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束鮮花需要多少錢
一束鮮花的價格一般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送花的講究非常多,在送花的時候不僅要知道收花人喜歡什麼品種的花,還要了解什麼樣的場合適合送什麼花,以免錯送了花從而導致對方不開心。
百合花色有金、粉、白三色;送給戀人或愛人的百合最好選用白色色系;而送給朋友就應該選用粉色色系;當然送給長輩的話就應該選用金色色系;賀喜要用白色百合點綴紅色玫瑰,取百年好合之意。
我國花卉的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花卉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有廣闊的消費市場,但花卉行業卻沒有自己的品牌。中國花卉業要以品牌化求生存。
近10多年來,世界花卉業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長,花卉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巨大的發展空間並沒有給中國花農帶來持續的財富,由於信息的不對稱,花農總是無法擺脫好一年又一年的怪圈。中國花卉行業要擺脫這種困境。
除了在提高花卉品質上下功夫,縮小國內花卉與國外花卉的差距外,還要以品牌為導向,實現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轉變,讓品牌溢價,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② 急!!!我國花卉種質資源有何特點
花卉種質資源指的是能將特定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並有效表達的花卉的遺傳物質的總稱。主要特點是遺傳差異的野生種、半野生種和人工栽培類型。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地形、氣候、土壤類型多種多樣,特別是由於中生代和第三紀裸子植物繁盛和被子植物發生、發展時期,一直是溫暖的氣候,第四紀冰川時期,中國沒有受到北方大陸冰蓋的影響和破壞,只受到山嶽冰川和氣候波動的影響,基本上保持了第三紀古熱帶比較穩定的氣候,因而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多彩,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寶庫之一。在北半球其他地區早已滅絕的一些古老孑遺類群,在中國仍有保存,如銀杏、水杉、銀杉、水松、金錢松、珙桐、連香樹、伯樂樹和香果樹等。在現已知的30萬種高等植物中,中國約有3萬種。同時中國亦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也是最大、最早的起源中心。
中國花卉資源豐富,既有熱帶花卉、溫帶花卉、寒溫帶花卉,又有高山花卉、岩生花卉、沼澤生花卉、水生花卉等,是許多名花異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花卉種類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愧為「園林之母」。表3-1中列出了一些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種子植物在中國的分布狀況。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國際江河博覽會,提出了「河流的世界一一水是生命之源。
③ 西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狀況是什麼樣的
中國西瓜種質資源的收集工作始於194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科學院開展了西瓜、甜瓜地方品種的調查、收集、整理工作,1963年匯編了《全國西瓜甜瓜地方品種名錄》,收錄西瓜、甜瓜地方品種135個。1979年新疆自治區農業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八一農學院等單位聯合在新疆自治區進行了甜瓜、西瓜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地方品種277份,編寫了《新疆甜瓜西瓜志》。
「七五」至「九五」(1986—1995)期間,西瓜種質資源的研究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牽頭,先後由全國各有關單位參加,開始了西瓜種質資源的繁種編目入庫工作。截止2005年底,共完成西瓜種質資源編目1084份,繁種並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1030份。另外,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國家蔬菜種質資源中期庫收集並繁種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的西瓜資源有165份。總計中國西瓜種質資源共編目1251份,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1195份。
2001年,國家西瓜、甜瓜種質資源中期庫正式立項(掛靠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並開始了大規模的西瓜種質資源繁種更新和分發利用工作,每年約向社會有關單位提供200餘份次。
中國的西瓜種質資源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本地的種質資源,包括普通栽培西瓜、籽用西瓜和少量野生西瓜。通過對編目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的西瓜種質資源的統計表明,全國共計錄入西瓜地方種質資源351份,約占入庫西瓜種質資源總數的29.4%。二是由國外引入的種質資源。通過對編目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的西瓜種質資源的統計表明,全國共錄入的西瓜外引種質資源485份,直接或間接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約占入庫西瓜種質資源總數的40.6%。其中引自美國的最多,有324份,佔27.1%;其次為日本,有79份,佔6.6%;引自前蘇聯的17份,佔1.4%。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貿易和學術活動的頻繁開展,國內的引種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中國的西瓜引種方向也呈現出向多樣化發展的趨勢。如2003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從美國引進了1373份西瓜種質材料,2005年國家西瓜、甜瓜種質資源中期庫從美國引進了40份西瓜野生近緣種,包括諾丹西瓜、葯西瓜等。總之,西瓜屬中的4個種,目前,中國西瓜、甜瓜種質資源中期庫已收集保存了其中的3個。三是新選育的品種和品系。這些種質都是有目的地由優化雜交或分離選育而來,其中一部分為歷史上曾在國內西瓜生產中大量推廣應用的常規品種,其商品性狀比較好,現在多用於雜交育種親本的選用或選育。通過對編目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的西瓜種質資源的統計表明,全國共收錄該類西瓜種質資源359份,約占入庫西瓜種質資源總數的30.0%。
④ 有那些奇妙植物奇妙在哪
天然解毒機-木槿
如果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如二氧化硫(SO2)達到十萬分之一時,人就不能長時間工作;當它達到萬分之四時,人就會中毒死亡。而有些植物卻有自行解毒的本領,將有毒物質在體內分解,轉化為無毒物質。木槿就是一種,被稱為「天然解毒機」。
污水進化器-水葫蘆
水葫蘆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凈化污水,分解有毒物質,保障人體健康。據實驗證明,1公頃水葫蘆,24小時內可以從污水中吸附34公斤鈉、22公斤鈣、17公斤磷、4公斤錳、2.1公斤酚、89克汞、104克鋁、297克鍶,……還有較強的吸收和積累鋅的能力。
天然吸塵器-泡桐
泡桐是我國著名的速生用材樹種之一。它的樹干挺直,樹冠龐大;葉大多毛,分泌粘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並且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硝酸霧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被稱為天然吸塵器。
綠色消聲器-珊瑚樹
珊瑚樹又名「法國冬青」,屬忍冬科,是長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米以上。據生態學專家測試,在20米寬的馬路上栽植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各一行,可降低雜訊5-7分貝(超過40分貝對人體有害)。
神奇的植物新聞
雲南一棵芒果樹結下26種果實
新華社電 雲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一技術員通過嫁接技術,使自家的一棵芒果樹結了26種芒果。
樹的主人叫刀正倉。1989年前後元江縣開始發展芒果產業,刀正倉嘗試著在自家的芒果樹上做改良試驗,看看一棵樹上到底能有多少品種芒果可以嫁接成活。到1990年底,刀正倉把26種優良品種芒果全部嫁接完畢,幾乎囊括了現在元江縣所有的芒果品種。
遠古的海棗樹:兩千年前海棗樹種子已發芽
兩千年前,一粒成熟的海棗樹種子掉落在死海東岸的梅察達地區,深埋在土壤中度著悠長的歲月,直到被考古人員發現。日前,在以色列一家研究所的實驗室中,這粒沉寂了兩千多年的種子重新生根發芽,兩千多年前的生命貯藏在小小的種子里成功地穿越了漫長的時空。以色列研究人員希望,這株來自遠古的海棗樹能為未來的醫學 研究作出貢獻。
兩千歲的種子
負責此項研究的以色列耶路撒冷路易斯·伯里克自然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薩拉·薩爾朗表示,這粒種子在死海東岸的梅察達地區出土。那裡曾是沙漠中的山地要塞。公元73年,被羅馬軍團逮捕的猶太起義者在此處自殺。研究人員在對梅察達地區出土的種子進行碳定年後,認為它們的年齡應該在1940歲到2040歲之間。
薩爾朗說,這是迄今為止年代最為久遠的種子重新恢復生命。「中國有一粒蓮子在1200年後發芽,但還從來沒有更古老的種子發芽,」她說。
海棗樹因生命力強,又被昵稱為瑪士撒拉。瑪士撒拉是聖經中的人物,享年965歲。據介紹,目前,以色列境內的海棗樹從加勒比海地區引入,大約高30厘米,與起源伊拉克的海棗樹同族。
具有醫學用途
薩爾朗表示,讓這粒兩千年前的種子發芽不僅是出於好奇。她和同事們認為,這株海棗樹也許能為未來醫學帶來希望。例如,中國傳統的醫學就利用植物治療瘧疾,太平洋紅豆杉樹皮也被用於研製一種治療癌症的葯物。
「海棗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在古代,他們被大量用於治療傳染病和腫瘤,」她說,「我們正在研究葯用植物,我們認為古代的一些葯物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葯物。」
薩爾朗和同事對其中一片葉子進行了DNA檢測。他們認為,它可能會擁有一些當代海棗樹已經消亡的葯物特性。DNA檢測結果將在未來幾周內出來,此後,以色列人員將密切觀察這株海棗樹的生長變化。「我們將觀察它,看是否存在不同之處。目前,已經抽出來的一片葉子非常漂亮,但比通常海棗樹的葉子要長出很多,」薩爾朗說,「我們將關注它的每一點變化,希望能讓它能活下去,它可能會死亡。」
早與鳳凰齊名
如果這株海棗樹幼苗得以存活,並碰巧是雌株,它將在大約30年後結出果實。但薩爾朗表示,即使是雄株,也值得研究人員深思。
「不管性別怎樣,這株植物的基因將會非常有趣,」她說:「雌株會結出果子……但雄株也非常有價值,同雌株一樣。」
薩爾朗還說,海棗樹植物學上的名字與古代神話中的鳳凰相同。鳳凰又稱不死鳥。在古埃及和古希臘,人們相傳這種鳥在沙漠中生活五百年後身焚,然後又會從其焚灰中再生。埃及法老王的墓穴中通常要放上海棗樹的種子,作為一種永生的象徵。
「人們認為,海棗樹根據鳳凰命名或者鳳凰之名得自海棗樹,因為它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恢復能力。就某種意義上而言,它永遠不會死亡,」她說.
見血封喉:世界上最毒樹廣州悄然生長
斷腸散、鶴頂紅和七步倒,那是武俠小說中讓人聞風喪膽的頂級毒葯,但真要論毒性,它們還只是二流毒物。真正的毒王是誰?是樹,一種看似普通且長得枝繁葉茂的樹——如果你不慎摸了它的皮,或摘一片它的葉,極有可能無法抬腿邁出七步。
這種樹在天河區龍洞一個隱秘的中葯標本園里就有一棵,它的名字和它殺人於無形的毒性一樣恐怖,它叫「見血封喉」。這是廣州唯一一棵「世界上最毒的樹」,它已經在廣州神秘生活了20年,並被收入了廣東省生物種質資源庫。
被收入這個生物種質資源庫的,還有《神鵰俠侶》中楊過所中的「毒絕天下黯然銷魂」的「情花」、花葉好看但果實最小隻有米粒般大小的野生花生、通身流淌著黃色血液的金黃蠶……廣東近3年投入3500多萬元,啟動了中國最大的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將這些稀奇古怪的生物悉數羅致到旗下,目的就是讓它們得以更好地保存,並盡可能繁衍更多的同類。
驚奇1:「見血封喉」樹下雜草都很少
廣州唯一一棵「見血封喉」至今已經在位於龍洞的廣東省中葯研究所中葯標本園里悄然生活了20載。如果不是樹腳周圍那高及半人的鐵柵欄,以及樹幹上一塊寫有「見血封喉、劇毒」字樣的醒目警示牌,記者根本無法從外形上看出,這號稱世界上最毒的樹,究竟和一般的樹有什麼不同?
一道鐵欄單獨幽禁「見血封喉」
它其實就是一棵中間分杈然後長出兩個樹冠的樹,樹干呈灰色,有泡沫狀疙瘩,樹葉細而密集。最出奇的是它板狀的根部,如火箭尾部的翼片般支撐著碩大的樹干。記者從地上撿起幾片葉子細看,「見血封喉」的葉脈明顯,葉面較為粗糙,葉柄上還帶有細細的絨毛。
很顯然,為了防止它「無意殺人」,「見血封喉」在這個遍布奇花異草的中葯標本園里享受了「特殊待遇」,一道嚴實的鐵柵欄將它單獨幽禁。所以20年來,從來沒有人敢和它親近,只能遠遠用驚恐而敬畏的目光看著它旁若無人地在風中搖曳。記者留意到,在「見血封喉」的四周,連雜草都很少。
汁液有劇毒被人稱作「鬼樹」
「這棵『見血封喉』有點退隱江湖的俠士風格,還沒聽說它在廣州傷過人。」廣東省中葯研究所南葯研究室主任蔡岳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就是當年我們從湛江把它移居到廣州時,盡管路途遙遠,一路上也沒有發毒傷人。」
不過在園里澆水的一名工人,卻對「見血封喉」顯得相當敬畏。「在『見血封喉』生長集中的廣東湛江和海南等地,當地人都把它叫做『鬼樹』。」這名工人告訴記者,「見血封喉』的樹干、枝、葉等都含有劇毒汁液。」
據說,在海南的台地、丘陵乃至低海拔林地,雖經人為墾殖破壞,偶然仍可見到「見血封喉」。善良的人們常會在樹下圍放或種植帶刺的灌木,不讓人畜接觸它。
正在研究毒樹的醫葯學價值
「見血封喉」為什麼這么毒?蔡岳文表示:「我們目前正在研究。」他同時表示,「見血封喉」的毒液成分是見血封喉甙,具有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輸出量的作用,在醫葯學上有研究價值和開發價值,「這也是我們研究的一個主要內容」。至於「見血封喉」是「世界上最毒的樹」的說法,蔡岳文表示還需要有科學依據來證明。
有趣的是,在離「見血封喉」不遠的地方,記者還看見了「毒絕天下黯然銷魂」的「情花」——白花曼陀羅。據悉,這種花能夠分泌出一種麻醉汁液,讓人麻醉。
驚奇2:野生花生百毒不侵更有營養
華南理工大學正門口,一大片綠油油的藤蔓植物正匍匐在地上瘋狂生長,但沒有人知道,這些植物不僅是絕好的觀賞植物,它們結的果實還可以吃,除了有點苦味外,和普通的花生味道大致相仿,這就是野生花生。
野生花生喜歡「趴」著生長
「野生花生的生命力比普通花生更強,普通花生只能生長一季,野生花生可以年年生長,一直生生不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室副研究員周桂元對野生花生的習性了如指掌。野生花生起源於巴西,而廣州目前的野生花生,就是有人在那裡旅遊時帶回來的。
記者在培育野生花生的溫室里發現,從外觀上看,野生花生有著和普通花生同樣形狀的葉子,但是莖蔓更長,而且和普通花生的直立生長方式不一樣,野生花生喜歡匍匐在地上,猶如常青藤那樣四處蔓延生長。「最長的野生花生苗可以長達5、6米。」周桂元說,野生花生與普通花生相比,對天氣等外界影響更能適應,「在生長中很少會出現病蟲害等,可謂百毒不侵」。
最小的野生花生只有米粒大
已經在花生研究室工作了幾十年的副研究員黎穗海,還特意從冰箱里拿出了野生花生的果實,讓記者一飽眼福。由於是野生,和普通花生相比,個頭相對較小。「最小的野生花生只有米粒大小。」黎穗海說,目前經過幾代培育,一些野生花生的果實已經和普通花生差不多大。更特別的是,一些野生花生呈串珠狀生長,「就是一根細細的藤,把含有兩粒花生米的花生分成獨立的兩顆,然後串在一起生長」。
比普通花生含有更多高蛋白
野生花生味道如何?黎穗海說:「和普通花生相比,野生花生的味道帶有苦味,不過其營養更豐富,因為含有比普通花生更多的高蛋白。」
「和普通花生相比,野生花生的生命力更強,可以隨時種植,而且其開花的時間更長,從4月一直持續到11月。」黎穗海說,正由於此,再加上野生花生為多年生,目前除了作為基因資源培養外,已經有意識地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加以運用。「華中理工大學正門口的大片草地,還有深圳錦綉中華民族文化村和陽江度假村等,都已經把野生花生作為綠化植物。」
黎穗海透露,經過50多年的培育,目前廣州已經有50多種野生花生資源,都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項目。「一般植物有的病害,它們都沒有,目前已經找到了一些抗病基因,正在研究如何把野生花生的抗病基因導入普通花生裡面去。如果成功的話,我們今後將能吃到含蛋白更多、更有營養的花生。」
驚奇3:黃色血液的蠶結出金色的繭
我們常見的蠶,不外乎是白花花一條,有一對醒目的眼睛。但是記者昨天在廣東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看到的蠶,跟普通的蠶長得都不一樣,花花綠綠、五彩斑斕,什麼模樣的都有:叫斑馬蠶的渾身長滿一圈圈黑色斑紋,類似斑馬模樣;叫黑縞斑的蠶通體暗紅,它的血液是紅色的,所以身體也被映成了紅色;叫金黃蠶的由於血液是黃色的,整個身體也被映成了金黃色……該研究所的吳福泉博士告訴記者:「普通蠶結的繭是白色的,而金黃蠶結的繭則是金黃色的。」
記者也看到了這些可愛的蠶寶寶所結的繭,的確是顏色各異:有淡黃色的,有金黃色的,更奇特的還有淡綠色的。「廣東已經開發和創新了200多種蠶種資源,其中適合華南地區的蠶種資源在全國是獨有的。」吳福泉透露,目前省農科院家蠶種質資源庫是全國唯一保存了熱帶、亞熱帶多化性蠶品種資源的資源庫。
「雖然斑馬蠶、黑縞蠶外表漂亮,可是和普通蠶相比,就顯得驕氣一些,它們怕熱、怕高溫,一旦過熱,就很容易得軟化病。」吳福泉說,這些特殊蠶並非由外地引進,而是經過科研人員對蠶種資源保護和創新取得的結晶。
粵17個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授牌
13個生物種質資源庫落戶廣州
今年6月28日,廣東省科技廳和廣州市科技局聯合建立的蔬菜、花卉等17個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授牌,其中樹木、水稻、旱地作物、蔬菜和果樹等13個資源庫落戶廣州。
64個新品種增加效益40多億
據廣東省科技廳財務處負責人劉慶茂透露,廣東省近3年來投入3566萬元,開展了水稻、蔬菜、旱地作物、果樹、茶樹、蠶桑、名優花卉、樹木、真菌、昆蟲、淡水魚、Beagle犬等12個生物種質資源庫(圃)建設,是我國開展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涉及生物門類最多的省份。
省科技廳副廳長李興華說,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資源的開發利用。廣東省資源庫近年重點對水稻、野生稻、甘薯、荔枝、香蕉等資源庫的原有設施進行了改造,通過各種技術方法,創新出700多份新資源。省農科院利用種質資源,選育出64個新品種,推廣應用3000萬畝,增加效益40多億元。
廣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州市已經投入科技經費640萬元,目的就是要顯著改善廣州市生物種質資源保存條件,盡可能收集和創新一批優異的生物種質資源。
廣州每年投100萬保護古樹
「廣州市重視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從古樹保護可見一斑,廣州於1985年在全國最早立法保護古樹。」廣州市市政園林局有關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除了頒令保護,從2000年開始,廣州市園林局每年都從城市維護費中撥出100多萬元專款用於古樹名木的保護,開展了建設圍欄、擴大綠地,支撐、補洞、向白蟻以及其他病蟲害「開戰」等工作,並將古樹名木保護規劃列為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重要內容。2002年,廣州市新出台的《廣州市古樹名木保護規劃》,也進一步完善了對古樹的保護措施。
根據規劃,廣州市近中期將開展古樹植物群落生態研究、古樹名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古樹名木綜合復壯技術研究。2005年,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廣州古樹名木管理的技術規范。
據悉,目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對以古樹為代表的生物種質資源採取保護措施
⑤ 中國花卉種質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地形、氣候、土壤類型多種多樣,特別是由於中生代和第三紀裸子植物繁盛和被子植物發生、發展時期,一直是溫暖的氣候,第四紀冰川時期,中國沒有受到北方大陸冰蓋的影響和破壞,只受到山嶽冰川和氣候波動的影響,基本上保持了第三紀古熱帶比較穩定的氣候,因而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多彩,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寶庫之一。在北半球其他地區早已滅絕的一些古老孑遺類群,在中國仍有保存,如銀杏、水杉、銀杉、水松、金錢松、珙桐、連香樹、伯樂樹和香果樹等。在現已知的30萬種高等植物中,中國約有3萬種。同時中國亦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也是最大、最早的起源中心。
中國花卉資源豐富,既有熱帶花卉、溫帶花卉、寒溫帶花卉,又有高山花卉、岩生花卉、沼澤生花卉、水生花卉等,是許多名花異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花卉種類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愧為「園林之母」。表3-1中列出了一些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種子植物在中國的分布狀況。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國際江河博覽會,提出了「河流的世界一一水是生命之源。」
⑥ 野生花卉的花卉種質資源
【繼續開展野生花卉種質資源調查工作】
(1)進行種質資源的全而ifn科學的調查。明確和加強組織管理工作。統一方法和標准。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調查。
(2)建立全國或地區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圃。為今後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方便。
(3)從各水平對有重要應用價值的野生花卉進行基因型的鑒定。採取適當的繁育方法建立種質基因庫。
【做好野生資源與自然環境的保護工作】
(1)加強對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不斷提高全民保護意識減少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對野生花卉資源的破壞。
(2)禁止直接利用野生資源。對野生花卉的採集利用。應盡量採用采種和輔助采條方式進行繁殖。盡可能避免直接分株或整株移栽。以免造成資源瀕危和枯竭。
(3)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從生態學角度上注重野生花卉資源及其所在生境的全而保護和發展。環境和資源同樣重要。
(4)加強種質資源的保存和擴繁。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開展種質收集和保存工作。保證數量與所利用規模同步擴大。使其永保資源優勢。以利持續利用。
(5)注重保護珍稀瀕危花卉資源。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瀕危種基因資源的保護和導致瀕危衰退的科學研究(如影響珍稀野生花卉種群減少因子的研究)。
【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科學引種和合理開發】
(1)建立野生花卉引種馴化試驗基地。各地應選擇自然條件較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分級馴化基地。按照制定的保護性開發規劃。對觀賞價值高的野生花卉集中馴化繁殖。觀察野生花卉的生長發育特徵。研究其生物學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向社會推出己馴化栽培成功的種類供應用。
(2)注意開發與繁殖並舉。在種質保存和引種的工作基礎上建立繁殖場圃。{充分利用生物技術(如組培等)快速繁殖後。再行開發利用。
(3)制定開發利用的科學規劃。力爭以資源為基礎。以產業促開發。以開發做保障。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服務與應用。
(4)野生花卉資源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可用於培育優良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這是花卉業重點研究的方向。
(5)採取一物多用綜合開發的途徑。積極探索野生花卉資源的應用。如天門冬的枝葉可以用做切花。根部則可以用做葯材。
⑦ 為什麼說我國是花卉王國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花卉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許多栽培觀賞植物的發祥地,被西方學者譽為「花卉王國」。一些著名的花卉如牡丹、梅花、菊花、月季、茶花、杜鵑等具有成百上千個品種,令國外的園藝家羨慕不已。繁多的花卉品種是歷代花藝師們引種野生花卉並加以馴化、栽培、選育的勞動結晶。 我國花卉品種的形成一般遵循先作為葯物應用而後將其培育成觀賞植物的規律,花卉與中醫中葯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絕大多數花卉仍有一定的葯用價值。然而,由於歷代葯農的採挖(有的還作為薪柴或食用),使得我國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大量流失。時至今日,由於我國人口不斷增加,對中葯的需求量猛增,亂采濫挖造成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幾近枯竭。以牡丹為例,在我國西北、西南及中原地區共分布著8個野生種及5個亞種,其分布區較之古代已大為縮小,有的野生種群僅剩下幾十株,已瀕臨滅絕,實在令人惋惜。其它花卉野生種的遭遇也大都如此。 要知道,野生花卉種質資源是培育花卉新品種的重要原始材料,有的退化品種與野生種進行雜交也可使其獲得「新鮮血液」而大大提高其生命力和抗逆性。野生花卉如同其它生物一樣,一旦滅絕就不可能再生。因此我們決不能坐視大量野生花卉被掠奪或採挖而無動於衷,而要大聲疾呼:救救我國的野生花卉種質資源! 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亡羊」必須「補牢」,其時尚未「為晚」。除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制訂和完善保護瀕危野生花卉的法規外,全國許多植物園和園林花卉研究單位也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此項任務。方法上可以採取:引導葯農利用少量野生種,進一步擴大人工栽培;建立野生花卉種質資源保存圃;創建野生花卉基因庫等。據悉,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西安植物園、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只有這樣,我國豐富的花卉品種才能得到保護,才能不斷推陳出新。
⑧ 世界上已收集保存了多少份胡蘿卜種質資源
全世界已收集保存6000份胡蘿卜種質資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1996),其中俄羅斯保存有1000多份。美國農業部收集保存了大約800份,95%是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英國收集的野生胡蘿卜資源種類最為豐富。我國已收集編目保存的地方品種有389份,來自於27個不同省、直轄市、自治區,種子保存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國家蔬菜種質資源中期庫中。
⑨ 重慶 重慶的櫻花開了嗎 哪裡可以看櫻花 重慶!
重慶的櫻花開了,第七屆南山植物園櫻花節正式開幕。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中,重慶市民可以在南山植物園中欣賞到椿寒櫻、緋寒櫻、陽光、染井吉野、關山、松月、普賢像、鬱金、花笠、白妙等櫻花21個品種,約3000千餘株。其中陽光、花笠、白妙品種的櫻花現在重慶范圍內只有南山植物園獨家擁有。
第七屆南山植物園櫻花節、茶花節於2月16日至4月中旬舉辦,歷時2個月。南山植物園大面積種植栽培櫻花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重慶地區可謂首屈一指,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近年來,植物園櫻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並通過不同花期的櫻花品種的合理配置,屆時櫻花觀賞期長達2個月。目前植物園內花期最早的早春櫻花如椿寒櫻已經進入盛花期,其餘中晚花期的櫻花品種也將陸續開放。
這個時節不僅能看到櫻花,還能欣賞到山茶花,其中川山茶更是重慶市的市花,山茶園也是南山植物園最具特色的經典專類園區。2004年建園以來,收集茶花品種500餘種,5萬余株,上百年的古茶樹有兩百餘株,其中幾株樹齡達350年的古川茶更是稀世珍寶、花中魁首。山茶園其品種之多,數量之大,造園手法之精,總體優勢堪稱全國之冠,於2012年被國際山茶花協會評為「國際傑出茶花園」,2016年山茶園入選「首批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成為全國37個首批花卉種質資源庫基地之一,這也是我市唯一的花卉種質資源庫基地。南山植物園山茶花現已進入盛花期,山茶花花期較長開花時間可持續至5月。
南山植物園內除櫻花和茶花,還有玉蘭、海棠、桃花、杜鵑、月季、薔薇、迎春等都將陸續開放,南山植物園已進入全年賞花的最佳季節。
櫻花節期間,植物園內的標本館、博物館及圖書館都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在游覽中還可尋跡抗戰文化遺址,印度使館、法國使館、蘇聯使館、杜月笙別墅等都完好保存於園內,靜錄歲月、展現歷史。
除賞花踏青,植物園還將在園區開展豐富多彩、老少皆宜的活動,如科普活動植物彩繪、製作泥昆蟲、花時造紙、手作自然皂等,文化娛樂活動聲動南山合唱表演、櫻花游園會、「以詩會友」櫻花詩詞大賽等,市民可以全家出動,享受春光。
⑩ 花卉種質資源是什麼意思
花卉種質資源指的是能將特定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並有效表達的花卉的遺傳物質的總稱。包括具有各種遺傳差異的野生種、半野生種和人工栽培類型。 可以是種子、營養器官,也可以是DNA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