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能量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漳州農產品哪個好 2025-05-17 04:57:06
成本最低化原則什麼意思 2025-05-17 04:53:07

能量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7 03:27:04

㈠ 能源都有哪些

自然界賦存的已經查明和推定的能夠提供熱、光、動力和電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來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可產生各種能量(如熱量、電能、光能和機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質的統稱。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按來源分為3類:

①來自地球外部天體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除直接輻射外,並為風能、水能、生物能和礦物能源等的產生提供基礎。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正是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它們實質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此外,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

②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熱能等。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通常指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和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溫泉和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就是地熱的表現。地球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它是一個大熱庫。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一般厚度為幾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殼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狀的岩漿,厚度為2900公里。火山爆發一般是這部分岩漿噴出。地球內部為地核,地核中心溫度為2000度。可見,地球上的地熱資源貯量也很大。

③地球和其他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㈡ 當前人類的主要能源資源有哪些

當前我們用到的能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我認為核能在以後的生活最值得研究和利用,因為核能只要很少的一部分就產生和大的能量,現在用的主要是核裂變,現在在研究怎樣利用核聚變,這是一個難的課題,它產生的能量比核裂變要大的多的多!另外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是可利用的一種潔凈能源,也有很大的研究和利用價值。

㈢ 能源的分類有哪些

能源是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這里的能量通常指熱能、電能、光能、機械能、化學能等。能源按來源可分為三大類:

1、來自太陽的能量。包括直接來自太陽的能量 (如太陽光熱輻射能) 和間接來自太陽的能量 (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可燃礦物及薪材等生物質能、水能和風能等)。

2、來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種是地球內部蘊藏的地熱能,如地下熱水、地下蒸汽、乾熱岩體;另一種是地殼內鈾、釷等核燃料所蘊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陽等天體對地球的引力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3)能量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能源轉化

各種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轉化,在一次能源中,風、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機械能(動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種風力機械(如風力機)和水力機械(如水輪機)轉換為動力或電力。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一般是通過燃燒將燃燒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熱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將熱能通過各種類型的熱力機械(如內燃機、汽輪機和燃氣輪機等)轉換為動力,帶動各類機械和交通運輸工具工作;或是帶動發電機送出電力,滿足人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

發電和交通運輸需要的能源占能量總消費量的很大比例。據預測,20世紀末僅發電一項的能源需要量將大於一次能源開發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轉化為電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電氣化程度越高,生產力越先進,生活水平越高。

㈣ 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可再生能源有:

1、水能

水能是清潔能源,是綠色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這種可再生能源主要用於水力發電。水力發電將水的勢能和動能轉換成電能。另外,磨坊也是採用水能的好例子。

2、風能

人類已經使用了風力幾百年了。如風車,帆船等。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風能利用是綜合性的工程技術,通過風力機將風的動能轉化成機械能、電能和熱能等。

3、太陽能

自古人類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並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而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如太陽能發電。另外,廣義上的太陽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風能、化學能、水能等。

4、地熱能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利用地熱能,例如利用溫泉沐浴、醫療,利用地下熱水取暖、建造農作物溫室、水產養殖,以及烘乾穀物等。

5、海洋能

海洋能,就是利用海洋運動過程來生產的能源。這種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等,比如一些沿海國家的海岸線,就可以用海洋能來進行潮汐發電。

6、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這些植物以生物質作為媒介儲存太陽能。許多的植物都被用來生產生物質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楊屬、柳樹、甘蔗和沼氣(甲烷)牛糞等。當前較為有效地利用生物質能的方式有: (1) 製取沼氣。(2) 利用生物質製取酒精。只是生物質能所佔比重微乎其微。

㈤ 人工能源有哪些

人工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換成其他種類和形式的能量資源,如煤氣、汽油、煤油、柴油、電力、蒸汽、熱水、氫氣、激光等。其中,已被人類廣泛利用並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起過重要作用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4種。而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學技術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

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采200年。探明可採石油儲量共計1211億噸,預計還可開采30~40年。探明可采天然氣儲量共計119萬億立方米,預計還可開采60年。探明可采鈾儲量合計235.6萬噸(未包括中央計劃國家),如果利用得好,可再用2400~2800年。全世界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共計22.6億瓦,年發電量可達9800瓦,可長期開發利用。

為了緩解能源的供需矛盾,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開發新能源,特別是再生能源,以保證人類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發展核能和利用太陽能、生物能、氫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海洋溫差、波浪發電等。

㈥ 能量資源的分類

自然界中的能源雖然有很多種類,但根據它們的初始來源,當前也只概括為四大類。
太陽能
太陽能除可直接利用它的光和熱外,它還是地球上多種能源的主要源泉。目前,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正是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這部分能量為人類和動物界的生存提供了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它們實質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此外,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從數量上看,太陽能非常巨大。理論計算表明,太陽每秒鍾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當於500多萬噸煤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一年就有相當於170萬億噸煤的熱量,現在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量還不及它的萬分之一。但是,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能只有千分之一二被植物吸收,並轉變成化學能貯存起來,其餘絕大部分都轉換成熱,散發到宇宙空間去了。
地球內部熱能
地球是一個大熱庫,從地面向下,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也不斷增高。從地下噴出地面的溫泉和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就是地熱的表現。地球上的地熱資源貯量也很大,按目前鑽井技術可鑽到地下10公里的深度,估計地熱能資源總量相當於世界年能源消費量的400多萬倍。
原子能
這是某些物質在發生原子核反應時釋放的能量。原子核反應主要有裂變反應和聚變反應。目前在世界各地運行的440多座核電站就是使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熱量。使用氘、氚、鋰等輕核聚變時放出能量的核電站正在研究之中。世界上已探明的鈾儲量約490萬噸,釷儲量約275萬噸。這些裂變燃料足夠人類使用到迎接聚變能的到來。聚變燃料主要是氘和鋰,海水中氘的含量為0.03克/升,據估計地球上的海水量約為138億億米,所以世界上氘的儲量約40萬億噸;地球上的鋰儲量雖比氘少得多,也有2000多億噸,用它來製造氚,足夠人類過渡到氘、氘聚變的年代。這些聚變燃料所釋放的能量比全世界現有能源總量放出的能量大千萬倍。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費的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變的氘和氚,能供人類使用上千億年。因此,只要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就將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實現可控制的核聚變,以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變能,這正是當前核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
天體運動有關的能源
地球、月亮、太陽之間有規律的運動,造成相對位置周期性的變化,它們之間產生的引力使海水漲落而形成潮汐能。與上述三類能源相比,潮汐能的數量很小,全世界的潮汐能摺合成煤約為每年30億噸,而實際可用的只是淺海區那一部分,每年約為6000萬噸煤。

㈦ 天然能源有哪些種類

天然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的形式存在且沒有經過加工或轉換的能量資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㈧ 人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

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潮汐能等。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從前。

但畢竟目前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煤炭還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來源之一,煤炭的供應也關繫到我國的工業乃至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的穩定,煤炭的供應安全問題也是我國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環。

2、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3、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

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

4、風能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屬於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風能。空氣流速越高,動能越大。人們可以用風車把風的動能轉化為旋轉的動作去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方法是透過傳動軸,將轉子(由以空氣動力推動的扇葉組成)的旋轉動力傳送至發電機。

5、潮汐能海水周期性漲落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現為勢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現為動能。這兩種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於在海水的各種運動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規律性,又漲落於岸邊,也最早為人們所認識和利用,在各種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

㈨ 我們身邊存在著哪些能源

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未來國家命運取決於能源的掌控。能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費量是生產技術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
我們身邊的能源
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㈩ 能量資源、礦物資源、生物資源、化學資源有哪些

能量資源:海洋潮汐能 波浪能 溫差能
礦物資源:海底石油 天然氣 海濱