本書的分類,正是採用這一原則,只不過擴大了范圍,以所有風景美因子的全面組合為分類依據。

『柒』 從那幾個方面欣賞山嶽景區

摘要 4.2山嶽景觀文化

『捌』 旅遊景區的分類

中國旅遊景點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劃分,以其主要景觀的不同,大體上可分為如下八種類型:

1、湖泊風景區(白洋淀、杭州西湖、武漢東湖,新疆天山天池、青海湖、丹江口水庫);

2、山嶽風景區(燕山、泰山、衡山、華山、阿里山);

3、森林風景區(西雙版納、湖南張家界、河南寶天曼、四川卧龍、湖北神農架);

4、山水風景區(桂林灕江、長江三峽、武夷九曲溪);

5、海濱風景區(海南天涯海角、廈門、大連) ;

6、休閑療養避暑勝地(河北北戴河、江西廬山) ;

7、宗教寺廟名勝區(九華山、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嵩山、武當山等);

8、革命紀念地(延安、涉縣、西柏坡、遵義)。

(8)山嶽類型旅遊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的景觀旅遊資源相當豐富。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共有景區景點3萬多個(其中A級景區10300多個,包括5A級259個、4A級3034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300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6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10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110個,在建自駕車房車營地900多個,全國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基地16個。

『玖』 河南的各級各類旅遊資源,依據旅遊資源的分類類型。。。

河南的旅遊資源類型:
1、山嶽景觀 典型代表:焦作雲台山、洛陽白雲山、新鄉八里溝等等
2、人文景觀 典型代表:嵩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博物院
3、紅色旅遊 典型代表:臨潁南街村、光山將軍縣、桐柏革命老區
4、民俗節慶 典型代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河洛文化節、焦作國際太極拳
交流年會等等

『拾』 青藏高原的山嶽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景觀有: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阿爾金山等等 人文資源有:布達拉宮,敦煌,塔爾寺,等等 這些旅遊資源中有些已經得到了開發和保護,但還有些處於空白或是做的工作很少。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過度開發,因為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一旦遭到破壞就是無法挽回或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